半農半X的生活,順其自然.實踐天賦:開啟你的第二人生

半農半X的生活,順其自然.實踐天賦:開啟你的第二人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過去幾年身邊出了幾個熱門的新名詞:

  • 斜槓:多元工作、多元收入、多能力結合。
  • FIRE:(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 財務自由,提早退休)

為何會特別注到這些類別的資訊呢?自從使用指數化投資後,其實就開始思索[第二人生]的規劃,如果我們把人生週期簡單化分成三個階段:

一、求學,0-25歲
二、工作,25歲-50歲
三、退休,50歲~死亡

第3段時間就是我所謂的第二人生,以近年來台灣人的平均餘命計算,至少還有25年以上,如果50歲之後就無所事事也未免太過枯燥,於是[第二人生]便成為我這幾年來一直在思索的題目。

陸續也看過了斜槓青年/跟錢好好相處/賺錢更賺自由的FIRE理財族...等書,一直嘗試建立自己這部分的核心思想,於是我回想起很久以前閱讀過的一本書:

半農半X的生活-順其自然.實踐天賦

所謂X是一種使命-發揮自己的天賦專長,並以此貢獻社會為目標,並且透過半農半X的生活型態過著樸實的簡單生活,農業提供足夠的溫飽而X提供心靈上的滿足。

當然,想要實際務農是有一點的難度存在,但是如果只是求溫飽餘裕?指數化投資不正是這種方法變形嗎?至於X正是[第二人生]該要進行的主題不是嗎?不需要像協槓一樣強調多收入/多能力整合,50歲之後的我們只需專注在一種天賦的發展即可。

半農半X觀念與FIRE族某些觀念接近,例如:簡樸的生活。而在[跟錢好好相處]提過關於[生命能量]的概念,希望大家過更有意義的生活,不過此處半農半X更明確的指出一種[順其自然.實踐天賦]的想法,這是一種更有意義生活的實踐方式。

這正是我這幾年來一直在思索的題目,同時也將它分享給已經開始進行指數化投資朋友們,過了40歲之後便開始以倒數計時的方式來思考人生,讓我們開始規劃自己的第二人生吧。

raw-image
avatar-img
中老年fc的指數化奇幻漂流
602會員
287內容數
中老年fc的指數化奇幻漂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還記得不久前看到有人在社交平台提問了一個問題,大意是說「為什麼你們總是相信,指數能均值回歸並成長?」 因為多數人只是單純看了過去的指數報酬後,就覺得未來也是如此,然而這難免有看後照鏡開車的偏誤存在,所以有些人批評那些跟風進行指數化投資的散戶,只是樂觀的大多頭,或是他們只是因為FOMO病(錯失恐
西方有句諺語是這樣描述的,謊言有三種:謊言、該死的謊言和統計數據,那在投資圈裡利用統計數據來說謊的現象是不是也存在呢? 一、精挑細選的平均值? 不知道你是否看過這樣的新聞,類似"2023台股大豐收!平均每位股民賺近OO萬元"的新聞標題,在這樣文章中,新聞記者通常會用這樣的方法來計算: 根據
如果是十年前的我應該會覺得這種書都在鬼扯吧! [禮物]這本書的簡介是這麼寫的:   《這是一個追尋『禮物』的故事,也是一個年輕人成長的旅程。當他還是小男孩的時候,有一位充滿智慧的老人對他說,世上有一個特別的『禮物』,這個禮物會讓他的人生變得更快樂、更成功!可是這個禮物,只有他自己才找得到。
還記得不久前看到有人在社交平台提問了一個問題,大意是說「為什麼你們總是相信,指數能均值回歸並成長?」 因為多數人只是單純看了過去的指數報酬後,就覺得未來也是如此,然而這難免有看後照鏡開車的偏誤存在,所以有些人批評那些跟風進行指數化投資的散戶,只是樂觀的大多頭,或是他們只是因為FOMO病(錯失恐
西方有句諺語是這樣描述的,謊言有三種:謊言、該死的謊言和統計數據,那在投資圈裡利用統計數據來說謊的現象是不是也存在呢? 一、精挑細選的平均值? 不知道你是否看過這樣的新聞,類似"2023台股大豐收!平均每位股民賺近OO萬元"的新聞標題,在這樣文章中,新聞記者通常會用這樣的方法來計算: 根據
如果是十年前的我應該會覺得這種書都在鬼扯吧! [禮物]這本書的簡介是這麼寫的:   《這是一個追尋『禮物』的故事,也是一個年輕人成長的旅程。當他還是小男孩的時候,有一位充滿智慧的老人對他說,世上有一個特別的『禮物』,這個禮物會讓他的人生變得更快樂、更成功!可是這個禮物,只有他自己才找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