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你永遠相伴!

2021/11/07閱讀時間約 28 分鐘
今天是今年度幫客戶報稅最後一期(11月),然後周六下午去上日語,晚上十點開始加班,把下午請假的時數補回來,明天打算出門去找一個地點,找完以後去圖書館找漫畫看,看完以後立刻回家,開始登打稅額,盡早幫一部分客戶報稅,因為下周一開始又是第二個循環,這就是營業稅,從大約6日到14日是最忙的時刻了。
前天寫的話語,坦白講雖然是我的本意,但我還是語氣有點激動了,跟家人也常常吵架,我一直很想改卻改不了。坦白講,在家裡上班雖然好處是不通勤、上下班如果遇到突發事件可以立刻處理(也就是彈性上班的意思),但是壞處就是同事不會很多,目前只有一個快要說再見的同事而已(這期報完營業稅準時走人,不接受慰留)。那個同事我跟我媽都覺得她是特別機車,挺國民黨就不講了(她特別支持韓國瑜,對於罷免她認為是高雄人腦袋壞掉),罵政府是家常便飯,那時候打高端疫苗的時候,她直接說那個叫做營養針,酸的味道很濃,之前帶我媽去認識客戶所在路線(左營一帶),直接跟我媽說都沒在記的(請注意我媽是老闆娘,是雇主)。只要是大小事不合她意,她就隨口就批評就講,完全不顧別人的顏面,對我這個後生晚輩,她更是直接說我沒出過社會,暗指我只是個少爺。我曾為此動怒過,因為我自大二開始就曾經到過法律事務所打過工,並不是不知社會的人。
每天跟這樣會讓自己生氣的人在一起共處上班,下班後又沒有知心好友或是手足在旁邊聊天,心中的苦悶可想而知,所以才想到臉書LINE跟認識的朋友聊天。但舊有的同學朋友們都忙得很,所以訊息不但不能立刻回傳,而且也不能說太多,有聊跟沒聊一樣,但是該有的關心我依然有,也收到善意的回饋,我覺得君子之交淡如水,這樣子就夠了。
而我也有在臉書交到書研讀書會的社長,跟她成為知交,彼此贈書,雖然她喜歡我在社團留言過於私訊,但我依然喜歡她這個朋友。我也在臉書遇到比我還熱中於寫作的同好JACK,對他在做物理治療師繁忙之餘,不忘讀書寫作投稿,還願意鼓勵我,我們彼此聊了很多,在此也要為他按個大讚,也為自己能結交這樣的好友,而深感慶幸。
我之前有討論過我想要讀法律研究所還是歷史研究所,現在的我覺得,談這個議題實在是過早了點,一方面是因為我目前從事的是記帳業,從事會計工作用到法律的機會比較少(稅法除外),另一方面,如果真的要準備考研究所,真的要花比較多時間而且要專注在上面不能分心,更要花更長的時間在記憶上,這些工作不是做不來,而是要持之以恆,對我目前的工作來講是具有挑戰性的,而歷史科,說真的到後來看專書論文的時候,其實準備的方式跟法律是差不多的(都強調問題意識與解決方法)。我之前說歷史的書我要借圖書館收藏的書來自修,我是忽略到要專注做筆記的問題(說到做筆記,我反而歷史科的筆記我不會做,因為歷史科不如法律能提綱挈領,綱舉目張的標示出哪些是重點,那些不是,以戰略地圖做比喻,法律可以看出那些勢必攻必守之點,那些不是要地,因此總的對我來講,準備歷史比準備法律還要困難許多,我已經體會到喜歡歷史固然是興趣所致,大學修歷史通識成績都在A等級的水準也不是偶然,而是努力加上老師的用心講授而得來,但是,研究所是做學問的地方,不是只單純進修作學問的地方,我對於歷史,也只對某些地方感興趣,想知道這些知識就夠,並沒有興趣想要將這些知識記在腦海哩,然後用在推理問題上,畢竟我不是歷史系出身的。相對的,法律系我是待過四年的,雖然成績不濟,但是對於法律的體系是有一定的認識,只要慢慢地加深加廣的讀,我相信就能有所成,甚至是恢復該有的水準,教導我行政學的恩師洪美仁老師告訴我說,身為學生,要把握在學校的時間多去多聽課,敬愛師長如同家人的我傻呼呼的就去旁聽很多課,但是卻也因此承受不了,被迫放棄。
