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 The Island:夢幻島上童年天真的幻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The Island by Ana María Matute



raw-image

原本沒有預期到這本一百多頁的書會讓我讀了整整一個月,但這的確是一本需要慢讀的小說。The Island 原出版於一九五九年,作者 Ana María Matute 是西班牙內戰後的重要作家之一。戰爭發生時 Matute 才十歲,也因此她的作品中一個重要的主題就是在探討在戰爭下失去的純真。The Island 寫在西班牙內戰剛開打時女主角瑪提亞 Matia 在馬約卡島上的生活。馬約卡島是西班牙一座環海的離島,帶著沉著又憂傷的口吻,馬約卡島的過往和一景一物彷彿歷歷在目,我們就這樣跟著陷入瑪提亞的回憶漩渦中。

年幼喪母無依無靠的瑪提亞被託付給住在馬約卡島的外婆照顧,心生反抗她上學不久後就被教會學校開除,只得暫時回到外婆位於島上的大宅。西班牙內戰爆發,來訪的的阿姨和表哥伯爾哈 Borja 也被困在島上,兩人成了玩伴。在祖母的安排下,宅邸女僕的兒子勞洛 Lauro 負責監護和教育這兩個小孩。瑪提亞和伯爾哈常常對勞洛出言譏笑嘲弄,時不時結伴逃離 Lauro 的掌控。某天他們滑著小船來到他們的秘密基地,發現一具屍體,死者是村裡少年曼努艾爾 Manuel 的爸爸。曼努艾爾一家有猶太血統,島上居民稱呼他們 Cheuta —被迫受洗的猶太人後裔—他們因為宗教與種族的關係不受當地人信任,瑪提亞卻與曼努艾爾漸漸發展出友誼。

一九三六年內戰爆發反映了當時西班牙社會在階層、宗教種族、政治改革的對立與衝突。瑪提亞的外婆象徵了反對左翼勢力的保守派。瑪提亞的家族是虔誠的天主教徒,祖母擁有島上很大一部分的土地,宅邸位在斜坡之上,可以遙遙眺望底下的領土佃農。表面上小島尚未受到戰事波及,實則暗濤洶湧,瑪提亞如此形容島上的和平假象: ”oily calm and hypocritical peace”,這場戰爭則是”eerily unreal, at once remote and immediate, perhaps more frightening for being invisible (5).” 暗指遠方的城市不是唯一的戰場,曼努艾爾的爸爸因為陣營不同慘遭親戚殺害,他的死卻沒有激起什麼漣漪,在島上發生的事似乎是大人們心照不宣的秘密。

看不見的戰爭

包含瑪提亞和勞洛在內,伯爾哈掌控了一群跟班,他們的遊戲就是和村裡以鐵匠之子吉姆 Guiem 為首的男孩們開戰。吉姆會在村裡猶太廣場裡點燃篝火挑釁,從土裡挖出事前秘密埋好的肉鉤,伯爾哈手持手槍,兩隊人馬彼此追逐。瑪提亞如此形容他們的遊戲:

It was a mute and merciless war, the significance I couldn’t grasp, and which troubled me not because of the damage they might inflict, but because I sensed something dark in it which made me shudder.
page 79

伯爾哈曾在祖父房裡找到一本書寫著關於猶太廣場的歷史,好幾世紀前猶太人曾在這個廣場上被活活燒死。用來開戰的肉鉤其實是從肉販(大人)那裡偷來的,埋在土裡的這個細節好像在說島上黑暗的歷史傷痕被重複地挖開,一再重演。Matute 透過這段猶太人遭到迫害的歷史,暗指當時的獨裁政權打壓異己,藉此躲避弗朗哥政權的審查。

看不見的戰爭帶有不同層面的意涵,表面上指的是遙遠內陸發生的內戰,實則是長期以來社會中的矛盾和仇恨,然而籠罩之上的是一片寂靜,也因此整個故事充滿了滯悶壓迫、焦灼卻又無法對抗的無力感。Matute 透過描寫島上的自然景物,更加渲染了這樣的氣氛。太陽是灼人無情的存在,和仇恨聯想在一起:"Hatred would burst through the silence like the sun, like an inflamed, blood-shot eye through fog (22)." 環繞著島的海洋在瑪提亞的眼裡則是「深沉、蔚藍的威脅」,是一股無可抗拒的原始力量,只能臣服其中:"Looking down, it seemed that everything must roll down to meet it. And life seemed both terrible and remote (80)."

