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馬系列《#Since1994》Eye Catching Circus創造焦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地點: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戲劇院
時間:2021-11-27 20:00
推薦度:★★★★

raw-image
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身為外行人,這是一場好看的表演,但我看不出這場由全女性表演者演出的馬戲表演,改由男女共同表演,或是純男性表演,會有什麼明顯的差異。

《#Since1994》的導演梅芷菱是女性,所有表演者也都是女性。根據導演受訪自述,自小就讀臺灣戲曲學院所屬國小起,面對太多性別偏見:女孩該學柔美的技藝,如:扯鈴、水袖、軟骨功,不該學倒立......因此她想以《#Since1994》證明那些師長認為不適合女性的雜耍技藝,女性也做得到。

6位女性表演者共演《#Since1994》,準確呈現多人軟骨功、呼拉圈、拋接球、蹬桌、鋼管體操與疊羅漢等項目,以拆開相串接的紅色呼拉圈模擬臍帶,以紅色拋接球自肚臍沿小腹鼠蹊滾落暗示懷孕生產,以小丑服象徵在馬戲領域受認可占有一席之地。

同一日前後欣賞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嘛係人》與Eye Catching Circus創造焦點女馬系列《#Since1994》,感受尤其深刻:同為馬戲表演,卻對小丑服有著完全相反的詮釋,前者將小丑服等同偏見標籤,致力於甩掉標籤,後者卻將小丑服詮釋為受社會認可的身分,致力於穿上小丑服,用盡全力努力抗拒,以免被其他眼紅的表演者強行脫去。

raw-image

追尋平權、展現女力有許多方式,比如,讓女性加入純男性或男性較多較強勢的群體中,賦予女性參與及表達的權利,參與的女性得以自身能力證明男性做得到的女性也做得到,以證明男女並無不同。或是,讓女性另闢蹊徑,專注於男性做不到的領域,展現女性比男性優勢的一面,以證明女性因其獨特性而不可或缺。《#Since1994》的策略,顯然較接近前者。

然而,當一個女人力求行為作風和男性沒有不同,是否反而否定了女性的本色本性?是否下意識認定男性較優、女性則次,女性向男性看齊是力爭上游,而維持女性本色則是自甘墮落?又或者,當女性只能在於男性做不到的領域中發光發熱,是否限縮了女性發展的可能性?是否下意識認為女性走入男性擅長的領域,遭受不當對待是女性自找的?

raw-image

既然《#Since1994》是一場馬戲表演,觀眾走入帳篷或劇場,理所當然希望能看到一場技藝超群或是獨特不凡、無法複製的演出。演出者應該理解「女性的肌力不適合三層以上的疊羅漢表演,尤其是作為底層」、「女性練倒立或鋼管體操,肌肉會線條會太粗壯太硬不好看」此等行內人普遍存在的偏見,觀眾並不具備這類認知概念,也因此,當女性馬戲表演者成功完成高難度鋼管體操動作或是多層次疊羅漢,觀眾無法感受到女表演者成功挑戰自我、突破偏見框架。

此外,當女性表演者的表演能力與表演項目和男性表演者沒有不同,要怎麼說服觀眾選擇欣賞全由女性演出的一場馬戲表演,而非男女共同演出的表演或是純男性演出的表演?反正看起來都一樣、沒有什麼差別。《#Since1994》極力展示女性並不比男性差,卻也陷入難以自別於其他馬戲團體的困境。

看著舞臺上的女表演者看似毫不費力地蹬耍書滿厭女文字的白桌,我不明白她已經超脫標籤,所以可以無所謂地耍弄這些標籤,或是無力反抗眾多標籤,不得不與之共存,耍弄一番不過是苦中作樂。一如我看不明白《#Since1994》的企圖,是想融入以男性為主體的馬戲世界?或是想創造專屬於女性的馬戲世界?

----------

製作人暨藝術總監:李仕洋
導演:梅芷菱
排練助理:林建賢
表演者:梅芷菱、許家綺 、陳亭宇、廖思諄、蕭似綿、藍翊云
    (依筆畫順序排序)
動作設計:王弈樺
燈光設計:蘇耕立
服裝設計:巨魚服裝工作室
音樂製作:空氣色音樂工作室
執行製作:章家妤
視覺形象整合:三稜鏡有限公司
劇照攝影:黃星耀
主視覺設計:物以類聚視覺整合
贊助單位:台灣福興文教基金會

