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還亂的家務事| 從「公主之死」談北朝鮮卑漢化過程中的兩性衝突(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公主之死」是台灣中央研究院的研究員李貞德所寫的一本小書,副標是「你所不知道的中國法律史」。內容是以西元六世紀的歷史人魏收所撰寫的刑案為個案對象,主旨是以北魏鮮卑蘭陵長公主和他的駙馬劉輝的家庭婚姻糾葛談中國法律史中的女性地位。
然而,對一般讀者而言,這本書雖然整理出了不少與此個案有關的歷史資訊,但卻由於其陳述方式過於黏附在「現代西方女性/女權」的觀點,因此對一般非歷史科系又想關心華夏歷史上的兩性議題的讀者而言,可能會覺得失之偏頗,覺得有重新探討的必要。
其次,副標「法律」的用詞其實也有待商榷。因為,在華夏傳統的觀念中,除了「法」的觀念,影響更深遠的是「禮」的觀念,所以,若以「法律」概括「禮義」的概念,也會讓一般讀者忽視這個華夏傳統中的重要區隔。
最後,早期的儒家學說與希臘雅典哲人都相信「人是政治的動物」,而這也是想從歷史脈絡解決社會問題的知識人所想了解的議題。因為,對知識人而言,唯有深入了解過去,大家才有機會針對相關議題提出適切的改革新方案。
從這觀點出發,在兩性問題複雜的今天,我們確實有必要深入了解一下這個在中國禮法史上的著名個案,從南北朝時期胡漢融合中所發生的文化衝突探討如何從體制改善兩性關係。
公主之死
首先請大家認識一下這齣悲劇的第一女主角 : 蘭陵長公主。
蘭陵長公主是北魏孝文帝的女兒,但是這件個案是發生於孝文帝的兩位繼任者(宣武帝和孝明帝)相繼繼位的時候,所以「魏書」稱其為「長公主」,而不稱「公主」。這個身份其實頂有意思,因為這意味著她在鮮卑皇族中的輩份其實算是高的。另外,很多嗑瓜觀眾所關心的容貌問題,她應該是非常漂亮的。
至於這齣悲劇的第二女主角,不同於一般的兩性感情劇,其角色不是長公主的情敵,而算是弟媳,魏書稱其為「靈太后」。靈太后出身顯貴,父親曾經官拜宰相,在其姑姑的引薦下進了宮成為宣武帝的妃子,並且為宣武帝生了一個兒子,即後來的孝明帝。這裏要補充說明的是,宣武帝之所以一直沒有兒子,可能和北魏鮮卑族的「母死子貴」慣例有關。
北魏是鮮卑族拓拔部所建立,在其建立北魏時,應該是為了防止後宮發生太后或外戚干政的情況,所以在皇子被冊立為皇太子時,都會先殺了皇太子的親生母親。雖然根據鮮卑前期皇族的說法,這種作法是仿照漢武帝立太子殺勾弋夫人的前例,但其實漢朝和漢族後來大多情況仍是「母以子貴」的情況較多,大多漢族女性是很樂於(甚至期待)為夫家生育兒子以確保自己在夫家的地位的。
靈太后在本案中特殊的地方是在她算是北魏皇朝第一個「母以子貴」的皇太后。按照前例應該被處死的靈太后因為「勇敢地」為宣武帝生了一個兒子,又逢宣武帝持續推行漢化政策,再加上(宣武帝)母親在十四歲時被處死的個人經歷,所以果斷地廢除了「殺母」的政策,(靈太后)因此得以在六歲的小皇帝元詡即位時當政。(靈太后後來的許多作為從漢族皇室或世家觀點看來其實非常爭議,但是「公主之死」的作者李貞德似乎有意無意地以北魏皇家女性的辯護律師自居而刻意省略此方面的訊息,所以我們也循例在此先做保留,以免有些漢人男性讀者在此階段就將討論焦點轉到了靈太后的身上。畢竟,本案的焦點應該還是在蘭陵長公主和其夫婿身上。)
