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乍洩》的政治寓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春光乍洩》劇照
王家衛《春光乍洩》,把電影場景移往遙遠的南美阿根廷,表面上是敘說男同志之間的愛與被愛、孤單與不安全感、不斷地「重新開始」的分分合合,末了甚至於開展出男同志喜歡上異性戀男孩的美麗遠景。其實,《春光乍洩》絕不只是一部同性戀電影而已,做為王家衛告別一九九七香港代表作,確是有其耐人尋味的政治寓意。尤其在「反送中」的今日,重看《春光乍洩》,對於王家衛的香港預言,更是拍案叫絕。
片中沒有女主角、女配角,只有三個男主角──梁朝偉、張國榮、張震。梁朝偉和張國榮是男同志戀人,由香港千里迢迢遠赴南美欲一睹大瀑布而未得,詎料盤纏告罄,流浪於阿根廷街頭;其中的張國榮全然頹廢、不可自拔,落得同男妓一般,左右著梁朝偉的心情。毫無安全感的梁朝偉,終於「又」與張國榮分開了,內心自是十分痛苦。
之後,梁朝偉在打工的中國餐館,遇到來自台北的年輕人張震,梁成為張震此地唯一的朋友。自始至終,異性戀的張震不知梁朝偉是同性戀者。當張震存夠了錢,將繼續下一站未知的旅途,與梁告別後,梁偷偷飲泣的一幕,最是令人動容。過一陣子,梁朝偉也存夠錢了,毅然拋下留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張國榮,獨自返回香港,途經台北,電視上恰好報導鄧小平死訊,象徵著時代的結束與開始。此行,梁尋張震未得,但私自帶走一幀張震站在世界最南端燈塔的照片,心想,回香港後,如果再來台北,還是可以找到張震的。片終,被遺棄於阿根廷的張國榮,孤單地在梁的住所痛哭失聲,返抵香港的梁朝偉對未來似乎有些樂觀,而有家不歸的張震仍然四海為家,繼續著未知之旅。
氣氛苦悶的《春光乍洩》在張震出現之後,全片開始活潑起來,彷彿注入了新生命;直到台北入鏡,如台北捷運、夜市掃描……等,這與印象中的「香港」多麼相似呀!加上鄧小平的死訊,全片的「政治寓意」浮現了,或許,張國榮代表九七大限之前的殖民香港,淫蕩不羈的私生活是否正象徵著長期遭強權侵凌?在九七之後,殖民香港已被棄於地球的另一端,那樣的生活方式已經不可能回來了;梁朝偉代表九七之後的香港,未來如何,不得而知,如以同性戀難被社會一般大眾所接納的角度看,九七之後的香港命運似不樂觀,但民主開放的台灣畢竟帶給九七之後的香港一絲希望;至於張震,當然是代表台灣了,他離開台北,行走世界各地,不斷地在追求,只是,追求什麼?自己也不清楚,儘管台灣充滿生命力,事實上,台灣何去何從?始終是個亟待解決的大問題。
王家衛在香港九七大限之前,完成這部藝術巨作,也為他贏得一九九七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獎。然因題材特殊,手法大膽,兩岸三地的觀眾能否看懂或接受,不無疑問。至於上述的政治寓意,是王家衛的創作本意,抑或無心插柳,還是個人穿鑿附會,端賴高明的讀者與觀眾自行評斷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5會員
1.3K內容數
英國哲人暨科學家培根說:「閱讀使人豐富,討論使人成熟,書寫使人精確。」閱讀吸收新知之後,參與討論,腦力激盪,多元思考,還要養成寫作的習慣,才能夠更精準的表達自己的思想與情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天星沙龍 的其他內容
義大利導演貝納多‧貝托魯奇於一九八七年拍攝經典名片《末代皇帝》,享譽全球,其實他早在十五年前的一九七二年,即執導引起極大爭議的《巴黎的最後探戈》(Last Tango in Paris),由於片中男女主角全裸激情演出,此一挑戰道德尺度的表現方式,轟動一時,於今觀之,仍屬限制級。
《一一》電影海報《一一》(YI YI,2000年出品)為電影導演楊德昌代表作之一,是一部刻劃家庭親情及生命意義的作品。本片雖然獲得眾多國際獎項肯定,包括坎城影展最佳導演大獎,卻因楊德昌對台灣電影的發行系統深感不滿,擔心《一一》會跟其他藝術電影一樣,草草上檔就此被犧牲掉,是以索性不在院線上映。
義大利導演貝納多‧貝托魯奇於一九八七年拍攝經典名片《末代皇帝》,享譽全球,其實他早在十五年前的一九七二年,即執導引起極大爭議的《巴黎的最後探戈》(Last Tango in Paris),由於片中男女主角全裸激情演出,此一挑戰道德尺度的表現方式,轟動一時,於今觀之,仍屬限制級。
《一一》電影海報《一一》(YI YI,2000年出品)為電影導演楊德昌代表作之一,是一部刻劃家庭親情及生命意義的作品。本片雖然獲得眾多國際獎項肯定,包括坎城影展最佳導演大獎,卻因楊德昌對台灣電影的發行系統深感不滿,擔心《一一》會跟其他藝術電影一樣,草草上檔就此被犧牲掉,是以索性不在院線上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花樣年華》是王家衛執導,於2000年上映的愛情浪漫電影,為其第七部電影,由梁朝偉、張曼玉主演。本片在第53屆坎城影展首映,作為主競賽片,獲得最佳男主角,梁朝偉也是第一位香港的坎城影帝。在法國凱薩電影獎等歐洲電影獎獲得多次最佳外語片。
