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觀察】同志議題?以「人」的角度來看,一切都容易多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性取向已被認為如同種族、文化,甚至如價值觀的選擇。性傾向的定義並不單單含有或依賴於性行為,而是依賴並表現於一個人在性和浪漫情感上的持久性吸引,這包括一個人在愛、依附感、親密行為等非性方面的內在深刻需求,具體表現例如:非性愛慕、共同目標與價值觀、相互支持愛護、長久承諾等,而性傾向可能會在一生中發生某種程度的變化,或未必有固定的身份認同(取自維基百科)。

其實,以「人」的角度來看,一切都容易多了。以道德、絕對、標籤的角度看,呃,根本看不完。

raw-image

一、故事

研究所的時候,我同學逐漸發現自己是同志,在認同過程中,他受了蠻多傷:一部份來自社會標籤、一部份要重組過去的個人經驗、一部份則是在同志族群中情感的受傷(涉世未深的小鮮肉)。他在我面前哭的很慘,但在當時我無法理解他的處境,以一個異性戀的腦袋,當機了。

我當然不會說「喔你是同志所以咎由自取」,在當時,他是我同學,他在哭,不就是一個「人」的表現嗎?這個情境就算換了不同的人,也是去想「如何安慰他?」吧。我還真不知道該怎麼辦,只好誠實說,「抱歉,我不知道怎麼安慰你耶」,然後就陪著他。

這位同學後來茁壯發展,在偏鄉輔導年輕孩子,也寫了很多文學小說。

二、同性戀?

「同性戀」這個詞,在過去是醫學診斷,當時假設個體受到人際挫敗而轉變性向,例如說他追求異性失敗,轉而向同性尋求安慰,因為同性相處相對容易,這是暫時的,並不是真的愛對方。有沒有這種可能?有,即使現在異性戀不是絕對了。

但1970年代美國精神醫學會及美國心理學會已否定它是一種心理障礙,同時也將它從精神疾病診斷手冊中除名,「同性戀」改稱為「同志」,去疾病化。性取向已被認為如同種族、文化,甚至如價值觀的選擇。性傾向的定義並不單單含有或依賴於性行為,而是依賴並表現於一個人在性和浪漫情感上的持久性吸引,這包括一個人在愛、依附感、親密行為等非性方面的內在深刻需求,具體表現例如:非性愛慕、共同目標與價值觀、相互支持愛護、長久承諾等,而性傾向可能會在一生中發生某種程度的變化,或未必有固定的身份認同(取自維基百科)。

其實,以「人」的角度來看,一切都容易多了。以道德、絕對、標籤的角度看,呃,根本看不完。

三、多元價值及友善環境下的教養

如果性取向很多,太自由太混亂,「我的孩子會不會被拐跑、學壞?」這是很多父母的擔心。

當然不會。

在一個多元價值又友善環境的社會條件下,教養者反而沒有壓力一定要把孩子養成某種絕對的性取向。既然沒有壓力,親子關係就比較沒有衝突。而且父母親(或教養者)在自己的家庭裡本來就有自己的選擇與價值,孩子不會無所適從的,當孩子逐漸成熟,知道社會全貌後,他也會有自己的選擇。

如果父母是異性戀,關係良好、相處成熟,孩子之後是同志,那不就是孩子的自主選擇嗎。如果父母是異性戀,但關係不好、常常衝突,孩子之後是同志,以環境論來說,父母才是脫離不了責任吧。一個人有自主性是非常好的事,是心理健康的基礎,他後來究竟怎麼選,實在沒有一定的公式。

但我認為「父母是一盞明燈,照亮所有的路,而不是只照亮一條路」,父母以身作則的角色仍不可或缺。

重要的是環境越友善,教養者壓力才不會那麼大,也就越有彈性做決定。我們要追求的應該是如何建立對所有人友善的環境。

四、同性愛=淫亂性行為?

我聽勞動階層的父母談起孩子,他們不冀望功課多好,但品行一定要端正,「至少不要學壞」,其實父母的心都是一樣的,希望孩子當個好人。

難道同志不是好人嗎?

