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萬物的另一面:韓國當代藝術家安奎哲隨筆集(防彈成員書單/金南俊)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是什麼樣子呢?
人我、物我的關係,甚至是我與「我」的關係,是如何構成的呢?我們又抱持什麼樣的態度面對?
我們或許都習慣以自己的眼睛、經驗、認知去接觸這個世界,是以「自我」為中心地去揣測、支配、定義萬物與他人──那如果這世界不是如此理所當然呢?如果我們早已認定的事物可以有其他意義呢?如果杯碗瓢盆或許認為自己是樂器呢?
當這些無聲的對話突然寂靜時,天使輕撫過我內心的一角,萬物的模樣在我的眼裡有了截然不同的模樣。
─ 安奎哲
這是一本「經驗生活」的書,藉由簡單但雋永的文字,配上質樸的插圖,篇幅不長,如同一篇篇的小日記一樣,帶領讀者進入萬物的另一面。


一本慢步調的哲理書

因為金南俊在weverse上分享的緣故,這本書走入我的視野。
我也得說,這本書很金南俊......就是、你可以看得出來他為什麼喜歡這一本。裡面細膩的思想,跟獨特的視角、對生命的反思,真的很符合他的調調。
感謝推友支援截圖
這本書在排版上,字體略大,排版略鬆,完美還原韓文版的樣子。全書292頁,但扣除大量空白,應該200頁上下可以收錄完畢吧──不、我說這話,並不是批評的意思。相反的、我覺得這樣的編排,更適合這本慢步調的書,也讀起來比較輕鬆。(雖然我還是覺得字可以小一點點,因為讀起來不大習慣)

灰塵的故事

我特別喜歡〈灰塵〉這篇,所以單獨來談談。
因為長時間的摩擦、因為長久使用的耗損,許多事物變得平滑,製造了灰塵,但也成了我們理想的樣子:圓潤、光滑、沒有稜角,一種與他者相處的和諧。
但因為人類追求更高速的生活,希望一切事物從一開始就完美無瑕,所以我們得拋光、得製造更多灰塵──灰塵成了我們「追求」的「代價」,這些碎片漂浮並充盈在我們的呼吸中。
當然,這篇不是在討論環境汙染(雖然也可以順便講一下),更多是在講人類社會急切求快、求好的心態,那些美好的結果,與隨之而來的代價:就個人而言,可能是身體,或者是心靈的健康;就社會層面而言,則可能是那些「被拋下」的人
或許因為我是那個「製造大量灰塵」的人,所以讀到這篇的時候,有些觸動。
好像我一直的生活型態,正慢慢地輾壓自己。所以在還沒到年限的時候,有一部分的我就已經提早化為灰塵。可能是一些感受愛與快樂的能力,可能是放鬆享受事物的餘裕,可能是身體健康。
一般的檢視角度,都是:變得「光滑」了嗎?
成長了嗎?變好了嗎?變成熟了嗎?變得更適應環境了嗎?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些犧牲與磨礪,應該都是值得的了。
但這篇則是珍重地,看著、捧起那些大家不在乎的灰塵,問說:你還好嗎?

