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Come·偷嗑】林亞佑《居家防疫日記》也有導演版 蔡嘉茵三級警戒在家「當英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已經舉辦21屆的「高雄電影節(以下簡稱雄影)」,這些年在主辦單位辛勤耕耘下,不僅成為南台灣指標性影展,如《大佛普拉斯》導演黃信堯、《緝魂》導演程偉豪導演等台灣新生代導演,都曾在高雄電影節上,以短片漸露頭角,讓高雄電影節儼然成為台灣影視創作者一個非常重要的平台。
而今年的雄影,首次以短片陣容開幕,除了名導-蔡明亮執導的紀錄短片《良夜不能留》外,還有高雄市電影館與公視共同出品的《隔離丁尼短片集》,由三位導演各自拍攝與疫情相關的三部短片;其中一部以紀錄片形式拍攝的短片《居家防疫日記》,由剛以《主管再見》獲得金鐘獎「電視電影獎」的林亞佑執導,並找來黃鐙輝、蔡嘉茵參與拍攝,是三部短片中唯一以紀錄片完成的作品。
開拍前一周遇上三級警戒 林亞佑預言疫情成「烏鴉嘴」
《居家防疫日記》導演林亞佑,剛以《主管再見》拿下金鐘獎「電視電影獎」。
作為此次雄影開幕片《隔離丁尼短片集》中,唯一一部紀錄短片,《居家防疫日記》的誕生,可說是有那麼一點純屬意外,因為原本是有一個故事腳本,卻在開拍前一周遇上台灣升三級警戒,導演林亞佑說:「剛升二級的時候,其實就遇到很多問題,因為原本的劇本是有醫院、學校的景,然後原本的故事是講一對母女,媽媽是護士,原本母女要開始一個小小的公路之旅,但旅行當天,疫情突然爆發,本來要見面卻見不到。」
林亞佑笑說自己是「烏鴉嘴」,因為原來的故事裡,有篩檢站、地區性的快篩站,當時還被劇組稱太誇張,意外的是,這些原本只存在於故事中的設定,隨著台灣疫情逐漸升溫,突然變成「預言」,他說:「二級的時候,因為很多場景都借不到,所以有跟主創講好,如果真的升三級,我們就先停。」後來指揮中心也確定將台灣疫情升為三級警戒,林亞佑在與主創討論後,決定先將拍攝計畫暫緩。
在疫情剛升到三級時,林亞佑仍希望以劇情片的形式,呈現疫情下的人生。
但林亞佑坦言,在疫情剛升三級時,他仍想拍攝劇情片,只是將故事中改為三級警戒,並讓角色以視訊形式呈現彼此的互動,那時候陸續讓女主角蔡嘉茵、飾演女兒的黃淩辰開始用視訊互動、培養感情,再找來黃鐙輝詮釋爸爸的角色,他說:「那時候想像的方式是,有紀錄又參雜一些劇情,情境上可以混和。」
所以林亞佑特別詢問劇組,是否有人願意紀錄自己在三級警戒的生活,將這些影像作為這部作品中的素材:「有些是後來知道他們的現況,才邀請他們一起進來紀錄日記,而且到這個環節,我都還希望有機會可以拍一些劇情,但開始剪之後,就覺得,他們各自分享生活的東西,比較好看。」林亞佑解釋,到了剪接初期,還是有些情境在作品裡,但隨著剪接工作的進行,也慢慢將這些情境抽掉,讓影片的定位與輪廓,更加明顯,最後成為大家會在雄影上看到的《居家防疫日記》。
從劇情變成紀錄片 蔡嘉茵看完影片初稿直呼:演不贏
從劇情片到紀錄片,蔡嘉茵坦言自己樂觀其成。
雖然疫情嚴峻,但作品仍有待完成,所以在導演與劇組商討後續處理方式時,兩位主要演員蔡嘉茵、黃淩辰也沒閒著,在不能碰面的狀況下,透過視訊排戲,蔡嘉茵說:「其實比較多的時間,是在跟辰辰聊天,聊她最近幹嘛、看她試的新東西、看她的環境。」
