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革命來襲,未來10年不能錯過的機會?

金融革命來襲,未來10年不能錯過的機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今年第三季以來,一場金融革命似乎正悄悄發生。老牌金融公司(如Paypal、Visa)即便積極轉型,但股價卻一路下滑。相反地,新型態金融公司的股價表現非常優異,包括線上借貸公司(如SoFi、Upstart、Lending Club)、分期貸款公司(如Affirm)以及數位貨幣交易所(如Coinbase)等,都繳出相當漂亮的成績,近一季營收成長足以驗證。

在各方技術與市場條件滿足下,這些新金融公司已經開始瓜分舊金融板塊,筆者也確實認為未來5-10金融科技(Fintech)就是未來趨勢。

但這些所謂的Fintech公司競爭愈演愈烈,分析師也發表各方意見和財報比較,投資人或霧裡看花。到底未來最重要本質在哪,如何辨別一家Fintech公司是否能夠長期持有?

競爭激烈,但市場的餅快速長大

不管這裡有多少公司競爭,基本上短中期都不需擔心。就像電動車市場的邏輯,在一個高速起飛的階段,競爭擴大反而會推升產業更快速成長,而不是打個你贏我輸。

舉線上借貸公司來說,自7月以來,Sofi上漲約+25%、Upstart上漲約+113%、Lending Club上漲約+150%,幾乎都反應個別財報的強勁成長。以目前美國個人貸款加上汽車貸款的市場規模超過1兆美金來看,今年這三家公司的個別總放貸金額平均約落在50億美金上下,未來成長仍具龐大的想像空間。

  2020-2028網路借貸預計成長將近7倍。(資料來源:Verified Market Research)

  2020-2028網路借貸預計成長將近7倍。(資料來源:Verified Market Research)

所以如果資金允許,也看好這樣的趨勢成型,小孩子才會做選擇。但如果資金有限,真的要挑一家的話,看起來Lending Club仍然被低估。(市值來看Sofi約181億美金、Upstart 251億美金、Lending Club僅約44億美金)

中心化金融 vs 去中心化金融

筆者認為中心化金融吃的是舊需求,去中心化金融吃的是新需求,兩者會並行發展。上述提到的公司都是「中心化金融」,以公司形式存在,由領導人決定發展策略,舊的金融需求有望從銀行、券商等大量轉移到這裡。

但「去中心化金融」像是去中心化的交易所(如Uniswap、SushiSwap 以及幣安的 PancakeSwap),以社區團體的形式存在,且以「代幣」取代股票。這樣的平台可以解決世上沒有銀行、沒有信用卡/貸款等落後地區的問題,因為能夠在不透過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的情況下進行儲蓄、借貸或交易,而且不需要KYC(如進行身份證或護照驗證)。

短中期來說,因為市場接受度及法規監管因素,中心化金融仍會是主流。但長遠來看,去中心化金融若達到一定規模後,可能才會開始削弱中心化金融的勢力。

創新能力與是否變現

一家公司能否持續創新,是未來拓寬護城河的重要指摽。當然,創新並不一定每次都能後變現,但不嘗試創新長期將失去競爭力。所以持續創新是必要條件,再來才是觀察是否有重要的新產品能夠變現。

舉例來說Paypal早在2009年就率先推出「先買後付」服務,但當時電商產業與系統並不成熟,最後無法變現以失敗告終。

所以,如何辨別一家企業能否持續成功創新?就如同我在《爆炸性成長:一堂價值一億美元的「失敗課」》該篇文章提到,每當要做決策前,不管是考慮買進或賣出,各位可以提出三個關鍵問題:

  1. 公司產品仍舊不同凡響?
  2. 人們是否很喜歡公司產品,並且跟其他人討論?
  3. 用戶是否一直重複使用公司的產品?

