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回答網友】該不該繼續寫部落格?當然要繼續寫!我用高效產出加集中火力每月加薪 3.6K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網友寫信問承熙該不該繼續寫部落格,因為正在煩惱要不要辭去工作專心全職投資,然後保持寫部落格的習慣。

承熙單就「該不該繼續寫部落格?」這個問題,分享我在方格子寫了即將三年的心得,不管是痞客邦、Medium、Matters 或自架網站的人都可以參考。我最近剛好結算寫部落格的收入,大約替自己每月加薪 3.6K,通膨來了什麼都漲,這 3.6K 剛好可以 Cover。

重點在於這 3.6K 我有信心變成 36K,關鍵是「高效產出」與「集中火力」這兩點,我會把這兩個關鍵以及該繼續寫部落格的三個原因告訴我網友,同時也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不只沒喪失寫作的興趣,還能跟承熙一樣每天只要想到鍵盤就興奮。

本文重點有三個:

  1. 要繼續寫部落格的三個原因
  2. 「高效產出」與「集中火力」才是關鍵
  3. 具體可以怎麼做?
【回答網友】該不該繼續寫部落格?當然要繼續寫!我用高效產出加集中火力每月加薪 3.6K

【回答網友】該不該繼續寫部落格?當然要繼續寫!我用高效產出加集中火力每月加薪 3.6K

【回答網友】該不該繼續寫部落格?當然要繼續寫!我用高效產出加集中火力每月加薪 3.6K

【回答網友】該不該繼續寫部落格?當然要繼續寫!我用高效產出加集中火力每月加薪 3.6K

【回答網友】該不該繼續寫部落格?當然要繼續寫!我用高效產出加集中火力每月加薪 3.6K

【回答網友】該不該繼續寫部落格?當然要繼續寫!我用高效產出加集中火力每月加薪 3.6K

★ 閱讀本文前建議先看(公開文):
全職寫作 1|承熙全職寫作後每天都在做的 3 件事,如何讓這 3 件事為我賺錢?
【全職寫作 3】承熙在方格子的 5 種賺錢方法大公開|這些方法未來如何賺更多錢?
【寫作 4】你是否知道只要學會金字塔原理,文章就能脫胎換骨|承熙

一、要繼續寫部落格的三個原因


假設一定要從事創作變現,我認為相較之下文字比影音類簡單多了。如果你已經在寫部落格,我認為要繼續寫下去,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 影音類創作沒想像中簡單,寫部落格相對容易:

這裡不談設備器材的因素,基本上部落格只要沒有抄襲他人文字、引用的圖片或影片未構成侵權,大致上就是盡情發揮了。

但影音類就不是這樣,舉 Youtube 為例,除剛剛講的不能抄襲以及圖片影片不能侵權這些基本常識以外,如果想要靠它賺錢,門檻或注意事項如下:

  1. 影片必須遵守密密麻麻的服務條款社群規範,一不小心違反規範還會被貼「黃標」,意思是影片被警告而且上傳後沒錢賺,辛苦的錄製付諸流水。
  2. 過去一年累計觀看時數達四千小時+訂閱人數超過一千人。
  3. Youtube 影片主要流行的是娛樂性與實用性,適合自己嗎?可以每周至少上傳一段影片嗎?

其實還有更多注意事項,但光這三點功課就夠忙好一陣子了,我認為還是寫部落格(寫文章)親民啊!

(二) 把對生活的無奈與憤怒化為寫作動力!