蔡嘉茵也分享兩人視訊時的有趣回憶:「辰辰有時候會發明一些在鏡頭前面的遊戲,像是她會自拍一張照片,然後換成背景後就跑掉,希望我們會把那個畫面認成是她。」事實上,今年九歲的黃淩辰,早在2019年時,就曾與影后陸弈靜共演短片《阿嬤的放屁車》,兩位更憑藉本片,並列榮獲金穗獎「最佳女主角獎」,且持續在短片作品中演出,蔡嘉茵笑著說:「她可能拍的東西比我還多,是前輩!」
在原本的設定中,蔡嘉茵(左),會與九歲的黃淩辰(右)飾演單親母女,兩人也透過視訊進行排戲。
對於從原本的劇情片,突然轉變成要在家中自拍,用鏡頭記錄疫情期間的生活,蔡嘉茵開玩笑表示:「從劇情變成紀錄,我完全沒有排斥,我還蠻開心的!」她認為,疫情期間,原本故事設定的那些場景,一定無法進入,加上她也非常期待導演林亞佑在這樣的狀況下,能夠發展出什麼樣的方向:「因為我看過亞佑之前的《一直騎呀一直騎》、《主管再見》,會想知道他劇情短片走到這個程度,但當他被逼到轉一個方向,會是什麼樣子?」
本身是演員,同時也是表演指導老師的蔡嘉茵,表示初期林亞佑曾讓她看過劇組人員各自拍攝的素材,當她看過之後,坦言:「演不贏。」蔡嘉茵解釋,因為這些影像的存在感,比起她們去演戲要來的更加突出,所以對她來說,將作品的走向轉換成紀錄片,反而更加提升影像在疫情生活呈現上的真實感。
蔡嘉茵為好友紀錄毛孩離世 感慨疫情拍到落淚
隨著題材轉變成紀錄片,蔡嘉茵在蒐集三級警戒的生活時,也意外為好友的狗狗紀錄下離世後的火化過程。
也由於作品是紀錄下疫情期間的生活,讓蔡嘉茵意外為好友紀錄家中愛犬離世的時刻,她說:「因為那隻狗是在他們家出生的,養到十幾歲。」蔡嘉茵表示,因為自己跟這隻名為「帥帥」的狗,也非常親近,加上是自己好友最喜愛的毛小孩,所以特別詢問是否能將帥帥火化當天的點滴,記錄下來?在獲得好友允許後,蔡嘉茵便以不打擾的方式進行拍攝:「其實我也不知道怎麼拍,就是把鏡頭放在一個地方,差不多時間我就去按停。」對蔡嘉茵來說,因為有這樣的拍攝契機,才能讓她幫好友最心愛的一隻狗,紀錄下牠在這世上的最後一段旅程,雖然最後這個鏡頭並沒有放進完成品中,但對她而言,能夠擁有這個影像紀錄,已經值得了。
另外,在片中一幕,是蔡嘉茵對著鏡頭說話,但眼眶泛紅,看起來像是剛哭完,令人忍不住好奇背後的故事,對此,她說:「那時候因為要交一個作業給導演,然後錄自己講話,結果我第一個Take,在那邊哭半天。」結果因為第一個鏡頭都在哭,所以不能用,只好等情緒冷靜一點後,再拍了第二段給林亞佑,林亞佑也針對他出的功課,進行解釋:「大概七月中,我想說請每個人錄一下這段時間的自我認識,或是心得。」
對蔡嘉茵來說,三級警戒待在家,能夠「居家救世界」當英雄,感到非常自豪。
對此,蔡嘉茵補充說道,在三級警戒期間,她其實並沒有感到憂鬱:「我就覺得自己是在『居家救世界』,覺得自己是個英雄!」她說,那段時間都待在家,一個月只會出門採買一次,但到拍攝導演給的作業那天,她開始算起那段時間,台灣被疫情帶走多少人,讓她有感而發:「我沒想到,外面的世界起了這麼大的變化,雖然知道我的生活、大家的生活都改變了很多,可是當真的面對那個數據,還是覺得有點衝擊。」
劇組用鏡頭記錄真實人生 林亞佑自曝最愛「導演版」
《居家防疫日記》中的影像紀錄,除了林亞佑及演員外,也不少是原本找來拍攝劇情片的劇組人員所提供的。
除了原本導演林亞佑、故事的主要演員蔡嘉茵、黃鐙輝及黃淩辰外,《居家防疫日記》中的影像素材,大部分都是由劇組工作人員,當每個人都貢獻出自己在三級警戒後的影像紀錄後,面對數量如此龐大的影像素材,林亞佑是如何決定要將哪些人的生活,放進作品裡?
