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Road Taken |從「河陰之變」談北魏漢化過程的歷史悲劇性 (上二)

2021/11/25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歷史的進程沒有回頭路,但是好的歷史劇卻可以引領人們回到過去體驗歷史人物在面臨歷史轉折點時所面臨的考驗與掙扎,並從中學習人生的智慧。
不過,不同於一般戲劇,歷史劇故事線的發展必須受到歷史事件的限制,而好的歷史劇更是能夠讓觀眾從劇情的鋪陳上理解歷史事件的大背景。考究莎士比亞的歷史劇之所以能夠歷久不衰,除了他勇於嘗試各種戲劇技巧外,其對於時代精神的掌握也是相當到位的。
因此,如果我們要向莎翁學習編劇,第一步要學習的就是他對歷史材料的掌握。唯有先掌握時代的大環境,我們才能決定如何安排戲劇中各種角色的出場。
這意味著——靈太后雖然是「河陰之變」的重要角色,但若要將其改編成戲劇,編劇的最先要考慮的應該還是這部戲的開場與靈太后對戲的應該是哪些人。對此,既然有史家認為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政策是讓北魏走向滅亡的關鍵,那麼我們不妨就從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開始研讀,理解他執意將北魏首都遷至洛陽的大背景。
拓跋宏即位時是二十四歲,而當時他已經在攝政的光明太后身邊實習十九年了。也就是說,他從五歲起,就被人稱作皇帝了。那麼,是因為他的父親很早就過世了嗎?
其實不盡然。拓拔宏的父親是拓跋弘,不過十八九歲時就宣布放棄皇位,將皇位交給五歲的小娃兒,自居太上皇。這段史實既不尋常,猜測自然很多,史書記載的也不一定可靠,所以編劇有很多發揮想像的空間。基本上,編劇要遵守的史實就是:拓跋弘(憲文帝)二十三歲就死去,皇位由兒子拓跋宏繼任。
至於他先前為什麼要讓位給五歲的兒子?
有一說是因爲光明太后一直掌權,不肯讓位,所以拓跋弘一氣之下,乾脆宣布讓位給自己的兒子拓跋宏。(見「讓我們來到北朝」,葉言都 著)另外還有一個說法是拓跋弘雖然自願不當皇帝,但曾經想把皇位傳給叔叔的子孫。只不過,這個提議因為「父子相傳,其來久矣」,最後並沒有被群臣接受。(如果,各位還想找更八卦的說法,可見日本學者川本芳昭寫的「中華的崩潰與擴大」。)
總之,大力主張漢化的拓跋宏(孝文帝)綱開始當皇帝那段時間,他的父親拓跋弘是在的,而且拓跋弘跟光明太后的關係並不和睦。
至於,光明太后又是怎麼樣的人呢?
光明太后原姓馮,出身北燕漢族王室,所以,從血統上來說,算是漢族。但是,五胡十六國時期(最早)的燕國,是鮮卑族所創立的,只是後來漢人馮跋篡了慕容家的基業,自立為王,而且讓女兒樂浪公主出嫁北魏的敵手柔然,以抵抗北魏。只是,北燕最後還是被北魏所滅,而馮家也從此成為與北魏皇室長期聯姻的漢族世家。(下圖顯示的是鮮卑慕容部建立的燕國與符堅建立的秦國對峙時期的地圖)
前秦、前燕 與 東晉
(下圖顯示的是北燕與北魏、東晉並存時的情勢。)
北燕與北魏、東晉並存的情勢
總之,五胡時期的燕國雖是鮮卑慕容部所創,但光明太后(馮太后)的父祖輩應該都是漢人,而在她攝政期間,推行了許多政策,抑制鮮卑貴族圈地,一步步將北魏從遊牧帝國改造成為農業帝國。而接續她執政的拓跋宏(孝文帝)應該也是同意她的政策和戰略目標,才會進一步將首都往南遷,
只是,孝文帝最初立的皇太子,因為肥胖不適應洛陽的天氣,想趁其父出巡時,溜回平城,甚至殺掉想要進諫的漢人臣下,這讓孝文帝最後決定以家法廢掉並且殺掉了這個不聽話的太子。
所以,在這裡,孝文帝很明確地殺了自己的兒子,那麼他犯了「殺子罪」嗎?
