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社群世代的窺視文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每天在使用IG、FB甚至其他形形色色的社群軟體的我們, 是真的想要了解別人的生活嗎?在世代登出的 PODCAST 當中聽到 Jack許多觀點與敘述讓我發現那些自己毫無覺察的行為, 比如:毫無意識地在滑IG、FB, 是否這些行為當中自己早已淪陷並且陳癮, 而這個癮頭其實是一種想比較的心態呢? 認為自己在這個社群媒體當中有不能輸的理由? 開始毫無意識地發動態、展露自己給別人看(或許我在這發文也是一種?), 這樣真的是能讓自己更加成長且進步的嗎?

於是這一刻起,我想改變,不想再被制約, 想再毫無意識地發動態、貼文, 改變的第一步就是: 關掉通知! 再來是近一步的思考窺探別人的生活, 對我而言到底有怎樣的益處或能得到什麼?

改變的一開始可能很痛苦,會很不習慣,只要養成了這些習慣, 我想就可以多出很多時間去思考事情,也可以逐漸找回思考的主導權。

社群媒體當然沒有不好,只是在聽完徐嘉凱導演的分享後, 我發現我真的被制約了,而且有些無法獨立判斷思考, 進而才有想改變的念頭,當然若想維持原本的狀態也沒有不好, 只是對我而言,想花更多的時間可以反芻思考,以及擁有更多自己的時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皙的沙龍
10會員
21內容數
邀請店家、攝影師、甚至是模特的專題報導
陳皙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2/10
我只是在在美好的年華裡 遇見了你 必須愛你
2023/12/10
我只是在在美好的年華裡 遇見了你 必須愛你
2023/04/09
上了他的車之後,一開始有點些微的尬聊,在聊天的過程中,
2023/04/09
上了他的車之後,一開始有點些微的尬聊,在聊天的過程中,
2023/03/10
姑且先叫他Z好了,Z是個身高約莫183公分的中年男子,和我的年紀相差了20歲。
2023/03/10
姑且先叫他Z好了,Z是個身高約莫183公分的中年男子,和我的年紀相差了20歲。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舉凡臉書、IG等各式通訊社群軟體, 最近深深有感,也不知道到底是世代隔閡還是個人生活習慣的不同,對於社群軟體,一直都很習慣是定位在紀念特殊想法與日子的工具,日常生活上,並不會想昭告天下個人的一舉一動,也沒有固定看他人限動的習慣。 但是自從去年開始使用交友軟體,陸陸續續認識一些新朋友後,發現有些人
Thumbnail
舉凡臉書、IG等各式通訊社群軟體, 最近深深有感,也不知道到底是世代隔閡還是個人生活習慣的不同,對於社群軟體,一直都很習慣是定位在紀念特殊想法與日子的工具,日常生活上,並不會想昭告天下個人的一舉一動,也沒有固定看他人限動的習慣。 但是自從去年開始使用交友軟體,陸陸續續認識一些新朋友後,發現有些人
Thumbnail
最近一個禮拜有更多時間可以去處理其他事,於是秉著和交友圈重新連線上的想法,又下載了IG;久違地和舊友再聚,看見了不同的可能性,也清楚世界不再是我認識的那個樣子,而又思考自己身在何方。
Thumbnail
最近一個禮拜有更多時間可以去處理其他事,於是秉著和交友圈重新連線上的想法,又下載了IG;久違地和舊友再聚,看見了不同的可能性,也清楚世界不再是我認識的那個樣子,而又思考自己身在何方。
Thumbnail
自證預言的意思,也就是每日常常的自我對話,不僅可能潛在影響自我認同,和周遭的他人對自己的看法(當然他人不是最重要的)但你有想過,人格也是可以後天塑造的嗎?
Thumbnail
自證預言的意思,也就是每日常常的自我對話,不僅可能潛在影響自我認同,和周遭的他人對自己的看法(當然他人不是最重要的)但你有想過,人格也是可以後天塑造的嗎?
Thumbnail
經過了121天,第三次恢復使用社群軟體。 IG登出,臉書限制一天使用3分鐘的時間(因為偶爾想寫寫東西) 理由是,擔心自己用不好的方式攝取多巴胺,反而產生更多的焦慮。 看著一篇篇的網路貼文,我沒有在理解文字,也沒有想要社交。 我只是享受著,指尖滑過螢幕的快感,對我來說那是一種制約。