夢幻島上的掙扎

小說裡出現了不少聖經和童話故事的典故。十四歲的瑪提亞和十五歲的伯爾哈正處在即將蛻變成人的階段,因為戰爭兩人受困彼得潘的夢幻島,時間宛如在這裡暫停了。祖母掌握了君王般的權威,在山坡頂端的大宅中控制一切。瑪提亞叛逆桀驁不馴,伯爾哈則是在祖母面前裝得畢恭畢敬,在私下偷竊抽菸喝酒、威逼恐嚇。

What an alien race adults were, how strange were men and women. And how alien and absurd were we. What strangers to the world, to the passing of time. We were no longer children. But neither, suddenly, could we say what we were.
page 81

在島上的生活讓瑪提亞感到像是個局外人,她自認不黯世故,在周遭的大人身上瑪提亞察覺到某種黑暗,她不想了解、不想知道,她卻無法避免地即將邁入大人的世界。同樣是局外人的曼努艾爾在爸爸慘遭殺害後被迫長大,肩負起家中的責任,瑪提亞雖然意識到彼此的差距,卻還是忍不住接近曼努艾爾。

故事前半部瑪提亞總是跟著伯爾哈,她是伯爾哈幫派的一份子,是他的共謀,伯爾哈向她揭露的生活讓她知道自己已經不再擁有孩童的純真。後半部瑪提亞轉而和曼努艾爾交往,曼努艾爾的童年早已被剝奪,他知道大人世界的虛偽和殘酷,卻依然保有愛和自我奉獻,這是瑪提亞在她身邊的人們身上從沒看過的。他們在樹下談心,成為朋友,和曼努艾爾聊天是瑪提亞最接近童年過往的一刻: ”for as long as we lay there together [......], we knew the sun couldn't reach us (102).”

然而如同他們的友誼,這終究只是片段、註定消逝的一瞬間(”a long and concentrated dream, never to be repeated”)。不久後曼努艾爾對瑪提亞吐露他真正的身世,而瑪提亞也意識到,不同於曼努艾爾是遭到剝奪的一方,她是她自己童年純真的背叛者:”no one had betrayed me but me, and I was a constant traitor not only to myself, but to Gorogó and the Island of Never Never (106).”。

理想與信仰價值的崩壞

曼努艾爾其實是島上地主 Don Jorge 的私生子。Don Jorge 隱居在自己的大宅,和瑪提亞的祖母是舊識,雙方卻早已斷絕往來。瑪提亞曾形容 Jorge of Son Major 和她一樣,都對「逃離」有著強烈的渴求。就連伯爾哈也暗地認為自己是Jorge of Son Major 的私生子,拒絕接受曼努艾爾是 Jorge 私生子的事實。

Jorge 代表的也許是當時西班牙中產階級的理想和行為準則,也就是瑪提亞所屬的社會階層。在瑪提亞見到 Jorge 之前,她對這個神秘人物的想像就是”like me! - he wanted to escape men and women, to leave behind the terrible world I was so afraid of (82).” 然而在見到 Jorge 後也伴隨著幻滅,他孤獨的居住在高牆圍起的花園深處,房子「被綠色蜥蜴般的苔癬覆蓋住」,讓人聯想到瑪提亞與曼努艾爾在樹下談心時出現的綠色蜥蜴。這是一個令人不安的存在,因為牠讓瑪提亞想到教堂裡的彩繪玻璃(書中祖母、祖母的宅邸與教堂密不可分,彼此有著象徵性的連結)。Jorge 的健康狀態也每況愈下,呈現半癱的狀態,似乎在暗示著理想與信仰價值的崩壞。

