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兩篇文章為同一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最近閒來無事,與昔日幾位工作夥伴聯繫話家常,雖然現在各處不同工作場合,各為其主,但基本上,工作專業上相差不遠,各人的際遇卻相差甚遠,總的來說,好像都是隨波逐流。有的人任職一年多,不出兩年就換新東家,我問:「為何?」總是常聽到那句:「公司制度福利不好、工作壓力大、老闆如何如何……等等。」我又問:「你對現在這家公司感受如何?是否可一展長才?」對曰:「公司管理很亂。」言下之意也不好。在我看來,不出多時,擇一好日、好時,辭職書必然隆重呈上,理由是:「因個人生涯規劃,所以要離開公司……。」總之,言下千百個不願意。
這些年來跟隨精舍修行,在阿伯的教誨下,消業障、補福德資糧、提升心性,從多方面自我改造反省,他人其實無法幫上自己什麼忙。若論友人在工作上的浮游不定,過去的我也是如他一般。職場上有「三年的魔咒」,每當任職滿三年之際,莫名心動化為行動,一心一意想逃離這家公司,而且果斷,絲毫不猶豫。但其實「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因為福報不足,所以貴人不現,一生終難有所成就。如果自尋台階下,硬說是懷才不遇,那是自我抬舉及對因果的無知否定。
相較於我的那些昔日夥伴,慶幸自己找到目標不再茫然,但也惋惜他們還在迷境中浮沉,終日得過且過,必將更難過。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年歲的增長,自我本錢是會消耗的,除非遇到貴人賞識提攜,但是學佛又讓我明白:「自己才是自己的貴人!」
下弦月色駐心頭
迷茫世事擾無休
晨昏誦經勤未斷
自性自度何所求
分享二
近日一位久未相見友人傳來一段自拍視頻,並附上寫意詩句。場景是美濃郊區某野溪山澗,潺潺流水與亂石相對成趣,水聲、風聲、竹子搖曳聲,聽那夏日雨後的蟲鳴鳥叫,和應天、地、人的孤獨對話。他說:「吃完便當,恭誦一段〈藥師咒〉,心情寂靜舒暢,值此時刻,探尋那傳說中的禪,又思禪定為何物,真想對號入座,不亦快哉!」他冥思中吶喊著:「我是誰?誰是我?我將依歸何處?」
但在我看來:「你就是你,雖換了地方,你還是原來的你!」何以見得?「觸景生情總是詩,無病呻吟莫須有,詩意雖美人憔悴,只因著相而生心。」友人似乎誤解禪意,何為禪?何為定?《六祖壇經》云:「外若離相為禪,內心不亂為定。」所以外禪內定為禪定,但我知道友人內心蒙塵而罣礙,在此靜坐冥思,離禪定十萬八千,而佈施郊外蚊子,卻不失為另類「功德」。
是否當一個人有了錢、有了閒,又吃太飽時,「出頭」(台語)就多?沒錯,幾年打拼下來,他的福報夠、專業收入高,早已衣食無虞。他是我公司協力廠商負責人,身為一位高考及格電機技師,出版過專業書籍及兼課老師,因為幾年前聽信一位「高人」給他論命,指出他的陽壽大限,距今約略剩十年出頭,從此,他的理智始終無法超越他的信仰。
兩年多前與他一夜長談,論及佛法奧義,他老是喜歡說感應、求感應,我曾經跟他介紹牟尼精舍,但也許是「道不同,不相為謀」,亦或是門派之見,他一念起了:「既然來日無多,終日若要拚死拚活,不如現在每日快活。」所以公司業務逐步交給主管、親信操盤,而他偶會回公司看看,就此閒雲野鶴,現已處於半退休狀態,就等著他的「涅槃寂靜」之日到來。在此送給友人:
端坐冥思雲飛瀑
著相生心暗獨處
起心動念皆是妄
慧日長照菩提出
(分享完畢)
