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 2010.02.27《貝納德的墮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貝納德的墮落》泰絲.格里森
評等:★★★★☆

首先我想為這本小說分類一下。與其說是推理小說,不如將它歸於懸疑小說來得好,儘管故事假設得合情合理,對於細節部分的推理卻不完善,沒有交代前面幾位死者的被害手法,也沒有明確點出黑市交易的手法,畢竟本書是以女醫生的角度切入,而非警察或偵探。
「商人賠了一塊錢,可以再賺兩塊錢回來;醫生醫死了一個人,不可能再醫活兩個人"賺回來"。」忘記在哪裡聽過這麼一句話,訴說著每個人的生命是不可比較替代的,殺一個人為就一個人是不符合社會道德的。但當躺在病床上的人是你的親屬,你還會這麼想嗎?當等待器官移植的名單上的首位是一名無所事事的酒鬼,你還會這麼想嗎?
電影《絕地再生》用複製人闡述被合理化的殺人行為,用血淋淋衝出手術室的大漢帶來震撼。而作者用活在邊緣社會的無知小孩來對比大人的殘酷,用一塊染血的布令你血液的凝結。
可書中每個角色可怕的行為,都讓人難以徹底地責備。富豪有錢能令鬼推磨,但他如此為之的基礎是卻是建築在愛上,而非自己的貪生怕死。醫生們向金錢屈服除了利誘還有威脅,以及醫生這種職業,從學生時代至工作,長期所累積下來的壓力。善與惡的結果,也是有根源可追朔的。
另外我很在意作者在描寫醫生方面的一大特點:除了醫生間彼此專業的對話與討論外,她將女醫生內心主觀的溫情與關懷寫出來,破除醫生冷冰冰的白袍形象。
#rae_read
avatar-img
5會員
79內容數
我浪費的時間紀錄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Rae 瑞姨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是老鼠!》菲力普•普曼:★★★★☆ 深夜,一個身穿童僕制服的神祕小男孩來到老夫婦家。小男孩口口聲聲說自己是老鼠,他喜歡啃木頭、不會用刀叉、不知道從何而來,也不知道父母是誰。
《我是老鼠!》菲力普•普曼:★★★★☆ 深夜,一個身穿童僕制服的神祕小男孩來到老夫婦家。小男孩口口聲聲說自己是老鼠,他喜歡啃木頭、不會用刀叉、不知道從何而來,也不知道父母是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前陣子看完這本不完美的正義,作者是一位長期為了死刑、量刑過重、少年犯,特別是那些貧窮、黑人、婦女、孩童等弱勢提供法律支持的辯護律師。 這本書內容提到了許多有關美國司法體制的狀況,作者的工作內容,主要在為死刑犯辯護,對於作者來說看待的角度不是:「犯人該不該為了自己所做的事情而附上死亡的代價?」,而是
Thumbnail
倒不是想要為第三者辯解,但我相信大部分的人並不是一開始就自願做他人關係中的第三者,而書中女主角頻繁的自我對話中更揭露此事。在這樣的關係剛開始時,她是有自信自己可以控制一切不會深陷其中的。她相信理性、有智慧、又以女性主義為傲的自己,絕對不會讓自己身陷情感的泥沼。
Thumbnail
風格是典型歐美犯罪小說,以格局龐大的跨國金融犯罪為主軸,害我閱讀時一度忘了其實有牽涉到謀殺案的部分。作者的資歷很驚人,哈佛與紐約大學法學院畢業、曾任金融分析師與公司法務律師,因此能將專業且複雜度高的金融犯罪寫得絲絲入扣,犯罪集團透過離岸銀行洗錢、避稅等一連串操作,都能透過淺顯易懂的敘述融入劇情...
果然,看泰絲格里森的小說,看瑞卓利莫拉系列比較對味。 這一本《最後倖存者》屬於較後期的作品,中間我還有好幾本沒看,不過雖然人物關係有點相連,案情是完全獨立的,所以跳著看也沒有任何問題。 《最後倖存者》一開始是一場槍殺案和一場爆炸案,兩宗案件都有一個孩子倖存,接著來到主線,一個富豪家中發生滅門慘案
Thumbnail
《可憐的東西》是一部改編自同名書籍的電影,講述了一位身懷六甲的年輕女子因意外死亡後,腹中胎兒貝拉被一位古怪的外科醫生復活。這部電影涉及到性探索、社會價值觀、性別二元歸類以及羞恥等人性議題。通過主角貝拉的生命冒險,探索了人類社會的隱藏問題。
Thumbnail
故事主要講述在英國19世紀維多利亞時代晚期一名懷有身孕的女子跳橋自殺,被科學家哥德溫撿回,利用她胎中孩子的腦袋進行移植到媽媽本身,將她當作實驗並成功復活她,讓她以全新的身份貝拉活在這個世界上。這一次的重生,讓她的心智從嬰幼兒開始,一切歸零,也拋下了前一世的束縛與苦難,今生的旅途才正要開始冒險。
泰絲格里森的小說我看過很多本,但之前看的都是瑞卓利莫拉糸列,而這一次看的是醫療懸疑系列的第一本《貝納德的墮落》,沒有熟識的警探瑞卓利和法醫莫拉,看的時候總是有點若有所失。 書名叫《貝納德的墮落》,但書看到最後也沒有出現任何與貝納德相關的人或物,直到看後記才知道貝納德是現實世界中第一個進行心臟移植手