林亞佑表示:「還是以戲劇成分比較強烈的素材為主。」林亞佑以《居家防疫日記》中有出現的副導為例,他說,當初還沒有特別邀請劇組的工作人員記錄生活,但這位副導後來自己向他表示,她已經很久沒見到女兒,要不要開始記錄她自己的生活,林亞佑說:「如果妳不介意的話。」也因此,透過鏡頭,我們看到的是一位因為疫情,已經一個多月沒見到女兒的母親,即便只是簡單的畫面,卻能感受到那份親情及強烈的思念。
林亞佑坦言,自己很喜歡《居家防疫日記》的導演版。
對於這群原本應該要一起拍攝劇情短片的夥伴,卻讓他們開始記錄自己的防疫生活,林亞佑很是感謝,所以一開始,無論工作人員拍了什麼樣的畫面,林亞佑都會照單全收,但他也表示,後來也會慢慢請他們多給他一些不同的畫面,透過不同的畫面、更豐富的疫情生活,讓整部作品的輪廓逐漸成形。
事實上,林亞佑在剪接的過程中,為影片的呈現方式,做出過許多版本,甚至有一版是每個參與紀錄疫情生活的人員,都各自有一段5到10分鐘的版本,他自己也非常喜歡這個版本,如果推出「導演版」,可能會長達6個小時,但也因為有這麼豐富的影像,所以能衍生出許多有趣的排列組合,最終成為此次雄影開幕片上,為觀眾呈現如此充滿真實與情感的紀錄片。
高雄電影節《隔離丁尼短片集》放映時間:
2021/10/15(五) 20:00
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
2021/10/16(六) 15:30
高雄市電影館- 三樓放映廳
2021/10/21(四) 19:30
高雄市電影館- 三樓放映廳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近年來,因為某個人、某件事,導致所有家庭成員的人生,被弄得天翻地覆的台劇,不在少數,這些故事中的角色,當遇上「命運大魔王」開的大玩笑時,整個家庭會走上什麼樣的道路?今天,就讓我們來盤點近期有哪些戲劇裡的家庭,曾遭到命運無情的訕笑。
值得注意的是,在劇中詮釋起「斯卡羅人」非常亮眼的原住民演員,過去幾乎沒有演出經驗,有的是國小主任、有的是部落長輩,也有本身是排灣族藝術家,或是在鄉公所服務,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認識這幾位在《斯卡羅》中表現令人驚豔的原住民演員。
林暉閔推薦了一部對他影響至深的電影,他是這麼形容這部作品:「我覺得這部電影,是影響著我在做很多事情時候的心態,包括像是當演員,很常時候會自我懷疑、對自己會有很多疑問,但是這部電影讓我知道,我應該專注把自己喜歡的事做到最好,就可以成大事了!」而這部作品,正是影帝-湯姆·漢克斯的經典代表作《阿甘正傳》
去年《刻在你心底的名字》中,他飾演的是無懼外界眼光、勇敢做自己的「瘦瘦」,到了今年初的《緝魂》裡,他化身為孝順卻悲情的「王天佑」;這次,在台劇《神之鄉》中,他詮釋了看似開朗、實則心思細膩的「林一心」,他憑藉自己純熟的演技,在觀眾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是14歲出道就令觀眾驚豔的演員-林暉閔。
從經濟到科技,從文化歷史到民主自由,台灣人總能用自己的方式,讓外界看到我們的存在,就連影視娛樂,都在這群人的努力不懈下,走上國際。當中,為台灣影視創作打下深厚基礎的佼佼者-「映畫傳播」絕對有它舉足輕重的歷史定位。
已經播畢的台灣職人劇《火神的眼淚》,不僅叫好又叫座,在戲中貼近的呈現消防員的日常生活,也在社會上獲得廣大迴響,讓不少觀眾了解,原來消防員的勤務,不僅僅是打火救災,還有醫護、搜救等任務;除此之外,劇中也真實呈現隱藏在消防員背後的壓力,包括家人、同僚、一般民眾及上級長官等,都成為他們可能必須面對的問題。
近年來,因為某個人、某件事,導致所有家庭成員的人生,被弄得天翻地覆的台劇,不在少數,這些故事中的角色,當遇上「命運大魔王」開的大玩笑時,整個家庭會走上什麼樣的道路?今天,就讓我們來盤點近期有哪些戲劇裡的家庭,曾遭到命運無情的訕笑。