我知道這句話很空洞,但真的有用!人的行動由意志支配,只要你願意,事情都好商量,包括繼續寫部落格這件事。

承熙在方格子寫了快三年,在全職寫作 (2021/8/25) 之前大部份文章都是在公車上敲出來,坐下就敲筆電、站著就用手機一個字一個字按、後來乾脆早起搭六點公車一定有位置。

我的意思是說,大家都有自己的壓力與苦衷,時間很寶貴,必須抓緊利用。如果對是不是要繼續寫部落格還有一絲猶豫,可以參考我之前這篇〈六個讓我堅持創作的動力〉。

現在自媒體當道每個人都是攝影師、廣播員、導演、演員與作家,想變現的創作者如過江之鯽,越來越激烈的競爭只會讓每個領域從藍海變紅海,差別只在時間快慢。

第三段我將告訴大家,在紅海裡如何利用寶貴的時間讓自己的心血不會白費,下面請容許我繼續用文字為你打造堅強的堡壘:「寫作的信心」。

(三) 要對「長尾效應」有信心:

長尾效應簡單講就是打破「80/20法則」,利益或焦點不再只集中於那 80% 的熱門的東西,小眾文化或冷門知識也會有讀者、而且商機加起來可能超過熱門的東西。

如果寫部落格是為了賺錢,不用擔心寫的東西太冷門沒人看,我們應該換個角度思考:「該怎麼寫讀者才有興趣?」以及「我們的可能讀者是誰?」也就是「目標受眾TA」,都知道後才容易繼續寫下去。

如果你的堡壘堅強了,下面我接著提供守衛堡壘的武器與彈藥,也就是該具備的觀念和實際作法,讓堡壘屹立不搖。以下才是本文重點。

對了,如果你是正要開始寫部落格但不知從何下手的朋友,這篇〈【寫作 1】凡事起頭難,做就對了!別讓顧忌限制我們的無限可能|承熙〉剛好可以參考。

★ 延伸閱讀:
金字塔寫作實戰 2:熟練 ROA 策略,你的文章會變得更容易被看懂!
金字塔寫作實戰4|如何架構一篇文章?架構只為同一件事,然後多做一件事大加分

二、「高效產出」與「集中火力」才是關鍵


如果你認同繼續寫部落格,那我接著講兩個關鍵。現在靠文字攫取讀者眼球的效果沒影音類好,所以要盡量讓我們的文字「有效益」、「能吸睛」。而想要讓文字效益最大化,我認為「高效產出」與「集中火力」是兩大關鍵。

(一) 為何總說要「高效產出」?

「難道就不能隨心所欲輕鬆地寫嗎?」輕鬆自在寫當然可以,不過如果這樣寫了兩年三年甚至五年,現金流都沒明顯蹦出來,那我建議要高效產出,原因很簡單只有三個。

  1. 時間有限:
    這不是廢話,當我們體認到時間的寶貴之後,自然就會想用最有效率的方式產出文章,具體作法第三段會細講。賺錢的同時也可以隨心所欲輕鬆地寫,兩者並不衝突,寫作不會因為涉及到「錢」就變質。
  2. 流量寶貴:
    現在讀者注意力渙散,影音類要吸引讀者都不是很容易了何況是比較「安靜」的文字,因此一定要高效產出,一篇沒擊中就寫十篇二十篇。高效產出可以快速寫出十篇二十篇而且還兼顧到「質」的部份。質就是產品的「良率」,良率高生產越多賺越多,但良率低生產越多就虧越多。
  3. 通膨來了!
    我們當然可以不求賺錢只為了單純分享真善美而寫部落格,但我要指出一個很嚴肅的事:「通膨來了」!在〈名人真心話1》「全球經濟到了轉折點」 利明献:低通膨、零利率時代快結束了〉這篇有說,「過去10多年來低通膨、零利率的時代快結束了,物價、利率將從谷底反彈。」我舉例,假設你本來每周有 20 個小時能寫作,但因為通膨物價上漲,你可能必須更賣力於本業甚至兼職,那你的時間可能被壓縮到剩下 15 或 10 小時。如果這樣,高效產出才能填補失去的時間。

(二) 為何要「集中火力」?

