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講讀者投稿】:娘花〈一个雞籠囡仔戇神的時陣 〉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投稿人:娘花 /投稿類型:文學創作

彼工,爸仔囝的車 tng 欲駛去入高速。阿囝袂記得路矣,來的方向佮去的方向……眼中干焦賰來往的車閣有歸片的平厝仔,毋是定定看著。噶瑪蘭平原一望無盡,看無海--ê,山嘛遙遠,雄雄,伊 soah 感覺驚惶。毋知對佗轉,轉去彼个濟山、倚海的所在,chhāi 一粒親像雞籠仔的山,有通倚有通靠。
遮是噶瑪蘭的地盤呢。
伊想起來老爸捌講過,𪜶遐,古早是蹛著凱達格蘭的 Bassayer [註 1],起一個大庄仔頭叫 Kimauri[註 2]。𪜶嘛 kā 漁港附近號一個地名叫 Pataw,今馬變作八斗子[註 3]。倚山通蹛,倚海通吃,Bassayer 的人 gâu 做生理,kā 彼寡紅毛番仔弄甲分袂清東西南北。遮的噶瑪蘭敢有平 gâu?不管是雞籠也是宜蘭人, 這馬攏講台語,無定著連台語也袂曉,啥人猶閣會記得古早古早,啥物平埔族啥物原住民?現在的囡仔,倚海 soah 驚海,連東西南北攏分袂清。
「揣無路喔?啊山的方向就是轉去的方向。戇神啥啦!」
「阿爸,你閣會曉認山頭喔?」
「認啥潲,雪山山脈鑽過,就是咱雞籠啊啦。遮閣有別的山呢?緊行啦,敢若 會落雨,愛轉去收衫。」

註 1:Bassayer,多譯為巴賽人、馬賽人,為凱德格蘭族支系。
註 2:Kimauri,多譯為金包里社、大雞籠社,為範圍涵蓋現金山、萬里、基 隆地區的舊社。
註 3:八斗子,與北投(Pak-tâu)地名同為凱達格蘭語 Pataw 演變而來,讀作 Peh-táu-á。
    avatar-img
    4會員
    48內容數
    《開講》由一群成大台文系學生創立,是一份語言多元、議題開放且無懼立場的刊物。 「阮想欲做一塊廟埕,予大家來開講。」 我們期許在《開講》的書寫與閱讀中,每一位參與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如果不能,就自己開創:動筆、khui-tshuì,作伙來開講。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耀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投稿人:陳芸亭 /投稿類型:專題文章 最近,筆者發現不管是電視劇或是舞台劇,引起關注度的都是選以擁有台灣 在地性的題材作為書寫角度的,像是《俗女養成記》、《做工的人》甚至是 《火神的眼淚》,都在社群媒體上引起觀眾討論,這也讓筆者思考──其實這些故事題材並不是近期才出現並使用的,在過往已有其他相似的
    投稿人:王禹雯 /投稿類型:文學創作 「有身體好好。*」我反覆想起那句話。  初讀的時候並不懂,與自己相處的時間越久,才日漸嚐出文字裡的五味雜陳:有時候身體像是一種詛咒,卻又是某些時刻我們與世界相接的、唯一的依靠。  裙子和我有一種費解的關係。也許很多女生都有屬於自己與裙子複雜糾纏 的故事,我想。 
    你若欲作一個查某人                                                                                   
    被凝視作為我們的日常,卻難以習慣它帶來的焦慮與恐懼。
    你可能有聽過瀕危的動植物可以復育,不過你知道快要消失的語言也可以復活嗎?我們現在所說的語言,有時背後還有很多變遷故事。無論是語言演變,還是語言轉移,都在這個世界的各種地方曾發生過。
    你可能bat聽過倚險ê動植物會使復育,毋koh你敢知beh消失去ê語言mā會當復活?咱chit-má所講ê語言,有當時背後koh有真濟變遷故事。無論是語言演變,抑是語言轉移,攏佇這个世界ê各種所在bat發生過。
    投稿人:陳芸亭 /投稿類型:專題文章 最近,筆者發現不管是電視劇或是舞台劇,引起關注度的都是選以擁有台灣 在地性的題材作為書寫角度的,像是《俗女養成記》、《做工的人》甚至是 《火神的眼淚》,都在社群媒體上引起觀眾討論,這也讓筆者思考──其實這些故事題材並不是近期才出現並使用的,在過往已有其他相似的
    投稿人:王禹雯 /投稿類型:文學創作 「有身體好好。*」我反覆想起那句話。  初讀的時候並不懂,與自己相處的時間越久,才日漸嚐出文字裡的五味雜陳:有時候身體像是一種詛咒,卻又是某些時刻我們與世界相接的、唯一的依靠。  裙子和我有一種費解的關係。也許很多女生都有屬於自己與裙子複雜糾纏 的故事,我想。 
    你若欲作一個查某人                                                                                   
    被凝視作為我們的日常,卻難以習慣它帶來的焦慮與恐懼。
    你可能有聽過瀕危的動植物可以復育,不過你知道快要消失的語言也可以復活嗎?我們現在所說的語言,有時背後還有很多變遷故事。無論是語言演變,還是語言轉移,都在這個世界的各種地方曾發生過。
    你可能bat聽過倚險ê動植物會使復育,毋koh你敢知beh消失去ê語言mā會當復活?咱chit-má所講ê語言,有當時背後koh有真濟變遷故事。無論是語言演變,抑是語言轉移,攏佇這个世界ê各種所在bat發生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台北東北角的一處靜謐濱海村落,有一座祠堂坐落在居民的後院中。它外觀與傳統形式無異,漆成紅色的屋樑和磚頭牆,上頭寫著「巴賽祖師廟」──這裡是貢寮的新社村。 巴賽是什麼?大家或許沒什麼頭緒,但它的另一個稱呼「凱達格蘭」可就家喻戶曉......
