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 style talk_07 為何要我限時看你的動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最近跟朋友聊天,深深有感,也不知道到底是世代隔閡還是個人生活習慣的不同,對於社群軟體,一直都很習慣是定位在紀念特殊想法與日子的工具,日常生活上,並不會想昭告天下個人的一舉一動,也沒有固定看他人限動的習慣。

但是自從去年開始使用交友軟體,陸陸續續認識一些新朋友後,發現有些人會很在乎我有沒有看他們的限時動態,甚至是在對方住院我傳訊息關心的時候,第一時間也是回我,我有發動態阿!為什麼你都不看動態?...然後我就黑人問號了???

所以現在的交流模式應該是先去看限時動態,關注你的一舉一動,然後根據你的動態再進行聊天這樣的流程嗎?

雖然說有的人會以這樣來判斷異性對自己有沒有興趣,但難道私底下的訊息問候與聊天,不能代表關心,一定要先看限動或貼文,才會覺得有被在意嗎?甚至友情層面有沒有表達關注也可以被檢討被鞭屍被情勒。

限時動態對我來講是一個屬於謎樣的區域。

首先,合理分析這應該屬於個人生活習慣不同,因為同年的很多朋友也是會常常發限動,跟世代隔閡應該無關(是有多想撇清XD),但就算知道摯友會發限動,我依舊是不看不發樓,於是即便朋友昨天今天明天做了些什麼發生了什麼事,我都不會知道,可能要久久聊一次天的時候,聊到相關的環節才會提及。

但理應我可以提前知道,甚至在當下就可以當成話題詢問朋友,為什麼我不想呢?

換句話思考,那我又為什麼要每天看大家的動態呢?

我寧願每天走在上班的路上都要聽歌兼看韓團小鮮肉的MV(?),獲得視覺與聽覺的雙重心靈撫慰,也不會點開大家的限時動態來看。

因為一直接收各方人馬高密度的資訊我覺得很疲累

更別說那些訊息有很多只是他人日常的瑣事,大部分沒什麼特殊且值得嚴肅關心的。對我來說,朋友間累積夠多的故事後,久久相聚一次的互相機掰與嘲笑...歐不是,是暢談與歡笑才是最有溫度與情緒價值的。

話又說回來,我可以理解發動態就是一種分享慾,希望大家都能夠知道甚至是認同。

我也是有分享慾,不是沒想過發發看限動,但限時動態的分享要譬喻的話,就好像是我的日常瑣事變成一則訊息群發的感覺,發給不特定人士很暴露,你不知道誰會看到,誰會在意,又何時會收到誰的關心回饋得回應。