接下來要介紹的就是「公主之死」這部戲的第一男主角劉輝了。在這個案子中,劉輝的身份比較特殊的地方在他的父親劉昶。劉昶原來是南朝劉宋皇室的成員,因為劉宋宮廷內鬥遭到牽連只好北奔,加上帶來了一定的人力物力,所以受到北魏朝廷的封爵,得以維持貴族的生活。所以,某種程度上,劉輝平日在北朝宮廷應該是備受禮遇的,再加上相貌堂堂,因此在北魏這樣的「外貌王朝」看來絕對是公主婚配的好對象。
因此,他和長公主婚配的考量一開始就有相當高的「政治聯姻」成分,初始或有些男歡女愛的感情成分,但基礎並不穩固。根據魏收的記載,兩人的感情發生裂痕的主因在於長公主發現自己不是劉輝的「唯一」。長公主曾經處死一名懷有劉輝骨肉的婢女,並且將其開膛剖肚、取出胎兒、以草料填充後,再送回給駙馬劉輝。
據說,劉輝因此大為震驚,與長公主的關係從此降為冰點。當政的靈太后於是出面協調,最後下令削去駙馬爵位,兩人離婚。不過,「漢化」既然還是北魏的宮廷政策,那麼「長公主」和 「駙馬」的這樁政治聯姻自然不能輕易解除,於是在太監和大臣聯手的勸導下,長公主和駙馬復合了。
更令人驚奇的是,公主一年後懷孕了。只是,駙馬這段時間顯然特別忙,因此又讓兩位(已婚)女子懷孕了。
對一般所謂的女性主義者,這段情節大概很像嗑瓜群眾或美式肥皂劇喜歡安排的情節,而這位駙馬就像現代媒體上常常出現的不懂得珍惜自己家室的花心男子,需要號召天下姐妹共同聲討之。事實上,長公主身邊的鮮卑女性親友也這般做了,這讓本就心高氣傲的長公主按捺不下這口氣,與駙馬的衝突開始升高。
接下來發生的事,儘管有些讀者可能可以猜到了,但我們還是暫且保留,從男女主角的角度出發,想想這時候他們還有什麼其他選項? 這個問題不容易回答,因為他們的婚姻是政治聯姻,雙方都算家世顯赫,長公主固然是孝文帝的女兒,屬於顯赫的鮮卑皇族,但駙馬姓劉,算是漢族第一皇室劉氏的後代,如果好好宣傳,在當時的漢族中想必仍有一定的號召力。
已經不想再過遊牧生活的鮮卑皇室還有希望政局穩定的漢族大臣,想必都會希望兩人能夠好好相處。這時候,他們能做什麼? 對於喜歡投票決定事情的人,更應想想,我們要如何提案讓這兩人能夠好好相處下去?
由於這部分的努力,基本上是編劇會有興趣的課題,所以,讓我們一起從「編劇」的角度好好想想,我們能為這對名流夫妻做些什麼安排?
第一種可能,自然是請長公主的鮮卑姐妹淘們不要再為長公主抱不平了!因為按照漢族和儒家禮法,嫁出去的女兒就應以夫家為重。不過,這樣的論點大概不是當日的鮮卑皇族女仕們或今日的女權主義者可以聽得下去的。所以,做編劇的自然得另作安排。
第二種可能,當然就是請個心靈口巧的女說客去說服長公主賭一下。因為,按照漢族的禮法,只要生個男孩,就有機會「母以子貴」。以後駙馬做什麼,都會先考慮自己兒子的感受或利益,長公主和駙馬的感情也會越來越好。只是,這樣的論點,很有女子平權觀念的長公主不見得聽得下去。所以,做編劇的還得繼續想辦法。
第三種可能,也許可以搬出佛祖。南北朝是佛教盛行的時代,以「佛教不殺生」為由告訴長公主,前次長公主殺害駙馬的親骨肉,手段實在太殘忍,駙馬受不了,想要把孩子生回來,才會一直出軌。只是,這個理由,對常常聽和尚講經的人或許有點用,但如果長公主真是心慈的虔誠佛教徒,大概也不會輕易做出殺嬰塞草的舉動了。所以,做編劇的還得另想辦法。
不過,這樣一來,這齣劇就全在如何說服長公主上打轉了,而長公主似乎是位自視甚高的女子,要說服她接受夫妻感情破裂的事似乎不太可能。所以,做編劇的要知道掌控節奏,讓讀者領悟長公主「不聽勸」的個性後,就讓第一幕儘早結束,進入「公主之死」的第二幕。
至於,下一幕會發生什麼事呢,就先請各位想當編劇的讀者試想想有什麼「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發展了!
