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n Seven 肩墊 Shoulder rest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就是,琴拉不好沒關係,但是敗家最重要。看到又是一個可以凹的肩墊,一個不小心就給他買下去了。(影片在最下方)

我對korfkerrest有什麼意見嗎?其實都很好只是還差一點,我的左肩還是有出現肩胛擠壓的症狀,雖然比之前好六成。Korfkerrest因為是凹木頭(凹太過頭會斷),再加上腳各種螺絲腳度轉,調整起來其實很複雜又麻煩,時常調整好一個樣子就不想再動了。


開箱,分為墊子和腳兩個部分。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Kun Seven把肩墊拆成兩部分。一個是架在琴身上的腳,一個是墊在肩膀上的墊子。另外還有可以調整琴的"Tilt"(琴頭往上還是往下),同時可增加高度的配件。Kun 7的原理是,腳的部分基本上不太動作,靠著圖中那個圓柱體,鎖在墊子那端的中間,安裝不同高度的圓柱體,可以更改肩墊高度,並且調整琴頭往上或往下。

肩墊主要是依據圓柱體來調整高低,旋轉腳來增加高度只是輔助,因為腳轉太多反而會鬆鬆的,所以大部分時間腳都是轉進去,靠去凹墊子以及更換圓柱體來調整琴的高度。

接著靠墊子的部分,扣進腳的部分,可以像伸縮桿一樣,隨意調整位置。然後扣起來即可。最下方有影片(不過沒聲音,所以不需要開喇叭。)

腳的寬度則依據琴的大小,拉開、套上琴之後,再推緊即可。基本上只要有正確推緊,會卡的很好不會掉。

raw-image

剛開始用的時候,我很懶惰只用一隻手、另一邊用肚子去頂肩墊,但是…用肚子推不緊,所以還是要用手指把腳那端的橫桿確實的推緊。

最重要的是,墊子的部分可以隨意折。軟硬度感覺剛好,要花一點點力氣去凹,即使是邊邊角角的地方,也是有辦法可以凹的,不至於硬梆梆的無法做邊緣一點點的調整。但是在使用上又不會被自己壓歪,感覺像Bon Musica的超進化版。

Bon Musica的金屬太多、又太重,第一次試用就不小心掉到琴身上,而且琴盒完全無法收納。Korfkerrest凹的程度要比較小心、調整上很難,但是很輕。

Kun 7比Korfkerrest還重來到93g,但是琴盒收納的話,可以將腳和墊子部分拆開收,也不需要花太多時間,我現在是改成拆開收。至於在肩膀處高低的問題,比Korfkerrest用短腳後,還可以更低。


我的肩墊凹成一個微妙的姿勢

raw-image

缺點呢?墊子扣上腳的部分時,那個金屬扣會把塑膠材質的腳,扣出一堆凹洞。看了非常不愉悅。為什麼Kun不先在腳上面預設凹洞?我猜是希望讓大家可以更自由的調整肩墊的位置,不預設凹洞就可以做很細微的調整。我可以理解當洞只有1跟2的選擇時,偏偏你想扣在1.5的那種感覺。

