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之世-北魏太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西元409年,東晉劉裕展開滅燕之戰。
當進入最後的僵持期時,年僅三十九歲的北魏太祖拓跋珪過世了。

拓跋珪晚年,北魏並不平靜。
災害頻仍,叛亂迭起。

拓跋珪本人,更是死於兒子拓跋紹的叛亂。
時為齊王的長子拓跋嗣,身兼相國、車騎大將軍職,聽到消息之後立刻趕回,誅殺了弟弟,自行稱帝。

這裡發生的事情,只能說僅供參考。
畢竟拓跋嗣是所謂的「歷史勝利者」。

根據記載,拓跋珪生前未立太子,但是有一些表露出屬意長子。
包括名「嗣」,以及按照漢武帝的作法,先處死嗣的母親。

……我是不會當真,子貴母死這一招除了漢武帝失心瘋之外沒人用。
而漢人的重點「以后為備位元首」,也沒有被拓跋珪所採用。

說到底,我更相信「拓跋紹叛亂」這段,只是為了粉飾拓跋嗣奪權的春秋筆法。

事實上,在「紹傳」中也寫了,拓跋紹是受到公卿共同認可的。

紹稱詔召百僚於西宮端門前北面而立,紹從門扇間謂羣臣曰:「我有父,亦有兄,公卿欲從誰也?」
王公已下皆驚愕失色,莫有對者。良久,南平公長孫嵩曰:「從王。」
羣臣乃知宮車晏駕,而不審登遐之狀,唯陰平公元烈哭泣而去。於是朝野兇兇,人懷異志。

雖然描述上有貶意,但客觀來說並無強加暴力。

長孫嵩要說一下,這是拓跋珪最重要的老臣,放在匈奴說是右賢王等級也不為過。
也可以看做漢人的宰相級別。

拓跋嗣那種則是標準漢化版左賢王。
但左賢王其實不是太子,只是單于培養的繼承人,最終決定權仍在選舉。

而重新推舉共主之後,大家「各懷異志」也是很正常的。
北魏終究不是漢人王朝,沒有世代培養起來的忠誠班底。

在這樣的情況下,或許拓跋嗣的上位,也是好事。
雖然經過包裝,但可以看出,政變之後拓跋嗣邀請大家回來做官,支持弟弟的大老長孫嵩,阿嗣也是以禮相待。
同樣的把最高裁判權交給長孫老大。

再德政一下,北魏就穩了對吧?

惜,柔然來犯。
又有叛亂與轉投後秦者。

不難看出,雖然阿嗣力圖振作,但拓跋珪之死,仍舊讓北魏失去了霸主地位。
沒關係,我們重新來過。

詔曰:「衣食足,知榮辱。夫人飢寒切己,唯恐朝夕不濟,所急者溫飽而已,何暇及於仁義之事乎?王教之多違,蓋由於此也。非夫耕婦織,內外相成,何以家給人足矣。其簡宮人非所當御及執作伎巧,自餘悉出以配鰥民。」

加大儒化,這很明顯。
不過阿嗣的德政寫在後面:發老婆啦!