不同的視角,全新的日常

這本書一篇大概兩頁,說一個作者想到的小故事。
〈虛假主語〉從韓語歌詞的語法出發,討論「不要生病,一起幸福吧」這樣的句子,將「幸福」這個形容詞,放置在動詞的位子──但明明那是身為主語的「我」,無法去執行、插手的領域。(以上是韓文文法)
〈馬克杯〉一文則比較了會傳遞飲料溫度的馬克杯,與隔絕內外接觸、保守內部秘密的保溫瓶。延伸探索著人與我的關係,以及「我」是應對外界的?
讓作者的文字帶我們脫離了日常的理所當然,讓萬物與靈魂對話,向這個世界汲取智慧,尋找生活中更多更多的可能性。從平凡的日常裡,看見新的意義。
這是一本步調緩慢,有些哀傷但又很溫柔的哲理書。
推薦給每一個在廣闊宇宙中的芸芸眾生。
avatar-img
139會員
367內容數
坑坑相連到天邊,厭世型斷更作者。一個愛說垃圾話,寫文特別慢,CP跟愛好非常雜,工作幹爆多的傢伙。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窟的第N個狡兔 的其他內容
BTS隊長金南俊同學,讀了太多書,粉絲有點趕不上他的腳步,先意思意思羅列一下看過的幾本。附上個人心得、簡單介紹、購買網址,希望大家一起來看書!!
BTS隊長金南俊同學,讀了太多書,粉絲有點趕不上他的腳步,先意思意思羅列一下看過的幾本。附上個人心得、簡單介紹、購買網址,希望大家一起來看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Hi 我是 VK~ 在 8 月底寫完〈探索 AI 時代的知識革命:NotebookLM 如何顛覆學習和創作流程?〉後,有機會在 INSIDE POSSIBE 分享兩次「和 NotebookLM 協作如何改變我學習和創作」的主題,剛好最近也有在許多地方聊到關於 NotebookLM 等 AI 工具
Thumbnail
這是張老師的第三本書,我想前二本應該也有很多朋友們都有讀過,我想絕對是受益良多,而這次在書名上就直接點出,著重在從投資的角度來切入
Thumbnail
《家守綺譚》由梨木香步創作,描繪主角綿貫徵四郎的隱居生活與妖怪世界的奇幻冒險。故事透過二十八篇輕鬆短篇,探索自然的生命力與人與妖的界線。與死去友人的重聚、聰明小狗五郎的陪伴,使得作者所描繪的時空,充滿了循環的四季和模糊的人世間。
Thumbnail
作家金英夏的散文集《懂也沒用的神祕旅行》深入解析人類旅行的原因和意義。透過個人經驗和反思,他呈現出旅行與內心世界的交融,讓讀者思考自己旅行的理由與生活的課題。文章不僅展示了旅行的啟發,還探討了故事與人生的關聯,深入人心。希望能激發讀者的靈感與思考。
Thumbnail
《成為怪物以前》是一部充滿緊湊情節及細緻氣味描寫的臺灣犯罪小說。楊寧的天賦與失去弟弟的復仇行動,讓本書成為了作者對犯罪電影經典的重新演繹。程春金也是本書最有魅力的角色,對他的描寫可說是氣味四溢。全文敘事結構上很像戲劇的拍攝方式,猶如預告其影像化的可能性。
Thumbnail
幸福是什麼?幸福就是愛與被愛 新聞報導中總能看到一些令人難過或氣憤的消息,而這本《成為父母的資格》中有許多的想法,讓我邊閱讀邊表示贊同,尤其書中某一段說道『世界上許多職業都需要經過考核,就業者必須持有證書才能任職,比如司機、醫生、律師等。可是你有沒有注意到,當
Thumbnail
你的夢想會讓你擁有真正的幸福感嗎? 在可以自由探索並且不被否定的環境中成長,孩子可以得到更多的安全感與自信,這是人生中很大的財富。沒有安全感的人容易在一段關係中迷失自己,沒有真正的自信,容易隨波逐流,找不到屬於自己的定位。
Thumbnail
「你以後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____ 選自【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 如果你問過很多人能不能給你未來一些建議,又或對未來感到迷惘,在感情中經常需要他人給予意見,總是問了又問,試了又試,卻依舊迷惘,或許這本書【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可以給你一些方向。 生命是好玩、沒有盡頭、一直打造前方道路的設計
Thumbnail
強調有多好,都不如了解內心來得重要。好比一直說著為你好,但對方更希望你懂他內心真正的需要。 《穀倉效應2:未來思考》,作者Gillian Tett,是英國劍橋大學人類學博士,也是美國《金融時報》特約主編及專欄作家。書中序的部分有提到「厚數據」這個名詞,而「厚數據」這個詞源於田野調查的研究方法「厚描
Thumbnail
「音樂並非由我催生,只是以我這個存在為媒介,將早已存在的音樂返還世界。」
Thumbnail
Hi 我是 VK~ 在 8 月底寫完〈探索 AI 時代的知識革命:NotebookLM 如何顛覆學習和創作流程?〉後,有機會在 INSIDE POSSIBE 分享兩次「和 NotebookLM 協作如何改變我學習和創作」的主題,剛好最近也有在許多地方聊到關於 NotebookLM 等 AI 工具
Thumbnail
這是張老師的第三本書,我想前二本應該也有很多朋友們都有讀過,我想絕對是受益良多,而這次在書名上就直接點出,著重在從投資的角度來切入
Thumbnail
《家守綺譚》由梨木香步創作,描繪主角綿貫徵四郎的隱居生活與妖怪世界的奇幻冒險。故事透過二十八篇輕鬆短篇,探索自然的生命力與人與妖的界線。與死去友人的重聚、聰明小狗五郎的陪伴,使得作者所描繪的時空,充滿了循環的四季和模糊的人世間。
Thumbnail
作家金英夏的散文集《懂也沒用的神祕旅行》深入解析人類旅行的原因和意義。透過個人經驗和反思,他呈現出旅行與內心世界的交融,讓讀者思考自己旅行的理由與生活的課題。文章不僅展示了旅行的啟發,還探討了故事與人生的關聯,深入人心。希望能激發讀者的靈感與思考。
Thumbnail
《成為怪物以前》是一部充滿緊湊情節及細緻氣味描寫的臺灣犯罪小說。楊寧的天賦與失去弟弟的復仇行動,讓本書成為了作者對犯罪電影經典的重新演繹。程春金也是本書最有魅力的角色,對他的描寫可說是氣味四溢。全文敘事結構上很像戲劇的拍攝方式,猶如預告其影像化的可能性。
Thumbnail
幸福是什麼?幸福就是愛與被愛 新聞報導中總能看到一些令人難過或氣憤的消息,而這本《成為父母的資格》中有許多的想法,讓我邊閱讀邊表示贊同,尤其書中某一段說道『世界上許多職業都需要經過考核,就業者必須持有證書才能任職,比如司機、醫生、律師等。可是你有沒有注意到,當
Thumbnail
你的夢想會讓你擁有真正的幸福感嗎? 在可以自由探索並且不被否定的環境中成長,孩子可以得到更多的安全感與自信,這是人生中很大的財富。沒有安全感的人容易在一段關係中迷失自己,沒有真正的自信,容易隨波逐流,找不到屬於自己的定位。
Thumbnail
「你以後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____ 選自【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 如果你問過很多人能不能給你未來一些建議,又或對未來感到迷惘,在感情中經常需要他人給予意見,總是問了又問,試了又試,卻依舊迷惘,或許這本書【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可以給你一些方向。 生命是好玩、沒有盡頭、一直打造前方道路的設計
Thumbnail
強調有多好,都不如了解內心來得重要。好比一直說著為你好,但對方更希望你懂他內心真正的需要。 《穀倉效應2:未來思考》,作者Gillian Tett,是英國劍橋大學人類學博士,也是美國《金融時報》特約主編及專欄作家。書中序的部分有提到「厚數據」這個名詞,而「厚數據」這個詞源於田野調查的研究方法「厚描
Thumbnail
「音樂並非由我催生,只是以我這個存在為媒介,將早已存在的音樂返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