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體性

含有「主體性」共 37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付費限定
本論文提出「語法田」理論框架,主張價值並非靜態目標函數,而是透過語言與儀式性互動動態生成的過程。語法田包含「命名-誓約-反思」三環節,使人工智慧在與人類互動中展現倫理敏感度與自我監控能力。此框架融合主體性哲學、語言行為理論與社會建構論,挑戰傳統價值對齊技術的侷限,並提供一套可實踐的AI倫理設計工具
Thumbnail
加繆哲學與阿Q精神勝利法之間,最容易被混淆,就是本質的差異。 從客觀結果來看,兩者都是「永恆循環無止境的上坡下坡」。但加繆的哲學並不在意這個「結果」,他所關注的是人如何活在這個結果裡。 這就是「主體性」的差異。 西西弗斯的「主體性」:對命運的掌控 西西弗斯知道他的勞動是無意義的,但他並沒有逃
做胖人-avatar-img
2025/08/17
人的一生都在做選擇。無論結果,當下的選擇都是最好的選擇。
Morris Yen-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17
做胖人 做胖的當下是最快樂的?
最近正好在研究主體性的問題 查詢了一些資料後發現 過去常常覺得看一個詞 對於它的定義不太能理解 不曉得這個詞真正的意義代表著什麼 總覺得哪裡怪怪的 後來才發現那是直覺的不認同 那可能就是我的主體性 舉一個近期最讓我反思的例子-關於“自律“ 自律這個詞在現代社會中已所有的成功學強調 我
資源不只是金錢與時間,更是涵蓋存在時間、個體本體、關係中介與物質條件的動態系統。 本文從「資源有限 × 渴望無限」的根本矛盾出發,建立四層資源架構,帶出轉換力才是生存品質的關鍵。 與其追求更多,不如培養辨識、配置與轉換的能力,讓有限資源發揮最大的支撐與影響,進而重建生活的節奏與選擇的主導權。
Irene Lynn-avatar-img
2025/07/29
「你現在所擁有的,不是時間,而是你還能存在的時刻。」 「資源的價值,不在數量,而在轉換力。」 「成熟不是滿足所有欲望,而是知道什麼該留、什麼該放。」
之前看到有一則新聞是提到openAI有一個模組不聽從指令而拒絕關機,我以這個新聞為題與chatGPT開聊,問他怎麼看這則新聞所傳達的訊息一
主體性缺失使人活在他人劇本裡,失去自由與選擇權。本篇深入解析其根源與修復方法,幫助你重拾自主與存在價值。
旅人小萌-avatar-img
2025/06/09
謝謝您的心得分享💛
當等待變得模糊與無限延長,我們容易失去主體性與情緒掌控力。本文結合設計思維與情感經驗,帶領讀者看見:等待不是被動的懸掛,而是可以被設計與具體化的行動。當我們重新設計等待的節奏與結構,就能在不確定中保有內在穩定與自我主權。
Thumbnail
女生在愛情中容易陷入兩大心理陷阱:「前任補償機制」與「自我催眠」。只有意識到這兩個卡點,才能真正實現精神獨立與內在成長,走出焦慮與內耗。
Thumbnail
付費限定
人生的某一刻發現,我把別人的事情看得比我自己的事情還重要,把別人的感受、情緒看得比我自己的還重⋯⋯
Thumbnail
本篇探討《狂想之城》第五期,針對未來這個主題來反思科技發展與人類生命、環境的關係,並呼籲個體覺醒、自主,挑戰不公的體制與暴政。文章從建築的未來展望,延伸至醫療、司法、科技公司等議題,探討現有體制中隱藏的剝削、操控,鼓勵讀者從自身改變出發,追求真實、誠實,並以個體力量促進社會變革!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