只是被自己扣出來的凹洞看了很阿雜!!!!!我現在是扣在4,印象中一般的經典Kun 肩墊就是在4或是4.5的位置。

經過幾周的實驗,我的肩胛擠壓恢復了9.9成,現在只剩下最後一哩。每天拉琴、每天思考感受自己身體的施力與姿勢,再來調整,希望最後的一點症狀也能儘速解決!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Kazama-avatar-img
2024/09/11
我對這個一知半解,實在是對弦樂器一竅不通,不是我的學習內容啊!
JC_Violin-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9/13
Kazama 變窮倒是真的。但至少管樂器有品牌去確認價格,提琴沒辦法用品牌去辨識,好琴還是壞琴只能自己看著辦,容易花冤枉錢。
avatar-img
提琴生活
17會員
194內容數
從28歲開始學琴,中斷後又重拾小提琴,目前約有九年琴齡。
提琴生活的其他內容
2024/09/03
斷了就斷了,其實没什麼。只是過去弓毛斷掉,通常都是我不小心把弓勾到什麼東西。大部份是放在琴盒內拿起來時勾到魔鬼沾之類。 而這是拉琴快十年,第一次拉到斷掉的,記錄一下。 那時在練老柴,非常進入狀態,腦中想著這裡是漸強、漸強,不斷更用力,然後就斷了。弓毛要拉斷其實力量要不小耶。 註:如果太常弓毛垃
Thumbnail
2024/09/03
斷了就斷了,其實没什麼。只是過去弓毛斷掉,通常都是我不小心把弓勾到什麼東西。大部份是放在琴盒內拿起來時勾到魔鬼沾之類。 而這是拉琴快十年,第一次拉到斷掉的,記錄一下。 那時在練老柴,非常進入狀態,腦中想著這裡是漸強、漸強,不斷更用力,然後就斷了。弓毛要拉斷其實力量要不小耶。 註:如果太常弓毛垃
Thumbnail
2024/03/08
我的調音器兼節拍器是Seiko STH200(See Here),常態性的掛在譜架上。想要學拉小提琴這件事,只要提到不知道音準,需要看調音器,這時就會有很多人跟你說,不要用調音器,要用耳朵聽。 這件事我也知道,道理我都懂,可是我就聽不出來啊怎麼辦。所以我還是默默地偷偷開著調音器不敢給人知道。
2024/03/08
我的調音器兼節拍器是Seiko STH200(See Here),常態性的掛在譜架上。想要學拉小提琴這件事,只要提到不知道音準,需要看調音器,這時就會有很多人跟你說,不要用調音器,要用耳朵聽。 這件事我也知道,道理我都懂,可是我就聽不出來啊怎麼辦。所以我還是默默地偷偷開著調音器不敢給人知道。
2024/01/26
…拉琴這幾年還蒐集了不少肩墊!目前服役中的是Korfkerrest,他的價錢跟別的肩墊有著近十倍的價差,當時買的時候在美金低點,算是撿到便宜,現在售價已經超過一萬元,真是堪稱是肩墊中的LV。他的特點就在於「可以彎曲的木頭」肩墊。
Thumbnail
2024/01/26
…拉琴這幾年還蒐集了不少肩墊!目前服役中的是Korfkerrest,他的價錢跟別的肩墊有著近十倍的價差,當時買的時候在美金低點,算是撿到便宜,現在售價已經超過一萬元,真是堪稱是肩墊中的LV。他的特點就在於「可以彎曲的木頭」肩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肩頸緊繃、下背及腰臀痠痛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以下是我從身體中學到的經驗,分享給大家。
Thumbnail
肩頸緊繃、下背及腰臀痠痛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以下是我從身體中學到的經驗,分享給大家。
Thumbnail