Thumbnail
那曾是兩人的夢想,最後卻僅有一人抵達。 於是他站在瀑布下暗自傷神, 因為他始終相信「站在這裡的應該是兩個人」。
Thumbnail
《環南時候》敘述陳耀華與失憶的父親陳保定在環南市場相依為命,但無法互相理解與關心,直到俞康敏時隔三十年來訪,在因緣際會下,陳耀華穿越回1991年五月的環南市場,成為劉永輝,打入了俞康敏、陳保定與張安健之間,結拜成為「環南四少」。 (內文有雷與個人觀點,建議觀影後再讀)
「不如我嘢由頭嚟過。」 第一次聽到春光乍洩因為關淑怡,第二次因為張國榮,第三次因為梁朝偉,別忘了還有張震。 再也沒有能夠取代這四個人,那當時,的阿根廷。 雖然最終只有三個人。 站在性別平等的立場,我不知道該不該說剪掉關淑怡的片段是對的,但站在私心的同志電影影迷,《春光乍洩》的特別
Thumbnail
我忍不住想,若沒有接觸過這些論述,我對他的看法會是一樣的嗎?我自稱「哥迷」是否也是一種「後設」?我們當然可以在失去一個人後,愛上他、更愛他。但是,假如對張國榮的愛是「後設」的,這樣的愛──包括對同志身分、酷兒文化的認同與追捧──在曾經擁有他的那個世界裡,都是從缺的。
我曾經在北韓旅遊時,遇見過來自秘魯的王家衛粉絲,以及北韓本地的梁朝偉粉絲,然後我們一起偶然闖入當地的電影院裡,與北韓大眾一起觀看了一套梁朝偉的喜劇。 這件事時至今日對我而言,甚至仍然比觀看萬人的阿里郎匯演還深刻,
說實話,《春光乍洩》這套電影在我心目中的王家衛電影並不是排得很前,但每次看完之後都總會被震撼一整天,有份難以名狀的遺憾,壓在心底似的。
Thumbnail
王家衛繼《春光乍洩》、《花樣年華》後,再度探討了香港的回歸與認同議題。《2046》除了充滿政治隱喻外,更暗示了對香港未來局勢的思考和想像,以及對愛情的理解。此外,文學經典的挪用與情節上的曖昧複雜也是影片吸引眼球的地方。
Thumbnail
車庫娛樂邀約搶先看首映場 #怒潮 劇情:洪泰集團勢力龐大,一直暗中從事器官交易等犯罪活動,在會長的交接儀式上,被殺手陳安(張家輝 飾)從中破壞,並引發集團核心內部的衝突,警察麥朗汶(阮經天 飾)和集團黑封份子馬文康(王大陸 飾)各自受上司指令展開調查,一時間多方勢力爾虞我詐交織其中,一場三大勢力的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花樣年華》是王家衛執導,於2000年上映的愛情浪漫電影,為其第七部電影,由梁朝偉、張曼玉主演。本片在第53屆坎城影展首映,作為主競賽片,獲得最佳男主角,梁朝偉也是第一位香港的坎城影帝。在法國凱薩電影獎等歐洲電影獎獲得多次最佳外語片。
Thumbnail
那曾是兩人的夢想,最後卻僅有一人抵達。 於是他站在瀑布下暗自傷神, 因為他始終相信「站在這裡的應該是兩個人」。
Thumbnail
《環南時候》敘述陳耀華與失憶的父親陳保定在環南市場相依為命,但無法互相理解與關心,直到俞康敏時隔三十年來訪,在因緣際會下,陳耀華穿越回1991年五月的環南市場,成為劉永輝,打入了俞康敏、陳保定與張安健之間,結拜成為「環南四少」。 (內文有雷與個人觀點,建議觀影後再讀)
「不如我嘢由頭嚟過。」 第一次聽到春光乍洩因為關淑怡,第二次因為張國榮,第三次因為梁朝偉,別忘了還有張震。 再也沒有能夠取代這四個人,那當時,的阿根廷。 雖然最終只有三個人。 站在性別平等的立場,我不知道該不該說剪掉關淑怡的片段是對的,但站在私心的同志電影影迷,《春光乍洩》的特別
Thumbnail
我忍不住想,若沒有接觸過這些論述,我對他的看法會是一樣的嗎?我自稱「哥迷」是否也是一種「後設」?我們當然可以在失去一個人後,愛上他、更愛他。但是,假如對張國榮的愛是「後設」的,這樣的愛──包括對同志身分、酷兒文化的認同與追捧──在曾經擁有他的那個世界裡,都是從缺的。
我曾經在北韓旅遊時,遇見過來自秘魯的王家衛粉絲,以及北韓本地的梁朝偉粉絲,然後我們一起偶然闖入當地的電影院裡,與北韓大眾一起觀看了一套梁朝偉的喜劇。 這件事時至今日對我而言,甚至仍然比觀看萬人的阿里郎匯演還深刻,
說實話,《春光乍洩》這套電影在我心目中的王家衛電影並不是排得很前,但每次看完之後都總會被震撼一整天,有份難以名狀的遺憾,壓在心底似的。
Thumbnail
王家衛繼《春光乍洩》、《花樣年華》後,再度探討了香港的回歸與認同議題。《2046》除了充滿政治隱喻外,更暗示了對香港未來局勢的思考和想像,以及對愛情的理解。此外,文學經典的挪用與情節上的曖昧複雜也是影片吸引眼球的地方。
Thumbnail
車庫娛樂邀約搶先看首映場 #怒潮 劇情:洪泰集團勢力龐大,一直暗中從事器官交易等犯罪活動,在會長的交接儀式上,被殺手陳安(張家輝 飾)從中破壞,並引發集團核心內部的衝突,警察麥朗汶(阮經天 飾)和集團黑封份子馬文康(王大陸 飾)各自受上司指令展開調查,一時間多方勢力爾虞我詐交織其中,一場三大勢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