在準備歷史研究所的過程,我要特別感謝曾明德學長,我們是大二時認識的,因為他很耐心的聽我講我對於研究所還有大學歷史教育的疑惑,尤其他在台灣歷史博物館上班,晚上也抽空跟我聊天,我們彼此也分享心靈成長(一行禪師就是他介紹的)。讓我對於歷史系關於寫論文,要有問題意識的特別要求,讓我不再以讀通史為滿足,而對於我的屢次小抱怨,他從來不會不耐煩,還教我讀期刊論文還有專書的方法,真的,儘管沒有讀歷史研究所,但我還是要感謝他。
是的,正如某些朋友所知,我有心病,但我一直隱瞞,但這是不對的,我應該要勇敢揭露,這樣才能克服最大的心魔。
我那時候對於意外造成的人生無常的那種傷痛感特別沒辦法承受,即使不是發生在自己或周圍好友身上,我依然莫名受傷很深,很多人都不知道為什麼,尤其當我是個神經病,是自己後來得知自己是高敏感族群,我才恍然大悟這其實並不是病,反而是上天賜給我的禮物,證明我也有愛人的能力,有感同身受的同理心。只是要控制這樣的情感,真的花了我好長的時間,因為我看到悲傷的事物,我就是會難過甚至是心頭痛苦到沒辦法自已。因此,現在我也不再去教會了,並不是基督教的信仰不好,而是因為那種教會的氣氛讓我沒辦法承受(尤其看或聽到耶穌受難的過程我會特別感到痛苦),所以我是在家裡讀聖經,看YOUTUBE的活潑的生命每天的進度,然後分享在LINE群組跟教友討論的。
當然一定有教友會說我如此不愛神,因為我沒去教會去找神,我是有罪的,但問題是,宗教能幫人但也有適得其反的時候,如果有看過修女傳這部電影,會納悶為什麼奧黛麗赫本演的修女最後沒辦法適應修女生活而選擇還俗當護士,因為那是她的本性,她就是喜歡照顧別人,而無法兼顧修女與護士的身分。有時候信仰形成的教義沒辦法解釋很多事情,或是規定會違反人性(比如不管你有沒有真的今天犯罪,你都要趴在地上向修道院院長懺悔,說你犯了什麼罪,這個就是現在基督教傳教最讓人反感的地方啊)。我並不是說這世上沒有神,而是我覺得神就在我心中,我能走到今天,不是沒有神的幫忙我是做不到的,因此我感謝神,每晚我記得我就會稍微禱告而入睡,但是我真的不能過度的投入宗教活動傳教,因為太過認真,比如思考教義問題,會帶動我的情緒,就會讓我的心疾困擾我,所以我現在已經學會不要太把宗教活動當成一回事了,我覺得先從認識自己而走出去,活出自己有意義的生命,賦予光彩,比先參與百次的教會活動還來得有意義,別人(比如教友牧師)要評價我是個偽君子之類,隨便他們,那是他眼睛狹隘,耳朵有問題,我只做好自己的工作,用心生活,我相信上天就會持續地指引我往正確的道路了,會計上有個原則,實質重於形式,我就是深信這點。我不會輕易地隨便改變我的作法,現在這樣安定的過生活,我就很滿意了。當然,這也許是因為我還沒找到適合的教會吧,我想上帝會給我指引的,我相信祂。
當初臺大畢業後,基於對歷史的興趣,我讀高師大台灣歷史文化研究所時,除了一方面是職涯規劃下,先休學2年準備記帳士的考試,然後再回來讀(不過後來超過休學時限,所以被註銷了學籍)。在高師大的日子裡,我最寶貴的收穫是體會到研究生的生活,儘管只有一年的時光。老師們一共有六位,而我有幸就接觸到五位的教導,其中留學過澳洲的劉正元老師身為所長,最親近學生們,沒有師長的架子,對於我的心病,他也試圖去解決它,就像SHRINK(心理醫生)傾聽我的那些想法。