有兩個層面的思考。 簡單的思考: 如果出現駝背,那就要練反向的動作,脊椎的伸展,就像瑜伽的一些後彎,訓練背側的肌肉。 如果圓肩,那可能是肩胛骨的位置不對,我們可能要訓練肩胛下沉並保持貼緊肋骨的動作,甚至練習肩膀大手臂外轉(瑜伽常見的口令)等動作。 同時也可以搭配一些伸展。
Thumbnail
有兩個層面的思考。 簡單的思考: 如果出現駝背,那就要練反向的動作,脊椎的伸展,就像瑜伽的一些後彎,訓練背側的肌肉。 如果圓肩,那可能是肩胛骨的位置不對,我們可能要訓練肩胛下沉並保持貼緊肋骨的動作,甚至練習肩膀大手臂外轉(瑜伽常見的口令)等動作。 同時也可以搭配一些伸展。
Thumbnail
願我們都能用更多的溫柔對待自己,不求用盡全力、但求全心全意。
Thumbnail
願我們都能用更多的溫柔對待自己,不求用盡全力、但求全心全意。
Thumbnail
  肩關節如果以骨骼模型來看,就是一個很大的球放在很小的盤子上,很容易傾倒不穩,所以需要周遭的肌肉強力協助抓穩肩膀,這些穩定肩膀的肌肉很多,包括棘上肌、棘下肌與肩胛下肌等等控制肩膀旋轉的肌肉,所以當你跌倒手去撐地板時,肩膀一受到比較大的衝擊力,這些肌肉就是受害者,因為他們要更努力的抓
Thumbnail
  肩關節如果以骨骼模型來看,就是一個很大的球放在很小的盤子上,很容易傾倒不穩,所以需要周遭的肌肉強力協助抓穩肩膀,這些穩定肩膀的肌肉很多,包括棘上肌、棘下肌與肩胛下肌等等控制肩膀旋轉的肌肉,所以當你跌倒手去撐地板時,肩膀一受到比較大的衝擊力,這些肌肉就是受害者,因為他們要更努力的抓
Thumbnail
你曾經有駕駛無動力方向盤或是輪胎有問題的汽車後,就開始發生肩膀痠痛的問題嗎?在之後的生活歲月裡,發現不管做什麼運動,肩膀都容易產生不舒服 到醫院檢查時,通常會做一些肩膀動作的檢查,你會發現你疼痛的手在雙手抬高時,疼痛的那一邊手臂無法碰到耳朵。 有時候肩膀痛的人都會懷疑自己是不是50肩,特
Thumbnail
你曾經有駕駛無動力方向盤或是輪胎有問題的汽車後,就開始發生肩膀痠痛的問題嗎?在之後的生活歲月裡,發現不管做什麼運動,肩膀都容易產生不舒服 到醫院檢查時,通常會做一些肩膀動作的檢查,你會發現你疼痛的手在雙手抬高時,疼痛的那一邊手臂無法碰到耳朵。 有時候肩膀痛的人都會懷疑自己是不是50肩,特
Thumbnail
有些人曾經騎摩托車跌倒後,肩膀在活動時就常常發出聲響,似乎也不一定伴隨著疼痛,但有聲響就是覺得不舒服,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棘上肌受傷。 這是一條可以把我們肩關節抓穩的重要肌肉,通常也很少主動受傷,可是當肩膀其他肌肉有問題時會跟肩膀的其他肌肉一起喊痛。 當他受傷的時候你會明顯的感覺到
Thumbnail
有些人曾經騎摩托車跌倒後,肩膀在活動時就常常發出聲響,似乎也不一定伴隨著疼痛,但有聲響就是覺得不舒服,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棘上肌受傷。 這是一條可以把我們肩關節抓穩的重要肌肉,通常也很少主動受傷,可是當肩膀其他肌肉有問題時會跟肩膀的其他肌肉一起喊痛。 當他受傷的時候你會明顯的感覺到
Thumbnail
提肩胛肌 顧名思義就是可以提起你的肩胛骨的肌肉 一項研究發現200名正常年輕人中有1/5的人提肩胛肌有潛在問題,也就是他蓄勢待發,只要你的身體稍有狀況,它就會讓你產生肩膀痠痛,甚至發生落枕,讓你無法轉頭。 常見引發肌肉酸痛的原因是你在日常生活中無意識地產生高低肩的狀況,像是爺爺奶奶的拐杖太長,
Thumbnail
提肩胛肌 顧名思義就是可以提起你的肩胛骨的肌肉 一項研究發現200名正常年輕人中有1/5的人提肩胛肌有潛在問題,也就是他蓄勢待發,只要你的身體稍有狀況,它就會讓你產生肩膀痠痛,甚至發生落枕,讓你無法轉頭。 常見引發肌肉酸痛的原因是你在日常生活中無意識地產生高低肩的狀況,像是爺爺奶奶的拐杖太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