Thumbnail
經過了121天,第三次恢復使用社群軟體。 IG登出,臉書限制一天使用3分鐘的時間(因為偶爾想寫寫東西) 理由是,擔心自己用不好的方式攝取多巴胺,反而產生更多的焦慮。 看著一篇篇的網路貼文,我沒有在理解文字,也沒有想要社交。 我只是享受著,指尖滑過螢幕的快感,對我來說那是一種制約。
Thumbnail
「發現自己常常容易被手機通知聲打斷手邊工作,不由自主地拿出手機來滑,就算沒有訊息,也會想要打開看一下……」 「自己在FB、Instagram上發文,如果沒有人按讚,會感到難過失落,或是Line被已讀不回的時候,一直盯著手機看,直到對方回覆才安心……」
Thumbnail
「發現自己常常容易被手機通知聲打斷手邊工作,不由自主地拿出手機來滑,就算沒有訊息,也會想要打開看一下……」 「自己在FB、Instagram上發文,如果沒有人按讚,會感到難過失落,或是Line被已讀不回的時候,一直盯著手機看,直到對方回覆才安心……」
Thumbnail
今年初我做了一個重要的改變(或許對大家來說是小事一件啦~) 那就是刪除我手機上的FB,限制自己使用社群媒體的時間就在早晚工作發文時段 為什麼這麼做呢? 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 社群沉癮症 二、 心情受起伏 儘管曾在書上看過這麼一句話 三、 人生沒有變好 停的第一周不得不說「想滑」的慾望時不時地出現
Thumbnail
今年初我做了一個重要的改變(或許對大家來說是小事一件啦~) 那就是刪除我手機上的FB,限制自己使用社群媒體的時間就在早晚工作發文時段 為什麼這麼做呢? 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 社群沉癮症 二、 心情受起伏 儘管曾在書上看過這麼一句話 三、 人生沒有變好 停的第一周不得不說「想滑」的慾望時不時地出現
Thumbnail
每天在使用IG、FB甚至其他形形色色的社群軟體的我們, 是真的想要了解別人的生活嗎?在世代登出的 PODCAST 當中聽到 Jack許多觀點與敘述讓我發現那些自己毫無覺察的行為。
Thumbnail
每天在使用IG、FB甚至其他形形色色的社群軟體的我們, 是真的想要了解別人的生活嗎?在世代登出的 PODCAST 當中聽到 Jack許多觀點與敘述讓我發現那些自己毫無覺察的行為。
Thumbnail
吃飯、睡覺、上廁所都抱着手機 隨時查看所有訊息,朋友動態 當手機長時間沒有響,便會懷疑自己手機是不是壞了 你開始檢查自己的手機,擔心會錯過消息 突然一下訊息通知聆聲,你知道手機沒有壞 不安的心終於.........
Thumbnail
吃飯、睡覺、上廁所都抱着手機 隨時查看所有訊息,朋友動態 當手機長時間沒有響,便會懷疑自己手機是不是壞了 你開始檢查自己的手機,擔心會錯過消息 突然一下訊息通知聆聲,你知道手機沒有壞 不安的心終於.........
Thumbnail
身處這個數位資訊爆發的時代,練習簡單生活的課題之一,於我而言,最有挑戰性的就是整理與捨棄我「不需要」、「不想要」或「看了心情不會變好」的數位資訊,比起看得見的文件,我覺得清掃自己的電腦硬碟,以及停止收看對自身無益的資訊內容,更是需要靜下心來思考,我告訴自己:「必須拿回接收資訊的主導權」......
Thumbnail
身處這個數位資訊爆發的時代,練習簡單生活的課題之一,於我而言,最有挑戰性的就是整理與捨棄我「不需要」、「不想要」或「看了心情不會變好」的數位資訊,比起看得見的文件,我覺得清掃自己的電腦硬碟,以及停止收看對自身無益的資訊內容,更是需要靜下心來思考,我告訴自己:「必須拿回接收資訊的主導權」......
Thumbnail
當初我用社群媒體,只是為了與朋友交流或分享生活, 現在漸漸失焦了,就覺得沒必要花那麼多時間刷它了。 把握真實世界裡的體驗與分享還是比較實在。:)
Thumbnail
當初我用社群媒體,只是為了與朋友交流或分享生活, 現在漸漸失焦了,就覺得沒必要花那麼多時間刷它了。 把握真實世界裡的體驗與分享還是比較實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