    Thumbnail
    卡諾蘿斯悠悠的走林子裡的小路上,肩上的青鳥是幸福的象徵,手上輕握的韁繩的另一端,是一匹俊俏的白馬,旅行是他們最愛做的事,親近自然享受著和它融為一體的感覺,光穿過葉間的縫隙穿透了下來,青鳥愉悅的哼個歌 「開心吧!!我們就快穿越這個森林了」她看著前方的白點。   * * * 穿越了森林,是
    Thumbnail
    基隆嶼(臺灣話:雞籠杙Ke-lâng-khi̍t ) 導遊說:「杙」是繫牛的小木樁。參照辭典引用《左傳》、《南史》的資料,說得通。如果大加蠟或雞籠是牛頭,地理關係上也正確。 網路有引用《淡水廳志》的說法,以為雞籠嶼是和平島,雞籠杙是基隆嶼:「雞籠嶼在治東北二百五十里。城社皆在西,約二
    Thumbnail
    今天行程參訪「噶瑪蘭族語推組織營隊」活動,參與的學生大約有20位。活動在噶瑪蘭文化展示中心舉行,這是我第一次來到新社部落。除了美麗的海景,這裡還以香蕉絲工藝而聞名。開場的祭祖儀式pasepaw非常盛重,由當地耆老帶領,我也感受到了祝福的氛圍。預祝接下來兩天營隊順利完成! 趕上了火車對號末班車,到了
    Thumbnail
    我從半農業半游牧區域Gya村包車前往全游牧區域Pangchen。 游牧人多來自Kharnak村,他們隨季節移動的路線大致是這個循環:Dhat(春)-> Zara(夏) ->Pang-Chen(夏)->Ya-Gang(秋)->Dhat(冬)->Tsamartse(冬)->Dhat(春)。這條游牧人行
    Thumbnail
    珍珠社區稻草手工藝頗有名氣,可是這項傳統藝術是平埔族的傳統,還是漢人的創意?在這個地方,族群已經融合的嚴絲合縫,很難分出彼此。但是,用稻草編織的面具,倒是透露出一點平埔族的消息,因為這樣的臉譜,不是漢族傳統的模樣,比較像是噶瑪蘭人對祖先的記憶。
    Thumbnail
    從佛陀世界下來,經過台3線新中豐公路,前面就是關西小鎮,「關西」舊稱「鹹菜甕」,因三面環山,鳳山溪由西側流出,地形上好像一個陶甕,且本地多屬客籍移民,擅長醃製鹹菜,故稱之,後轉音為「咸菜硼」或「啣彩鳳」等名;日據時期大正九年(1920年),由於「鹹菜」客語讀音與日語的「關西」相近,而改稱「關西」
    Thumbnail
    ​嗄嘮別公園是一個頗具有凱達格蘭族歷史傳說的地方。據說凱達格蘭族嗄嘮別社最早源自八里觀音山腳下的挖仔尾一帶,部落名稱有飢餓哭泣之意,因先民謀生不易,小孩常挨餓受苦,致使嗄嘮別人常常打劫路過的船隻,趁人海難盜貨劫財。在經過時代變遷與轉變下;沒想到嗄嘮別這個快消失的古地名,國際化甚早,歐洲、美洲、亞洲都
    Thumbnail
    早早吃完飯店的早餐 拉行李上遊覽車,準備往卡巴多奇亞前進 一路上公路兩旁都是種小麥的農地,剛剛收成完畢,看起來都是土黃色,偶有幾棵小樹點綴 一進入巴卡多奇亞 映入眼簾的火山岩風格,就知道巴卡多奇亞到了 大家都很興奮,這是我夢想來到的地方 午餐吃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餐館是洞穴改造成的餐
    Thumbnail
    今天來說說關於我與蘭嶼咖希部灣的故事🥳🥳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台北東北角的一處靜謐濱海村落,有一座祠堂坐落在居民的後院中。它外觀與傳統形式無異,漆成紅色的屋樑和磚頭牆,上頭寫著「巴賽祖師廟」──這裡是貢寮的新社村。 巴賽是什麼?大家或許沒什麼頭緒,但它的另一個稱呼「凱達格蘭」可就家喻戶曉......