部落格的寫作方向多雖然很好,但多有時候是一種力量的分散。例如打仗,假設我們的火力是一百個單位,前方敵人只有一個,那麼把一百個單位集中火力採取中央突破戰術比較好,還是拆成火力只有二十個單位的五個隊伍進攻比較好呢?

  • 集中火力才能展現優勢:
    多就必須兼顧,少才能展現優勢,也就能穩固自己的「利基市場」。利基市場好比鯊魚眼中的沙丁魚,是一日三餐,不貪多,吃飽就行;對我們部落客也是,找出利基市場穩固它,期望的現金流就會出現,不貪多,先想辦法細水長流,再煩惱大江大海。

    如何找出「沙丁魚」吃到它,我之前在〈全職寫作 9|如何找出自己的「利基市場」?這個方法免費又有參考性,值得玩玩看〉這篇有分享具體作法,免費又有趣,我們幾乎每天都用到,不知道就可惜了。
  • 集中火力才能寫得深入:
    文章不能老是停留在「點到為止」的階段,那種程度文章讀者 Google 就有了,又何必看我們的?請停下來想想,最近一次花錢訂閱文章或影音是什麼時候以及為什麼?是不是對方讓我們覺得「花這個錢值得!」能讓人願意花錢都是因為值得、因為產品或服務有乾貨。集中火力寫深一點才能變成乾貨,乾貨可以是娛樂性(好笑)、實用性(實際運用)、情感共鳴(感人落淚、震撼)等等。是乾貨不怕沒人識貨。
  • 寫作方向或主軸以二至三個為宜:
    例如承熙,本來只有《承熙的個股觀察SOP》投資理財一個,後來加開《承熙的文字創作|實戰指引》總共兩個。有兩個好處,當第一個方向寫不出來時可以換另一個寫,第二個好處是,後面是從前面延伸出來的,彼此相輔相成,具體是引用第一個的文章當作第二個的素材。寫作主軸或方向不要彼此差太多,最好有關聯性,這很像斜槓,要「斜」到相關的東西「槓」桿效果才會出來。

★ 延伸閱讀:
全職寫作5|從承熙一篇公開文讓媒體轉載4天20萬人次談如何把流量導回自家
★★ 更多承熙的全職寫作系列文

三、具體可以怎麼做?


對各位讀者朋友最重要的應該是具體該怎麼做,我按照剛剛的兩點繼續深入分析。

(一) 「高效產出」的具體作法:

簡單講是「一石三鳥」的概念,一塊石頭砸向三隻鳥。

  1. 流程 SOP:
    (1) 部落格寫出文章(第一隻鳥)
    (2) 轉貼臉書、IG 或 LINE 等社群(第二隻鳥)
    (3) 再轉貼論壇等其他社群(第三隻鳥)
  2. 注意事項:
    至少有兩個,一是要寫點「文案」不要全文照轉,二是要濃縮文章。社群的誕生主要是讓大家分享生活與心情,不是讓我們部落客拿來行銷的;此外,人類厭倦閱讀、尤其是長文,我們部落格的文章動輒三千五千字,全文轉貼就別鬧了(除非大神大咖),所以要寫文案告訴大家「好處是什麼?」,而且要濃縮。
  3. 要有固定的框架:
    因為上面的流程最有效率也最常做,那就必須有固定的「框架」,寫文章時只要叫出框架東西很快就會出來,出來後再依照前面的 SOP 丟石頭。例如我常用「重點框架」,這招可以快速生產文章,而且兼顧品質,我之前〈金字塔寫作實戰 3:如何快速寫出有條理的文章?「重點框架」幫助你複製貼上!〉這篇有免費分享具體作法請參考。重點框架來自劉奕酉的《高產出的本事》這本書,裡面還有更多框架可以選擇,想深入了解可以選購。

(二) 「集中火力」的具體作法|以專業及興趣四象限找出寫作方向:

假設你想寫投資理財、旅遊、美食、影劇評論、閱讀書評以及文學創作共六種,在時間有限的情形下如果只能選兩種,你會用什麼標準選擇呢?不用太複雜,我通常只考慮「專業」和「興趣」這兩點,再據以分成四個象限,每個象限都有對策。

  1. 寫得來嗎?有沒有專業?|寫得深入又長久才能產生現金流:
    我舉例比較快。承熙是文學院畢業的,對文字比較敏感,以上六種文學創作最適合我。但是寫小說或散文我不愛,所以我寫「實用文」,也就是「如何XXX」或「XXX的五種方法」之類的文章,內容主打「如何白話寫作賺錢」,理由是,不管寫作的領域是什麼,共同點都必須靠文字呈現,而白話寫作才能讓最多讀者看懂。因此,從自己的專業切入,未來才能寫得深、寫得久,如果專業不足只能寫出兩、三篇爆款文,那距離賺錢還很遙遠。
  2. 喜歡寫嗎?興趣會讓你願意學習|將來才能寫得深入又長久:
    興趣是一種動機,一種驅使我們無怨無悔去做某一件事的堅定力量。再以承熙為例,出社會前我視投資股票為洪水猛獸,結果三年前我不只成為方格子投資理財版的部落客、兩年前還成為固定發文的作者呢。因為我喜歡賺錢、我後來對投資理財有興趣了,所以我可以不斷學習。
  3. 四個象限的對策:
    如下圖,從右上角以順時針展開四個象限,分別是:
    (1) 既有專業又感到興趣:恭喜恭喜,接著幹吧。
    (2) 有興趣但沒專業:建議加緊學習,買書閱讀花錢上課或自己 Google 都行。
    (3) 沒專業也沒興趣:這就要花點時間審視自己了,不是說天生我材必有用嗎,是人都會有專長的,然後興趣也可以培養,多看看別人都在寫什麼東西。
    (4) 有專業沒興趣:這不要想太多了,我們重點是賺錢,轉個念頭就過了。
探索寫作方向的四個象限,來源:承熙製圖

探索寫作方向的四個象限,來源:承熙製圖

承熙的書櫃

承熙的書櫃

結語


最後總結本文重點如下:

  1. 要繼續寫部落格的原因有三個:「相對容易」、「可以把對生活的憤怒化為動力」以及「要對長尾效應有信心」,或許你可以再考慮一下,我認為值得繼續寫下去。
  2. 「高效產出」與「集中火力」是寫部落格的兩大關鍵,在時間有限之下寫作方向不要太多、要注重文章品質、寫得深才會有人看或訂閱,而且要找到自己的利基市場,以免低等勤奮
  3. 高效產出和集中火力有具體作法,例如一石三鳥的 SOP、用固定的框架、以專業和興趣這兩個標準分成四個象限找出自己的寫作方向,每個象限都有對策,趕快檢視自己落在哪一個象限然後盡速處理。
  4. 關於本文如果有疑問歡迎來信,我願意跟你一同討論;不用怕打擾我,讀你的信思考你的問題也是在幫助我自己,我很樂意。承熙的信箱是:richard10241024@gmail.com。

其實以上都是基本觀念,離變現還有段距離,但辦法是人想出來的,就以「如何寫出吸引人的文章」這件事來說,這應該是全部部落客的痛點,我在方格子每周五晚上公開發表一篇文章,分享如何搞定它,是免費的。

我敢打包票,連大神大咖都要為了如何寫出吸引人的文章而痛苦,他們跟我們素人的差別在於,大神大咖痛一下下就寫出來了,而我們要痛很久!痛很久如果能寫出文章還不打緊,要命的是寫寫改改兩三個小時,最後因為越看越討厭直接刪除,甚至更嚴重的從熱愛寫作變成看到鍵盤就緊張。

我能把剛剛的掙扎寫得活生生血淋淋,是因為那些都曾在我身上發生過;幸運的是,我已經很少掙扎。過去兩年我有很多篇文章被媒體轉載,2021 八月下旬我改成全職寫作不斷思考後,就更少掙扎了。