----------

關聯閱讀:
【表演藝術評論臺】
女子力宣言《#Since 1994》|鄭宜芳 (專案評論人)
【ARTALKS:】
只為自己定義《#Since 1994》| 廖小瑜
【衛武營本事】
馬戲與舞蹈的互文-創造焦點女馬系列《#Since1994》|陳昇
【方格子】
窺與偽~ 評創造焦點﹒女馬系列《#since1994》|Renaissanc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ustone獨的沙龍
118會員
216內容數
最近看了哪些戲?參觀了哪些展覽?分享你的想法吧!
justone獨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1/30
推薦度:★★★★《魚.貓》迷人之處,不在故事情節,在導演鍾伯淵的理念與導戲手法。
Thumbnail
2024/11/30
推薦度:★★★★《魚.貓》迷人之處,不在故事情節,在導演鍾伯淵的理念與導戲手法。
Thumbnail
2024/07/21
推薦度:★★★☆春河劇團維持過往家庭類型劇目常見的缺失,場上角色眾多,每位角色都有自已的故事要交待,使得主軸弱化,支線過多且破碎。
Thumbnail
2024/07/21
推薦度:★★★☆春河劇團維持過往家庭類型劇目常見的缺失,場上角色眾多,每位角色都有自已的故事要交待,使得主軸弱化,支線過多且破碎。
Thumbnail
2024/05/31
推薦度:★★★★☆瞳座乙女文樂全團表演者皆為女性,操偶方式亦不同於傳統,由1位操偶師獨立操作人形。
Thumbnail
2024/05/31
推薦度:★★★★☆瞳座乙女文樂全團表演者皆為女性,操偶方式亦不同於傳統,由1位操偶師獨立操作人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運用特技獨特的身體美學,創造無重力的視覺畫面」 來賓介紹👏👏👏 -- 創辦人:孫正學 -- 共同創辦人:夏鈴‌ 0471的誕生 -- 臨時起意的團?咦?臨…時…起…意…🤔(多唸幾遍看看🤣
Thumbnail
🌿「運用特技獨特的身體美學,創造無重力的視覺畫面」 來賓介紹👏👏👏 -- 創辦人:孫正學 -- 共同創辦人:夏鈴‌ 0471的誕生 -- 臨時起意的團?咦?臨…時…起…意…🤔(多唸幾遍看看🤣
Thumbnail
表演前舞者在觀眾席的遊走搭配造型根本時尚走秀,但一躍上舞台就是光怪陸離的奇行種。觀看奇行種在台上演繹愛恨情仇的時刻想著或許這的確就是脫下面具後的人類吧,慾望與情緒如此赤裸,但卻長期被包覆在假面外衣之下。
Thumbnail
表演前舞者在觀眾席的遊走搭配造型根本時尚走秀,但一躍上舞台就是光怪陸離的奇行種。觀看奇行種在台上演繹愛恨情仇的時刻想著或許這的確就是脫下面具後的人類吧,慾望與情緒如此赤裸,但卻長期被包覆在假面外衣之下。
Thumbnail
大概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但建議大家先拋開「性別錯置」的議題,單純以一種表演藝術的形式來看待,既然大家都能理解日本歌舞伎這樣傳統的表演形式與扮裝,也能接受歌仔戲裡由女演員扮妝成男性,那麼Drag Queen/扮裝皇后,也可以只視為一種表演形式,一種流行文化及娛樂。 至少個人看待扮裝表演是如此,畢竟在舞
Thumbnail
大概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但建議大家先拋開「性別錯置」的議題,單純以一種表演藝術的形式來看待,既然大家都能理解日本歌舞伎這樣傳統的表演形式與扮裝,也能接受歌仔戲裡由女演員扮妝成男性,那麼Drag Queen/扮裝皇后,也可以只視為一種表演形式,一種流行文化及娛樂。 至少個人看待扮裝表演是如此,畢竟在舞
Thumbnail
私心自作計畫|浪漫喜劇單元 身懷鐵肺磁性歌喉的女角Alice一直希望自己有天也能踏上舞台享受台下帶來的高光時刻,但是生活在愛荷華州卻無法讓她實現遙遠的歌唱美夢;所以Alice決定不再拘泥於餐廳的打雜工作,便決定飛往城市另一頭的洛杉磯,為理想踏上她的城市故事。
Thumbnail
私心自作計畫|浪漫喜劇單元 身懷鐵肺磁性歌喉的女角Alice一直希望自己有天也能踏上舞台享受台下帶來的高光時刻,但是生活在愛荷華州卻無法讓她實現遙遠的歌唱美夢;所以Alice決定不再拘泥於餐廳的打雜工作,便決定飛往城市另一頭的洛杉磯,為理想踏上她的城市故事。
Thumbnail
自問好歹也在教室跳了好幾年芭蕾,沒看過專業舞者跳這像話嗎……(美感標準都被鏡中的自己拉低了!)
Thumbnail
自問好歹也在教室跳了好幾年芭蕾,沒看過專業舞者跳這像話嗎……(美感標準都被鏡中的自己拉低了!)
Thumbnail
推薦度:★★★★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身為外行人,這是一場好看的表演,但我看不出這場由全女性表演者演出的馬戲表演,改由男女共同表演,或是純男性表演,會有什麼明顯的差異。
Thumbnail
推薦度:★★★★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身為外行人,這是一場好看的表演,但我看不出這場由全女性表演者演出的馬戲表演,改由男女共同表演,或是純男性表演,會有什麼明顯的差異。
Thumbnail
推薦度:★★★★☆導演陳冠廷以《嘛係人》堅定地展現理念:馬戲人「嘛係郎」,惟有表演者是一般人,才有正確而到位的馬戲表演。
Thumbnail
推薦度:★★★★☆導演陳冠廷以《嘛係人》堅定地展現理念:馬戲人「嘛係郎」,惟有表演者是一般人,才有正確而到位的馬戲表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