瑪提亞(還有其他人:"How can it be that we have all fallen in love with him (145)")對 Jorge 產生的愛,也許就是出於對理想與信仰的嚮往,但在 Jorge 身上只能看到疲倦與哀傷,是逝去的過往榮光:

I found in Jorge’s tiredness something like a return to a place I couldn’t even name. To see him, [……] taking refuge in memories and dark roses, made me want to touch, drink in his memories, swallow down his sadness (`thank you, thank you for your sadness’), take refuge in it so I could escape as he had done, submerge myself forever in that great glass of pink wine, to be filled up magically with his nostalgia.
page 142

故事尾聲瑪提亞在伯爾哈的威脅下背叛了曼努艾爾,這一段有聖經中彼得三次不認主的強烈隱喻,除了更深一層地刻畫瑪提亞的心境,也暗示著Matute對當時政治和社會的批判。瑪提亞因為害怕受牽連,只敢遠遠的看著曼努艾爾受難。瑪提亞來到 Jorge 的住處尋求幫助,他的門卻緊閉著,好像「從未存在過、是幻想出來的」一樣。她曾經對曼努艾爾的遭遇忿忿不平,如今現實讓她了解到當時的天真,瑪提亞很早就看見真實世界隱藏在簾幕後的虛偽、陰險、悲傷,而今卻認清她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員。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hoé的沙龍
18會員
11內容數
記錄閱讀過的中英文書,通常是小說。
Shoé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8/11
去年設下了二零二一年的閱讀目標,一個月讀一本來自北歐的作品。雖然拖了又快一年才把書單發出來,總算還是完成啦(也只完成了一半)~
Thumbnail
2022/08/11
去年設下了二零二一年的閱讀目標,一個月讀一本來自北歐的作品。雖然拖了又快一年才把書單發出來,總算還是完成啦(也只完成了一半)~
Thumbnail
2022/02/07
有著一雙當地人認為不吉利的藍眼睛,才剛出生的阿里亞就被遺棄在德黑蘭城市北邊的住宅區。善心的軍隊司機在路邊發現了阿里亞,將她帶回家撫養長大。 阿里亞的生平與近代伊朗的民族成長史經緯交織,這本書是主角阿里亞在德黑蘭從嬰兒到成為母親之間二十八年內的故事。
Thumbnail
2022/02/07
有著一雙當地人認為不吉利的藍眼睛,才剛出生的阿里亞就被遺棄在德黑蘭城市北邊的住宅區。善心的軍隊司機在路邊發現了阿里亞,將她帶回家撫養長大。 阿里亞的生平與近代伊朗的民族成長史經緯交織,這本書是主角阿里亞在德黑蘭從嬰兒到成為母親之間二十八年內的故事。
Thumbnail
2021/12/15
拆散情侶的神祕鏡池、一次只能一個人通過的橋、吃人的瑪古魯怪獸、能夠一眼看穿病灶的千里眼……三島屋奇異百物語之三!
Thumbnail
2021/12/15