我希望「幸運」也能降臨在你身上,如果不行,那就用實力填補,加強實力的方法就如本文所述,衷心期盼這篇文章幫到你,包含寫信問我的那位網友。祝福各位。


  • 愛心就是按讚,這會讓我開心。❤️在文章頂端或右方(手機版在最下方)
  • 拍拍手被你點 5 下是給我錢,雖然少我會更有分享動力。👏在文章最下方
  • 留言是你跟承熙最好的互動,期待你留言。留言處在文章右方(手機版在最下方)
  • 【收藏】是你還想要細細品味文章,我的榮幸。收藏功能在文章頂端或右方(手機版在最下方)
  • 贊助追蹤訂閱是給我的最大鼓勵,我將持續分享寫作的簡單與美好 + 行有餘力作公益。(手機版在文章最下方)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張居隱-avatar-img
2021/11/09
推承熙大建議,雖本人常轉貼作品到網路討論區,但現在面臨三個問題,想了解承熙大會怎麼處理: 1.製作作品速度很慢:平均要兩小時才完成800字短文,並投稿or放在部落格、登記作品編號,雖用Google Keep記點子大綱提高效率,但想說承熙大號稱半小時完成,怎辦到的? 2.投入文字工作十幾年,幾乎沒從文字作品得到被動收入,反而放圖庫網站的照片,有時會有人付費下載,被自媒體經營前輩說:天份比努力重要。 3.最近遇到被炎上,包括只轉貼方格子網址,就被PTT網友抗議太商業化
承熙-avatar-img
發文者
2021/11/09
三點簡單回應你喔: 1.製作作品速度很慢:創作需要時間,如果單就我經驗,想要加快速度需要 (1)有絕佳靈感或素材 +(2) 有好框架 + (3) 搜尋輔助資料順暢等等的搭配。框架可以參考這篇 https://vocus.cc/richard102402/61402bf0fd8978000130e17b 然後「號稱半小時完成」這件事有嗎?如果有,那也是以上三個搭配到非常順利,很少見。 2.透過寫作的被動收入:種類很多,例如拍拍手LikeCoin、聯盟行銷、廣告分潤與訂閱等等,有興趣GOOGLE喔 3.被炎上:在不是自己地盤的地方只轉貼網址被網友抗議太商業化,這是正常的,沒人抗議才不正常。如果有人每天按你家電鈴問你要不要買某某東西也是會煩的啊。在社群或論壇,只要不是自己地盤,如果目的是要推廣自己的部落格或網站,參與討論時就必須針對問題討論為主,然後順帶提及自己曾有研究接觸瞭解等等,要盡量不留痕跡,自然「導流」就對了。即便只是順便都會被炎上了,何況只貼網站XD 第三點我正規劃會寫文章分享
昨天還在跟老婆討論,該不該專心地寫作,讓日更繼續下去,就看到您發表的這篇文章,最近都有這種「心想事成」的感覺。 我喜歡寫作,也在學習著如何將內容變現,雖然是段很遠不容易的路,但路上的景色是我所嚮往的,您也有金融方面的專業,對我來說也是一個全新的領域,也期待以後能夠有更多更深度的合作火花及對談。 最後,很謝謝您在方格子上的無私分享!!!
承熙-avatar-img
發文者
2021/11/09
三點回應你喔^^ 一、關於日更,我從沒強迫自己做過,我認為那是一種個人紀律。有完成也好、兩天一篇也好,就是紀律。于為暢老師好像是日更的典型,我也是他粉絲,但我仍認為不需刻意日更,因為每個人情形不一樣,要不要日更都行。 二、寫出乾貨文 > 導引流量 > 經營社群 > 轉換為訂閱購買等等,關關難過關關過XD 三、我金融談不上專業,真的,一路上自學或問人或問GOOGLE,因為不是科班出身,只能小心謹慎謙虛學習。我也期待以後我跟你的合作或對談喔。
小日光-avatar-img
