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人會死亡,系統可以永續(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2019-2021年全世界經歷了Covid-19、Delta 各種疫情的肆虐,徹底顛覆了人類生活的一切準則與習慣,在疫情的驅動下,產業開始思考轉型,未來商業趨勢將以朝向 全球化 、 雲端化 和 個人化 的三個主軸來變化發展,而跨領域的轉型整合也將是帶動未來科技發展的主要動力。當世界熬過疫情時代之後即便生活回歸常軌,也不再和以前相同,而是新的「正常生活」,專家們以「新常態」(New Normal)[1]定義疫情後的社會型態。我們將迎來的是一個更混亂且充滿機會的世界,該用什麼樣的態度來迎接這個未來的商業趨勢,讓危機變成轉機,唯有洞悉趨勢,跨域整合並超前部署,才能在變局中殺出重圍,讓企業更為強壯不被淘汰。

改變與不改變的命運

企業轉型是企業永續發展的必修課程,企業領導者的跨領域決策思維,將是決定企業在整合改變的過程中一戰決勝負的關鍵時刻,在改變與不改變的抉擇中,決定企業的未來來命運,在許多的案例中,看到曾經輝煌的企業,因為無法及時因應科技演進與競爭演化,搶搭世界趨勢的列車,為企業進行有效的轉型與跨領域的改變,導致企業的存續岌岌可危,也有在關鍵時刻,為企業順利轉型跨領域發展,不但保住原有的企業,也走出了另一條康莊大道。

世界上沒有永久安全的獲利市場,這句話套在曾經的黃色巨人--柯達底片的失敗,最能啟人深思。80-90年代底片市場的霸主—柯達在其產業的市場,擁有大量的佔有率,在2001年全球的底片產業達到高峰,底片的業務為柯達公司創造了超過10年之久的穩定與安全的獲利,2010年後卻以每年獲利下降20%-30%的速度暴跌[2],雖然在最初,網際網路和個人電腦的並未完全普及,底片產尚未造成市場的消失,但是柯達卻未能及時正視數位革命帶來的危機,及時為企業及商品進行改革轉型,終於在柯達高層頑冥自滿的心態下,底片業霸主的黃色巨人柯達終於在數位海嘯中滅頂,並於2013年宣布破產重整。

反觀另一個選擇為企業迅速改變的例子是德國西門子公司,西門子是德國知名的跨國企業,其電子與電機產品是全球業界先驅,是德國引以為傲的百年企業,是以工業製作及發展為導向的公司。

2013年當「工業4.0革命」[3] 在工業發達中的國家開始被提出,成為新一輪工業轉型的風向趨勢,以工業發展取向的企業力求變革以求跨越式提升。當BD大數據(Big Data)、icloud 雲端運算、AI人工智慧和IOT物聯網等眾多突破性技術逐漸相互融合和滲透在產業中,傳統工業在價值創造過程、商業模式以及組織架構等也面臨跨領域改變的考驗。西門子在「工業4.0」提出的第二年就成立了數位化工廠集團,將「數位化」的發展明確定為公司發展的三大核心領域之一。隨後3年內西門子以雲端數位的具體發展方向,體現了在業務發展與跨領域發展上已經跟上了趨勢列車,包括基礎建設的電氣化、自動化及數位化,以及工業5G、互聯交通等,在全球基礎建設的領域中居領先前瞻科技與實績地位,更開啟了多元領域的應用創新。在跨領域轉型數位的10年間,西門子曾投入超過100億美元研發軟體技術[4],試圖在跨領域轉型中出發,當然在過程中也遭遇不少困難與挑戰,其中還包括了公司高層的觀念改變與員工的培訓,然而事實證明,這個改變為西門子在2018年營收的830億歐元中,帶來了20%來自於數位業務的佳績。西門子的改變造就了企業另一個發展的領域,柯達的堅持不改變,讓企業劃下句點,拒絕改變將置身險境,是企業領導人必須引以為戒的一個重要原則。