那則動態訊息一旦發出去,就會開始在乎很多事,得呈現隨時待機的狀態,一樣很累,不如選擇特定人士縮小範圍聊完就結束。

雖然我在現實生活中沒有社恐,但居然在社群軟體上有社恐XDD

隨著新世代幾乎是從小就跟社群軟體接軌養成的狀態來看,我還是不得不承認,這應該也是屬於世代隔閡的一環,畢竟要是我從小不是習慣跟閨蜜天南地北的聊天,而是每天跟手機社群軟體那頭的大眾分享的話,我應該也會視限動為生活的一部分吧...嗚嗚嗚我真的是沒有與時俱進的老人惹QQ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蕾比特の奇想小窩的沙龍
25會員
114內容數
人類所知有限,但想像力無限
2025/02/28
最近真的是在既現實又魔幻的狀態下,活著 什麼是現實?就是與現實接軌,到處走跑,處理各種與工作相關的事務與交際。 什麼是魔幻?就是當你把所有現實發生的情況,細至流月流日對照著自己盤上的跡象比對上時,瞬間又會覺得自己到底在演哪齣(好累)。 (連遇見鮮肉保全的心花怒放都有寫在上個月流月夫妻宮上,紅鸞
2025/02/28
最近真的是在既現實又魔幻的狀態下,活著 什麼是現實?就是與現實接軌,到處走跑,處理各種與工作相關的事務與交際。 什麼是魔幻?就是當你把所有現實發生的情況,細至流月流日對照著自己盤上的跡象比對上時,瞬間又會覺得自己到底在演哪齣(好累)。 (連遇見鮮肉保全的心花怒放都有寫在上個月流月夫妻宮上,紅鸞
2024/04/07
今天突然靈光一閃,思考究竟所謂的被動性收入定義為何? 最根本的來說,就是你不需要付出時間成本,就可以擁有的持續性收入。 把一個系統或機制設定好,這個系統會自己運作甚至是不斷的擴張,以此達到源源不絕的產值。 譬如,當房東收租,就是你先花了一筆錢去貸款買房,然後可以委託代管機構出租找房客。 雖然
Thumbnail
2024/04/07
今天突然靈光一閃,思考究竟所謂的被動性收入定義為何? 最根本的來說,就是你不需要付出時間成本,就可以擁有的持續性收入。 把一個系統或機制設定好,這個系統會自己運作甚至是不斷的擴張,以此達到源源不絕的產值。 譬如,當房東收租,就是你先花了一筆錢去貸款買房,然後可以委託代管機構出租找房客。 雖然
Thumbnail
2023/12/14
生物,原則上,就生理本能及其行為來講,一出世的那一剎那,就是開始一連串求生的旅途,最終求生的行為會轉化為繁衍,傳播自己的基因,延續自我。 那麼人類之所以需要汲汲營營不斷地追求自我價值,最大根本的原因就是為了求偶繁衍後代。 多麼的認真,多麼的努力,多麼的可靠,多麼的多金有能力,身材多麼的前凸後翹,
Thumbnail
2023/12/14
生物,原則上,就生理本能及其行為來講,一出世的那一剎那,就是開始一連串求生的旅途,最終求生的行為會轉化為繁衍,傳播自己的基因,延續自我。 那麼人類之所以需要汲汲營營不斷地追求自我價值,最大根本的原因就是為了求偶繁衍後代。 多麼的認真,多麼的努力,多麼的可靠,多麼的多金有能力,身材多麼的前凸後翹,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在越南的一個月,社交圈的拓展以及分享欲爆棚,使我開始頻繁使用IG。回來台灣已經快兩個禮拜了,我仍維持每天不定時刷限時動態的習慣,偶爾也會發近期動態。 排除一些情感因素,我發現社交平台可以是彼此了解對方生活的最快方式。一方面"偷窺"別人的生活,一方面也希望別人可以"關注"自己。
Thumbnail
在越南的一個月,社交圈的拓展以及分享欲爆棚,使我開始頻繁使用IG。回來台灣已經快兩個禮拜了,我仍維持每天不定時刷限時動態的習慣,偶爾也會發近期動態。 排除一些情感因素,我發現社交平台可以是彼此了解對方生活的最快方式。一方面"偷窺"別人的生活,一方面也希望別人可以"關注"自己。
Thumbnail
舉凡臉書、IG等各式通訊社群軟體, 最近深深有感,也不知道到底是世代隔閡還是個人生活習慣的不同,對於社群軟體,一直都很習慣是定位在紀念特殊想法與日子的工具,日常生活上,並不會想昭告天下個人的一舉一動,也沒有固定看他人限動的習慣。 但是自從去年開始使用交友軟體,陸陸續續認識一些新朋友後,發現有些人
Thumbnail
舉凡臉書、IG等各式通訊社群軟體, 最近深深有感,也不知道到底是世代隔閡還是個人生活習慣的不同,對於社群軟體,一直都很習慣是定位在紀念特殊想法與日子的工具,日常生活上,並不會想昭告天下個人的一舉一動,也沒有固定看他人限動的習慣。 但是自從去年開始使用交友軟體,陸陸續續認識一些新朋友後,發現有些人
Thumbnail
這篇文章的標題想了甚久,內容也想了好幾天。的確是在說網路上火熱的白飯話題,但是不從「世代差異」的對立去思考,而是從網路文化所帶來人與人溝通與表達的方式來觀察這些網路現象,習於用網路溝通的我們,應該也要在疫情中出走,像出國旅行一樣,回到現實上與人實際的交流!
Thumbnail
這篇文章的標題想了甚久,內容也想了好幾天。的確是在說網路上火熱的白飯話題,但是不從「世代差異」的對立去思考,而是從網路文化所帶來人與人溝通與表達的方式來觀察這些網路現象,習於用網路溝通的我們,應該也要在疫情中出走,像出國旅行一樣,回到現實上與人實際的交流!
Thumbnail
經過了121天,第三次恢復使用社群軟體。 IG登出,臉書限制一天使用3分鐘的時間(因為偶爾想寫寫東西) 理由是,擔心自己用不好的方式攝取多巴胺,反而產生更多的焦慮。 看著一篇篇的網路貼文,我沒有在理解文字,也沒有想要社交。 我只是享受著,指尖滑過螢幕的快感,對我來說那是一種制約。
Thumbnail
經過了121天,第三次恢復使用社群軟體。 IG登出,臉書限制一天使用3分鐘的時間(因為偶爾想寫寫東西) 理由是,擔心自己用不好的方式攝取多巴胺,反而產生更多的焦慮。 看著一篇篇的網路貼文,我沒有在理解文字,也沒有想要社交。 我只是享受著,指尖滑過螢幕的快感,對我來說那是一種制約。
Thumbnail
「發現自己常常容易被手機通知聲打斷手邊工作,不由自主地拿出手機來滑,就算沒有訊息,也會想要打開看一下……」 「自己在FB、Instagram上發文,如果沒有人按讚,會感到難過失落,或是Line被已讀不回的時候,一直盯著手機看,直到對方回覆才安心……」
Thumbnail
「發現自己常常容易被手機通知聲打斷手邊工作,不由自主地拿出手機來滑,就算沒有訊息,也會想要打開看一下……」 「自己在FB、Instagram上發文,如果沒有人按讚,會感到難過失落,或是Line被已讀不回的時候,一直盯著手機看,直到對方回覆才安心……」
Thumbnail
每天在使用IG、FB甚至其他形形色色的社群軟體的我們, 是真的想要了解別人的生活嗎?在世代登出的 PODCAST 當中聽到 Jack許多觀點與敘述讓我發現那些自己毫無覺察的行為。
Thumbnail
每天在使用IG、FB甚至其他形形色色的社群軟體的我們, 是真的想要了解別人的生活嗎?在世代登出的 PODCAST 當中聽到 Jack許多觀點與敘述讓我發現那些自己毫無覺察的行為。
Thumbnail
對我來說,社交是個很奇怪的技術,它充斥在我們生命每一分秒,人們渴求又厭惡它,精專的老手時常帶著憐憫的目光看著為此顛簸的初學者,真的問了一切也盡在不言中,專家學者多年不斷的研究跟統計,也不能減緩現代人逐漸邊緣的心。
Thumbnail
對我來說,社交是個很奇怪的技術,它充斥在我們生命每一分秒,人們渴求又厭惡它,精專的老手時常帶著憐憫的目光看著為此顛簸的初學者,真的問了一切也盡在不言中,專家學者多年不斷的研究跟統計,也不能減緩現代人逐漸邊緣的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