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灌輸的價值觀】困在無形枷鎖中的我們|人物故事#08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又到了每週寫作的時間。


自從開始寫東西之後,才知道原來自己的話這麼多(誤),也才第一次真正把這些自己聽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這些社會現象,整理輸出成自己的看法。

不知不覺就迎來2021年年末,對我來說,這一年過得飛快且充滿了挑戰。


想起自己年初的時候,毅然而然決定離開一份舒適的工作,開始了自己想辦法「創造工作」的生活。

在疫情未見和緩的當下,很多人無法理解為何我會在此時此刻下如此決定。


因此,我想來分享一下我在出社會之後看到的、感受到的,以及我在心境上的轉換:



安逸的工作,是幸運、還是危機?


離職時,跟老闆促膝長談了一下。


我很喜歡我們公司,也很喜歡裡面的同事和前輩

大家都很好相處,彼此也都很互相照顧,我很慶幸自己能夠在這樣的環境裡工作。


就是這樣一份看起來無可挑剔的工作。


之前的文章裡也有稍微提到,我很感激自己擁有的一切…

但是,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我看著待在公司十幾年的前輩,彷彿已經可以預見自己往後的人生

是這樣的一成不變、平凡無奇。


這時我不禁思考:

二十幾歲當頭,做著一份安逸的工作,是幸運、還是危機重重?


沒有感受到進步的每一天,讓我如此地焦慮。

「這世界唯一不變的是,就是不停地在改變」



工作就是要忍耐,終有一天會媳婦熬成婆?


「工作中,會有很多自己不想做的事,在這數十年來,有好幾次我也想著要辭職」「但是,不管做著什麼樣的工作,大家都是這樣熬過來的」「很多事都無法照著自己的原先的意願走的」


是的,我明白。公司是團體,在團體中是身不由己的,你會被逼迫做很多自己不想做的事。


所以,人們會屈服,會妥協,淡淡地說一句「因為大家都是這樣過來的」。


不怪任何人,也沒有人有錯。


我能理解團體無法以個人為優先,而是以公司整體為優先,這很正常,天經地義。不然,每個人都如此任性妄為,只挑自己想做的事,那公司要如何營運下去?


個人與團體的衝突,造就這個無解的問題。


在前公司時,面試過無數優秀的面試者。


正是因為他們優秀,所以想轉職的原因不外乎是「覺得沒有發展性」「現在負責的工作不是自己想做的事」等


年輕人個人意識強烈,比起團體,更在乎的是自己的職涯發展。

但對於公司來說,員工動不動就辭職,確實是件讓人頭痛的事。

如何在這之間取得平衡?是公司不得不面對的課題。



很佩服一份工作做數十年的長輩


我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經不起無聊且看得見盡頭的生活,所以才決定開始想辦法「自食其力」,不要「殘害下一家公司」。


對於身邊做一份工作數十年如一日的前輩們,我是衷心感到佩服的。


我的話,一定會瘋掉(笑)


我也知道每位長官們都是熬了數十年,嚐過多少職涯上的委屈和辛勞,才能走到今天的位置上。


有一句話不是這樣說的嗎?薪水=忍耐獎金(笑)


可是,難道我們就只能選擇不斷地輪迴這個過程嗎?

不斷地熬呀熬,熬到自己也當上長官的那一天?


可是,「管人」的意義何在?我也不會因此感到開心啊?

如果說這就是終點,那這終點已經遠遠地偏離了我心中對理想生活的未來藍圖了。



獨立的個體,不好嗎?


團體生活中,免不了會有所謂需要「阿諛諂媚」的地方。


就我的角度來看,我覺得這是很可憐的一件事。


不得不說一些違心話、做一些違心之舉,只求博得對方對自己的好感

求換得一份工作機會、加薪機會、接案的機會… 等


我看著前來提案的老先生們

年紀已長卻要對我們這些二十幾歲的年輕人鞠躬

只因我們在角色上的不同

不知為何,我看了覺得心酸

無形中賦予優劣的感覺,讓我感到渾身不自在。


大家都各自發揮自己所長,做著只有自己能做得來的

獨一無二的工作

只對自己負責,不用看別人臉色

的話,這樣是一種奢求嗎?