值得注意的是,在劇中詮釋起「斯卡羅人」非常亮眼的原住民演員,過去幾乎沒有演出經驗,有的是國小主任、有的是部落長輩,也有本身是排灣族藝術家,或是在鄉公所服務,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認識這幾位在《斯卡羅》中表現令人驚豔的原住民演員。
林暉閔推薦了一部對他影響至深的電影,他是這麼形容這部作品:「我覺得這部電影,是影響著我在做很多事情時候的心態,包括像是當演員,很常時候會自我懷疑、對自己會有很多疑問,但是這部電影讓我知道,我應該專注把自己喜歡的事做到最好,就可以成大事了!」而這部作品,正是影帝-湯姆·漢克斯的經典代表作《阿甘正傳》
去年《刻在你心底的名字》中,他飾演的是無懼外界眼光、勇敢做自己的「瘦瘦」,到了今年初的《緝魂》裡,他化身為孝順卻悲情的「王天佑」;這次,在台劇《神之鄉》中,他詮釋了看似開朗、實則心思細膩的「林一心」,他憑藉自己純熟的演技,在觀眾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是14歲出道就令觀眾驚豔的演員-林暉閔。
從經濟到科技,從文化歷史到民主自由,台灣人總能用自己的方式,讓外界看到我們的存在,就連影視娛樂,都在這群人的努力不懈下,走上國際。當中,為台灣影視創作打下深厚基礎的佼佼者-「映畫傳播」絕對有它舉足輕重的歷史定位。
已經播畢的台灣職人劇《火神的眼淚》,不僅叫好又叫座,在戲中貼近的呈現消防員的日常生活,也在社會上獲得廣大迴響,讓不少觀眾了解,原來消防員的勤務,不僅僅是打火救災,還有醫護、搜救等任務;除此之外,劇中也真實呈現隱藏在消防員背後的壓力,包括家人、同僚、一般民眾及上級長官等,都成為他們可能必須面對的問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버닝燃燒烈愛》是韓國大師李滄東自編自導,於2018年發行的韓國劇情電影,本片由劉亞仁、史帝文連及全鐘瑞主演。劇本改編自村上春樹短篇小說集《螢火蟲》 中的短篇故事。本片做為主競賽片參加第71屆坎城影展,最後獲得費比西獎。 故事描述主角李鐘秀過著貧困且迷茫的生活,直到遇見同年鄰居沈海美,
Thumbnail
藉由純粹的影像紀錄,讓軀體在時間的來回擺盪中,自顧自地成長自己的故事,《日子》無一不是這樣透著日常生活的力量以及對情緒、感受的真實描繪。日常的沉默與靜止都在目光注視下醞釀出動人的情感,無聲勝有聲的成就影像最原始的魔力,每幀平凡的瞬間,都悄悄地鑽入我們積了灰的思緒深處,重組我們對電影、對藝術的想像。
Thumbnail
從上學期的紀錄片就一直期待的一天,第一次看《九槍》時我還沒有太多關於紀錄片的知識,雖然上學期的紀錄片被我搞得很慘很慘,但觀點和道德還是或多或少有吸收進去。 第二次,在校園放映《九槍》,才發現這部片也只有一小時半,我忘記的是那些新聞畫面,還有更多更多移工的故事。
Thumbnail
林奕華導演1991年創立了非常林奕華,30多年來製作了超過60齣的原創作品。2015年開始,他發起了舞台映画,把舞台記錄重新後製剪輯,而且他要求自己每一次的新作品都要設定為未來會在大螢幕上面放映的概念來進行拍攝,至今已製作了將近20多部的舞台映画作品,導演改編自楊德昌導演電影《一一》的《一一三部
Thumbnail
即將在國家電影與視聽文化中心(下簡稱「國家影視聽中心」)舉辦世界首映的《竹籬笆外的春天(數位修復版)》,為二〇二三年國家影視聽中心的重點修復片單之一。由投身數位修復產業已近十年的中心數位修復組趙百祥組長擔任負責人,從版權單位「湯臣影業」商借原始膠卷拷貝來進行修復工程,且由於原始底片相較臺灣版拷貝片缺
Thumbnail
陽靚在影視的表現有目共睹,入圍三次金鐘獎,2021年以電影《愛・殺》獲得台北電影獎最佳女主角,她十年前開始當演員是參與一齣非典型的舞台劇,睽違十年,她要演出故事工廠的「媽,別鬧了」。
Thumbnail
《神人之家》是2022年公開上映的台灣紀錄片,由盧盈良執導,以導演自身家庭為故事背景,講述了他與他家人之間的故事。(取自維基百科) 展覽介紹📽️ 導演盧盈良是一位嘉義人,從高職開始對電影非常有興趣,因此獨自來到台北生活。當家人用bbcall聯絡他時才發現他是真的下定決心離開。 2