avatar-img
52會員
425內容數
曬書天,好奇地。 文圖連播,播出新識界。 紅柿子在這方小天地不只曬書,也曬心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孔融讓梨」的故事因為「二十四孝」的流傳在華夏世界一度為人所熟知,然而,但是,被東西文化夾擊的現代華人對孔融長大後的兄弟關係其實不太清楚。小孔融懂得讓梨給哥哥,那麽,孔融長大後又有什麼成就呢?為何許多網路文章又共同只孔融白目呢?一起來探討吧!
「西域和尚」鳩摩羅什的一生充滿傳奇。在強權的威脅中,他破戒娶妻生子,卻依舊成為名滿天下的一代高僧。也許,處在亂世的鳩摩羅什對金剛經的了悟其實並不亞於最初的佛陀悉達多,才能使他所翻譯的金剛經成為華夏世界傳抄最廣的一本經書。
浪漫雖是讓故事好聽的重要元素,但是歷史劇中錯設的浪漫自然會引起觀眾認識歷史的混淆與戲劇結構的偏斜。很不幸地,花了大筆前瞻預算製作的公視戲劇「斯卡羅」似乎就犯下了這樣的錯誤。
所以,現在我們在日常生活說「浪漫」,其實多是從「romanticism」轉來的 ; 我們感受到的「浪漫」也是非常「romatnic」的。不過,浪漫和羅馬帝國有關係嗎?一起來探討「浪漫」和「羅馬帝國」的關係吧!
因為文化的關係,「狀元」雖然在華夏文化圈中的意思很明確,卻不是一個英語世界容易理解的字眼。到底,狀元和天才有什麼不一樣?狀元們的成功之道又是什麼呢?一起來了解吧!
亞瑟王和羅賓漢都是因為受到好萊塢青睞而在二十世紀成為自由世界裡家喻戶曉的人物。不過,亞瑟王畢竟是一個王,所以相關創作還是以國王、貴族、騎士的生活為重心,而羅賓漢則是濟弱的民眾英雄,領導人民反抗當權者不公不義的統治。想要了解亞瑟王和羅賓漢的英雄塑造,就不得不提諾曼人對英國歷史的影響。
「孔融讓梨」的故事因為「二十四孝」的流傳在華夏世界一度為人所熟知,然而,但是,被東西文化夾擊的現代華人對孔融長大後的兄弟關係其實不太清楚。小孔融懂得讓梨給哥哥,那麽,孔融長大後又有什麼成就呢?為何許多網路文章又共同只孔融白目呢?一起來探討吧!
「西域和尚」鳩摩羅什的一生充滿傳奇。在強權的威脅中,他破戒娶妻生子,卻依舊成為名滿天下的一代高僧。也許,處在亂世的鳩摩羅什對金剛經的了悟其實並不亞於最初的佛陀悉達多,才能使他所翻譯的金剛經成為華夏世界傳抄最廣的一本經書。
浪漫雖是讓故事好聽的重要元素,但是歷史劇中錯設的浪漫自然會引起觀眾認識歷史的混淆與戲劇結構的偏斜。很不幸地,花了大筆前瞻預算製作的公視戲劇「斯卡羅」似乎就犯下了這樣的錯誤。
所以,現在我們在日常生活說「浪漫」,其實多是從「romanticism」轉來的 ; 我們感受到的「浪漫」也是非常「romatnic」的。不過,浪漫和羅馬帝國有關係嗎?一起來探討「浪漫」和「羅馬帝國」的關係吧!