    Thumbnail
    卡諾蘿斯悠悠的走林子裡的小路上,肩上的青鳥是幸福的象徵,手上輕握的韁繩的另一端,是一匹俊俏的白馬,旅行是他們最愛做的事,親近自然享受著和它融為一體的感覺,光穿過葉間的縫隙穿透了下來,青鳥愉悅的哼個歌 「開心吧!!我們就快穿越這個森林了」她看著前方的白點。   * * * 穿越了森林,是
    Thumbnail
    基隆嶼(臺灣話:雞籠杙Ke-lâng-khi̍t ) 導遊說:「杙」是繫牛的小木樁。參照辭典引用《左傳》、《南史》的資料,說得通。如果大加蠟或雞籠是牛頭,地理關係上也正確。 網路有引用《淡水廳志》的說法,以為雞籠嶼是和平島,雞籠杙是基隆嶼:「雞籠嶼在治東北二百五十里。城社皆在西,約二
    Thumbnail
    今天行程參訪「噶瑪蘭族語推組織營隊」活動,參與的學生大約有20位。活動在噶瑪蘭文化展示中心舉行,這是我第一次來到新社部落。除了美麗的海景,這裡還以香蕉絲工藝而聞名。開場的祭祖儀式pasepaw非常盛重,由當地耆老帶領,我也感受到了祝福的氛圍。預祝接下來兩天營隊順利完成! 趕上了火車對號末班車,到了
    Thumbnail
    我從半農業半游牧區域Gya村包車前往全游牧區域Pangchen。 游牧人多來自Kharnak村,他們隨季節移動的路線大致是這個循環:Dhat(春)-> Zara(夏) ->Pang-Chen(夏)->Ya-Gang(秋)->Dhat(冬)->Tsamartse(冬)->Dhat(春)。這條游牧人行
    Thumbnail
    珍珠社區稻草手工藝頗有名氣,可是這項傳統藝術是平埔族的傳統,還是漢人的創意?在這個地方,族群已經融合的嚴絲合縫,很難分出彼此。但是,用稻草編織的面具,倒是透露出一點平埔族的消息,因為這樣的臉譜,不是漢族傳統的模樣,比較像是噶瑪蘭人對祖先的記憶。
    Thumbnail
    從佛陀世界下來,經過台3線新中豐公路,前面就是關西小鎮,「關西」舊稱「鹹菜甕」,因三面環山,鳳山溪由西側流出,地形上好像一個陶甕,且本地多屬客籍移民,擅長醃製鹹菜,故稱之,後轉音為「咸菜硼」或「啣彩鳳」等名;日據時期大正九年(1920年),由於「鹹菜」客語讀音與日語的「關西」相近,而改稱「關西」
    Thumbnail
    ​嗄嘮別公園是一個頗具有凱達格蘭族歷史傳說的地方。據說凱達格蘭族嗄嘮別社最早源自八里觀音山腳下的挖仔尾一帶,部落名稱有飢餓哭泣之意,因先民謀生不易,小孩常挨餓受苦,致使嗄嘮別人常常打劫路過的船隻,趁人海難盜貨劫財。在經過時代變遷與轉變下;沒想到嗄嘮別這個快消失的古地名,國際化甚早,歐洲、美洲、亞洲都
    Thumbnail
    早早吃完飯店的早餐 拉行李上遊覽車,準備往卡巴多奇亞前進 一路上公路兩旁都是種小麥的農地,剛剛收成完畢,看起來都是土黃色,偶有幾棵小樹點綴 一進入巴卡多奇亞 映入眼簾的火山岩風格,就知道巴卡多奇亞到了 大家都很興奮,這是我夢想來到的地方 午餐吃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餐館是洞穴改造成的餐
    Thumbnail
    今天來說說關於我與蘭嶼咖希部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