「回家之後-紀錄片故事特展」是在府中15 3-5樓的特展。展覽中,講述的是三部台灣的紀錄片《神人之家》、《日常對話》、《給阿媽的一封信》,三個都是和家人有關的故事,都是把導演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拍下來的故事。我覺得很特別,很少看過這樣的紀錄片,甚至我來之前都不知道有人會把自己生活拍成電影,今天只有看到預
《島嶼的集體記憶計畫》、《給阿媽的一封信》 這個展覽是關於 《給阿媽的一封信》 () 導演:陳慧齡 在成為記錄片導演之前,她是一位中學的美術老師,喜歡帶著學生一起探索藝術的多元形式,在母校高雄女中實習時,有一次讓她的學生們演戲,為了留下紀念,而去總務處借攝影機將演出錄下來,但不小心誤刪了其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버닝燃燒烈愛》是韓國大師李滄東自編自導,於2018年發行的韓國劇情電影,本片由劉亞仁、史帝文連及全鐘瑞主演。劇本改編自村上春樹短篇小說集《螢火蟲》 中的短篇故事。本片做為主競賽片參加第71屆坎城影展,最後獲得費比西獎。 故事描述主角李鐘秀過著貧困且迷茫的生活,直到遇見同年鄰居沈海美,
Thumbnail
藉由純粹的影像紀錄,讓軀體在時間的來回擺盪中,自顧自地成長自己的故事,《日子》無一不是這樣透著日常生活的力量以及對情緒、感受的真實描繪。日常的沉默與靜止都在目光注視下醞釀出動人的情感,無聲勝有聲的成就影像最原始的魔力,每幀平凡的瞬間,都悄悄地鑽入我們積了灰的思緒深處,重組我們對電影、對藝術的想像。
Thumbnail
從上學期的紀錄片就一直期待的一天,第一次看《九槍》時我還沒有太多關於紀錄片的知識,雖然上學期的紀錄片被我搞得很慘很慘,但觀點和道德還是或多或少有吸收進去。 第二次,在校園放映《九槍》,才發現這部片也只有一小時半,我忘記的是那些新聞畫面,還有更多更多移工的故事。
Thumbnail
林奕華導演1991年創立了非常林奕華,30多年來製作了超過60齣的原創作品。2015年開始,他發起了舞台映画,把舞台記錄重新後製剪輯,而且他要求自己每一次的新作品都要設定為未來會在大螢幕上面放映的概念來進行拍攝,至今已製作了將近20多部的舞台映画作品,導演改編自楊德昌導演電影《一一》的《一一三部
Thumbnail
即將在國家電影與視聽文化中心(下簡稱「國家影視聽中心」)舉辦世界首映的《竹籬笆外的春天(數位修復版)》,為二〇二三年國家影視聽中心的重點修復片單之一。由投身數位修復產業已近十年的中心數位修復組趙百祥組長擔任負責人,從版權單位「湯臣影業」商借原始膠卷拷貝來進行修復工程,且由於原始底片相較臺灣版拷貝片缺
Thumbnail
陽靚在影視的表現有目共睹,入圍三次金鐘獎,2021年以電影《愛・殺》獲得台北電影獎最佳女主角,她十年前開始當演員是參與一齣非典型的舞台劇,睽違十年,她要演出故事工廠的「媽,別鬧了」。
Thumbnail
《神人之家》是2022年公開上映的台灣紀錄片,由盧盈良執導,以導演自身家庭為故事背景,講述了他與他家人之間的故事。(取自維基百科) 展覽介紹📽️ 導演盧盈良是一位嘉義人,從高職開始對電影非常有興趣,因此獨自來到台北生活。當家人用bbcall聯絡他時才發現他是真的下定決心離開。 2
「回家之後-紀錄片故事特展」是在府中15 3-5樓的特展。展覽中,講述的是三部台灣的紀錄片《神人之家》、《日常對話》、《給阿媽的一封信》,三個都是和家人有關的故事,都是把導演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拍下來的故事。我覺得很特別,很少看過這樣的紀錄片,甚至我來之前都不知道有人會把自己生活拍成電影,今天只有看到預
《島嶼的集體記憶計畫》、《給阿媽的一封信》 這個展覽是關於 《給阿媽的一封信》 () 導演:陳慧齡 在成為記錄片導演之前,她是一位中學的美術老師,喜歡帶著學生一起探索藝術的多元形式,在母校高雄女中實習時,有一次讓她的學生們演戲,為了留下紀念,而去總務處借攝影機將演出錄下來,但不小心誤刪了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