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捕風捉影/真相捕捉》(The Capture)中的真相與正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掌權者只要「負責任」就好;沒有權力的人,只能為此「付出代價」!

朋友在網上問我:對於《捕風捉影/真相捕捉》(The Capture)這類影片是否喜歡?我說:「對於非主流觀點的論述,都很值得看看。」

花了一天時間看完第一季中的六集。心想:「真巧,前兩天才看了介紹德國哲學家班雅明1936年有關《古典藝術與機械複製的藝術》的視頻。作者似乎在85年前,就對攝影藝術做出了預言。」

班雅明在論述中提到,相較於由主觀意識所繪製的畫作,客觀拍攝下的相片(或影像),真的就能還原「真實」或「真相」嗎?照片和影像,難道不也是攝影者透過主觀取景,篩選範圍、角度、色彩、表情、動作......後所產生的「藝術創作品」嗎?

對應劇中對白:「移花接木」會不會不是偽造證據,而只是重演我希望你看到的現實呢?

《捕風捉影/真相捕捉》片中「更正」(correct)訊息的手法,似乎也有點像高科技相片與傳統畫作的對比。只是讓公平、公正、正義、民主、自由...的「正當性」,被包裝得更趨近合理化、有效率而已。

若以「正義」為題探討這部片子,會讓我想到三個方面:

(一)從結果來看:

李清照四十九歲喪夫再婚後,發覺其夫為騙其錢財而施暴於她,於是上庭控夫張汝舟謊報資歷,謀得官職,後來官府查證屬實,判其流放柳州。可是依大宋律法規定「妻控夫,雖得實,徒二年」也就是李清照自己也得坐牢兩年。

後來李清照幸得先夫趙明誠任職於吏部的表哥出手搭救,不僅離婚成功,也只坐牢了九天牢就出獄了。

李清照控夫、大宋律法、趙明誠的表哥利用官職之便救了李清照,三者何為「正義之舉」?--就現實來看,「特權」戰勝了當時女子不得主動要求離婚的「道德」和妻控夫,雖得實,徒二年的「律法」--而此「特權」反而救了李清照一命,也令其詩詞有機會流傳後世,為宋代文學做出重大貢獻。

(二)從過程來看:

自身服兵役時,曾協助保安官做過一次偵訊筆錄,當時發現原來「保有個人隱私」對一般大眾來說只是妄想--隱私之所以未被侵犯,或許只是因為你還不夠重要,隱私內容不具價值。

早年廣告公關作業常參與企業核心決策;身邊也有不少好友在為藝人、政治人物操刀。漸漸能對諸多外人看不懂、甚至罵到不行的政策、行為產生同理心--許多外表看似不合邏輯的決策,其實都有其合理性(但不一定合情合法!)。只不過一般人未曾探究其中的難言之隱罷了。

一路走來,對於「眼見未必為實」的說法,頗能體會。也對權力者捍衞的公平、公正、正義、民主、自由、歷史真象......,帶有質疑。

(三)從起心動念來看

從造字初衷看「正義」一詞代表的意義:

「正」:上方為邑(城池),下方為止(趾,指前進方向),為「征、徵」的本字。「各」:上為象,下為邑(城池),表示騎象的異族進犯城池。為「略」的本字。其反義詞為腳趾背向城邑的「出」,表示離鄉征戰。

上述二字,均以「我方」角度定義。故有方向上之不同,征是我攻打別人(邑在外),略是別人來犯我(邑在內)--因此,古人稱仗義向外討伐為「正」,他人不義的侵略為「各」;武力掠財為「侵」,武力占地為「略」。

譬如:基督教宣稱的十字軍東征,在伊斯蘭世界被稱為法蘭克人入侵;日本歷史中的「出兵」、「進入」中國,在中國被視為「侵華」。至於1895年至1945年間的台灣,究竟是「日本」、「日治」、「日據」,還是「日殖」時代,也會因為台灣政黨立場與觀點不同而產生多種表述。

