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第三季上銀法說會:中國需求短期趨緩、歐美需求強勁、短期不漲價、海運之亂影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1 分鐘
財務報告
第三季營收,75.3億元,比上一季、去年同期都增加,整體市場供不應求,累積訂單量大於產能,第三季產能小幅提升的緣故,所以營收增加。區域別營收,上季到現在變化不大,個地區都有微幅成長。
第三季產品別營收,主力產品的滾珠螺桿、線性滑軌佔比都比上一季成長,但工業機器人微幅下滑,因為單軸機器人剛好碰上第三季,消費性電子產業的拉貨淡季,導致營收減少。
本季營業毛利,比去年成長72%、毛利比上一季成長13%,主因是去年年底、今年年初調漲產品售價,效益顯現,加上產能利用率也提高。毛利率38.2%。
本季營業淨利,年增159%、季增20%。營業費用減少加上毛利上升。
本季匯兌損失2000萬元,來源於歐元貶值。
稅前淨利也是年季雙增;稅後淨利年增47%、季增29%。
三大產品線,滾珠、線性、工業機器人展望?
目前我們看到,第三季營收、毛利、EPS各方面都成長,雖然看起來第三季不錯,但是從今年九月、十月,就有感受到大陸產品稍微有點趨緩,這可能是從今年中,大陸動能有點下來,包括這段時間大陸限電影響。
雖然我們蘇州廠,在限電影響漸漸趨緩,但其他產業在限電還是有影響,也會影響客戶生產。九月、十月可以感覺到接單趨緩。這是大陸部分。
其他國家來看,歐洲、德國部分,上銀德國子公司營收最高是2018年,我們從一到九月出貨資料來看,今年德國出貨金額會比當年更高。包括義大利、瑞士子公司訂單成長都不錯。所以歐洲疫情之後,各產業成長都非常好。
再來是日本、韓國,上週才跟我們子公司談到接單問題,包含從媒體上可以看到,日本工具機廠商,對未來接單都還是持續成長,回饋到子公司的訊息可以知道,日本、韓國不光是半導體,雖然今年汽車產業缺晶片、產出受影響,明年晶片會不會足夠供應,也還值得觀察。但是明年大家普遍對汽車產業還是樂觀的。包含工具機產業,日本國內、出口的需求都不錯;韓國半導體、汽車產業也是。
美國方面,在製造業回歸、推動基礎建設等等,可以看到其他國家這方面都不錯。
雖然這兩個月,大陸動能有些影響,但是前兩天報紙寫,大陸需求仍然存在,所以我們判斷,包含其他國家景氣來說,明年景氣還是比今年持續成長。這是針對第四季以及明年第一季的看法。
但還是有些變數,比如第三季這幾個月出貨,感受到有用到電子晶片的客戶,仍然有受到缺貨影響,包含機器人會用到電控的、工具機廠商會用到控制器的廠商,因為日本控制器交期大概都要六個月以上。所以受到晶片缺料影響,有用到控制器的產業,對我們的產品都會有些變數。
產品供不應求,第四季調漲單價?
價格部分,的確我們調查原物料價格看長,雖然中鋼前兩季平盤,但是未來原料上的走勢還是持續往上成長。但是價格方面,可以看到我們毛利率、盈餘方面,第三季還是持續成長,所以針對產品價格,目前暫時沒有調升準備。
塞港影響?fob佔比?原物料上漲影響?訂單預收訂金比例?
這個問題,的確缺櫃塞港對我們有些影響,包括貨運成本,不只是工具機廠商,對整體毛利有影響。但是針對我們的自動化效率,其實對我們成本雖然影響,但不至於非常大。當然毛利跟2018年的頂峰還是有差。
原物料上漲部分,大部分都有40%以上,所以我們從去年年底第四季、今年第一季,就有想次上漲幅度。這個漲價跟2018年相比,還是沒有到當時頂峰的單價,還是有10至15%的差異。
不過目前毛利率看起來不錯,所以後續暫時也沒有調漲的規劃。當然這也要看未來幾個月到明年第一季,原物料、各個價格上漲情況如何。
包含今年也調升了員工薪資,今年五月、十月,兩次調薪,大概調整了6至8%的薪水。我們也會看,毛利各方面上來,福利待遇都會調升。至於產品價格調漲,我們會去看。
預售訂金比率,會依照客戶訂單、地區別、計價基礎,會做不同調整。不會說大家都是一套標準對待。
公司訂單能見度?稼動率?
