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諮商室裡的,出櫃那件「小事」(1)認識LGBT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本集節目參與【彎的for land-聽Podcast挺同遊】活動

本集節目參與【彎的for land-聽Podcast挺同遊】活動

嗨,我是寶。

本文章建議搭配EP56聆聽,雖然就內容而言更像是,我在節目當中來不及講到的那些「對自己來說很有趣」的拾遺。


自我認同與探索,一直是心理諮商當中很重要的一個主題。一個人往往要先清楚自己從何而來、是怎麼樣的一個人、又要往何處去,才能夠調適自己在社會的定位與貢獻,而「性別」這個伴隨我們出生時染色體決定的小變數,卻往往成為自我認同過程中大大的議題。

諮商室裡的彩虹

性少數在人類長久的歷史當中一直存在,在古希臘那個「性傾向」這個名詞還沒成為一種標籤的年代,男同性戀的生活方式甚至蔚為風潮。

在古希臘的城邦中,由年長男性擔任青少年的導師,教導少年生活所需技藝、或甚行房的性教育等的教育方式一直存在,也因此「少年愛」成了當時社會推崇的一種文化,是鞏固其教育與生活水平位置的重要精神,雖然在現在的標籤看起來,更像是男同性戀者之間的......師生戀?

可能有點扯遠了,不過從歷史看來,似乎當「性傾向」的標籤尚未存在時,人類的情慾並不那麼壁壘分明,「同性戀」或「異性戀」之間的界線經常是模糊的,直到宗教、政治的介入加上大眾教育的推波助瀾,「異性戀」這種能夠讓人類社會繁衍下去的性傾向才得到推崇,進而成為不得違逆的「自然法則」......如果你知道自然界中有同性性行為的動物種類有多少,大概就會質疑起這裡提到的「自然」。

啊不過,雖然我緬懷著千年前性別的開放榮景,還是得回到專責分工切分了千萬條不同規則職業的現代社會,事實上是,當我們學習了用性別分類去區別他人,就很難以將標籤去除,於是為了要搞清楚我們自己是誰、或是向別人更適切的介紹我們是怎麼樣的一個人,只好權宜的將多元性別不斷切割成色譜各異的族群,並且衷心期盼著顏色各異的每個個體都能被尊重且欣賞著。

LGBT+

LGBT+族群其實是性少數的集合體,當中包含了描述性傾向、性別認同、或是次文化認同的語言,它的涵義不停在轉變衍生當中,

raw-image

L :Lesbian,女同性戀者,自我性別認同為女性,且長期穩定的對同性產生性慾並希望與其建立親密關係者。

G:Gay,男同性戀者,自我性別認同為男性,且長期穩定的對同性產生性慾並希望與其建立親密關係者。(當然,男同性戀社群當中有互稱姊妹者,並不代表其性別認同便為女性,而更可能是在男性集合群體中的次文化族群)

B:Bisexsual,雙性戀者,對男女雙方均產生愛慕感、建立浪漫關係,或認為兩者皆有性吸引力,有時愛慕的對象可能不限於兩性。一般雙性戀群體當中並不一定認為兩性皆擁有一樣的性吸引力;不少自認為雙性戀者的人會認為某種性別相對較有性吸引力。

T:Transgender,跨性別者,指一個人的性別認同或性別表現與他們出生時生理指定性別不同。在其中可能包含了對於自身所擁有之生理特徵感到厭惡或不認同而亟欲轉換自我性別的變性者,或並未有變更性別需求,但喜歡以與生理性別不同之性別文化樣貌活動者,同時也可能包含了因應特殊目的或情境而做變裝打扮表演的變裝者、變裝皇后。

Q:Questioning,疑性戀,這裡的Question可能指的是對自身性向有所疑惑,又或是對於社會所定義之「性別」有所質疑,因此包含了對自我性別認同、性傾向認同尚抱有疑惑