而吳玲青老師教我日文一年,留學東京大學的她歷史底子最厚(當年她的老師要求她要抄整本的國史大綱),面對我的心魔,她無能為力,但是她對學生非常寬容。那時候由於我需要找人聊聊天,而且我是有一週上她的課,負責報告時突然發現我不知道如何找資料,因而負責任的我不知該怎麼辦,也沒有想到可以找同學師長討論,就因此請假,之後的課我都沒有出席了,但是老師並沒有因為這樣而當掉我,因為她知道我不是故意的,只是我的心結還沒解開而已。王本瑛老師是教語言學的,她以前也遇過學生遇上摯友過世,但是她的理性告訴她這其實沒有什麼(當下的我很難接受她的想法),而她也明言,讀博士班是不容易中的不容易(百分之五,全世界都如此),讀到碩士畢業就很了不起了。這也是為何台史所沒有博士班的原因。
教歷史的,除了吳老師以外,還有一位楊護源老師,他為人雖然看起來頗有威嚴,不好親近,對學生有所要求,可是話匣子一開,就能知道他的學養還有獨特的幽默感(說只要給他一年當總統,保證台灣大治),讓我印象深刻(他對美國AIT也沒有多好感,說去領文件還要排隊,結果旁邊有VIP的特權不用排隊。也就是說他實事求是,不是純親美派)。最後一位是在成大讀碩博士,曾經在船上當過船員討生活的李文環老師,他曾帶我們去哈瑪星考察,還進去過辦公大樓(我忘記哪個單位),帶著研究生直接跟主任對談。對於我的困擾,他是認為世上無常如此之多,沒辦法幫那麼多人,其實沒必要鑽牛角尖到與自己為難。這幾位老師就讓我想到聖經中道理最高深莫測的<<約伯記>>,約伯記的主角約伯同樣也是飽受神與魔鬼的考驗,最慘的是他因此受苦時,周圍的朋友們居然跳出來,自居真理對約伯半開示半批評,完全忘記同理心的重要,因而造就了約伯記深入探討生命,以及這世上是否有真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終究存在與否的哲學大哉問。必須強調的是,這五位老師,儘管都沒能解決我的問題,但我的困擾畢竟是很少人願意去碰去深入瞭解的,這從來不存在什麼對與錯。他們願意教我知識,還有社會上的應對進退,我就很感謝了。
而當時的同學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在國中小教閩南語,然後在台史所語言組寫論文,雖然她最後沒有通過考試,但我想告訴她的是,人生並非只有研究所而已,而且口試這科本來就有主觀成分在。有失就有得,重要的是,我們能從讀研究所能改變我們什麼?能學到什麼?我們能如何運用這些學到的知識去用在生活上幫助他人?這都是自己要去摸索,回顧反思的,像我雖然研究所肄業,可是我覺得我學到很多,尤其是了解研究生的課程設計與大學的差異,也因此我覺得我已經讀了歷史研究所,當過一回歷史研究生,雖然還不知道論文怎麼寫,然而沒有遺憾。
因此,我仍然會以準備研究所為目標,但不會再抱持攻頂的心態去做了,而是學習與書本當朋友。洪美仁老師說的沒錯,我體會到我可以以書本當老師朋友,固定找幾本書來看,寫心得分享,嘗試投稿(我現在已經得到父母同意可以投稿賺錢了),但數量不宜過多,大約十本就是一次的閱讀量,讀完全部的書我再找新的書來看。因為我向來個性就是急躁求速成(比如特別想花錢買喜歡的東西,而且一次買特別大金額,或是買特別多東西,次數頻繁,對於這點我是採取先列清單,然後延到半年後再決定採買順序與意願,每個月花費預算大約五百元)