拆散情侶的神祕鏡池、一次只能一個人通過的橋、吃人的瑪古魯怪獸、能夠一眼看穿病灶的千里眼……三島屋奇異百物語之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小說聚焦在兩個小人物,住在法國的女孩瑪莉蘿兒與住在德國的少年韋納,在正常情況下,他們的命運不會有交集,瑪莉雖然很小就因病失明了,但爸爸非常疼愛她,兩人的生活的非常平穩幸福。相反的,韋納從小就失去父母,他與妹妹住在兒童之家裡,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戰到來,每個人的生活都發生劇變,包括了瑪莉與韋納,於是他們的
Thumbnail
小說聚焦在兩個小人物,住在法國的女孩瑪莉蘿兒與住在德國的少年韋納,在正常情況下,他們的命運不會有交集,瑪莉雖然很小就因病失明了,但爸爸非常疼愛她,兩人的生活的非常平穩幸福。相反的,韋納從小就失去父母,他與妹妹住在兒童之家裡,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戰到來,每個人的生活都發生劇變,包括了瑪莉與韋納,於是他們的
Thumbnail
  這次看卡繆的“異鄉人“,讓我想起之前看過卡夫卡的“審判“和杜斯托也夫斯基的“罪與罰“,而這三個故事有著非比尋常的關聯性,那都是關於“審判“這一回事。   可見司法的判決和人性的內心,二者永遠無法達到絕對的公平和絕對的平衡。也因此才會產生許多討論這種關於判決、審判的題材出現。  
Thumbnail
  這次看卡繆的“異鄉人“,讓我想起之前看過卡夫卡的“審判“和杜斯托也夫斯基的“罪與罰“,而這三個故事有著非比尋常的關聯性,那都是關於“審判“這一回事。   可見司法的判決和人性的內心,二者永遠無法達到絕對的公平和絕對的平衡。也因此才會產生許多討論這種關於判決、審判的題材出現。  
Thumbnail
***文字摘錄: #魔幻寫實小說中之魔幻角色現實化# 臺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 賴盈兆 碩士論文(2022) 然而魔幻寫實由繪畫導入文學作品裡,就不得不提拉丁美洲地區的文學,簡稱「拉美文學」。崛起於二十世紀後半,至今影響遍及全球,雖不是魔幻寫實主義文學的首創,但可謂是最重要的文學品項質變--百年孤寂。
Thumbnail
***文字摘錄: #魔幻寫實小說中之魔幻角色現實化# 臺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 賴盈兆 碩士論文(2022) 然而魔幻寫實由繪畫導入文學作品裡,就不得不提拉丁美洲地區的文學,簡稱「拉美文學」。崛起於二十世紀後半,至今影響遍及全球,雖不是魔幻寫實主義文學的首創,但可謂是最重要的文學品項質變--百年孤寂。
Thumbnail
一大早,馬文跑到陽台來畫畫,收到了阿公馬可亞的消息。 有些遺憾,因為阿公馬可亞畢竟沒跟阿嬤艾蜜莉結婚,他的墳墓顯然不會進入梅耶家的老宅內,所以柔伊之後有抽空去海島一趟(不在同一個時間線內)。 但親爸的原住址裡,只剩下一個同父異母的姊姊的女兒,整間房子空蕩蕩的,只剩她一個女生自己在住。
Thumbnail
一大早,馬文跑到陽台來畫畫,收到了阿公馬可亞的消息。 有些遺憾,因為阿公馬可亞畢竟沒跟阿嬤艾蜜莉結婚,他的墳墓顯然不會進入梅耶家的老宅內,所以柔伊之後有抽空去海島一趟(不在同一個時間線內)。 但親爸的原住址裡,只剩下一個同父異母的姊姊的女兒,整間房子空蕩蕩的,只剩她一個女生自己在住。
Thumbnail
年幼喪母無依無靠的瑪提亞被託付給住在馬約卡島的外婆照顧。西班牙內戰爆發,瑪提亞和表哥伯爾哈一起被困在島上,兩人成了玩伴。某天他們滑著小船來到他們的秘密基地,卻發現一具屍體……
Thumbnail
年幼喪母無依無靠的瑪提亞被託付給住在馬約卡島的外婆照顧。西班牙內戰爆發,瑪提亞和表哥伯爾哈一起被困在島上,兩人成了玩伴。某天他們滑著小船來到他們的秘密基地,卻發現一具屍體……
Thumbnail