Q:Queer,酷兒,原來與Faggot、Homo等詞一樣,用來貶低那些有同性慾望或關係的人,但從80年代開始,某些性少數社群認知到性少數的多樣性以無法以同性戀完全涵蓋,因而重新檢視這個詞彙,也有團體將其作為性別運動代稱自我的口號,現今酷兒已成為代稱所有非順性別者的通稱,因此與其說是性傾向或性別認同,更像是自我身分的識別認同,是性別族群中次文化的統合。

I:Intersex,雙性者,染色體、性腺、性激素或生殖器的變異導致「不符合男性或女性身體的典型二元概念」。這樣的變異可能導致個體擁有發育完全或不完全的兩性性器官或性表徵,隨醫療進步,許多雙性人在出生時便由醫師或照顧者決定其性別而將另一性別之性徵摘除,某些個例中,進行性徵摘除手術後的個體於青春期時認同自身性別為非指定生理性別,因此近幾年開始有禁止此類手術的聲音,2015年4月,馬耳他通過禁止未經同意對性別特徵進行處置的行為,成為第一個承認身體完整和身體自主權的國家。

A:Asexual,無性戀,認為他人缺乏性吸引力,或是缺乏或有著低度性慾的狀態。在無性戀者當中有部分終生缺乏性慾、或在特定時期性慾較高,同時即便其性需求較其他人來得低,也仍有想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與否的不同。

A:Ally,同盟,通常自身並不一定屬於性少數族群,但對性少數族群的理念與存在表達支持與友善的族群,部分族群也可能被稱作直同志。

P:Pansexuality,泛性戀,無論對象的生理性別或性別認同為何,皆可能對其產生身體吸引或愛慕,通常不認同性別二元論,可能依自身對自我認同的程度而認為自己為泛性戀,或是雙性戀的分支。

F:Fluxion,流性戀,流動、變動、不清楚、不固定的性別認同或是情慾認同。這樣的流動可能是認同仍在發展變動中,或是對固定的、二元性的性別或性傾向認同有所質疑,同時對於不同性別的性偏好亦可能隨時間而移動,因此也介於雙性戀、疑性戀或泛性戀之間。

LGBT+存在的意義

必須強調的是,上述的分類其實並未能完全涵蓋性少數,實際上要描述自我這回事,本來就時常是變動、無法精準,甚至時時會衍生轉換的,甚至,在上述的族群裡就有很多模糊疊合的地帶。

對於寶來說,或許被歸類在甚麼族群裡不是個太重要的位置,這些分類,僅僅是為了在疑惑當中、對於陌生的自我感到惶恐、擔心,深怕自己是個異類的人發出訊息,告訴你,世界上不只是你一個人經驗過這一切,你的感受不會是錯誤的。分類的目的不是為了綑綁住我們對自己的認識,而應該是讓我們能在安全、對自己能夠有正面認同的情況下,去探索和接受自我的獨特性。