企業全面數位化,是不可逆趨勢

疫情過後產業供應鏈移轉及韌性強化、資訊科技成為雲 端運用的主要驅動力,人工智慧技術,運用數位科技成 為全球商業趨勢的主要方向,當新常態的商業模式成為 不可逆的趨勢時,誰能以最快速度改變,為企業轉型數 位化,適應局勢拿到競爭入場的門票,誰就能在未來的 全新世界中脫穎而出。而所謂的企業數位化也絕不僅僅 透過 Webex、MS-teams、Zoom 做遠距視訊會議,或 是提供 VPN 可供員工連線在家工作而已,而是從企業 的發展策略中擬定目標、以企業全面數位化作為前進方 向,從數位化改變工作的型態,來提高工作的效率,跟 上世界的潮流,以因應未來的不確定性。 2020疫情後因為人類的行動限制,與安全距離,數位 化與雲端化的需求加速,交易與生活模式的改變,是 不可逆趨勢,具備數位思考的企業領導人在網路世代, 將逐漸主導產業 市場,而跟不上這個變化的企業,終 將被這不可逆的趨勢淹沒而淘汰。

善用科技漫步雲端 找到出口

在未來的產業競爭中,大數據的取得與運用能為產業服務的精準需求加分,是幫助企業進行前瞻且完整的策略規劃的重要一環,Amazon 龐大的會員資訊為他造就了一個巨大的財庫,牢牢的掌握客戶資料在雲端運用的趨勢,在銷售上無人可敵,靠著大數據,亞馬遜能分析出世界各地的用戶在平台上購物的喜好與頻率,所以在開發商品的同時,也精算出潛在的消費者與商機,先一步將商品訊息傳達給會員與消費者,在各地的倉庫準備好足夠的庫存,就在你網路下單後,立即就在你附近的倉庫出貨到你家,並確保一天內送達,亞馬遜利用雲端掌握趨勢與商機,造就了其在電商大河中的獨霸地位。

疫後最主要的課題在於誰先掌握先機誰勝出,當疫情來時,所有人的工作型態與消費習慣的因為行動限制而改變,唯一可以交流的地方是在雲端,所幸2019 疫情發生時,人們雖尚未習慣零接觸的生活模式,但雲端的系統與運作已經成熟,因為疫情才開始有了更多的運用與普及,如遠距開會辦公、教學..等,當然也順風帶動了軟硬體的科技商機,人們被迫接納新的消費習慣,而新的零售通路也正逐步吞食傳統的店面消費通路。宅經濟下的電商平台是疫情下的大贏家,跟上這波潮流與相關的軟硬體科技商機與電商平台合作,是聰明的選擇。當你悠遊漫步雲端,是否想過如何在雲端站穩,在漫漫網海中佔有一席之地?為下一個20年創造出屬於你的專業領域? 而如果你沒有來得及站上第一波的浪頭,那麼現在就開始琢磨,疫後的未來20年商業趨勢在哪裡?

拋棄舊有思維,勇敢為企業轉型跨域整合

因為疫情,零接觸成了新的社交模式,也改變了傳統企業的人際互動方式、交易模式、隨著這類變化而衍生的「宅經濟」「眼球經濟」「保健經濟」成為新的商業機會,許多產業重新洗牌,更藉此機會重新建構更有競爭力的未來,無論是轉型、跨域或是整併建立新的合作,都將會是企業帶來新的一波改變的機會。企業經營在面臨外界的變化而產生危機時,首先要檢視的是企業本質的改變,在傳統東方人的思想中,創立經營一家企業彷彿是親生子,不能放棄不能嫌棄,直到撐不住了,含淚關閉,而其實改變企業命運首先要拋棄舊有思維,常說最直接拯救企業的方法就是換個腦袋(leader),但是如果leader 有一個可以洞悉未來趨勢的眼光與轉型的勇氣,再加上一個願意思考跨域整合的智慧,那又何須更換腦袋? 亞馬遜的電商購物平台成立之初曾被嘲諷 :「不過是一個雜貨商」,2006年亞馬遜創立Amazon Web Services(AWS)雲端系統,除了成功完成跨領域轉型之外,也將技術分享給業界,擴大AWS的影響力,為Amazon帶來龐大的獲利,而其中最大的收穫便是帶領亞馬遜擺脫零售商的傳統定位,使其晉升為雲端服務的全球性科技公司。軟銀的願景基金在孫正義的主導下,不斷的在世界各地搜尋有未來性的產業,2016年收購矽智財[5]上游技術公司ARM(安謀),也是看準了矽智財與半導體的未來趨勢,砸下重金成為ARM 的最大股東,成為科技領導的主要企業,也為軟銀帶來了龐大的商機。孫正義對於市場的需求與未來趨勢有一定的見解,當中國的經濟開始威脅西方的時候,孫正義的觸角早就在大陸延伸,在中國很多的新創產業都有軟銀的影子,且不論投資的結果是否如預期獲利,這種跨領域的超前佈署,是很值得去學習的。馬斯克對於ZIP2與PayPal的放手轉讓,轉而投資電動車Tesla 與SpaceX 的製造與發展,跨領域的果決與精準,也確實是我們應該學習與效法的先鋒作為!!