他認為大家不是沒有飯吃,是缺少完整的家庭組合,所以無法走上正規的社會化。
那麼,就減省宮女,發給單身的肥宅當老婆吧。

這一招,也是魏太祖曹操的絕技之一。
能夠成為三國之冠,孟德推己及人的小愛好,也是功不可沒但知道的人不多。

德政歸德政,阿嗣的處境還是很危險。
這點從他下詔,讓身邊侍臣可以帶劍就看得出來啦。

大事沒有,小事不斷的情況下,拓跋嗣逐漸推動著父親所想要的「漢化」。
最關鍵性的動作,就是西元413年,國有軍隊的建立。

草原民族沒有這個東西,中原王朝則一定要靠這個來維持治權。
這是拓跋氏學到最重要的一課。

拓跋嗣徵召了京畿內十二歲以上的男子,並要求轄下各州,每六十戶出一匹軍馬,編成了十五萬的朝廷直屬部隊。
分別由十三位將軍率領。

正月完編,四月初試啼聲,由拓跋嗣御駕親征。
同時,展開巡狩。

已經很久沒有人做這種事了。
上一個我記得的,又是魏高祖曹丕。

開始都講廟號。
沒錯,北魏就是第一個玩起「每個皇帝都有廟號」的王朝。

外國人對於中國規矩比較不熟,差不多一下,很多事情到後來就差很多了。

重點是,拓跋嗣的親征巡狩,確確實實,一步一步的開始穩定北魏。
再說一次,很久沒有人做這種事了。

大家對於天子的力量跟權威,流於表面的認識,忽略了真正的要點:宣揚武力。
這是拓跋氏接觸到中原亂局之後,得出的結論。

一年之內,國內大定,後秦姚興再次表示了臣服。
就連東晉都來示好。
只剩下赫連匈奴極度不服。

還有北燕。

花費五年,做得這麼好的拓跋嗣,其實年僅二十三。

發動政變時,他十八,弟弟阿紹只有十六。
雖然漢人也多有十二當郎官,十五元服當皇帝,作尉官的少年,但這些外國人顯然又要更早熟一點。

而且在記錄上,他們背後都沒有明顯的幕後黑手。
甚至二十歲才生下長子的拓跋珪,都被認為是「晚有子」。

北燕這時候已經不是慕容氏了。
更迭了兩代君主,燕帝名為馮跋。

馮跋不是撿角的,是有霸主之心的強者。
除了對北燕內行仁政,更對柔然、高車等部族都下了不少功夫。
更扣留了北魏派來的使者。

雙方的對立,勢在必行。

就在這時,東晉劉裕的大軍,攻向了洛陽。
這段日子以來,洛陽軍閥本屬東晉,但卻突然向北魏投降。

北魏出兵救援,與劉裕僵持不下。
北燕馮跋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隨即遣使與東晉結盟。

偏偏也就在這個時候,後秦姚興過世。
後秦內部,以及赫連匈奴,都對失去強者的後秦虎視眈眈,但北魏也無暇顧及了。

所幸新秦帝姚泓雖年少,但仍有相當的軍派支持。
姚泓更欲下令:「士卒死王事,贈以爵位,永復其家。」來鞏固軍派。

但被叔公姚紹阻止了。
手握重兵的姚紹,並不樂見於新興的軍人世族出現。

雖然就此埋下雙方不合,但一時三刻之間,在姚紹指揮調度下,後秦也勉強支撐。

正當北方各派突然打得火熱之際,劉裕一個華麗轉身,把目標指向了後秦。
新一輪的亂世,在南北戰爭中,揭開了序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前的沙龍
299會員
954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阿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8/03
吐谷渾是一個特別的國家。根據他們自己的說法,他們的國王,來自現今中國的東北地方。 而這個國家,則大約在今天青海一帶。 這是已經超越遊牧民族移動常識的遷徙。 事實上,我希望大家對這個說法表示存疑。
Thumbnail
2022/08/03
吐谷渾是一個特別的國家。根據他們自己的說法,他們的國王,來自現今中國的東北地方。 而這個國家,則大約在今天青海一帶。 這是已經超越遊牧民族移動常識的遷徙。 事實上,我希望大家對這個說法表示存疑。
Thumbnail
2022/08/02
西元184年,黃巾之亂爆發,掀開了三國時代的序幕。 亂世,持續了超過三百年。雖然中間西晉一度完成大一統政府,但很快就敗亡了。 五胡十六國,南北朝。 在西元524年時,南北三國再次登場,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三國鼎立,局勢變化萬千,終於從其中一角的潰敗,迎來了中國再次一統的契機。
Thumbnail
2022/08/02
西元184年,黃巾之亂爆發,掀開了三國時代的序幕。 亂世,持續了超過三百年。雖然中間西晉一度完成大一統政府,但很快就敗亡了。 五胡十六國,南北朝。 在西元524年時,南北三國再次登場,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三國鼎立,局勢變化萬千,終於從其中一角的潰敗,迎來了中國再次一統的契機。
Thumbnail
2022/08/01
在中國浩浩蕩蕩數千年歷史中,有如繁星點點那樣多的帝皇王公貴族。 這東西統稱為爵位。 只有非常少數的人,能夠以封爵名行於後世。 比如楚霸王,專指項羽。 即使強如關羽,諸葛亮。漢壽亭侯跟武侯也不會成為他們的代名詞。 而「蘭陵王」,也是高長恭專屬的。 《蘭陵王入陣曲》。
Thumbnail
2022/08/01
在中國浩浩蕩蕩數千年歷史中,有如繁星點點那樣多的帝皇王公貴族。 這東西統稱為爵位。 只有非常少數的人,能夠以封爵名行於後世。 比如楚霸王,專指項羽。 即使強如關羽,諸葛亮。漢壽亭侯跟武侯也不會成為他們的代名詞。 而「蘭陵王」,也是高長恭專屬的。 《蘭陵王入陣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北魏高祖孝文帝,名拓跋宏。 是北魏的第七個皇帝。 不過其中有一個只當了半年的無號廢帝,以及一個沒當上皇帝卻有廟號的太子就是了。 孝文帝於西元471年即位,時為太后與太上皇帝並立。 年僅五歲的阿宏,不過就是個擺飾。 南北政局各有紛亂。 所以,退位。 當時人們都說,他是被馮太后給殺掉的。 掌握不到的。
Thumbnail
北魏高祖孝文帝,名拓跋宏。 是北魏的第七個皇帝。 不過其中有一個只當了半年的無號廢帝,以及一個沒當上皇帝卻有廟號的太子就是了。 孝文帝於西元471年即位,時為太后與太上皇帝並立。 年僅五歲的阿宏,不過就是個擺飾。 南北政局各有紛亂。 所以,退位。 當時人們都說,他是被馮太后給殺掉的。 掌握不到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