《百年孤寂》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馬奎斯的作品,故事圍繞「馬康多」這個新建的小鎮,還有波恩地亞家族的興衰。它可以反應19、20世紀的南美洲,外來的勢力逐漸入侵,殖民剝削、獨裁的政府、內戰也造成悲劇。書中每個角色也都有自己的孤獨。
Thumbnail
《百年孤寂》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馬奎斯的作品,故事圍繞「馬康多」這個新建的小鎮,還有波恩地亞家族的興衰。它可以反應19、20世紀的南美洲,外來的勢力逐漸入侵,殖民剝削、獨裁的政府、內戰也造成悲劇。書中每個角色也都有自己的孤獨。
Thumbnail
作者:朱諾.狄亞茲 繪者:李歐.埃斯皮納索 譯者:何穎怡 「所有關於阿貝拉入獄、家人陸續過世的事,可是世代都必須緘口的祕密,想要重建那段歷史,就像企圖解開斯芬克斯的謎語。探掘所得僅有耳語,如此而已」(《貧民窟宅男的世界末日:奧斯卡.哇塞短暫奇妙的一生》,頁259)。 創傷太悲慟,可以的話,千瘡百孔
Thumbnail
作者:朱諾.狄亞茲 繪者:李歐.埃斯皮納索 譯者:何穎怡 「所有關於阿貝拉入獄、家人陸續過世的事,可是世代都必須緘口的祕密,想要重建那段歷史,就像企圖解開斯芬克斯的謎語。探掘所得僅有耳語,如此而已」(《貧民窟宅男的世界末日:奧斯卡.哇塞短暫奇妙的一生》,頁259)。 創傷太悲慟,可以的話,千瘡百孔
Thumbnail
當耶穌基督選擇走進苦難,我們就必須去問:基督的身體在哪?基督的身體是否與受苦難的倖存群體深深連結呢?抑或去了試圖拯救那些施加苦難在他人身上的壓迫者,結果卻成為了製造壓迫的一份子?基督的身體是否與被污名化的手足、小眾深深連結呢?抑或不過留在一個道德正確、教義正確、政治正確的世界?......
Thumbnail
當耶穌基督選擇走進苦難,我們就必須去問:基督的身體在哪?基督的身體是否與受苦難的倖存群體深深連結呢?抑或去了試圖拯救那些施加苦難在他人身上的壓迫者,結果卻成為了製造壓迫的一份子?基督的身體是否與被污名化的手足、小眾深深連結呢?抑或不過留在一個道德正確、教義正確、政治正確的世界?......
Thumbnail
 在樹海裡的"亡命之旅",他倆在樹羣製造出來的山路上崎嶇的走著,隨著遠處的迴風聲、莫名其妙的沙沙聲,這些奇怪的聲音常常在紫色的樹海裡回響,鐘乳石窟裡的寂靜氣氛被低沈的嗡嗡聲破開來,或許是藏在樹幹之間的蟲族,又或許是行軍前進的傭兵小隊所發出的雜音,在空間裡時而上坡、時而下坡的小徑,環繞著密不透風的樹林
Thumbnail
 在樹海裡的"亡命之旅",他倆在樹羣製造出來的山路上崎嶇的走著,隨著遠處的迴風聲、莫名其妙的沙沙聲,這些奇怪的聲音常常在紫色的樹海裡回響,鐘乳石窟裡的寂靜氣氛被低沈的嗡嗡聲破開來,或許是藏在樹幹之間的蟲族,又或許是行軍前進的傭兵小隊所發出的雜音,在空間裡時而上坡、時而下坡的小徑,環繞著密不透風的樹林
Thumbnail
  這本小說集收錄馬奎斯九則短篇小說,有:〈沒有人寫信給上校〉、〈星期二晌午〉、〈這些日子中的一天〉、〈這個城裡沒有小偷〉、〈巴扎沙驚奇的午後〉、〈孟提爾的孀婦〉、〈星期六後的一天〉、〈人造玫瑰〉、〈大媽媽的葬禮〉。〈沒有人寫信給上校〉與〈大媽媽的葬禮〉寫的比較好,至於其他七篇,就相對平凡了。
Thumbnail
  這本小說集收錄馬奎斯九則短篇小說,有:〈沒有人寫信給上校〉、〈星期二晌午〉、〈這些日子中的一天〉、〈這個城裡沒有小偷〉、〈巴扎沙驚奇的午後〉、〈孟提爾的孀婦〉、〈星期六後的一天〉、〈人造玫瑰〉、〈大媽媽的葬禮〉。〈沒有人寫信給上校〉與〈大媽媽的葬禮〉寫的比較好,至於其他七篇,就相對平凡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