「我」,原指許多利齒的武器外形(超級的戌),後來將威猛的武器視為「我」(大戌,第一人稱),而只用於短程集發的弓弩排箭為「尔」(爾的本字,第二人稱)。
「義」,上為羊(「祥」的本字,指祭祀占卜顯示的吉兆),下為我。造字本義:指吉兆之戰--古人在征戰前舉行祭祀儀式,占卜凶吉;如果顯示吉兆,證明此役受神靈助佑,因而被視為符合道德、公理,是仁道、公正之戰。

由此看來,「征」「略」「我」「義」的判定標準,皆有依「戰爭中的勝方」,「當下擁有至高權力者」,或「武力強大者」來決定的傾向。

從中世紀歐洲的十字軍東征,到今日恐怖分子發動之「聖戰」,幾乎都是奉神與宗教之名,或以正義為名出師,排除異己,殘害他人寶貴生命--911事件,對塔利班政權來說是「正義」之舉;事後美國對阿富汗發動的軍事攻擊,亦被另一群人視為「正義」的反撲。

而既然自許為「正義之師」,出兵前必然需具備出兵的正當性。十字軍東征前,對外發表了《和平宣言》;納粹《黨衛隊誓詞》中宣稱「不信上帝者是傲慢、自大和愚蠢的;他不能成為我們一員。」;1934年日本發表天羽聲明(華人稱之為:侵華宣言)中強調:進兵中國,是為了「維護東亞和平及秩序」,而「列強或國聯運用其政策以凌奪中國」才是擾亂東亞和平的行為。

*  *  *  *  *  *  *  *

《捕風捉影/真相捕捉》第一季終了,情報局主管在象徵道德、法律最後防線,而現場卻沒有其他人,也沒有監視器約束、規範(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法庭上,對充滿正義感的調查員瑞秋進行利益勸說:「妳能想像這麼做(揭發真相)會造成多大的影響嗎?」

談話中,情報局主管感慨說道:「對公眾來說,無知是福,這樣對大家都好。」或許,這正是綜觀現實的當權者,非常誠懇,且帶有警示意味的肺腑之言啊!