因為文化的關係,「狀元」雖然在華夏文化圈中的意思很明確,卻不是一個英語世界容易理解的字眼。到底,狀元和天才有什麼不一樣?狀元們的成功之道又是什麼呢?一起來了解吧!
亞瑟王和羅賓漢都是因為受到好萊塢青睞而在二十世紀成為自由世界裡家喻戶曉的人物。不過,亞瑟王畢竟是一個王,所以相關創作還是以國王、貴族、騎士的生活為重心,而羅賓漢則是濟弱的民眾英雄,領導人民反抗當權者不公不義的統治。想要了解亞瑟王和羅賓漢的英雄塑造,就不得不提諾曼人對英國歷史的影響。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讀《舊唐書.后妃傳》至肅宗張皇后,覺得頗有幾點可說。
Thumbnail
后妃傳在史書中,向來都是被「略過不讀」的段落。 唐史這次要來細細的讀,原因他們自己寫得很清楚。李淵沒有正宮皇后,引發了李世民跟李建成的太子之爭。又有武后,韋后,以至於楊貴妃,無不牽動大唐氣運。 由此可知,母儀天下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情。 這種台詞在前朝史書是看不見的。臭都是臭別人家。
Thumbnail
中國歷史上再婚過的皇后並不在少數,然而有一位女子先後成為兩個國家的皇后,她的功與過、褒與貶要如何界定呢?在梟雄動亂的歷史洪流中,他又是如何自處的呢?
Thumbnail
今年初看各家預告時,《度華年》就是我期待值滿高的一部陸劇!它是由墨書白的小說《長公主》改編而成,講述出身世家的長公主李蓉和身為寒門學子的駙馬裴文宣成婚後,在朝堂算計中遇害身亡又雙雙重生的故事。 這部作品最大的特色,想必就是「雙重生」這個設定了!李蓉和裴文宣前世因誤會分開了十七年,直到死前都還在互相猜
Thumbnail
採用了長孫夜的小女兒計策,李世民順利出宮,並召來秦叔寶,共赴尉遲恭府。 然而,就在男人們忙著爾虞我詐的時候,女人之間,也展開了一場真心的對談……
Thumbnail
從此,唐國史上開啟了為期三個月的『馬朝』,其效率、清廉,沒有一位唐國國君能比;同時,唐國野史也出了第一位男后:梁皇后。
Thumbnail
比較有意思的是當時的社會結構。 在性別方面,當時的女權很高? 不知原著是否考究,或者是為了畫面美觀,多安排一些女性角色吧。 在階級方面,人權同樣是低落的,人口販賣隨處可見,不分男女。 在種族方面,各國之間的移民、流動、婚姻似乎也很頻繁,或許是戰國末期的現象,也為秦朝的統一建立的基礎。
Thumbnail
§ 《漢書.西域傳》 § ……烏孫於是恐,使使獻馬,願得尚漢公主為昆弟。天子問群臣議:許加:「必先內聘,然後遣女。」烏孫以馬千匹聘。漢元封中,遣江都王建女細君為公主,以妻焉。賜乘輿服御物,為備官屬宦待御數百人,贈送甚盛。烏孫昆莫以為右夫人;匈奴亦遣女妻昆莫,昆莫以為左夫人。公主至其國,自治宮室居,
Thumbnail
我是大魏景陽郡主楚昀,父親是大魏名將鎮北王楚鈞,父親過世後長兄楚霆繼承王位;母親是先帝長姐長樂長公主,長姐是永寧郡主、現在鄰國大渝的皇后楚寧。 爹爹過世那年我八歲,我也弄不明白究竟發生了什麼。我快滿九歲時,宮裡來了消息,大表兄陛下要姐姐帶我一起回京。
Thumbnail