Thumbnail
醫學懸疑天后泰絲格里森--瑞卓利警探&艾爾思法醫系列第十三本新作《 護理師 》 珍繞到前門,那裡有一個聽診器落在地板上,攻擊就是從這裡開始。 第一記重擊沒有殺死她。當時她還活著,還有意識。 然後就結束在這裡,她心想,往下看著屍體。
Thumbnail
《可憐的東西》(Poor Things)像一場瘋狂的假說,實驗著一個女人的內心如果全然沒有社會道德及禮教的束縛,僅僅是懷著如嬰兒般的赤子之心闖蕩世界,會與世界產生怎樣的互動?這是一個被拋棄的女人跳河自盡後,被瘋狂外科醫生移植她所懷的嬰兒的腦袋,繼續存活下去的故事。
Thumbnail
法醫也是醫生,卻不是替活人看病療傷的一般醫生。 從戲劇小說,新聞專訪得到的印象,法醫工作既神秘又帶些靈異色彩。 很多年前看美劇「X檔案」,史考莉解剖一具遺體,取出心臟擺上磅秤, 對錄音機報出重量,依續是胃、肝等等臟器, 道具做的逼真,看了不免起雞皮疙瘩。 心想,當法醫除了膽大外,心思要細膩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前陣子看完這本不完美的正義,作者是一位長期為了死刑、量刑過重、少年犯,特別是那些貧窮、黑人、婦女、孩童等弱勢提供法律支持的辯護律師。 這本書內容提到了許多有關美國司法體制的狀況,作者的工作內容,主要在為死刑犯辯護,對於作者來說看待的角度不是:「犯人該不該為了自己所做的事情而附上死亡的代價?」,而是
Thumbnail
倒不是想要為第三者辯解,但我相信大部分的人並不是一開始就自願做他人關係中的第三者,而書中女主角頻繁的自我對話中更揭露此事。在這樣的關係剛開始時,她是有自信自己可以控制一切不會深陷其中的。她相信理性、有智慧、又以女性主義為傲的自己,絕對不會讓自己身陷情感的泥沼。
Thumbnail
風格是典型歐美犯罪小說,以格局龐大的跨國金融犯罪為主軸,害我閱讀時一度忘了其實有牽涉到謀殺案的部分。作者的資歷很驚人,哈佛與紐約大學法學院畢業、曾任金融分析師與公司法務律師,因此能將專業且複雜度高的金融犯罪寫得絲絲入扣,犯罪集團透過離岸銀行洗錢、避稅等一連串操作,都能透過淺顯易懂的敘述融入劇情...
果然,看泰絲格里森的小說,看瑞卓利莫拉系列比較對味。 這一本《最後倖存者》屬於較後期的作品,中間我還有好幾本沒看,不過雖然人物關係有點相連,案情是完全獨立的,所以跳著看也沒有任何問題。 《最後倖存者》一開始是一場槍殺案和一場爆炸案,兩宗案件都有一個孩子倖存,接著來到主線,一個富豪家中發生滅門慘案
Thumbnail
《可憐的東西》是一部改編自同名書籍的電影,講述了一位身懷六甲的年輕女子因意外死亡後,腹中胎兒貝拉被一位古怪的外科醫生復活。這部電影涉及到性探索、社會價值觀、性別二元歸類以及羞恥等人性議題。通過主角貝拉的生命冒險,探索了人類社會的隱藏問題。
Thumbnail
故事主要講述在英國19世紀維多利亞時代晚期一名懷有身孕的女子跳橋自殺,被科學家哥德溫撿回,利用她胎中孩子的腦袋進行移植到媽媽本身,將她當作實驗並成功復活她,讓她以全新的身份貝拉活在這個世界上。這一次的重生,讓她的心智從嬰幼兒開始,一切歸零,也拋下了前一世的束縛與苦難,今生的旅途才正要開始冒險。
泰絲格里森的小說我看過很多本,但之前看的都是瑞卓利莫拉糸列,而這一次看的是醫療懸疑系列的第一本《貝納德的墮落》,沒有熟識的警探瑞卓利和法醫莫拉,看的時候總是有點若有所失。 書名叫《貝納德的墮落》,但書看到最後也沒有出現任何與貝納德相關的人或物,直到看後記才知道貝納德是現實世界中第一個進行心臟移植手
Thumbnail
醫學懸疑天后泰絲格里森--瑞卓利警探&艾爾思法醫系列第十三本新作《 護理師 》 珍繞到前門,那裡有一個聽診器落在地板上,攻擊就是從這裡開始。 第一記重擊沒有殺死她。當時她還活著,還有意識。 然後就結束在這裡,她心想,往下看著屍體。
Thumbnail
《可憐的東西》(Poor Things)像一場瘋狂的假說,實驗著一個女人的內心如果全然沒有社會道德及禮教的束縛,僅僅是懷著如嬰兒般的赤子之心闖蕩世界,會與世界產生怎樣的互動?這是一個被拋棄的女人跳河自盡後,被瘋狂外科醫生移植她所懷的嬰兒的腦袋,繼續存活下去的故事。
Thumbnail
法醫也是醫生,卻不是替活人看病療傷的一般醫生。 從戲劇小說,新聞專訪得到的印象,法醫工作既神秘又帶些靈異色彩。 很多年前看美劇「X檔案」,史考莉解剖一具遺體,取出心臟擺上磅秤, 對錄音機報出重量,依續是胃、肝等等臟器, 道具做的逼真,看了不免起雞皮疙瘩。 心想,當法醫除了膽大外,心思要細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