故事尾聲,原本與不幸慘死的人權律師漢娜,同樣保有善良意志和道德價值的調查員瑞秋,最終做出了一個「聰明」,且能「造福人群」的選擇。

而至於劇中人物各為自己做出不同抉擇的結局如何,就讓咱我們拭目以待,看看第二季會怎麼演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所遇隨心的沙龍
6會員
9內容數
紫微諮詢師。本身經驗過NLP、催眠、敘事、哲學諮商……等相關歷程,出版過2本書,並於各大企業授課超過700場次。《從紫微斗數看懂人心平常》是透過分享來談者所遭遇的各種人生百態,回看自我人生際遇中的巧合與必然,進而認識自己,理解人生。
所遇隨心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6/30
關於主動助人這件事,我這幾年有深刻感觸,我曾經寫過一段話:「每個人當盡力種自己的(福)田,而不要干涉鄰人如何耕他們的,因為那地並不歸你。」 也因此,我不會催促各位採取行動。因為若你沒來找我,表示現在過得相對還不錯,沒有迫切需要。而這樣,不就很好? 萬般剎那,所遇隨心~~人在江湖,沒事就是好事!
Thumbnail
2024/06/30
關於主動助人這件事,我這幾年有深刻感觸,我曾經寫過一段話:「每個人當盡力種自己的(福)田,而不要干涉鄰人如何耕他們的,因為那地並不歸你。」 也因此,我不會催促各位採取行動。因為若你沒來找我,表示現在過得相對還不錯,沒有迫切需要。而這樣,不就很好? 萬般剎那,所遇隨心~~人在江湖,沒事就是好事!
Thumbnail
2024/06/30
大家好,我是阿捨。 這幾年開始正式幫朋友、朋友的朋友論命盤。很多人好奇問我:「為什麼接觸了超理性的心理學和哲學諮商後,反倒又去學紫微論命了呢?」 我說自己這幾年親身經歷的諸多事件,以及因此而產生的想法……。 「這好像不是一般命理師該有的商業思維吧?」朋友滿臉疑惑看著我說。
Thumbnail
2024/06/30
大家好,我是阿捨。 這幾年開始正式幫朋友、朋友的朋友論命盤。很多人好奇問我:「為什麼接觸了超理性的心理學和哲學諮商後,反倒又去學紫微論命了呢?」 我說自己這幾年親身經歷的諸多事件,以及因此而產生的想法……。 「這好像不是一般命理師該有的商業思維吧?」朋友滿臉疑惑看著我說。
Thumbnail
2024/06/30
〈哈利波特〉電影中有座意若思鏡(The Mirror of Erised),鏡子頂端刻著一行銘文。將字母翻轉並重新排列後,會得到這樣的句子:「I show not your face but your hear.」 首先,在期待透過「紫微論盤」瞭解自己之前,有幾件事想先讓您知道一下……。
Thumbnail
2024/06/30
〈哈利波特〉電影中有座意若思鏡(The Mirror of Erised),鏡子頂端刻著一行銘文。將字母翻轉並重新排列後,會得到這樣的句子:「I show not your face but your hear.」 首先,在期待透過「紫微論盤」瞭解自己之前,有幾件事想先讓您知道一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春節期間中國熱播電影「第二十條」引起了很多討論,電影裡面主要有三條線,談論人們面對各種不公義的反抗,這是否構成正當防衛?中國最高人民法院,強調「法不能向不法讓步」,說第二十條已經被喚醒,還要持續落到實處。本集將討論正當防衛的法律問題。
Thumbnail
春節期間中國熱播電影「第二十條」引起了很多討論,電影裡面主要有三條線,談論人們面對各種不公義的反抗,這是否構成正當防衛?中國最高人民法院,強調「法不能向不法讓步」,說第二十條已經被喚醒,還要持續落到實處。本集將討論正當防衛的法律問題。
Thumbnail
本文通過重現和解讀史料,探討清末中國的司法及社會治理方式,提及商業爭端、族規、謀殺案的司法程序,以及地方治理方式等。文章針對歷史事實展開推理,旨在提供讀者不同角度的歷史觀察。
Thumbnail
本文通過重現和解讀史料,探討清末中國的司法及社會治理方式,提及商業爭端、族規、謀殺案的司法程序,以及地方治理方式等。文章針對歷史事實展開推理,旨在提供讀者不同角度的歷史觀察。
Thumbnail
每每討論到廢死議題, 人們往往流於情緒, 甚至成為政治攻防的籌碼。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每每討論到廢死議題, 人們往往流於情緒, 甚至成為政治攻防的籌碼。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八尺門的辯護人》透過故事向觀眾傳達,真相就像個多重宇宙,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受到個人情感和經歷的影響,因為看待事件的角度存在盲點,因此應保持謙卑與開放的心態,不隨意下定論,需要保持批判性思維,積極尋求更多資訊,從不同角度去了解事件。