好像沒人提。因為這位太子不願服從他的政策在先,而且他是用「家法」論處的,既然,皇帝是以家務事來處理這件事的,所以尊重「天子之意」的人們大約不好說什麼了。
孝文帝后來立的太子叫做元恪(宣武帝),基本上是因為哥哥和母親被殺,十四歲時才登上皇太子之位的。從性善的角度觀察,這不免讓他的情感上有點難以承受,但由於父親過世得早,所以他十七歲時成為皇帝時,基本上算是大權在握。
只是,元恪(宣武帝)雖然乖乖留在洛陽當皇帝,卻無意進一步往南發展,加上他本人也不肯花心思或時間了解國政,這讓北魏的朝政漸漸朝逸樂發展。不過,他倒是果斷地廢除了「母死子貴」的制度,這讓他自己的皇后胡太后(即靈太后)可以在他身後攝政,算是徹底改變了北魏的後宮文化。
至此,我們可以大概推斷,北魏從光明馮太后到孝文帝時,基本上都是朝「農業帝國」的形式發展的,到了宣武帝和胡太后時期,就不再想往南發展了。
北魏朝政這時候不免就亂了套了。畢竟,如果北魏不願向南發展,就不一定要以洛陽為首都了,更不必堅持漢化政策了。那麼,回北方發展有前途嗎? 我們在上篇曾經提過,當時氣候變寒,所以遊牧民族才不斷往南遷,而且後來北魏的對頭柔然也離開大漠,可見當時北方生活之艱困,
(下圖是北魏與南朝劉宋對峙圖)
北魏與劉宋地圖
當然,也許有讀者會問,北方生活不易,到了南方就容易討生活嗎?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參考「南史」的一段敘述:「淮南有野象數百,壞人室廬」,所謂淮南,是指淮河南部到長江之間的地區,大約在今天江蘇省和安徽省之間,在南朝時期,居然會有數百頭野象出沒,可以想見當時這個地區的地貌可能有相當多的原始森林植被供大象棲息。
但是,另一方面,也許會有讀者想問,今天所謂的江南地區不是從春秋時代就有「吳越」等國嗎?
如果參考「史記」中司馬遷的記述,「楚越之地,地廣人稀,飯稻羹魚,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蠃蛤,是故江淮以南,無凍餓之人,亦無千金之家。」根據公元二世紀的資料,當時漢朝人口約有4300萬人左右,原本人煙稠密的地方是在黃土高原的汾河、渭河流域,但在漢朝時期,人口、經濟都逐漸向東轉移到黃河下游的沖積大平原,到了西晉末年的大饑荒,再逐漸往蜀地和江南地區遷移。
(下圖顯示西晉末年的漢人遷徙圖,圖片來自商務出版社的「中華文明傳真」。)
西晉末年漢人移民圖
總之,華北的政治人物雖然很早就將楚越江南之地畫入自己的疆域之內,漢人聚集之處應該多還是重點城鎮,長江流域仍有很多地區是未開發的山林狀態。
那麼,換個視角,從華南地區看待華夏歷史的話,又是如何呢?
三國時期,東吳孫權在赤壁之戰後,定都建業,為南京建都之始。到了東晉南遷之後,將建業改名為建康,其後,在隋朝南下之前的南朝宋齊梁陳四代,皆以此為首都,使其在江南政治上一直佔有獨特地位。
不過,在六朝時期,儒教在江南也逐漸失去正統地位,皇帝的身邊不再有「大儒」勸諫時政,東漢時期的門生黨派也慢慢失去內聚力,開始自行圈地經營莊園,創造自己的桃花源。當然,在這種情況下,原來在北方共同生活的大家庭型態也多分成核心小家庭,各自求生,而分家後,由於沒有共同的利益,甚至必須搶奪同一資源,各家之間的糾紛層出不窮。
另一方面,有許多有辦法的家族在異地混得風生水起,逐漸形成「高門甲族」,只在乎自家子弟的發展外,還看不起「次門」、「寒門」的子弟。至於,在政治運作上,「高門」也自視「清流」,與混亂的皇室之間保持一種微妙的關係。這些在南朝發跡的「高門甲族」,雖未稱帝,但已經形成類似「諸侯」的封建莊園,他們沒有和皇室正面作對的原因大約是覺得「北朝」威脅仍在,不然可能早就各自獨立了。
從這脈絡觀之,我們可知從東晉時期開始,在江南的漢族皇室權威其實就不斷下降,代之而起的是「高門」的各自為政。所以,在「公主之死」中的駙馬劉輝,雖然出身南朝的劉宋皇室,但是,南朝的高門卻未必真把這篡了東晉的劉家皇室看在眼裡。
畢竟,雖然劉輝出身漢朝劉家宗室,但此時漢朝已亡了三百多年,而南朝宋的開國皇帝劉裕不過是個以軍功展露頭角的寒門軍人,他既不想北伐收復漢人故土,高門世家也覺得留在江南發展頂不錯,大家湊合著防範北邊胡族南下就是了。
不過,劉輝的父親劉昶是有心要重現「農業帝國」的光輝的,只是,遇到孝文帝早逝,其後的繼承人又都對「南向」政策沒有興趣,最後自然也沒能完成自己北逃時設定的雄心抱負。
基本上,這就是「河陰之變」的第一女主角靈太后(或稱胡太后)攝政前的大時代。不知各位對編劇有興趣的朋友,可想好了要如何安排她出場了?
蓮子水共同體
蓮子水共同體
點一盞理學的燈,觀世界。 開一扇歷史的窗,品人生。 點一道文學的餐,嚐百味。 合作請電 [email protected]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