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影]《該死的阿修羅》:有什麼真正圓滿的結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該死的阿修羅》為導演樓一安新作,於11/12日的金馬影展全球首映,參與演員有金馬影帝莫子儀、以本片入圍最佳女配角的王渝萱、入圍最佳新演員的潘綱大、《誰先愛上他的》黃聖球,在片中可以看見許多年輕演員的表現,令人非常期待。

《該死的阿修羅》受報導文學啟發,講述一名剛滿18歲的少年於夜市用改造氣槍隨機殺人,進而影響不同角色的人生發展。本片以三幕劇結合漫畫、懸疑題材敘事,可以感受到在劇本中有意想觸碰各種議題,如家庭教育、性別、弱勢者、都更⋯⋯但因劇本選擇以多重敘事、多重故事線進行,導致第一章節奏較為分散、無法聚焦,令人感到稍嫌可惜。所幸在後半的轉折將各個角色的劇情線清晰收斂並作結。因此就個人感受來說,本片的後半明顯雅於前段,第三章反轉大結局的處理方式也充滿新意,讓人思索,究竟生活中有沒有「絕對的好」?


談談角色與演員表現。我其實認為這些人物有些時候太「過」了,但這樣的過頭感卻在片中得以融合。黃聖球飾演的詹文與潘綱大飾演的好友阿興,擁有種中二少年的奮不顧身與稚氣,王渝萱的飾演的琳琳總是憤怒、張狂但流露出感性,莫子儀的記者黴菌是我最喜歡的角色——他有種浪人、俠客感,對於片中發生的一切伸出援手,也很意外他的角色成為片中少數的笑點來源。(題外話,聽著小莫一口流利的髒話不知為何很爽)

青少年犯罪的社會議題經常成為眾人焦點,本片並不聚焦於社會輿論觀感,而是以兩名少年的對話讓壓抑的情感真情流露,尤其是探監的那幾場戲,表演張力很足夠。但那些「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的來回辯證有那麼一點點讓人出戲。


raw-image

私心很希望王渝萱能得女配,她把小太妹演繹的很自然,後半段的戀愛少女也討人喜歡,這個角色用外放的性格包裝底層的無力感,成熟而讓人心疼。當然,在台詞的部分仍然有台劇和台灣電影的問題,容易出現過度刻意、矯揉的詞句而顯得不自然,希望未來在台灣影視作品裡可以看見流暢不做作的台詞書寫。


《該死的阿修羅》展現出導演的挑戰與野心,環環相扣的角色推動全劇的發展與變化,透過第三幕的「What If」形式收束,同時對觀眾拋出更龐大的問題:究竟有什麼選擇是「真正完美」的?就如同詹文與好友阿興的對話一般:

「好像所有事情都有一條線,我跨過去就是犯錯。」

但這個世界有什麼真正絕對的嗎?當被害者與加害者的身份對調,摯友與自己的角色互換,事件的發展與結局必然出現巨變,但這個世界的多數人就跟詹文、阿興創作的漫畫一樣,被現實控制,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