雖然在南部高雄,資訊流通不如北部,但是經過我查訪的結果,很幸運的,如果要看期刊論文,圖書館都有訂購法學雜誌,而且有收錄過往的期刊,如果有需要可以直接印,費用還比月旦資料庫還便宜很多,儘管當時讀法律很不順遂,又遇到學長傳授那種很差勁,怕我贏他而刻意留一手不教我方法,然後只教學弟妹修課走捷徑的法門(就是誰的課好混,還大言不慚的說吳從周套餐)。最後跟他絕交,只是氣話還真的對我絕交,完全沒有情義,而我遇到的學弟又是不成材的東西,學伴跟我又不親(她只喜歡另外一個教她功課的學長),所有家聚成員,我功課最差,但我也不承認其他人人品比我好到哪裡去,只有劉星汝學姊對我最好,把我當弟弟。學伴比我善交際,在哪裡都吃得很開,我口拙不善交際,這點我承認,但是我古道熱腸想幫助別人的心,倒是不落人後,連老師都稱讚,我記得以前大三民事訴訟法,就是我自願幫邱聯恭老師還有同學們影印上課用的講義,我到現在還佩服我自己,沒做過總務,還能統計隨時跑出來的人數,跑影印店,然後及時交給同學,為的就是希望同學上課不要有後顧之憂,有被突襲的感覺。而自己印的期刊我也不怕對方不還,我也慷慨借出,我從來不存競爭的心態(只有一次失控眼紅看到別人拿書卷獎,但那是她的實力,反而要為她高興才是呢),也不喜歡畫所謂的小圈圈,對我而言,同學們相處在一起,就是如同兄弟姊妹,有什麼好爭的?(這也是我特別喜歡基督教甚過於佛教團體的原因,因為佛教團體重視教義太重,重到連人情味都喪失殆盡,只在乎個人修行持咒有多少功德,這樣對嗎?)所以我才會對後來有些同學不邀我去迎新,要去玩也不跟我講一聲,看我的意願,而暗自難過不諒解啊,這就是我的苦衷。但如今我不會再記這些恩怨情仇,我依然關心我這些朋友們,那怕是日漸疏遠,我依然祝福他們生活平安健康。
有句戰國時代的典故,先從隗始,意思是萬事起頭難,重在決心。我知道要讀法律很難,重新讀更難,連我的恩師陳聰富老師都覺得不簡單,畢竟已經數年沒碰,實務見解也沒看過,要進入狀況不是簡單事情。
當時刑事訴訟法的老師王兆鵬也沒看好我,反而在我準備考試的時候求教,他直言你不要念法律算了,我到現在記憶猶新,我要說的是,王老師並不是大家所想的是多麼好的名師,即使他現在去空門修行,我依然沒辦法諒解他那樣對我的說話,這隱約就是看不起我,還沒上戰場就先預告我死得很難看,這是一個老師該有的說話嗎?而且他還把我的成績當時倒數第三名,直接連名帶姓的公布在白板上,這是對的做法嗎?這種鼓勵彼此競爭的做法,是不是太過份呢?他那種態度,就跟凡是留一手,然後很在意自己在別人眼中評價的阿中學長,有何差別?人格上的失敗者,我只能這樣說。我讀法律,其實也是帶著一種不服氣,連我母親都覺得我讀法律是不是不務正業?
我到現在都還記得,我當年畢業時,我的內心是充滿恐懼,而不是一般畢業生的喜悅。我那時候苦惱的是,我掌握不到讀書的方法,有讀沒有懂。才會屢吃敗仗,還要靠老師們的同情分,我才能勉強地過關,曹操當年赤壁大敗走華容,就是因為關羽的一時心軟,曹操才有命在,對曹操而言,自己的命還要靠別人施捨,那是何等的奇恥大辱!但我佩服曹操甚過於劉備的,並非是他的雄才大略,說真格,自從劉備有了孔明的輔佐,劉備也開始了自己的戰略,進而三分天下,這與他百折不撓的個性有關,你盡可以說他不擇手段不要臉,厚臉皮,可是,人家就是能成功,又能一本真誠的照顧人才,才有關羽張飛趙雲這等武將死忠投效,連曹操都自嘆不如!
