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耘|聊聊 Matters 的前世今生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每隔一陣,關於 Matters 應該是什麼樣子,總被定期拿出來討論。

翻到 Podcas 節目《區塊勢》早期的 單集,具體的時間是 2018 年 11 月 7 日,內容是 @許明恩 邀請 @張潔平 來聊聊 Matters(當時還在封測),追本溯源,來聽聽創辦人第一手的講述,甚好。

raw-image

誠惶誠恐,聽了兩遍,本文力求忠實反映所聽到的資訊,有些地方仍涉入本人的理解與詮釋,在此言明。

不可磨滅的記事本,你會怎麼用?

文章一旦發布,就會儲存於「分布式網路」底層,別被這名詞嚇到,你可以逛逛公共節點,實際體驗一下 。若說白話,猶如電影《功夫》裡的台詞:「就算殺了一個我,還有千千萬萬個我。」你的內容永不磨滅 ⇩。

raw-image

帖子不被刪,這事在短期來看,是保障言論自由不受被動力量的干擾而消失,體會有限;時間拉長就有感覺了,想想早年的無名小站,到近期的探路客,誰能保證那些「私人公司數據庫」的壽命有多長⋯⋯此時就展現了文章上鏈的好處。

⚠️ 區塊鏈技術是用來解決問題的。

張潔平提到,matters.news 做為一個應用層,是內容的策展(curate)人。

縱使有一天 Matters 不在了,由於你的內容是儲存於「分布式網路」底層(與企業無關),資料永遠都在,此時若有另一間公司願意在它的應用層上,把那些資料從底層拉上來,便可重現昔日內容。

她期許,未來 matters.news 不單是個網站這麼簡單,甚至可以是一個底層的內容庫,開放給更多接口(outlet)去應用。聽到這邊似乎豁然開朗,我想,不論是 @catding 的全站文章儀表板,或是 @鑫大叔 的標籤文章產生器,或各種日報,都表現這涵義,只是沒有商業化而已。

⚠️ Matters 不單是個網站。

底層 vs 應用層

許明恩把分布式網路「底層」比喻為硬碟,內容的存放處,且與企業無涉;而「應用層」則是企業去決定內容如何呈現,是演算法,是展示介面⋯⋯等。

Matters 的定位

內容

和許多平台一樣,不想走純編輯群控制(舉例:大人學 官網),也不想走純使用者制定(舉例:臉書、推特)內容走向,而 Matters 在這折衷的光譜上,覺得更靠近「編輯群」一點,理由是只有一個「精華」分類,而且有它獨特的「人文精神」品味。

的確,訪談中表示 Matters 最初的定位是【華人跨地域性公共議題討論暨知識生產】平台。也不諱言,一旦開閘放水,進駐的人多,水位也會降,但希望後至者能感受這基調,帶來良性影響。

多元包容,也保有人文薈萃的鮮明。

✅ 創作有價、平台有價

原來 Matters 在初期有設計一種叫做 MAT 的累積數,不能換錢(沒有上架於交易所),那感覺像是 PTT 論壇的 P 幣,是積分。埋下【支持創作有價】的種子,這或許也是日後與 LikeCoin 合作的契機。

張潔平不急著發行 Matters 自己的代幣(一部分因素是上線在即,時間不夠),她想先打造好【平台的價值】,在適當的時機才要 ICO(Initial Coin Offering),我想這次的 Traveloggers NFT 試水溫,成果令人滿意。

這與 Potato Media 一開始的策略背道而馳,馬鈴薯是先發行自己的代幣,以「大家來嚕幣」為號召,先把用戶吸過來再說,所以鮮少在上面看到「理念不合」的爭議文,因為眾人是如此「有志一同」。

✅ 社群性、公共性

張潔平把 Matters 視為一個社群,或說【社區】(反正不是 Blog),因此特別強調【公共性】的營造,作者與讀者的關係是緊密的。

聽到「關聯」這個 Matters 獨特的功能,當初是為了讓被引用的原文,也能從下游獲得一定比例的分潤,像極 NFT 中 Royalties 的概念;另外是 Tag 用戶,雖然節目中沒聊到,但多半也是服務人群,按壓一下「穴道」有助於活絡「討論」的筋骨。

✅ 去中心化、人治

大家而熟能詳的【去中心化】,套用在 Matters 上,是指站方「不是」內容的託管者,畢竟內容儲存於分布式網路底層

但 Matters 仍舊是秩序的維護者,這部分還是要靠【人治】,權力集中/分散程度的差異而已;方才也提過 Matters 是內容的策展人,沒有(不受)商業化廣告流量的拘束,可以把更多心思用於協助「好內容」呈現。

⚠️ Matters 的定位
◍ 內容:多元包容,也保有人文薈萃的鮮明(精華區)。
◍ 有價:創作有價,也彰顯平台的價值。
◍ 社群:強調公共性。
◍ 治理:內容託管的去中心化,秩序維護還得靠人。

尾聲:什麼才是好?