人會死亡 系統可以永續 數位化是唯一選擇

近10年來人工智慧的強勢崛起,讓許多企業對AI技術有著美好的憧憬,AI 代表著科技系統,科技可以取代人工,可以永續生產,但是要使AI取代人工,除了要增加AI技術的商業應用可行性,企業還需有策略地分析技術及用於各項業務的價值,才能有效的改善公司營運模式,與其他新興技術一樣,跨領域轉型進入AI的應用,也伴隨風險與挑戰。而隨著科技的日益進步與運用,「以人為本的科技」取代了「以科技為本的人」,AI人工智慧的運用當然給世界來了發展與機會,但是它的缺乏人性與透明化,也給人類帶來的疑慮,馬斯克對於Google 發展機器人的決策就非常擔心,認為機器人的邪惡會給世界帶來災難,但是趨勢並非單獨強大,許多的進步的趨勢會互相影響與增強,跨領域的領導者如何的結合運用,將創新與跨領域的整合發揮到一個最安全與最進步的最大效益,是值得去學習與探討的。

[1] 維基百科參考資料: 新常態(New Normal)一詞源自商業與經濟範疇,曾經用來形容金融 海嘯以及全球經濟大衰退後的經濟狀態,新的經濟模式取代了新的生活,成為人們必須習慣接受的常態生活。

[2] 維基百科: 2011年9月30日,有消息稱柯達準備申請破產保護,致使其股票價格暴跌近54%,收於每股78美分,處於38年來最低點]

[3] 維基百科: 工業4.0(英語:Industry 4.0、德語:Industrie 4.0),或稱生產力4.0,是一個德國政府提出的高科技計劃。又稱為第四次工業革命、2013年德國聯邦教育及研究部和聯邦經濟及科技部將其納入《高技術戰略2020》的十大未來項目,投資預計達2億歐元,用來提昇製造業的電腦化和數位化。