這可能來自於「同性愛=淫亂性行為」的刻板印象有關。

想想這些印象怎麼來的吧?是不是──(1)由專報腥羶色的社會新聞組成的(他們鮮少報做善事或大事業的同志新聞吧),(2)當環境越壓抑越封閉,在縫隙中流竄的愛本來就會把握當下、鋌而走險,EX:被禁止的青春期愛情、不被認同的姊弟戀/老少戀、私奔…我們的過去也是這樣的路徑啊,因為環境的不確定感,情感表現就越會極端(就是你越擋我越做)。事實上,我所接觸的同志,就如一般談愛情的人一樣,初戀都會愛的死去活來,對性都有好奇,然後隨著社會歷練與心智成熟,就談起成熟的愛了。這些情感教育如果把它攤在陽光下,一般討論,情緒學習水到渠成,自然也沒有什麼恐怖情人的分類了。

真的,以「人」的角度來看,一切都容易多了。以道德、絕對、標籤的角度做分類,呃,隔離了又怎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仁廷心理師的沙龍
333會員
253內容數
亞斯伯格(AS)、過動特質(ADHD)及邊緣性人格(BP)整理專區
2025/04/24
你有聽過這樣的情況嗎?「常覺得手髒,每次上廁所或是摸過髒東西後都要去洗手,雖然用肥皂洗了好幾次,但總是覺得沒洗乾淨,心裡還是覺得髒,每次洗都要花上十幾分鐘,甚至洗到雙手都破皮了還是覺得不夠....」 一名國中生每天都認真洗手消毒、換下外出衣物,即使疫情趨緩後他仍在意自己的清潔
Thumbnail
2025/04/24
你有聽過這樣的情況嗎?「常覺得手髒,每次上廁所或是摸過髒東西後都要去洗手,雖然用肥皂洗了好幾次,但總是覺得沒洗乾淨,心裡還是覺得髒,每次洗都要花上十幾分鐘,甚至洗到雙手都破皮了還是覺得不夠....」 一名國中生每天都認真洗手消毒、換下外出衣物,即使疫情趨緩後他仍在意自己的清潔
Thumbnail
2025/04/21
你有聽過這樣的情況嗎?「常覺得手髒,每次上廁所或是摸過髒東西後都要去洗手,雖然用肥皂洗了好幾次,但總是覺得沒洗乾淨,心裡還是覺得髒,每次洗都要花上十幾分鐘,甚至洗到雙手都破皮了還是覺得不夠....」
Thumbnail
2025/04/21
你有聽過這樣的情況嗎?「常覺得手髒,每次上廁所或是摸過髒東西後都要去洗手,雖然用肥皂洗了好幾次,但總是覺得沒洗乾淨,心裡還是覺得髒,每次洗都要花上十幾分鐘,甚至洗到雙手都破皮了還是覺得不夠....」
Thumbnail
2025/04/17
新聞故事: 年約40歲的張先生長期肚子右上有疼痛感,到醫院做過檢查卻沒有發現異常,他因為不放心,跑遍台北到屏東間各大醫院,在各科之間遊走,光就醫與健檢費用就花了近60萬元,仍然查不出病因,最後連正常生活都受到影響。他不僅大傷荷包,工作跟著停擺,連體重也掉了好幾公斤。
Thumbnail
2025/04/17
新聞故事: 年約40歲的張先生長期肚子右上有疼痛感,到醫院做過檢查卻沒有發現異常,他因為不放心,跑遍台北到屏東間各大醫院,在各科之間遊走,光就醫與健檢費用就花了近60萬元,仍然查不出病因,最後連正常生活都受到影響。他不僅大傷荷包,工作跟著停擺,連體重也掉了好幾公斤。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網友質疑小孩意願、擔心孩子變同志、少子化 真的是兩個世界,相信什麼就會看到什麼 世界A和世界B看到真的很不一樣,你相信的是什麼呢?
Thumbnail
網友質疑小孩意願、擔心孩子變同志、少子化 真的是兩個世界,相信什麼就會看到什麼 世界A和世界B看到真的很不一樣,你相信的是什麼呢?
Thumbnail
願所有相愛的人不要受傷、不要對立、不要互相仇視,我們都值得愛人與被愛,更重要的是我們都要有能保障愛人的權利!
Thumbnail
願所有相愛的人不要受傷、不要對立、不要互相仇視,我們都值得愛人與被愛,更重要的是我們都要有能保障愛人的權利!
Thumbnail
性取向已被認為如同種族、文化,甚至如價值觀的選擇。性傾向的定義並不單單含有或依賴於性行為,而是依賴並表現於一個人在性和浪漫情感上的持久性吸引,這包括一個人在愛、依附感、親密行為等非性方面的內在深刻需求。
Thumbnail
性取向已被認為如同種族、文化,甚至如價值觀的選擇。性傾向的定義並不單單含有或依賴於性行為,而是依賴並表現於一個人在性和浪漫情感上的持久性吸引,這包括一個人在愛、依附感、親密行為等非性方面的內在深刻需求。