Thumbnail
《八尺門的辯護人》透過故事向觀眾傳達,真相就像個多重宇宙,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受到個人情感和經歷的影響,因為看待事件的角度存在盲點,因此應保持謙卑與開放的心態,不隨意下定論,需要保持批判性思維,積極尋求更多資訊,從不同角度去了解事件。
Thumbnail
3/18夢到審判法庭審理的 七宗罪 是 色慾罪,接著就陸續爆發跟性有關的新聞。 當大家都在討論性騷擾的時候,就是大家開始懂得「界線」的時候。 一個界線不明確的人則不會懂得如何「尊重」,而不懂得尊重的人就會有誰要聽誰的「控制」課題,這樣對任何關係來說,都是毒。 孔子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言、非禮勿聽、非
Thumbnail
3/18夢到審判法庭審理的 七宗罪 是 色慾罪,接著就陸續爆發跟性有關的新聞。 當大家都在討論性騷擾的時候,就是大家開始懂得「界線」的時候。 一個界線不明確的人則不會懂得如何「尊重」,而不懂得尊重的人就會有誰要聽誰的「控制」課題,這樣對任何關係來說,都是毒。 孔子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言、非禮勿聽、非
Thumbnail
「是要正義還是利益?這是律師一輩子尋求的平衡」 #宅質劇 #推薦 #台劇 #不負責任分享 #觀後感
Thumbnail
「是要正義還是利益?這是律師一輩子尋求的平衡」 #宅質劇 #推薦 #台劇 #不負責任分享 #觀後感
Thumbnail
致謝MPlus|云閱讀刊登本文:https://www.mplus.com.tw/article/4453# 時隔兩三年再度觀賞舞台劇,在上一次的《馬鞍藤的春天》中,對於台灣政治歷史的感觸讓在場的許多學生離席之際,我仍然止不住眼淚只能等待冷靜。於是對於類似題材的關注,讓我再度到了劇場。 然而這篇後感
Thumbnail
致謝MPlus|云閱讀刊登本文:https://www.mplus.com.tw/article/4453# 時隔兩三年再度觀賞舞台劇,在上一次的《馬鞍藤的春天》中,對於台灣政治歷史的感觸讓在場的許多學生離席之際,我仍然止不住眼淚只能等待冷靜。於是對於類似題材的關注,讓我再度到了劇場。 然而這篇後感
Thumbnail
〈生死之間—人權影展巡迴放映計畫〉—後感 人權影展的開幕式播放了三部紀錄片,分別是《告別死刑—蒙古國廢死踏查》、《當我們冤在一起》,以及《砍掉不重練-伊利諾州廢死經驗》。而這分別讓我們去看到的是冤案、死囚以及國家的死刑。 談到死刑歷來我都認為我們該問的問題究竟是:死刑是否應該廢除?或者,死刑是否應該
Thumbnail
〈生死之間—人權影展巡迴放映計畫〉—後感 人權影展的開幕式播放了三部紀錄片,分別是《告別死刑—蒙古國廢死踏查》、《當我們冤在一起》,以及《砍掉不重練-伊利諾州廢死經驗》。而這分別讓我們去看到的是冤案、死囚以及國家的死刑。 談到死刑歷來我都認為我們該問的問題究竟是:死刑是否應該廢除?或者,死刑是否應該
Thumbnail
今時今日的安穩,是上一代留給我們的成果,我們最基本是否有責任為下一代,維持一個不論貧富、不論身份,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社會? 一直都在等待看這電影《一級指控》,可是這電影一拖已經是三年的光景。可是在三年前上映和今日在螢光幕上看這套戲,在某面目全非之地看法治,著實令人感到諷刺和唏噓,在公義消失得無影無
Thumbnail
今時今日的安穩,是上一代留給我們的成果,我們最基本是否有責任為下一代,維持一個不論貧富、不論身份,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社會? 一直都在等待看這電影《一級指控》,可是這電影一拖已經是三年的光景。可是在三年前上映和今日在螢光幕上看這套戲,在某面目全非之地看法治,著實令人感到諷刺和唏噓,在公義消失得無影無
Thumbnail
朋友在網上問我:對於《捕風捉影/真相捕捉》(The Capture)這類影片是否喜歡?我說:「對於非主流觀點的論述,都很值得看看。」 客觀拍攝下的相片或影像,真的就能還原「真實」或「真相」嗎?對應劇中對白:「移花接木」會不會不是偽造證據,而只是重演我希望你看到的現實呢?
Thumbnail
朋友在網上問我:對於《捕風捉影/真相捕捉》(The Capture)這類影片是否喜歡?我說:「對於非主流觀點的論述,都很值得看看。」 客觀拍攝下的相片或影像,真的就能還原「真實」或「真相」嗎?對應劇中對白:「移花接木」會不會不是偽造證據,而只是重演我希望你看到的現實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