面對社會案件,大眾往往過於武斷的下定論,而失去對話和討論的空間,《該死的阿修羅》直面碰觸這類議題,強調換位思考以及人性的還原。雖不免讓人感到有些說教,但觀眾依然從電影中得到許多延伸思考的空間。《該死的阿修羅》表現依然可圈可點,也期待本片日後正式上映的迴響與更多的討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吳同學的沙龍
43會員
100內容數
這是一個連續性書寫的挑戰企劃,未來可能出現更多東西。 就讓我們一起看著、聽著、走著、寫著。
吳同學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3/18
《睡著也好醒來也罷》是我目前看過的三部濱口龍介之最(依序為在車上>偶然與想像),在重看後也躍升成人生前五愛片之一。先不論任何與我個人共情、連結的情感因素,光電影本身的呈現就非常驚豔且讓我著迷。
Thumbnail
2023/03/18
《睡著也好醒來也罷》是我目前看過的三部濱口龍介之最(依序為在車上>偶然與想像),在重看後也躍升成人生前五愛片之一。先不論任何與我個人共情、連結的情感因素,光電影本身的呈現就非常驚豔且讓我著迷。
Thumbnail
2022/10/27
《犬王》為執導過《春宵苦短,少女前進吧!》、《別對映像研出手》等作品的日本知名動畫導演湯淺政明的最新長片,其製作陣容堅強,由《乒乓》松本大洋擔任原畫、《月薪嬌妻》野木亞紀子擔任編劇,兩位主角的聲優則分別為森山未來和女王蜂主唱アヴちゃん ,改編自作家古川日出男的小說《平家物語:犬王之卷》。
Thumbnail
2022/10/27
《犬王》為執導過《春宵苦短,少女前進吧!》、《別對映像研出手》等作品的日本知名動畫導演湯淺政明的最新長片,其製作陣容堅強,由《乒乓》松本大洋擔任原畫、《月薪嬌妻》野木亞紀子擔任編劇,兩位主角的聲優則分別為森山未來和女王蜂主唱アヴちゃん ,改編自作家古川日出男的小說《平家物語:犬王之卷》。
Thumbnail
2022/09/22
《愛重奏》是挪威名導尤沃金提爾的處女作,同時作為奧斯陸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作品,與續作相比之下可以看見首次執導的生澀,同時也具有更年輕、豪放的風格。《愛重奏》裡的兩位主角——菲力浦與伊利,是二十出頭的文藝青年,夢想成為作家,卻有各自的人生議題必須面對。
Thumbnail
2022/09/22
《愛重奏》是挪威名導尤沃金提爾的處女作,同時作為奧斯陸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作品,與續作相比之下可以看見首次執導的生澀,同時也具有更年輕、豪放的風格。《愛重奏》裡的兩位主角——菲力浦與伊利,是二十出頭的文藝青年,夢想成為作家,卻有各自的人生議題必須面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該死的阿修羅》在調度、配樂方面稍嫌呆板,但是演員與劇本的優秀表現,以及攝影、剪接精準捕捉眾生相的能力,依然能夠讓人感受到電影的力量,看見編導對於社會價值觀的批判。如果《青春弒戀》只是借題發揮、老調重彈,《該死的阿修羅》則是挑戰我們看待善惡的思維,為台灣電影注入新生代的視野。
Thumbnail
《該死的阿修羅》在調度、配樂方面稍嫌呆板,但是演員與劇本的優秀表現,以及攝影、剪接精準捕捉眾生相的能力,依然能夠讓人感受到電影的力量,看見編導對於社會價值觀的批判。如果《青春弒戀》只是借題發揮、老調重彈,《該死的阿修羅》則是挑戰我們看待善惡的思維,為台灣電影注入新生代的視野。
Thumbnail
國片《該死的阿修羅》是導演樓一安的第四部長片,也是繼2016年《失控謊言》後,睽違六年的全新作品,去年一舉入圍第53屆金馬獎最佳女配角、新演員與原著劇本,讓電影未上映就外界關注。 趁著電影上映前,特別邀請本片導演樓一安、演員黃姵嘉,分享關於《該死的阿修羅》幕前幕後的故事。
Thumbnail
國片《該死的阿修羅》是導演樓一安的第四部長片,也是繼2016年《失控謊言》後,睽違六年的全新作品,去年一舉入圍第53屆金馬獎最佳女配角、新演員與原著劇本,讓電影未上映就外界關注。 趁著電影上映前,特別邀請本片導演樓一安、演員黃姵嘉,分享關於《該死的阿修羅》幕前幕後的故事。
Thumbnail
從詹文犯下一起無差別隨機殺人案開始,六人不無關係的命運從此交錯...
Thumbnail
從詹文犯下一起無差別隨機殺人案開始,六人不無關係的命運從此交錯...
Thumbnail
這也就是為什麼,讓整部電影真正成為一齣悲劇的,不是齊樂山的死,不是夜鶯的(被偽造的)死,不是遠征軍的死,也不是片尾旁白裡暗示的,所有人由真相不明的船難造成的死,而是他的死。就是這樣一個同儕當中最優秀的年輕人,在某種更大的敘事為了掩蓋殘酷黑幕的時候,只配得上最先倒地的命運。
Thumbnail
這也就是為什麼,讓整部電影真正成為一齣悲劇的,不是齊樂山的死,不是夜鶯的(被偽造的)死,不是遠征軍的死,也不是片尾旁白裡暗示的,所有人由真相不明的船難造成的死,而是他的死。就是這樣一個同儕當中最優秀的年輕人,在某種更大的敘事為了掩蓋殘酷黑幕的時候,只配得上最先倒地的命運。
Thumbnail
《該死的阿修羅》為導演樓一安新作,於11/12日的金馬影展全球首映,參與演員有金馬影帝莫子儀、以本片入圍最佳女配角的王渝萱、入圍最佳新演員的潘綱大、《誰先愛上他的》黃聖球,在片中可以看見許多年輕演員的表現,令人非常期待。
Thumbnail
《該死的阿修羅》為導演樓一安新作,於11/12日的金馬影展全球首映,參與演員有金馬影帝莫子儀、以本片入圍最佳女配角的王渝萱、入圍最佳新演員的潘綱大、《誰先愛上他的》黃聖球,在片中可以看見許多年輕演員的表現,令人非常期待。
Thumbnail
本片是金馬培力新星程偉豪導演新作品,一如以往的選擇自己拿手的懸疑推理題材,與《目擊者》相同的辦案情節層層堆疊推理出隱藏的關鍵,作為觀眾的我們似乎都習慣著這樣的規律(或說導演的故事邏輯),這類型的電影第一直覺的兇手絕對不會是最後的真兇,在情節的層層積累與反轉,隱藏於作案手法後最赤裸的動機,在最終才
Thumbnail
本片是金馬培力新星程偉豪導演新作品,一如以往的選擇自己拿手的懸疑推理題材,與《目擊者》相同的辦案情節層層堆疊推理出隱藏的關鍵,作為觀眾的我們似乎都習慣著這樣的規律(或說導演的故事邏輯),這類型的電影第一直覺的兇手絕對不會是最後的真兇,在情節的層層積累與反轉,隱藏於作案手法後最赤裸的動機,在最終才
Thumbnail
非常驚艷而且興奮,在2021剛開春,國片就迎來如此高質量、高水準的作品,不管是劇本編排、核心價值、演員演技、視覺特效、配樂攝影剪輯,一項一項都把本片拉到與其他國片,完全不一樣的格局與高度,厲害的程度,根本就宛如電影版的《誰是被害者》呀!
Thumbnail
非常驚艷而且興奮,在2021剛開春,國片就迎來如此高質量、高水準的作品,不管是劇本編排、核心價值、演員演技、視覺特效、配樂攝影剪輯,一項一項都把本片拉到與其他國片,完全不一樣的格局與高度,厲害的程度,根本就宛如電影版的《誰是被害者》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