在我內心深處,由衷希望這樣的想法不只是想法

希望有越來越多人去幫自己創造這樣的環境

過上自己理想的,有意義的人生。


馬雲有一句話:

「許多人睡前想想千條路,醒來照樣走原路」

(應該差不多是這個意思吧?笑)


如果,你也想要進一步思考工作、生活、人生…等


人類存在的意義的話,我推薦你去翻一翻下方這本書: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有句話說:

人生是10%發生在你身上的事、而90%是你如何去回應它


不要後悔,不要遺憾

希望看著這篇文章的你,願我們都能多一點勇敢、多一份夢想,多一點好奇心,鼓起勇氣去追尋我們人生的答案。


raw-image



線上課程/創作/社群平台集結:

http://linkby.tw/yunayang/



#外語 #自學 #語言 #日文檢定 #JPLT #日文 #日文學習 #日文筆記 #日文教學 #日文單字 #日文課 #日文自學 #日文老師 #學日文 #日文會話 #日文教室 #日文家教 #日文課程 #日文班 #日本語 #日語 #japanese #社會 #價值觀 #工作 #遠距 #遠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楊筠 Yuna的沙龍
13會員
34內容數
我們總是習慣被社會的價值觀所束縛 找一份工作安分守己,就這樣度過餘生 沒有人會察覺這一切有什麼不對勁 . 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可能都不曾好好思考過「對自己來說,最重要的到底是什麼?」 是我們值得去深思的人生課題 . 書本是一位作者的人生精華 本專題希望透過閱讀傳遞價值給讀者們 讓讀者在忙碌的生活中,撥出一點時間反思人生
楊筠 Yuna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3/31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有一個故事應該很多人都聽過: 一個老翁飼養的馬跑掉了,鄰居都說他倒霉,老翁說「不一定」。殊不知,過個幾天,這批失蹤的馬回來了,而且還帶了更多的馬回到村莊。老翁一樣回說「不一定」 (大概是這樣的一個故事~~哎呀,意思有傳達到就好) 為什麼要上大學? 為什麼人要比較?
Thumbnail
2022/03/31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有一個故事應該很多人都聽過: 一個老翁飼養的馬跑掉了,鄰居都說他倒霉,老翁說「不一定」。殊不知,過個幾天,這批失蹤的馬回來了,而且還帶了更多的馬回到村莊。老翁一樣回說「不一定」 (大概是這樣的一個故事~~哎呀,意思有傳達到就好) 為什麼要上大學? 為什麼人要比較?
Thumbnail
2022/03/18
在決定要去日本工作前,受到了滿多身旁人的質疑。 不外乎是,一些不相信你會做得到的發言。 冷嘲熱諷如排山倒海而來。 覺得我一定會沒幾個月,甚至幾週就受盡打擊、打包回台灣了。 旁人會覺得做不到是因為,他們自己沒有做過、當然也沒有做成功過,自然不相信別人做得到。 而那些,都是別人心裡想像的,不是真的。
Thumbnail
2022/03/18
在決定要去日本工作前,受到了滿多身旁人的質疑。 不外乎是,一些不相信你會做得到的發言。 冷嘲熱諷如排山倒海而來。 覺得我一定會沒幾個月,甚至幾週就受盡打擊、打包回台灣了。 旁人會覺得做不到是因為,他們自己沒有做過、當然也沒有做成功過,自然不相信別人做得到。 而那些,都是別人心裡想像的,不是真的。
Thumbnail
2022/03/09
我小時候唯一補過習的科目,是英文。 那是一家離我家不遠的私人補習班 費用非常貴,一週上兩次 晚上2小時,每個月6000–7000塊(快20年前) 當時非常討厭英文,一直到自己長大後,才自己去啟蒙了對英文的喜愛。 現在回想起來 真的不知道當時那些老師都在幹嘛,雖然收了數十萬的學費 ▼ 先破壞,再創新
Thumbnail
2022/03/09
我小時候唯一補過習的科目,是英文。 那是一家離我家不遠的私人補習班 費用非常貴,一週上兩次 晚上2小時,每個月6000–7000塊(快20年前) 當時非常討厭英文,一直到自己長大後,才自己去啟蒙了對英文的喜愛。 現在回想起來 真的不知道當時那些老師都在幹嘛,雖然收了數十萬的學費 ▼ 先破壞,再創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辭去了「高薪、有名、穩定」的外商公司工作時,至親好友們無一不露出「不解」的疑問,問我:「為什麼?」 「因為我有更重要的事要做。」我就這麼說,隨即準備好面對生命中重要的時刻,祂的召喚。
Thumbnail