[4] 參考資料:《數位時代》—德國巨人化身數位轉型大師 看西門子的AI淘金術

[5] 維基百科: 矽智財,全稱智慧財產權核(英語: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e),是在積體電路可重用設計方法學中,指某一方提供的、形式為邏輯單元、晶片設計的可重用模組。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229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凡事觀點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avid 樊的沙龍
2會員
10內容數
2020 的covid-19 對世界的經濟產生巨大的衝擊,影響了許多產業與工作生活,對未來充滿的不確定的恐懼,在這個時候如果能夠沉靜下來,看看先鋒的開創歷程,思考在新的領域重新佈局,給自己一個期許鼓勵,也許風暴之後,就能為自己創造一個新的里程碑!!
David 樊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6/28
在商業競爭中,供應鏈的掌握與運用是兵家必爭,睿智的企業領導者,必掌握自己手中的配銷,擁有自己的產銷渠道,掌握上中下游的整合,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決策運用。
2022/06/28
在商業競爭中,供應鏈的掌握與運用是兵家必爭,睿智的企業領導者,必掌握自己手中的配銷,擁有自己的產銷渠道,掌握上中下游的整合,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決策運用。
2022/06/07
2020年除了疫情的擾亂世界經濟,潛伏在檯面下,世界強國的科技之戰也悄悄展開。在高度依賴晶片生產的經濟下,這個「晶片戰爭」無疑的也影響了各個相關產業的趨勢與企業領導者的決策,對晶片需求大的龍頭企業,在晶片荒的1年後,收益將因供應鏈的緩慢而影響收益。
Thumbnail
2022/06/07
2020年除了疫情的擾亂世界經濟,潛伏在檯面下,世界強國的科技之戰也悄悄展開。在高度依賴晶片生產的經濟下,這個「晶片戰爭」無疑的也影響了各個相關產業的趨勢與企業領導者的決策,對晶片需求大的龍頭企業,在晶片荒的1年後,收益將因供應鏈的緩慢而影響收益。
Thumbnail
2022/05/11
疫情加速了趨勢的發展,科技也改變了原本的生活,人們的溝通方式與消費模式,因為行動的限制,改以線上模式進行,人們被迫適應數位消費模式,而這個線上與線下結合以及零接觸的交易趨勢,也相對帶動了宅經濟的崛起,這樣的消費行為與觀念的轉變,讓人們更早去體驗新科技應用的未來生活型態
Thumbnail
2022/05/11
疫情加速了趨勢的發展,科技也改變了原本的生活,人們的溝通方式與消費模式,因為行動的限制,改以線上模式進行,人們被迫適應數位消費模式,而這個線上與線下結合以及零接觸的交易趨勢,也相對帶動了宅經濟的崛起,這樣的消費行為與觀念的轉變,讓人們更早去體驗新科技應用的未來生活型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今天想來探討全球產業所面臨的挑戰與機遇,以及從不同視角所得出的思考與策略。 以下,將進一步針對目前處於一個充滿變革和機會的時代下,個人觀察到的現狀加以思考所做出的看法和建議,希望能夠為各位在應對這些挑戰時提供實際的指引。畢竟每個時代都帶來危機和轉機,過去的成功經驗未必能解鎖現今的門道 ...
Thumbnail
今天想來探討全球產業所面臨的挑戰與機遇,以及從不同視角所得出的思考與策略。 以下,將進一步針對目前處於一個充滿變革和機會的時代下,個人觀察到的現狀加以思考所做出的看法和建議,希望能夠為各位在應對這些挑戰時提供實際的指引。畢竟每個時代都帶來危機和轉機,過去的成功經驗未必能解鎖現今的門道 ...
Thumbnail
這本書作者寫這本書時正逢新冠疫情在美歐地區釋虐,作者就在此書中談到,「當面對無情疫情,愈是危機,愈能激發人類無比雄心,人類智慧是如何運用人工智慧精準回應這波來得又急又猛的衝擊。既救了無數蒼生,又某些企業既掌握商機又俟機擴張」。
Thumbnail
這本書作者寫這本書時正逢新冠疫情在美歐地區釋虐,作者就在此書中談到,「當面對無情疫情,愈是危機,愈能激發人類無比雄心,人類智慧是如何運用人工智慧精準回應這波來得又急又猛的衝擊。既救了無數蒼生,又某些企業既掌握商機又俟機擴張」。
Thumbnail
最近讀一本書<生態系競爭策略>,覺得非常的受用,目前產業變化得太快速,舊有的生態系被破壞,若無法辨認環境的變化,因應加入新的生態系,公司可能就會失去生存的空間。 贏錯賽局,輸的更快 投入太早比太晚還糟 追隨者決定了生態系的領導者 人生是否也會贏錯賽局
