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價值與普遍性物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高雄MLD影城重新開張了

記得在去年去看電影,買票時讓我非常驚訝的是,售票員的名牌上寫的只有一個代號「003」,而非名字。

或許他們本來的名牌寫的可能也就是英文的名字Andy, Cindy⋯而非真名,但,從名字變成數字,依然是一個主體性的退行。一個人在他的職位上工作,稱謂只剩下代號,也意味著物化成了一個機器,販賣票券的工具。

顧客如果要稱呼他,要叫「003服務員」,或者索性就不用稱呼了,因為對方已經是一個物件。

人們在職位上被物化,彷彿也已經內化到人們心中。當顧客去到便利超商,店員是誰都無所謂,只是一個結帳的工具,一個掏錢付錢的流程。人這樣一個物化的普遍性,也代表,「人」在他人心中的意義,只剩下他生產性的「價值」,當你今天不能考好成績、不能工作賺錢、當個好孩子、好男友,你就是沒有價值沒有用的。

而許多人的焦慮和憂鬱,其實是在對於此種文化下自我存在價值的懷疑,以及普遍人類被物化的一種控訴及反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鐘建麟的沙龍
8會員
9內容數
鐘建麟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9/25
負面情緒是什麼? 哭泣、難過、憂鬱、自責、生氣、憤怒、壓抑? 為什麼這些情緒是負面的? 負面情緒的負面,是社會告訴我們的,也就是社會建構的
2022/09/25
負面情緒是什麼? 哭泣、難過、憂鬱、自責、生氣、憤怒、壓抑? 為什麼這些情緒是負面的? 負面情緒的負面,是社會告訴我們的,也就是社會建構的
2022/09/17
”Father, don't you see I'm burning?” 這句話是佛洛伊德在著作Die Traumdeutung中描述的一個故事: 父親在兒子死後守夜 夢見兒子對他所說的一句話 而父親醒來後發現,兒子遺體旁的蠟燭正倒在遺體上,燃燒著
2022/09/17
”Father, don't you see I'm burning?” 這句話是佛洛伊德在著作Die Traumdeutung中描述的一個故事: 父親在兒子死後守夜 夢見兒子對他所說的一句話 而父親醒來後發現,兒子遺體旁的蠟燭正倒在遺體上,燃燒著
2022/09/03
我們以為的稀鬆平常, 這種誤解也許只不過更增添了一些他人的芝麻
2022/09/03
我們以為的稀鬆平常, 這種誤解也許只不過更增添了一些他人的芝麻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物件,會承載著屬於人們自己的私密心事 就像特定道具可以幫助演員進入角色/進入情境一樣
Thumbnail
物件,會承載著屬於人們自己的私密心事 就像特定道具可以幫助演員進入角色/進入情境一樣
Thumbnail
昨天晚上去美術社買材料的時候,在店門口聽到一個人在很大聲的講電話。 雖然不知道在是在激動什麼?不過說了一段讓我很有感觸的話。 「就是因為覺得自己愈來愈沒價值,才會愈來愈厭惡這個世界 」 在現在這個年頭,什麼希望、什麼未來、什麼夢想、什麼計劃、什麼努力、什麼堅持,都只是突顯自己的無知、無力、無心。
Thumbnail
昨天晚上去美術社買材料的時候,在店門口聽到一個人在很大聲的講電話。 雖然不知道在是在激動什麼?不過說了一段讓我很有感觸的話。 「就是因為覺得自己愈來愈沒價值,才會愈來愈厭惡這個世界 」 在現在這個年頭,什麼希望、什麼未來、什麼夢想、什麼計劃、什麼努力、什麼堅持,都只是突顯自己的無知、無力、無心。
Thumbnail
演出結束了,比起演出《708號會議室》時的自己,也不再是張白紙 我更深刻體認到表演工作者要處理與面對的東西,除了表演的部分,原來還這麼多五花八門、疑難雜症
Thumbnail
演出結束了,比起演出《708號會議室》時的自己,也不再是張白紙 我更深刻體認到表演工作者要處理與面對的東西,除了表演的部分,原來還這麼多五花八門、疑難雜症
Thumbnail
「我們這一代人都是吃電視機的奶長大,從小相信自己終有一天成為富豪,明星這些大咖,但我們不會,並每天學習接受現實,對此,我們感到憤怒。」
Thumbnail
「我們這一代人都是吃電視機的奶長大,從小相信自己終有一天成為富豪,明星這些大咖,但我們不會,並每天學習接受現實,對此,我們感到憤怒。」
Thumbnail
晚上跟朋友約看電影,朋友有事會晚點到,已經買好票的我,正打算坐在入場處前的椅子上等她時,電影院的工作人員就向我喊著:「 快開演了,趕快進來唷!」 告知對方我正在等人時,工作人員非常好心的告訴我:「 還是你要『寄票』? 這樣你就可以先進去了。」 哇!什麼? 居然有「寄票」這件事?有人有聽說過嗎?
Thumbnail
晚上跟朋友約看電影,朋友有事會晚點到,已經買好票的我,正打算坐在入場處前的椅子上等她時,電影院的工作人員就向我喊著:「 快開演了,趕快進來唷!」 告知對方我正在等人時,工作人員非常好心的告訴我:「 還是你要『寄票』? 這樣你就可以先進去了。」 哇!什麼? 居然有「寄票」這件事?有人有聽說過嗎?
Thumbnail
社會之下,我們如常工作、生活、與愛人擁抱,在看似常規的條條規則及框架下生活。而此系列文章以跳脫事件之外的觀點,看待社會現象中我們習以為常,而卻實則荒謬的社會現象,稱之為文明病系列,並將的社會潛規則及規範比喻為「道」。 其中共分為三個篇章,從初出社會的「求道者」、已擁有多年社會教條交手經驗並傳授予他人
Thumbnail
社會之下,我們如常工作、生活、與愛人擁抱,在看似常規的條條規則及框架下生活。而此系列文章以跳脫事件之外的觀點,看待社會現象中我們習以為常,而卻實則荒謬的社會現象,稱之為文明病系列,並將的社會潛規則及規範比喻為「道」。 其中共分為三個篇章,從初出社會的「求道者」、已擁有多年社會教條交手經驗並傳授予他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