古大德云:「一年春盡一年春,野草山花幾度新,天曉不因鐘鼓動,月明非為夜行人。」黎明到來的腳步,不會因鐘鼓催促而加快;高掛天空的明月,更不會因夜行人而加倍放光,大自然的運行規律,從不為誰改變或停止。然而,活在俗塵的我們,總習慣以自我為中心,往往以主觀的好惡來詮釋外在人事物,任何外境稍不如己意、不順己意,就惱怒瞋恨、心懷怨憤,好像世間萬物必須依著「我」而轉似的。
《莊子•山木》篇中有則小故事:「方舟而濟於河,有虛船來觸舟,雖有惼心之人不怒。有一人在其上,則呼張歙之;一呼而不聞,再呼而不聞,於是三呼邪,則必以惡聲隨之。向也不怒,而今也怒。向也虛,而今也實。人能虛己以遊世,其孰能害之!」意思是:「在河中行舟,若有一空船撞了你的舟,即使是心胸狹隘、個性急躁、壞脾氣的人,也不會發怒。倘若來船上有人,那你就會高聲大喊要他讓開;如果喊一聲對方沒聽見,就再喊第二聲,如果第二聲還沒反應,那你一定會咒罵起來。為什麼先前不發怒,而現在卻生氣大怒呢?因為先前是一艘空船,所以不怒;如果船上有人,就會引起我們大發脾氣了。所以人若能虛心不自滿,變成像一艘『空船』一樣的悠遊於世,那麼還有誰能傷害他呢?」
這則〈空船理論〉非常有意思,亦如《六祖壇經》中所說:「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知曉所有外在環境的變化皆是因緣和合而成,才能幫助我們在面對任何超乎預期的人生際遇時,有更好的心態。世人的苦,在於太「把自己當回事」!生氣與不生氣、痛苦與不痛苦、煩惱與不煩惱、黑與白、是與非……,取決於世人能否將自己或別人當成艘「空船」!
許多時候,我們都被這個「我」掌控了,因為有「我」的存在,所以由我相衍生出了人相、眾生相與壽者相。內心被這個「我」左右,當別人昨晚因為失眠,而心情鬱悶、臉臭、口氣差時,你會認為自尊心受損,會認為他是在針對你。因為有「我」的存在,所以內心被這個「我」擺佈,當你討厭的人不小心撞到你時,你會認為他是故意的,是在找你碴。但實話說,一切都是自己的妄想心與分別心在編排故事,是自己太「把自己當回事」了!
所有的念頭、感覺、情緒,就像飄過天空的一片雲遮住陽光,但須臾之間,又被風吹向天邊,無影無蹤;也像驟然落下的一陣大雨,倏忽傾洩一地潮濕,轉眼間卻雲收雨停。生而為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功課,人生最開始有如雪花一般單純,但人生不會一帆風順,在成長的歷程中,我們會遇到許多事,於是有了苦、痛、樂。許多的人生經歷,會讓原本單純如雪花般的心,綻放出五彩斑斕的生命之花。老天是公平的,沒有委屈或不委屈的問題,凡事都有所得有所失,當人們執念於心中的委屈與不平時,失去的一定是內心最重要的安然與平靜!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修行,就是在考驗心量和執行力。沒有苦過、累過、磨過、哭過,修行心生不起來;當真實發自內心、真誠地懺悔之後,自己體悟了,才知道修行的真義。」
「心不清淨,在深山裡,也修不起來。重點不是在哪裡修持,而是如何學會讓自心在塵世中翻攪時,也能轉煩惱為菩提,破迷開悟。」
聖嚴法師說:「知足以後你就有東西給人;少欲之後,你就很富裕。因此,少欲知足,福德智慧就一定能夠具足。為什麼福德智慧能夠具足呢?我下面再講,少欲知足,大家要學習,很難。很難,但是要學習,不學習,很痛苦,很不容易變成少欲知足。因此,既然學了佛,一定要學習。少欲知足並不是等於不要,而是說,能夠有,很好!沒有呢?也很好!能夠有錢,多多益善,很好!如果一個錢也沒有呢?也很好!這個叫作少欲知足,錢是如此,人也是如此,物也是如此,任何東西都是一樣。」世人「想要」的很多,「需要」的卻很少,「人能虛己以遊世,其孰能害之」,念念知福,時時惜福,方知我心本無鄉,心安是歸處!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