但是,面對挫折的時候,曹操是志在天下的人,即使是面臨生死交關,要賭運氣,他依然能維持住冷靜,像個精算師,才有魏的基業。即使是赤壁大敗,他仍然能哈哈大笑,而不是像項羽自暴自棄到自刎烏江,EQ好到不行,反觀劉備自從結拜關張死後,就一心復仇,最後兵敗夷陵,賠了國本,自己抑鬱而終,從此就可以看出曹操與劉備的高下了。我對於當年勉強過關,也是抱持著走華容道的心理,好多次我都排斥不想讀法律,而只想讀我想要的歷史,卻又不敢放膽去讀,而反過來後悔想讀法律時,卻又怕讀刑法、行政法失利,因而打消想法。我現在則是,不管是什麼法律,我先讀好基本的六法,之後再讀我要考的經濟法學組(會選這個是因為我喜歡著作權法,自己有從事創作自然想多了解,謝銘洋老師也支持我,非常感謝他)。
我之所以不讀民事法學組(但成大我有安排,因為成大沒有經濟法學組),還有基礎法學組,是因為民事法學組要讀刑法,我是二階的信徒,我覺得黃榮堅老師不厭其煩地講三階理論的錯,通說就一定有問題,所以沒必要再去為了考試還去讀錯誤的理論,擾亂自己的內心,因此成大我也想隨便念念刑法就好。但我喜歡民事法學的心不變,不然我就不會想去考公證人了(公證人考科都是民事法學,沒有刑法公法)。基礎法學我有興趣的是法理學,受到恩師陳妙芬的啟發很深,可是陳老師因為某些細故,因此法理學這科似乎不是她命題,而研究所也沒她的課,這反而對她是好事,她是我見過真的志在教學勝過於研究,是個非常用功的好老師,我能跟她做好朋友,是我畢生的榮幸。因此,現在的法理學命題與授課,如果我沒有猜錯,是顏厥安與莊世同老師的天下,莊老師我上過他的課,我喜歡,但是顏厥安老師我就沒辦法了,我覺得他過於嚴肅了。而法律史,我雖然很想讀,可是我看過以前考題,我完全不知道考題講什麼東西,要怎麼回答,總覺得被耍的感覺。而憲法是我不拿手的東西,因為過於抽象了。跟蒙哥馬利一樣,我不打沒有把握的仗,所以這兩組我都不考慮。但我上了研究所,根據規定可以修組外學分,我一定會去修這兩組的學分,因為喜歡!
除了學識以外,另外一個決定研究所的成敗,是在於語言,因為不論何系,系上有規定第二外語,因此我決定,我先跟著教育電台先修日文(必要時我也可以上空大課程),然後學德語,因為讀文獻用到德語機率高。然後再讀法語。當然,英語我是每天固定保持,雖然說知情人士說台大英語標準四十分左右就能上,但我學英語是想學更多,我現在固定收聽ADVANCED彭蒙惠英語,還有看英文原文小說(古典類的,我要是有信用卡,我一定買DEPOSITORY的原文書)就是希望知道更多,看得更遠!將來我也想出國到德國與美國看看外國的法學教育,百聞不如一見。
當然,在讀法律以前,我想先把會計本業弄好,因此我會先讀好會計學,複習初會的課程,熟練分錄,並深研中級會計學,因為中會可以解答很多初會沒辦法說明的事情,而高會與成會我想等到中快沒問題之後再去讀書學。中會我很想感謝在高科大的呂瑞芳老師,她也是我的恩師之一,對於鄭丁旺厚厚巨著,她不但睿眼看出哪些章節重要,而且不厭其煩地將課本的觀念還有例題一字字地打上去,我沒看過有任何老師那麼用工做PPT的!而且身為基督徒的她,對我開導很多,尤其我當時因為看不透人世間意外造成的悲劇,尤其我放不下已經在天堂,但永遠是我心目中的典範大姊姊RUBY,呂老師耐心地看我每次的寫信,從一開始到後來相知相惜,我覺得我與她雖然相處一年,但我很喜歡她,而她也喜歡我,相信在天堂的Ruby看到我能轉變成現在這樣子,她也會感到快樂吧,我也會聽天空之城的曲子懷念她的。那年教完中會以後,她就告老慢慢退下教職,但是她也告訴我,即使是教授般的知識份子,也會有派系爭鬥,她就面對系主任聯合其他三人的惡行,但粗線條的她,選擇了放下,在我眼中,即使她有些觀念會因為基督教教義而沒辦法看開(比如同婚,她是保守),但我認為她是我看過最棒的基督徒了。