說到底,談性別,終究是為了有一天,我們不需要再向別人宣告自己是甚麼樣的存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Ni砸惑舖-avatar-img
2021/10/12
阿寶再寫幾篇!!!!
avatar-img
Ni砸惑舖的沙龍
90會員
70內容數
Narrative Interview,簡稱Ni,是我在面對困惑時會使用的方法。 沒有辦法解答的時候,就自己說點面對時的感受,也許不好不壞,但希望可以記得什麼。
Ni砸惑舖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1/04
上個月參與了【彎的for land-聽Podcast挺同遊】的串聯活動,沒想到,答應後隨即陷入了一陣困頓。左思右想,我到底該以什麼主題切入,該分享什麼故事既能符合串聯主題,也能符合頻道風格呢?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2021/11/04
上個月參與了【彎的for land-聽Podcast挺同遊】的串聯活動,沒想到,答應後隨即陷入了一陣困頓。左思右想,我到底該以什麼主題切入,該分享什麼故事既能符合串聯主題,也能符合頻道風格呢?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2021/10/24
嚴格來說「Muxe」不算是跨性別,他們有自己的認同、文化,但背後的故事總能在在勾起幾分共鳴。透過第三人稱的視角細說這個族群的美麗與哀愁,加上拉美電影色彩鮮明的魔幻寫實風格,清晰地勾勒出多元性別者的心情處境,無疑是近年跨性別題材作品中的佳作。
Thumbnail
2021/10/24
嚴格來說「Muxe」不算是跨性別,他們有自己的認同、文化,但背後的故事總能在在勾起幾分共鳴。透過第三人稱的視角細說這個族群的美麗與哀愁,加上拉美電影色彩鮮明的魔幻寫實風格,清晰地勾勒出多元性別者的心情處境,無疑是近年跨性別題材作品中的佳作。
Thumbnail
2021/10/15
腐腐不分國界ʕ•͡ᴥ•ʔ 好期待可以開個腐腐串聯(大誤!!!!!) 1095文史工作室是臺中在地NGO,其實很早以前就有關注,不過臉書觸及變爛以後,好像也很少被動看到資訊。可能因為這次串聯有互動,演算法特地跳了1095的訊息出來,沒想到已經很久沒徵實習生的1095竟然正好開了實習生缺,便默默的去投
Thumbnail
2021/10/15
腐腐不分國界ʕ•͡ᴥ•ʔ 好期待可以開個腐腐串聯(大誤!!!!!) 1095文史工作室是臺中在地NGO,其實很早以前就有關注,不過臉書觸及變爛以後,好像也很少被動看到資訊。可能因為這次串聯有互動,演算法特地跳了1095的訊息出來,沒想到已經很久沒徵實習生的1095竟然正好開了實習生缺,便默默的去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這篇是答客問:不是每個人在性向和性別認同都那麼強烈地需要外來的認同,或是那麼絕對的需要被區分開放在一定的位置上!但這絕對是一件非常個人的事,每個人都有自己不一樣的形狀,沒有特定的、一定的模樣!
Thumbnail
這篇是答客問:不是每個人在性向和性別認同都那麼強烈地需要外來的認同,或是那麼絕對的需要被區分開放在一定的位置上!但這絕對是一件非常個人的事,每個人都有自己不一樣的形狀,沒有特定的、一定的模樣!
Thumbnail
大多數對於這個問題並不太注意,畢竟不是每一個人都有性別認同的困擾,或著身邊有親朋好友有這樣的狀態。所以多數的人真的不明白這是否有必要拿出來討論..但是當你有這樣的想法時。也許就是拿出來討論的原因了...
Thumbnail
大多數對於這個問題並不太注意,畢竟不是每一個人都有性別認同的困擾,或著身邊有親朋好友有這樣的狀態。所以多數的人真的不明白這是否有必要拿出來討論..但是當你有這樣的想法時。也許就是拿出來討論的原因了...
Thumbnail
身為幼稚園時期拉子意識就被打開的七年級生,成長過程意外是幸運的,從小到大並沒有遇過甚麼霸凌事件(或許可能太過順利了連進兩次愛情的墳墓爬起來深刻體會異性戀婚姻的辛苦),年紀小小就會到處挖書跟探討性別意識上,碰碰撞撞摸索很多年。