2021/11/08
謝謝你的這篇文,以及很多文,打從發現你的方格子後,當我每次因為文章沒人看而沮喪或自我懷疑時,就會來拜讀你的大作,覺得好勵志、好鼓舞人心,讓我再次看見財富的光芒!XD 我就是想當全職寫作人,就是想靠寫文賺錢,是說我現在也靠寫文賺錢,但要看出版社賞不賞臉,也有好幾個月沒案子接的,或者很難寫錢又少的雜誌稿,或者很難寫寫到要吐血的書,我好想好想只寫我愛寫的小說就好,然後可以以此為生,扯遠了,總之,看你的文很有收穫,也在自己的文裡做了些改變,謝謝你鉅細靡遺的教戰手則,你的每篇文都值得一心五讚,甚至更多(即使是我看不懂的投資文,也覺得厲害到值得按一心五讚),謝謝你,請繼續寫下去,然後超過3.6K時,再跟我們分享一下,讓我們有動力繼續寫下去,哈哈~ 最後,你和吳心的對話超好笑,你倆都好幽默啊!哈哈哈(乘以無限)
承熙-avatar-img
發文者
2021/11/08
謝謝,我分點回應你喔: 一、全職寫作接案的話,我記得ZEN大的書有提到,先求有、賺到錢再說、錢少也沒關係 二、我自己最喜歡的寫作收入方式是「訂閱」,雖然一個穩定成長、一個超緩慢成長,但我不會放棄因為是我最愛。 三、我全職寫作報告書每月公布(更新)一次,這是我故意給自己的壓力方式,到時候就能知道3.6K成長情形 四、吳心大方所以我敢跟她說說笑笑。生活苦悶、寫作有壓力,說笑應該可以讓腦中釋放多巴胺,人會更有效率,希望如此 哈哈
老師我也要3.6K QAQ
承熙-avatar-img
發文者
2021/11/08
這對你應該輕而易舉,你36K都不是問題 呵呵
末冰-avatar-img
2021/11/08
原來您是文學院出來的,我一直以為是商業本科,因為有看到幾篇比較專業的投資文,看到滿滿書櫃的商業投資書籍才明白真的是下足了功夫,佩服啊~ 我剛開始寫文只是純粹為了抒發,頂多只是為了賺取一些掌聲下的滿足,近期受到您文章的激勵(刺激),倒思考起是否該引流、認真經營的想法,多謝賜教了~😊
承熙-avatar-img
發文者
2021/11/08
不用客氣,大家各有所長,互相學習成長很好。寫出好文章 > 引流 > 轉換 > 現金流進來 喔揶^^
avatar-img
承熙的安心投資世界
1.5K會員
1.0K內容數
這裡是個集「股票投資」、「文字創作」和「享樂人生」的天地,希望承熙我自己的心得能帶給你幸福,當然包括有收入的幸福。2021/8 轉為全職投資寫作後的我,可望把相關心得統統給你知道~
2024/05/05
我方格子第二份電子書(數位商品)為何還是選根基?
Thumbnail
2024/05/05
我方格子第二份電子書(數位商品)為何還是選根基?
Thumbnail
2024/05/05
公益捐款徵信_12,244 元
Thumbnail
2024/05/05
公益捐款徵信_12,244 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引言 開始做一個部落客(Blogger)是一個令人興奮和充滿潛力的冒險。這是一個可以讓你分享自己的興趣、專業知識和創作的平台,同時也能與全球讀者建立聯繫。作為一個擁有部落客經驗的人,我想與你分享一些關於如何開始做部落客的貼士,並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經歷。 第一步:找到你的主題和目標讀者 在開始
Thumbnail