當然,準備考試還有做學問,我認為是自己的事,以前讀大一的時候,教憲法的蔡宗珍老師(她人美心也美,雖然有時候會碎碎念,甚至不客氣地說學生不長進),說臺大的孩子很聰明的,不需要補習。儘管為了考律師司法官,去補習班讀書準備考試已經是心照不宣的事(會計師也是,我在LINE群組就常常看到群友分享補習班的資訊),但是,自從我看了林恩瑋寫的<<如何成功念好法律>>(五南出版),我就豁然開朗了,如果說準備考試是場臨場的戰役,那麼我缺的就是一個可靠的軍師,而這本書就是我需要的軍師。裡面有些建議,儘管見仁見智(比如這本書就強調實務重於理論),但是它也呼應蔡老師所說的,不要依賴補習班,尤其是他們的擬答,因為那些答案都是針對很多可能性所寫出來的,真正的考試其實就是言簡意賅,說該說的就好。也因此,我下定決心準備法律的時候也告訴自己,會計的知識我要自己看書就可以了,畢竟我讀過高應大會計二技班過,雖然懵懵懂懂,但該有的底子還是有,我以前考記帳士的時候就補過習,那是因為真的會計不行,解題太慢,但現在除非環境改變真要我去準備會計師,否則我也不會去補習考會計師,而且就算要去考會計師,我也絕不補習。因為去補習,通勤去火車站的時間就很多,而且,要完全配合上課時間,工作難免受影響,最重要的是複習,如果沒有好好的溫習功課,再上多少的課都只是浪費時間跟寶貴的金錢而已。準備法律亦然。
但我不能否認補習班能很有系統的整理考試科目的威力。我以前準備記帳士的考試時,第一年敗在會計,因為算得不夠快,對會計也認識不夠,我是到了補習班認識林聰老師後,有了重大轉變,不但解題速度增加,更能知其所以然(這點我要感謝林老師不厭其煩地放慢速度講解,還有耐得住我一再下課提問,把他留住到很晚),林老師強調,會計只有一招,那就是多算題目(但我知道如果觀念不通,做再多題目也是枉然,所以後來我就發覺到這點,而自行補強觀念)。教稅法的蘇仁偉老師,本身也是會計師(大學讀中文系),教我們分數截長補短,雖然稅法我在還沒補習以前下過很多苦功,知道的不少,但是我沒有辦法迅速解題(這很重要,在考試裡要一個半小時做完五十道題),老師則是在自編的講義針對容易混淆的觀念做釐清並予以補強(有些題目真的是沒解過還不知道該怎麼下手)。而我覺得我稅法成功的關鍵,在於我超前部署,在老師還沒教到以前(教越後面礙於時間壓力會教越少),我就已經先看過先解習題了,這有一個好處是,我可以事先知道我哪裡不懂,我就可以先問老師,因為每個同學都有發問的權利,可是時間就是那麼有限。沒有這兩位老師,我就不可能考上記帳士拿到執照(雖然實務經驗跟考試還是有差),所以我很感激。
同樣值得感激的,還有教育廣播電台,這個我從高中就有在收聽的電台(我那時候是收聽快樂時光),後來認識到三位了不起的主持人,首先是郭念洛女士,曾為護理人員的她主持的多愛自己一點點,邀請社會人士來節目,然後在節目的尾聲分享小故事,我很喜歡,我們還結為好友,然而我曾經對她大小聲過(一時失控了,很後悔),而一直沒有得到她真正的原諒,而選擇遠離我,是我內心最大的遺憾。第二位是朱玉娟女士,她主持介紹技職的節目,當初是出於好玩打電話,因而在臉書跟她成為忘年之交,到目前我們的友誼依然持續著,而她耐心地在我遇到生活煩惱時,給我中肯的建議,肯定我,讓我找回自己,也讓我感受到她的溫柔體貼,是我最感動的地方。