稼動率請廖副總回覆稼動率;我來針對公司訂單能見度回覆。
現在各個產品線訂單數字不同,研磨及滾珠螺桿目前5.5個月的訂單,轉造級滾珠螺桿4.5個月;線性滑軌要看產品系列都不同,滾柱型的線性滑軌差不多5個月,其他規格2至3個月之間,這是針對不同產品能見度。
廖:稼動率產品間都不同。大致上的稼動率跟董事長說的,產品不同交期、訂單數量,都不同,產能利用率介於七成多至九成多之間。
蘇州二期場進度?義大利廠區?
蘇州二期目前都完成了,一期加二期有八公頃大小,我們的後製程,包括線性滑軌,都在蘇州廠來去生產,所以蘇州廠兩期建築都完成了,生產也陸續在投產。
大陸限電問題,也趁這段時間調整。大陸限電,就是台灣後製程繼續往下走。目前看起來限電狀況慢慢有些紓解,過去是一週有兩天限電,但慢慢現在已經是有需要才限電,目前看起來比較緩解。
義大利廠區,原本希望今年動土興建,但是因為申請進度影響,過去兩個月都希望是年底動土,但是現在看起來今年要懂土興建比較難。希望明年初開始動土興建。
除了義大利廠區,今年五月日本場也動土興建,預計工期是一年六個月完工,針對後端製程,會在日本投產。多了日本廠,因為日本不論半導體、工具機以及設備廠商,都在日本市場蠻大,所以多了這個廠區,後端服務、生產上都大有助益。
除了海外擴廠,台灣這邊,我們雲林第17期廠區,在今年七月也動土開始興建,大概兩年內完成,也是給線性滑軌使用的廠區興建。
台中工業區在水土保持整合,包括有15%容積獎勵,通過這塊,時程上稍微延後,但是我們也希望,因為今年景氣非常旺,我們也希望這部分能夠盡快動土興建。所以我們希望,明年中旬之前,看能不能動土興建。
雲科三廠也開始規劃,預計在明年動土。再來是嘉義大埔美廠也開始規劃,我們廠區的挪動需求,未來雲科、嘉義大埔美廠區完成後,會移動部分滾珠螺桿產線到雲林;台中會針對汽車產業的滾珠螺桿,現在已經有一條生產線,明後年廠區完成後,廠區會預留給汽車產業的滾珠螺桿生產。這是針對上銀的建廠進度報告
大陸是否出現取消訂單?價格競爭?
其實不只中國,各地都有價格競爭。但是中國有碰到問題,在於工具機廠商控制器沒來,導致延後出貨,沒有訂單取消。
價格競爭是隨時都有,就算現在需求非常旺、前兩年不景氣,都還是有價格競爭,只是程度有差。現在來說,供不應求、原物料飛漲之下,價格競爭沒那麼嚴重。
線軌訂單能見度下滑?2022?
大概說過了,的確線軌能見度下滑,只侷限在中國訂單。其他歐洲、美國、日本、韓國等,這些訂單需求還是非常旺盛,所以區域不同,需求也不同。
終端應用產業需求展望?
今年半導體產業用的螺桿、線軌、晶圓機器人,從前兩年需求就非常旺盛,過去跟設備商也有談到,未來兩年半導體需求仍然持續旺盛。也可以看到,台灣半導體廠,美國、日本、德國等地,都開始要興建半導體廠。甚至台灣中部、高雄都有擴建需求。看起來非常不錯。
剛剛也談到汽車產業,雖然今年受到晶片影響,但是電動車需求,各個國家都針對2030、2050年不銷售燃油車,乃至美國規定50%要是電動車,這些電動車需求非常大。以燃油車生產來說,40%工具機產業是在生產汽車產業,所以汽車業用到的設備,看起來將來是不錯的。
尤其剛剛說到,這些電動汽車需求,上銀針對汽車產業上,目前會用到滾珠螺桿的產品,像是汽車產業轉向器EPS(Electric power steering),過去用油壓,但是汽車電動化、高級的車款,EPS裡頭都有滾珠螺桿。
再來是煞車,過去也是用油壓系統,未來電動車時代,過去用液壓系統,未來會用電動伺服控制。電動伺服就會用到滾珠螺桿。未來自駕車、自動煞車,四顆輪子也在開發滾珠螺桿的煞車。傳動系統的變速箱,上面也會用到滾珠螺桿。避震系統過去也是用油壓,未來可以看到滾珠螺桿可以取代液壓。相信未來汽車電動化,滾珠螺桿應用會愈來愈多。
汽車產業目前規劃,看起來明年第四季、後年第一季會有比較大量的拉貨,現在試量產的訂單已經開始交給tier 1的廠商,第一階供應給汽車產業零組件的設備,我們是提供給tier1的、屬於tier2。目前陸續開始交產品給tier2。
除了汽車產業,工具機部分,汽車產業明年預估晶片陸續充足下,展望不錯。工具機這塊可能中國還要觀察,需求還是有。其他歐洲地方,其實工具機需求還是非常旺盛。
其他還有產業機械自動化部分,因為工資提升、人口高齡化,是我們自動化機器人非常好的機會。所以整體看起來明年需求會比今年成長。
缺電影響加劇,產能規劃?電費佔成本比重?