雖然這個問題的答案因人而異,不過根據節目中的示現,我們得知【公共議題】暨【知識生產】是最源頭的企盼。但也務實考量,知道開閘放水,會沖淡這理想。

順著「淡化」一詞,想把前開兩個指標,稍微放寬,稀釋一點。

公共議題令我聯想到「眾人、建設」等詞彙,或許不一定要拉拔到憂國憂民的高格局,也可以是眾人所關心的各種事物,試著(練習)多一點建設性,避免空泛/不明所以(這邊偷偷借用 Potato 的站規)。

知識生產後,如何「解密、引路」讓大家容易理解,而非曲高和寡。自己懂是一回事,教人懂又是一回事,這也一門重要的課題。

⚠️ 什麼是好?
公共議題 → 眾人關心的各種事物,多一點建設性。
知識生產 → 教人懂,為大家解密、引路。


謝謝各位看到這邊,隨文附上我的〔讚賞公民 2.0〕〔圍爐〕〔其它平台〕鏈結,歡迎來拍拍 ❤️。

🌱 成為我的讚賞公民👇
https://liker.land/leo7283/civic 免費獲邀進圍爐

🌱 追蹤中書神經系統
廣播資訊不漏接 好書金句/書市快訊/心智圖(Mind Map)

🌱 我在其它平台出沒👇
FacbookMastodonMediumMattersPotato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創作者經濟 IMO
35.2K會員
798內容數
關注各種對「創作者經營」有益的各種話題,例如創作技巧、心態及習慣養成、閱聽方法(輸入)、筆記方法(輸出)、文案、SEO、社群經營、數位行銷、數據分析、不同創作平台比較⋯⋯終而實現創作有價,結成「創作者經濟」的果實。 免費訂閱電子報 https://creatoreconomyimo.substack.com/
創作者經濟 IMO的其他內容
2025/04/18
BTCC 交易所是什麼?安全嗎?如何註冊?以及「跟單交易」功能怎麼玩?這篇文章要帶你一次搞懂,讓我們馬上開始吧!
Thumbnail
2025/04/18
BTCC 交易所是什麼?安全嗎?如何註冊?以及「跟單交易」功能怎麼玩?這篇文章要帶你一次搞懂,讓我們馬上開始吧!
Thumbnail
2025/01/10
睽違半年,幣安交易所 Megadrop 終於有新活動!這篇文章要手把手教你如何參加 Megadrop 第三彈的 Solv Protocol(SOLV)積分活動,馬上一起來賺。
Thumbnail
2025/01/10
睽違半年,幣安交易所 Megadrop 終於有新活動!這篇文章要手把手教你如何參加 Megadrop 第三彈的 Solv Protocol(SOLV)積分活動,馬上一起來賺。
Thumbnail
2025/01/01
中國知名商業顧問劉潤提出「底層邏輯」的理論:褪去了不同的情境包裝,那些不變而穩定的規則。在我看來,參加 XREX Academy 加密貨幣新手課程,就是在鍛鍊你在區塊鏈世界中的底層邏輯。
Thumbnail
2025/01/01
中國知名商業顧問劉潤提出「底層邏輯」的理論:褪去了不同的情境包裝,那些不變而穩定的規則。在我看來,參加 XREX Academy 加密貨幣新手課程,就是在鍛鍊你在區塊鏈世界中的底層邏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Matters 是什麼樣的平台?對本熊來說,Matters 是個不符合使用者習慣的寫作平台,但如果把它想成是一個 Web 3.0 Soical-Fi 平台,本熊認為是個不錯的地方。近日 Matters 開通 「USDT 支持功能」,不知道「創作有價」能否在 Matters 上復活呢?
Thumbnail
Matters 是什麼樣的平台?對本熊來說,Matters 是個不符合使用者習慣的寫作平台,但如果把它想成是一個 Web 3.0 Soical-Fi 平台,本熊認為是個不錯的地方。近日 Matters 開通 「USDT 支持功能」,不知道「創作有價」能否在 Matters 上復活呢?
Thumbnail
Matters 已經是個 10 萬人一起生活的村莊了,你在裡面動不動就搞都更,大家可能會不舒服。所以我們就在旁邊開一塊重劃區,串起用戶進入 Web3 的橋樑。
Thumbnail
Matters 已經是個 10 萬人一起生活的村莊了,你在裡面動不動就搞都更,大家可能會不舒服。所以我們就在旁邊開一塊重劃區,串起用戶進入 Web3 的橋樑。
Thumbnail
「區塊鏈」問世,讓「金流」得到解放,還權於個人。
Thumbnail
「區塊鏈」問世,讓「金流」得到解放,還權於個人。
Thumbnail
曲博有先回顧前面系列他談到區塊鏈可以等同存摺鏈,也就是一種資料結構,只是為了安全性,我們把它搞得又臭又長,眾人來維護且沒有人可以佔比達51%以上,那麼,這樣的去中心化、不可竄改的方式,我們可以信任吧
Thumbnail
曲博有先回顧前面系列他談到區塊鏈可以等同存摺鏈,也就是一種資料結構,只是為了安全性,我們把它搞得又臭又長,眾人來維護且沒有人可以佔比達51%以上,那麼,這樣的去中心化、不可竄改的方式,我們可以信任吧
Thumbnail
在 web3 急速發展的情況下,仍可以有不少的可能性尚待發掘,現有的項目試驗也許亦會發現很多新的問題。還望日後的 web3 內容平台,可以在吸收了種種的經驗後,發展得更為茁壯。
Thumbnail
在 web3 急速發展的情況下,仍可以有不少的可能性尚待發掘,現有的項目試驗也許亦會發現很多新的問題。還望日後的 web3 內容平台,可以在吸收了種種的經驗後,發展得更為茁壯。
Thumbnail
讓我們在一月三日,2022 年的第一個禮拜一,陪伴(見證)我的實踐。
Thumbnail
讓我們在一月三日,2022 年的第一個禮拜一,陪伴(見證)我的實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