第三位是年資最大的常勤芬老師,她主持的從心歸零,是我只要有空就會聽的節目(我打從大學就在聽了),她除了分享老歌還有小故事以外,很用心地邀請醫生或是專業人士上節目聊醫學料理知識,也邀請四位老師上節目:林寶島老師教人格九型,並從真實個案學應用。王慶齡老師在愛的路上我和你之中,分析兩性問題(最喜歡她講鐵達尼號羅絲做自己的那集),廖元賢老師主持心靈潔運,主講心靈問題,分析條理分明,比如他力陳催眠涉及到自我暗示,所以不見得每個人都適用的萬靈丹,也要小心副作用)是聽友中公認有感染力的。而我印象最深也最感激的是徐大智老師,每次我都能聽他的節目學會認識不一樣的知識(比如他介紹過莊子、西方哲學家、還有詩人魯米),我曾經打電話進去請教大智關於心理疾病要看那些書,他就推薦看<<躁鬱之心>>,讓我對躁鬱症有更進一步的理解(因為朋友中有人是病友)。而他也告訴我我可以私淑典範的人格,讓她活在我的心裡。雖然這個長壽節目歷經十五年,而必須在2021年年底跟大家說再見,但是我依然不會忘記,我曾經遇見過那麼多有智慧的老師,在空中交心的時光呢!
另外,我在大四時,由於沒有準備律師考試,因而決定先報考公職人事人事行政,因而我修課修普通心理學(也是外系學分),除了大教室的三人合上課程外,我出於好奇也到過圖資系開課的普通心理學旁聽普通心理學,因此認識了陳書梅老師。她上課雖然沒有多大的吸引力或是亮點(她用的講義是葉重新的書,而不是買原文書,倒是可以省錢),而且作業還比一般普通心理學多,但是她很熱心。她曾經上課時告訴學生只要學生畫自畫像,她就會分析出一些有趣的事情。出於好奇,我就在下周下課後給老師看,老師分析的真的很準,讓我佩服,也讓我信任她,因而將長久以來埋藏在我心裡的心事告訴她(就是心魔)。老師聽完後,她就告訴我一個故事,主要是提到三十多年以前她要留美讀書前夕,母親在車禍中過世的事,那時老師跟她感情很好,一時無法接受,而法師只告訴她因果二字安慰她。
我當下聽完,當然是不願意相信這是因果,因為我無法接受好人遇此橫禍,就要以因果來概括承受,而上天到底又去哪裡?有部電影小時候看過,叫做大隻佬,裡面的女主角李鳳儀,是位女刑警,但是卻遇上有人告訴她她身旁有日本兵侵略中國時燒殺擄掠的影像(就是能看到前世做過什麼),因此李鳳儀一直很耿耿於懷,最後不幸被壞人所殺,頭顱被切下吊掛在樹上,死不瞑目。看到那一幕真的是忘不掉,回想起來也覺得這難道是因果嗎,真的逃不掉也化解不了,只有承受的份?因此,我逐漸對佛教產生懷疑,因為它無法帶給我平靜,反而帶給我無限的煩惱。也因此那次跟書梅老師交談後,我反而內心更沉重不已。但這不是老師的錯,是我的問題。我因而去讀禪宗還有聖經去找這終極的答案。感謝老師長年以來聽我述說煩惱,將來真的很想去台大陪她吃冰淇淋
在自我的探索中,面對我的心魔,我認識到兩件事,第一個就是我們的生命其實是有目的使命的,而生命的結束也是上天註定好的,剩下的就是我們要如何活出最美好的自己,讓自己沒有遺憾(也因此我很喜歡基督教的教理)。我們就像棋子,而上帝就是那傑出的棋手,當然,棋手也有下錯子的時候,所以看似有些意外,我們會覺得沒道理甚至不知道老天在哪裡,但是,我深信,上帝會安排這些意外,無論是不是真的如我所想,祂都有祂的用意在,只是我們身為人,不是全觀者,自然不能知曉神的用意所在。這當然不是說要消極的接受它。而是將人生當作去學校上課,我們能從每個發生在自己的事件上,學到什麼寶貴的功課?對於自己的人生有什麼幫助?