辭去了「高薪、有名、穩定」的外商公司工作時,至親好友們無一不露出「不解」的疑問,問我:「為什麼?」 「因為我有更重要的事要做。」我就這麼說,隨即準備好面對生命中重要的時刻,祂的召喚。
Thumbnail
《跟隨內心,不行就換》 一份工作應該要持續多久才可以換,每個人有不同的答案。有人為了讓履歷漂亮而撐著,有人盡早察覺不適合趕緊抽離,沒有對錯只有選擇。 我們生活在一個群體社會說不在意別人的看法絕對是騙人的,尤其是親朋好友的評論更會影響著我們,但其實大多數人碎嘴個兩句話後,又會各自回到原本的生活,成人的
Thumbnail
《跟隨內心,不行就換》 一份工作應該要持續多久才可以換,每個人有不同的答案。有人為了讓履歷漂亮而撐著,有人盡早察覺不適合趕緊抽離,沒有對錯只有選擇。 我們生活在一個群體社會說不在意別人的看法絕對是騙人的,尤其是親朋好友的評論更會影響著我們,但其實大多數人碎嘴個兩句話後,又會各自回到原本的生活,成人的
Thumbnail
開始工作以後實在很難維持一定的文章產量,一方面是下班只想休息以外,另一方面是我覺得生活上好像少了很多想法上的碰撞,讓我一度以為我是不是失去了觀察與感知的能力,有點慌張。但還好跟自己對話沉澱下來以後,其實還是有很多想法。 畢業後誤打誤撞進入電商產業,後來趕在跨年前跳槽到新的公司,所以扣掉大學實習,目
Thumbnail
開始工作以後實在很難維持一定的文章產量,一方面是下班只想休息以外,另一方面是我覺得生活上好像少了很多想法上的碰撞,讓我一度以為我是不是失去了觀察與感知的能力,有點慌張。但還好跟自己對話沉澱下來以後,其實還是有很多想法。 畢業後誤打誤撞進入電商產業,後來趕在跨年前跳槽到新的公司,所以扣掉大學實習,目
Thumbnail
又到了每週寫作的時間。 自從開始寫東西之後,才知道原來自己的話這麼多(誤),也才第一次真正把這些自己聽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這些社會現象,整理輸出成自己的看法。 不知不覺就迎來2021年年末,對我來說,這一年過得飛快且充滿了挑戰。 在疫情未見和緩的當下,很多人無法理解為何我會在此時此刻下如此決定。
Thumbnail
又到了每週寫作的時間。 自從開始寫東西之後,才知道原來自己的話這麼多(誤),也才第一次真正把這些自己聽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這些社會現象,整理輸出成自己的看法。 不知不覺就迎來2021年年末,對我來說,這一年過得飛快且充滿了挑戰。 在疫情未見和緩的當下,很多人無法理解為何我會在此時此刻下如此決定。
Thumbnail
2021年的12月1日,今天是無業身分的第一天。其實,關於「非自願性離職」這件事情,已經發生約莫一週半了,但,至今仍無法完全消化完畢被資遣的情緒。 昨天,是在前公司的最後一天,而其實早在三天前,就已經把辦公室的個人物品都打包好,收拾乾淨;因為,不希望最後一天是狼狽離開,而是兩袖清風、瀟灑離去。 還是
Thumbnail
2021年的12月1日,今天是無業身分的第一天。其實,關於「非自願性離職」這件事情,已經發生約莫一週半了,但,至今仍無法完全消化完畢被資遣的情緒。 昨天,是在前公司的最後一天,而其實早在三天前,就已經把辦公室的個人物品都打包好,收拾乾淨;因為,不希望最後一天是狼狽離開,而是兩袖清風、瀟灑離去。 還是
Thumbnail
5/1勞動節,屬於我們勞工的日子。 已當勞工多年的我,每天都想著何時不用再當勞工的那種勞工。 如果這句:「工作只是交換薪資的手段,不要逼別人熱情以對。」 我都想換成:「換工作是增加薪資的手段,不要因為人情而困住自己。」 身為主管的你,或老闆的他,會不會很想掐死我呢!  在社會多年的我,其實還真的有想
Thumbnail
5/1勞動節,屬於我們勞工的日子。 已當勞工多年的我,每天都想著何時不用再當勞工的那種勞工。 如果這句:「工作只是交換薪資的手段,不要逼別人熱情以對。」 我都想換成:「換工作是增加薪資的手段,不要因為人情而困住自己。」 身為主管的你,或老闆的他,會不會很想掐死我呢!  在社會多年的我,其實還真的有想
Thumbnail
我付出這麼多心力當然是好希望能做自己的事情。 透過與朋友談話間,這句話貫穿白噪音直接將我的心門撞出一個洞。 前幾天與久未連絡的朋友閒談,非常有感目前對於2021轉職,或直接創業這個選項。 「上班也有可能公司倒閉」 「現在這個年代沒什麼是穩定的」 聽起來真的很四面楚歌,卻也處處都是生機。
Thumbnail
我付出這麼多心力當然是好希望能做自己的事情。 透過與朋友談話間,這句話貫穿白噪音直接將我的心門撞出一個洞。 前幾天與久未連絡的朋友閒談,非常有感目前對於2021轉職,或直接創業這個選項。 「上班也有可能公司倒閉」 「現在這個年代沒什麼是穩定的」 聽起來真的很四面楚歌,卻也處處都是生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