Thumbnail
身為幼稚園時期拉子意識就被打開的七年級生,成長過程意外是幸運的,從小到大並沒有遇過甚麼霸凌事件(或許可能太過順利了連進兩次愛情的墳墓爬起來深刻體會異性戀婚姻的辛苦),年紀小小就會到處挖書跟探討性別意識上,碰碰撞撞摸索很多年。
Thumbnail
性取向已被認為如同種族、文化,甚至如價值觀的選擇。性傾向的定義並不單單含有或依賴於性行為,而是依賴並表現於一個人在性和浪漫情感上的持久性吸引,這包括一個人在愛、依附感、親密行為等非性方面的內在深刻需求。
Thumbnail
性取向已被認為如同種族、文化,甚至如價值觀的選擇。性傾向的定義並不單單含有或依賴於性行為,而是依賴並表現於一個人在性和浪漫情感上的持久性吸引,這包括一個人在愛、依附感、親密行為等非性方面的內在深刻需求。
Thumbnail
本集節目參與【彎的for land-聽Podcast挺同遊】活動 嗨,我是寶。 本文章建議搭配EP56聆聽,雖然就內容而言更像是,我在節目當中來不及講到的那些「對自己來說很有趣」的拾遺。 E 自我認同與探索,一直是心理諮商當中很重要的一個主題。一個人往往要先清楚自己從何而來、是怎麼樣的一個人、又
Thumbnail
本集節目參與【彎的for land-聽Podcast挺同遊】活動 嗨,我是寶。 本文章建議搭配EP56聆聽,雖然就內容而言更像是,我在節目當中來不及講到的那些「對自己來說很有趣」的拾遺。 E 自我認同與探索,一直是心理諮商當中很重要的一個主題。一個人往往要先清楚自己從何而來、是怎麼樣的一個人、又
Thumbnail
上個月在噗浪平台出現了好幾波無性戀議題的精彩討論。萊特身為噗友,有些肺腑之言想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上個月在噗浪平台出現了好幾波無性戀議題的精彩討論。萊特身為噗友,有些肺腑之言想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生物學上的性別總共有3種:男性、女性、雙性。這個部分應該相對來說比較好理解,男性就不多做解釋了。而雙性,就是染色體、性腺、性激素或生殖器的變異導致的,同時擁有男性與女性的基因......
Thumbnail
生物學上的性別總共有3種:男性、女性、雙性。這個部分應該相對來說比較好理解,男性就不多做解釋了。而雙性,就是染色體、性腺、性激素或生殖器的變異導致的,同時擁有男性與女性的基因......
Thumbnail
最近「免術換證」議題討論得十分熱烈,但跨性別到底是什麼?本文邀請 podcast 受訪者 Jaeden 現身來說法,邀請你用7 分鐘認識跨性別。
Thumbnail
最近「免術換證」議題討論得十分熱烈,但跨性別到底是什麼?本文邀請 podcast 受訪者 Jaeden 現身來說法,邀請你用7 分鐘認識跨性別。
Thumbnail
老一輩的人很喜歡說:「現在性別變得越來越多元了!」其實多元性別一直都在,晚是晚在被注意,而之所以感覺變多,是相對於男/女二元而論。基本上,要理解性別身分,起碼需要知道「生理性別」、「性別認同」和「性傾向」三件事,還分不太清楚嗎?今天我們就從這裡開始聊聊吧!
Thumbnail
老一輩的人很喜歡說:「現在性別變得越來越多元了!」其實多元性別一直都在,晚是晚在被注意,而之所以感覺變多,是相對於男/女二元而論。基本上,要理解性別身分,起碼需要知道「生理性別」、「性別認同」和「性傾向」三件事,還分不太清楚嗎?今天我們就從這裡開始聊聊吧!
Thumbnail
下這個標題的原因為,幹嘛沒事想誰是「同性戀」啊!總之,這是一篇給予同性戀朋友的告白,也是給予友愛同性戀者的閒談;甚至想跟「不認同」的信仰者訴說,別再以信仰之名,行欺壓與論斷他人之事。 而我也有討厭同性戀者的地方,你看內容是不是也贊同(笑)
Thumbnail
下這個標題的原因為,幹嘛沒事想誰是「同性戀」啊!總之,這是一篇給予同性戀朋友的告白,也是給予友愛同性戀者的閒談;甚至想跟「不認同」的信仰者訴說,別再以信仰之名,行欺壓與論斷他人之事。 而我也有討厭同性戀者的地方,你看內容是不是也贊同(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