所以,我因而體會到第二件事就是,如果生死不能由自己操控,那麼我們可以學會活在當下,更能珍愛彼此,珍惜緣分,彼此鼓勵,有能力就幫助別人,讓需要我們的別人得到快樂,也提升自我的靈格。面對親友早我們而去,我們可以祝福他們到更好的地方,而我們更應該振作起來,不能就此倒下,一蹶不振因為我們與他們是彼此相愛的,總不能再讓那個世界的他們擔心我們,而有所牽掛吧?而我相信上天會讓我們的人生更加圓滿,一切都是往更美好的方向進行的。
即使有時候沒能達成自己的願望,尤其是終生未能達成,會有遺憾,但是有時候那些願望,不是上帝要我們學的,我們就沒有必要要去非得擁有實現不可,因為人的生命是有限而且有終點的,屆時回到天堂的我們,反而應該要認識到,我們是否有愛過我們愛過的人?能從親友的離去,學到什麼樣的功課?如此,他們才會對我們的人生才有意義。也就因此解開我長期的心結,了解到我心中的典範RUBY大姊姊,雖然沒有完成去做無國界醫師還有教書的願望,可是我相信她很喜歡自己來人世過,在親友留下美好的回憶,而她也如願地完成她行醫的心願,用心工作,對病患非常照顧,這樣的人,雖然沒有見過她一面,卻讓我體會人性的美好,以及幫助我利他的志向,在人格上她是我的老師,她教會我好多好多事情。所以她是我一生中最大的貴人,也永遠活在我心中,不曾遠去。
最後,我想說我最近取的筆名:明石靖的由來。這是個日本式姓名,明石的靈感是取自源氏物語,主角光源氏被左遷,之後在明石遇到明石君,這時也開始轉運,子孫光榮(甚至當天皇)。因此取名明石就是討個吉利,希望有轉運點的意思,第三個字是靖,是有平安的意思,雖然說我喜歡看射鵰英雄傳,但這個名字與郭靖無關(但我很喜歡郭靖的認真,還有那種耿直到傻氣的個性!)。我取名這個字是因為當初教我初會的恩師叫做林靖傑,林老師教書認真,會額外出作業,一板一眼,對我這個旁聽生頗有照顧,不會有差別待遇,他也是我台大的大學長,他後來教書教到眼睛不好看醫生,為他心疼(但是審計學他就教得不好了),當時我要考會計師的時候(我要聲明,我現在不想考會計師,但是我要求自己要有會計師的能力),所有老師只有他反對,因為他說,你已經有記帳士的工作,就好好地做,不用再想其他的了。當然,這對豪氣萬丈的我是潑冷水的打擊,我當下也會生氣,但是呂瑞芳老師卻像慈母般地告訴我,林老師是對的,人要務實,不能一直空有夢想。所謂的忠言逆耳,大概就是像林老師這樣的人吧,因此我也很更加敬重這位啟蒙老師,為此給己的筆名命名以紀念。也非常感謝蔡振豐老師,因為他細心教我大學一年級的國文,用思辨的角度傳授儒家與道家思想,讓我看到法律以外的美麗世界,引發我的好奇心。若不是他一直以來的關照,還有鼓勵我考公證人看看,我還真沒有想要重讀法律的想法,可能就立不下決定,匆匆過這一生呢!
43會員
43內容數
這裡將分享我讀過的好書與好電影的心得,這些心得將以隨筆的方式寫成,歡迎各位參觀喔,請多多指教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