Thumbnail
最近讀一本書<生態系競爭策略>,覺得非常的受用,目前產業變化得太快速,舊有的生態系被破壞,若無法辨認環境的變化,因應加入新的生態系,公司可能就會失去生存的空間。 贏錯賽局,輸的更快 投入太早比太晚還糟 追隨者決定了生態系的領導者 人生是否也會贏錯賽局
Thumbnail
過去二十一世紀初期的全球化秩序,已經基本上瓦解了。但是新型態的國際秩序仍未穩定,我們已經進入到了一個舊的秩序已經結束,但新的秩序尚未到來的時代。
Thumbnail
過去二十一世紀初期的全球化秩序,已經基本上瓦解了。但是新型態的國際秩序仍未穩定,我們已經進入到了一個舊的秩序已經結束,但新的秩序尚未到來的時代。
Thumbnail
2012年 夏,某雜誌創辦人邀請我前去聊天,談話主題為「傳統媒體如何轉型為網路新媒體?」。同樣,八年過去了,該雜誌仍不斷透過一篇又一篇的專題,依舊在探索如何轉型這個議題! 企業「轉型」是個大議題,充滿了希望生機,卻也遍佈危機!
Thumbnail
2012年 夏,某雜誌創辦人邀請我前去聊天,談話主題為「傳統媒體如何轉型為網路新媒體?」。同樣,八年過去了,該雜誌仍不斷透過一篇又一篇的專題,依舊在探索如何轉型這個議題! 企業「轉型」是個大議題,充滿了希望生機,卻也遍佈危機!
Thumbnail
新冠病毒持續肆孽讓全球各地陷入更大層面的斷鏈,無論是航運供應鏈,商品銷售與產業都面臨極大威脅,旅遊住宿與相關娛樂產業經過兩年的壓抑也奄奄一息,依附相關產業而生的下游產業更是生死存亡,甚是直接淘汰GG了。這種演進讓人類社會益發依賴科技產業來進行交流溝通,因此科技更獲得顛覆性的改革與成長,以一年半載式快
Thumbnail
新冠病毒持續肆孽讓全球各地陷入更大層面的斷鏈,無論是航運供應鏈,商品銷售與產業都面臨極大威脅,旅遊住宿與相關娛樂產業經過兩年的壓抑也奄奄一息,依附相關產業而生的下游產業更是生死存亡,甚是直接淘汰GG了。這種演進讓人類社會益發依賴科技產業來進行交流溝通,因此科技更獲得顛覆性的改革與成長,以一年半載式快
Thumbnail
傳統被認為數位轉型不成功的日本企業,就在疫情中被迫加速推進數位化進程。在新冠肺炎之前,許多日本企業仍使用老式的傳真機作為訊息交換的工具,許多文書表單仍習慣使用傳統紙本,也習慣面對面拜訪客戶與會談。但疫情下,數位化轉型迫在眉睫...
Thumbnail
傳統被認為數位轉型不成功的日本企業,就在疫情中被迫加速推進數位化進程。在新冠肺炎之前,許多日本企業仍使用老式的傳真機作為訊息交換的工具,許多文書表單仍習慣使用傳統紙本,也習慣面對面拜訪客戶與會談。但疫情下,數位化轉型迫在眉睫...
Thumbnail
善用科技漫步雲端 找到出口 在未來的產業競爭中,大數據的取得與運用能為產業服務的精準需求加分,是幫助企業進行前瞻且完整的策略規劃的重要一環,Amazon 龐大的會員資訊為他造就了一個巨大的財庫,牢牢的掌握客戶資料在雲端運用的趨勢,在銷售上無人可敵,靠著大數據,亞馬遜能分析出世界各地的用戶在平台上購物
Thumbnail
善用科技漫步雲端 找到出口 在未來的產業競爭中,大數據的取得與運用能為產業服務的精準需求加分,是幫助企業進行前瞻且完整的策略規劃的重要一環,Amazon 龐大的會員資訊為他造就了一個巨大的財庫,牢牢的掌握客戶資料在雲端運用的趨勢,在銷售上無人可敵,靠著大數據,亞馬遜能分析出世界各地的用戶在平台上購物
Thumbnail
2019-2021年全世界經歷了Covid-19、Delta 各種疫情的肆虐,徹底顛覆了人類生活的一切準則與習慣,在疫情的驅動下,產業開始思考轉型,未來商業趨勢將以朝向 全球化 、 雲端化 和 個人化 的三個主軸來變化發展,而跨領域的轉型整合也將是帶動未來科技發展的主要動力。當世界熬過疫情時代之後即
Thumbnail
2019-2021年全世界經歷了Covid-19、Delta 各種疫情的肆虐,徹底顛覆了人類生活的一切準則與習慣,在疫情的驅動下,產業開始思考轉型,未來商業趨勢將以朝向 全球化 、 雲端化 和 個人化 的三個主軸來變化發展,而跨領域的轉型整合也將是帶動未來科技發展的主要動力。當世界熬過疫情時代之後即
Thumbnail
不創新,就等死? 不轉型,就淘汰? 今年媒體上開始颳起了一陣討論數位轉型的話題,其實數位轉型已經討論許久,其實早就不是新話題,但為何今年從口號變成了行動?其實都是被市場逼的!!
Thumbnail
不創新,就等死? 不轉型,就淘汰? 今年媒體上開始颳起了一陣討論數位轉型的話題,其實數位轉型已經討論許久,其實早就不是新話題,但為何今年從口號變成了行動?其實都是被市場逼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