柳宅裡,晚膳遲遲未開,柳家眾人尚在震驚中。 不過一刻鐘前,宮中的報信官方來過,告知柳家那位皮膚黝黑的姑娘明日進宮陪伴公主娘娘。 公主娘娘,就是當今皇上的母親,曾是太子妃,然北國女王不顧倫常與國際情勢,硬是喝馬帶刀地闖進太子府,搶走太子為夫,威脅說: 「若不休妻,她命即休。」太子護妻護子心切,當場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讀《舊唐書.后妃傳》至肅宗張皇后,覺得頗有幾點可說。
Thumbnail
后妃傳在史書中,向來都是被「略過不讀」的段落。 唐史這次要來細細的讀,原因他們自己寫得很清楚。李淵沒有正宮皇后,引發了李世民跟李建成的太子之爭。又有武后,韋后,以至於楊貴妃,無不牽動大唐氣運。 由此可知,母儀天下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情。 這種台詞在前朝史書是看不見的。臭都是臭別人家。
Thumbnail
中國歷史上再婚過的皇后並不在少數,然而有一位女子先後成為兩個國家的皇后,她的功與過、褒與貶要如何界定呢?在梟雄動亂的歷史洪流中,他又是如何自處的呢?
Thumbnail
今年初看各家預告時,《度華年》就是我期待值滿高的一部陸劇!它是由墨書白的小說《長公主》改編而成,講述出身世家的長公主李蓉和身為寒門學子的駙馬裴文宣成婚後,在朝堂算計中遇害身亡又雙雙重生的故事。 這部作品最大的特色,想必就是「雙重生」這個設定了!李蓉和裴文宣前世因誤會分開了十七年,直到死前都還在互相猜
Thumbnail
採用了長孫夜的小女兒計策,李世民順利出宮,並召來秦叔寶,共赴尉遲恭府。 然而,就在男人們忙著爾虞我詐的時候,女人之間,也展開了一場真心的對談……
Thumbnail
從此,唐國史上開啟了為期三個月的『馬朝』,其效率、清廉,沒有一位唐國國君能比;同時,唐國野史也出了第一位男后:梁皇后。
Thumbnail
比較有意思的是當時的社會結構。 在性別方面,當時的女權很高? 不知原著是否考究,或者是為了畫面美觀,多安排一些女性角色吧。 在階級方面,人權同樣是低落的,人口販賣隨處可見,不分男女。 在種族方面,各國之間的移民、流動、婚姻似乎也很頻繁,或許是戰國末期的現象,也為秦朝的統一建立的基礎。
Thumbnail
§ 《漢書.西域傳》 § ……烏孫於是恐,使使獻馬,願得尚漢公主為昆弟。天子問群臣議:許加:「必先內聘,然後遣女。」烏孫以馬千匹聘。漢元封中,遣江都王建女細君為公主,以妻焉。賜乘輿服御物,為備官屬宦待御數百人,贈送甚盛。烏孫昆莫以為右夫人;匈奴亦遣女妻昆莫,昆莫以為左夫人。公主至其國,自治宮室居,
Thumbnail
我是大魏景陽郡主楚昀,父親是大魏名將鎮北王楚鈞,父親過世後長兄楚霆繼承王位;母親是先帝長姐長樂長公主,長姐是永寧郡主、現在鄰國大渝的皇后楚寧。 爹爹過世那年我八歲,我也弄不明白究竟發生了什麼。我快滿九歲時,宮裡來了消息,大表兄陛下要姐姐帶我一起回京。
Thumbnail
柳宅裡,晚膳遲遲未開,柳家眾人尚在震驚中。 不過一刻鐘前,宮中的報信官方來過,告知柳家那位皮膚黝黑的姑娘明日進宮陪伴公主娘娘。 公主娘娘,就是當今皇上的母親,曾是太子妃,然北國女王不顧倫常與國際情勢,硬是喝馬帶刀地闖進太子府,搶走太子為夫,威脅說: 「若不休妻,她命即休。」太子護妻護子心切,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