但怎麼樣找到答案,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也是用戶。不過在社群媒體發達的時代,其實也有很多管道能夠獲取它人評價,就端看我們有沒有DYOR(Do Your Own Research)。


總體來說,如同《反脆弱》告訴我們,殺不死我的使我更強大。在疫情過後諸多新興產業開始同步飛速成長,除了電動車,金融科技發展的儼然成為一個未來10年不能錯過的機會。

如果妳/你喜歡這篇文章,麻煩幫我點愛心並且追蹤我,妳/你的支持是我持續分享的動力!
avatar-img
FISHERMAN 漁夫投資的沙龍
49會員
40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昨日Airbnb公布最新Q3財報,不管是營收或是淨獲利,均創歷史新高。這次看完股東信之後,分享我最喜歡的一段話: “像Zoom一樣的新科技讓人們開始能夠在家工作,但Airbnb實現了讓人們能夠在「任何」一個家工作。”
2009年成立的Rivian,歷經近10年歲月的沉潛,2018年憑借電動休旅車R1S及電動皮卡車R1T快速走紅。近期,Rivian已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申請首次公開發行(IPO),分析師推測其估值約 800 億美金,預計在 11 月 25 日(美國感恩節)前後上市。
近期,SEA的股價表現令人震撼,去年2020全年的股價漲幅高達450%,居亞洲公司之冠。今年,盤勢較震盪的情況下,YTD(1/1-10/22)漲幅更高達78%以上,十足反映了其手遊加上電商雙引擎的高成長趨勢。
即便供應鏈仍混沌,Tesla在Q3繳出相當漂亮的成績單。本季交車輛持續創新高紀錄,超過24萬輛,對比前一季的20.6萬輛,及去年Q3的14.5萬輛,顯示Tesla電動車的高速成長絲毫沒有偏離軌道。
相信大家對女股神Cathie Wood應該不陌生,在她的ARK系列ETF的前幾大持股幾乎都有Coinbase的蹤影。可見Cathie Wood不僅看好加密貨幣資產,也相當看好Coinbase的成長性。 但Coinbase到底是怎樣的一間公司?即將上演的Q3財報又是否能打敗市場預期?
《魷魚遊戲》爆紅,可能成為串流平台史上最受歡迎影集,讓Netflix又重新成為市場的焦點。 近期利空不斷讓市場震盪走低,過去大家耳熟能詳的尖牙股FAANG幾乎紛紛下殺,卻只有Netflix獨排萬難,10/6(三)股價收盤創下歷史新高,每股來到639.81美金。
昨日Airbnb公布最新Q3財報,不管是營收或是淨獲利,均創歷史新高。這次看完股東信之後,分享我最喜歡的一段話: “像Zoom一樣的新科技讓人們開始能夠在家工作,但Airbnb實現了讓人們能夠在「任何」一個家工作。”
2009年成立的Rivian,歷經近10年歲月的沉潛,2018年憑借電動休旅車R1S及電動皮卡車R1T快速走紅。近期,Rivian已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申請首次公開發行(IPO),分析師推測其估值約 800 億美金,預計在 11 月 25 日(美國感恩節)前後上市。
近期,SEA的股價表現令人震撼,去年2020全年的股價漲幅高達450%,居亞洲公司之冠。今年,盤勢較震盪的情況下,YTD(1/1-10/22)漲幅更高達78%以上,十足反映了其手遊加上電商雙引擎的高成長趨勢。
即便供應鏈仍混沌,Tesla在Q3繳出相當漂亮的成績單。本季交車輛持續創新高紀錄,超過24萬輛,對比前一季的20.6萬輛,及去年Q3的14.5萬輛,顯示Tesla電動車的高速成長絲毫沒有偏離軌道。
相信大家對女股神Cathie Wood應該不陌生,在她的ARK系列ETF的前幾大持股幾乎都有Coinbase的蹤影。可見Cathie Wood不僅看好加密貨幣資產,也相當看好Coinbase的成長性。 但Coinbase到底是怎樣的一間公司?即將上演的Q3財報又是否能打敗市場預期?
《魷魚遊戲》爆紅,可能成為串流平台史上最受歡迎影集,讓Netflix又重新成為市場的焦點。 近期利空不斷讓市場震盪走低,過去大家耳熟能詳的尖牙股FAANG幾乎紛紛下殺,卻只有Netflix獨排萬難,10/6(三)股價收盤創下歷史新高,每股來到639.81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