引言 開始做一個部落客(Blogger)是一個令人興奮和充滿潛力的冒險。這是一個可以讓你分享自己的興趣、專業知識和創作的平台,同時也能與全球讀者建立聯繫。作為一個擁有部落客經驗的人,我想與你分享一些關於如何開始做部落客的貼士,並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經歷。 第一步:找到你的主題和目標讀者 在開始
Thumbnail
在網路時代,有許多人想透過寫部落格賺錢。但初期收入微薄,特別對業餘部落客。快速致富的期望需謹慎,寫文章不適合每個人。數據顯示經營5-10年的部落客平均月收入約15萬台幣,部落格確實有賺錢潛力,但絕非某些宣稱的誇張。建議有興趣者謹慎思考,透過持續努力及多元化收入管道,方可在部落格領域取得成功。
Thumbnail
在網路時代,有許多人想透過寫部落格賺錢。但初期收入微薄,特別對業餘部落客。快速致富的期望需謹慎,寫文章不適合每個人。數據顯示經營5-10年的部落客平均月收入約15萬台幣,部落格確實有賺錢潛力,但絕非某些宣稱的誇張。建議有興趣者謹慎思考,透過持續努力及多元化收入管道,方可在部落格領域取得成功。
Thumbnail
分享自己開通方格子廣告分潤後滿一個月的成果。
Thumbnail
分享自己開通方格子廣告分潤後滿一個月的成果。
Thumbnail
從 4 月份起,我加入方格子廣告分潤計畫,到目前到底賺了多少,我會完整告訴你 !
Thumbnail
從 4 月份起,我加入方格子廣告分潤計畫,到目前到底賺了多少,我會完整告訴你 !
Thumbnail
來談談這半年多來,我專注於在方格子和Wordpress自架站部落格每週產出文章,帶給我什麼好處,以及支撐我做下去的理由。 談錢就俗氣了,但我就是想要錢。 我極度想要兼職,擁有正職以外的其他收入,在查遍所有資料後,我認為現階段最符合我時間分配、興趣喜好、未來有成長性的斜槓事業,即是寫作。
Thumbnail
來談談這半年多來,我專注於在方格子和Wordpress自架站部落格每週產出文章,帶給我什麼好處,以及支撐我做下去的理由。 談錢就俗氣了,但我就是想要錢。 我極度想要兼職,擁有正職以外的其他收入,在查遍所有資料後,我認為現階段最符合我時間分配、興趣喜好、未來有成長性的斜槓事業,即是寫作。
Thumbnail
昨天看了一位方格子前輩寫的系列文,很細緻地教學如何寫文、編文、推廣直到被大量分享轉載等等,也秀出了幾篇戰績,分析其爆文的關鍵點。最後分享獲益,分潤達到了一年兩萬塊。 等...等一下,做到這種程度一年才兩萬塊?
Thumbnail
昨天看了一位方格子前輩寫的系列文,很細緻地教學如何寫文、編文、推廣直到被大量分享轉載等等,也秀出了幾篇戰績,分析其爆文的關鍵點。最後分享獲益,分潤達到了一年兩萬塊。 等...等一下,做到這種程度一年才兩萬塊?
Thumbnail
一個部落格或內容網站能有多少廣告收入?有的品牌因為聚合了更加精準的流量,所以更有價值,這部分則要看鎖定的類別而定,例如金融跟藝文,就有完全不同的結果。有些品牌因為高品質的內容和聲譽,有著極高的信度,所以多了不同面向的價值(例如報導者)。在一個固定的框架下找出不同的方向,就是經營者的本事。
Thumbnail
一個部落格或內容網站能有多少廣告收入?有的品牌因為聚合了更加精準的流量,所以更有價值,這部分則要看鎖定的類別而定,例如金融跟藝文,就有完全不同的結果。有些品牌因為高品質的內容和聲譽,有著極高的信度,所以多了不同面向的價值(例如報導者)。在一個固定的框架下找出不同的方向,就是經營者的本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