Thumbnail
一個隱瞞自己同志性向的男生,和一個異性戀女生結婚,還生了小孩有了家庭。女方最後發現男方的黑歷史和隱藏最深的秘密,然後雙方在中老年的時候協議離婚……同性戀就是假結婚啦!就是有錯在先啦!
Thumbnail
一個隱瞞自己同志性向的男生,和一個異性戀女生結婚,還生了小孩有了家庭。女方最後發現男方的黑歷史和隱藏最深的秘密,然後雙方在中老年的時候協議離婚……同性戀就是假結婚啦!就是有錯在先啦!
Thumbnail
传宗接代不是人生的必经之路,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当合格的父母。父母给予孩子生命,却给不了快乐的人生,请别左右孩子的性向,让他们为自己而活吧!
Thumbnail
传宗接代不是人生的必经之路,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当合格的父母。父母给予孩子生命,却给不了快乐的人生,请别左右孩子的性向,让他们为自己而活吧!
Thumbnail
這些不管是不是媽媽?有沒有結婚?在發現冋性情慾的年齡層什麼都有,我碰到的有30多歲,40多歲,我自己50多歲,有一位朋友60多歲,性傾向的探索任何時候都可以進行,也是會改變的——其實不是「改變」,是原來就有的情慾抒發出來。
Thumbnail
這些不管是不是媽媽?有沒有結婚?在發現冋性情慾的年齡層什麼都有,我碰到的有30多歲,40多歲,我自己50多歲,有一位朋友60多歲,性傾向的探索任何時候都可以進行,也是會改變的——其實不是「改變」,是原來就有的情慾抒發出來。
Thumbnail
其實我一直以來對同性戀/同志這件事都沒什麼特別感覺,大概是我總覺得每個人要喜歡誰不都是自己的事嗎,根本不須要大驚小怪,不過早期在比較保守的社會風氣下,有時看到一些同性戀人在街上牽手或親吻,我個人還是很欽佩他們的勇氣的,畢竟他們所對抗的是整個社會的體制,他們所經歷的辛苦是異性戀者很難體會的。  後來
Thumbnail
其實我一直以來對同性戀/同志這件事都沒什麼特別感覺,大概是我總覺得每個人要喜歡誰不都是自己的事嗎,根本不須要大驚小怪,不過早期在比較保守的社會風氣下,有時看到一些同性戀人在街上牽手或親吻,我個人還是很欽佩他們的勇氣的,畢竟他們所對抗的是整個社會的體制,他們所經歷的辛苦是異性戀者很難體會的。  後來
Thumbnail
談戀愛,是談愛,也是談話 作為一個心理系鬼混了十年的人類,還是覺得跟人談話很困難又很疲累,這話說起來荒謬,不過事實就是如此。人,既複雜又迷人。與其說「誰先愛上他的是」同志議題電影,不如說它想談的,就是人。
Thumbnail
談戀愛,是談愛,也是談話 作為一個心理系鬼混了十年的人類,還是覺得跟人談話很困難又很疲累,這話說起來荒謬,不過事實就是如此。人,既複雜又迷人。與其說「誰先愛上他的是」同志議題電影,不如說它想談的,就是人。
Thumbnail
前陣子看著新聞中的畫面以及節目的討論,孩子問起甚麼是選舉、甚麼是公投、甚麼是同性婚姻、甚麼是人權。即使在幾年前就已經反覆地讀了關於兒童人權的繪本,那樣的概念依舊抽象。前兩年正好小孩有過一個同學,這個同學來自同性婚姻家庭。因此談起同性戀、同性婚姻家庭對他來說並不困難。
Thumbnail
前陣子看著新聞中的畫面以及節目的討論,孩子問起甚麼是選舉、甚麼是公投、甚麼是同性婚姻、甚麼是人權。即使在幾年前就已經反覆地讀了關於兒童人權的繪本,那樣的概念依舊抽象。前兩年正好小孩有過一個同學,這個同學來自同性婚姻家庭。因此談起同性戀、同性婚姻家庭對他來說並不困難。
Thumbnail
下這個標題的原因為,幹嘛沒事想誰是「同性戀」啊!總之,這是一篇給予同性戀朋友的告白,也是給予友愛同性戀者的閒談;甚至想跟「不認同」的信仰者訴說,別再以信仰之名,行欺壓與論斷他人之事。 而我也有討厭同性戀者的地方,你看內容是不是也贊同(笑)
Thumbnail
下這個標題的原因為,幹嘛沒事想誰是「同性戀」啊!總之,這是一篇給予同性戀朋友的告白,也是給予友愛同性戀者的閒談;甚至想跟「不認同」的信仰者訴說,別再以信仰之名,行欺壓與論斷他人之事。 而我也有討厭同性戀者的地方,你看內容是不是也贊同(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