其實大陸限電對我們影響不大,現在陸續緩解,台灣也能針對這些製程調整。台灣方面,電費佔的比重沒有數據說明。
未來esg、節能減碳、新的製程和設備,可以進一步提升效率,所以esg、節能減碳也是我們未來要精進的目標。
2021、2022資本支出?
2021預估會接近當時的低標,前面有說,建廠部分稍微有延宕,包括國外購買設備也受到疫情影響,缺晶片等等問題。所以設備資本支出有delay,但是接近低標。
2022年資本支出,剛剛說很多建廠規劃,相關設備遞延,所以應該比2021年來的高。
市場占比?
亞洲64%,算是比較高,歐洲、美國需求比較旺盛,所以我們未來幾個月,會針對需求比較好的幾個國家,去調整出貨比例
剛剛也說到航運時程,以前到歐洲45天,現在要兩個半月,還要排船期,以前都集中在月底一次出,現在不敢了,每週有貨排的到船就出去,所以我們也會調整歐洲出貨比重,拉的高一些。
針對目標市場加大力道、業務支撐,歐美等其他市場。這是未來會在出貨上的調整,但是不針對單一市場、國家地區、客戶去說明。
電動車零組件滾珠螺桿訂單來自哪些車廠?與鴻海合作?
我們合作的廠商都有保密,無法明確說明。但是這些tier1廠商是我們客戶,他們做像是eps、煞車系統,提供給整車廠,我們是tier2。這些系統製造商的tier1供應商,都是供應給歐美車廠。
至於有沒有跟鴻海集團電動車合作?我們有了解,媒體朋友對我們產品很清楚,剛好有問MIH是不是有用到上銀螺桿,對方有說未來不排除使用上銀滾珠螺桿。
因為對上銀來說,只要各方面條件吻合,所有零組件供應商都可以合作,不單單是鴻海或某一間汽車廠,只要條件符合,未來有需求都會跟車廠去談。
下游產業佔比?
不針對單一客戶、產業的營收百分比透露。不過基本上,只要用到精密傳動定位的設備商,都會用到滾珠螺桿,所以範圍非常廣。包括半導體、光電設備、工具機、產業機械、自動化、醫療設備等等,只要用到精密傳動定位,都會用到我們產品。剛剛也說到,汽車產業電動化,未來佔比會愈來愈多。
線性滑軌和滾珠單價趨勢、庫存水平?出貨?汽車產品?新能源汽車佔比?市場競爭是否感受到新進場骯、日資廠商壓力?原料上漲,明年毛利率?
螺桿、線軌單價說明過了,出貨交期的月數也都說過,目前都還是功不應求,要做庫存也沒什麼時間,因為累積的訂單就5.5個月,出貨都來不及,沒時間庫存。
況且滾珠螺桿式訂製、客製化產品,與不做庫存。不過原料庫存,對我們來說一直比較傷腦筋,未來原料看起來還是會上漲,包含買料方面,過去原料是4至6個月,今年有些甚至要到8個月,所以原料庫存採購上,的確不容易預估。現在買料都買8個月後的預估。
所以倉庫裡頭,原料庫存一定要有一些。資產負債表裡面可以看到庫存金額蠻大,是我們比較傷腦筋的;誠品是現在不大能做庫存。
競爭上,其實從上銀座滾珠螺桿、線性滑軌來看,包括很多台灣、大陸的競爭者,從來沒少過。包含日資品牌到大陸設廠,其實以我的螺桿線軌,在大陸還是第一品牌。就算日資來大陸設廠,但我們產品競爭力還是非常多。
當然大陸廠很多,品質參差不齊、仿冒,我們也針對仿冒廠商提告,也關掉一些仿冒廠。對其他大陸的滾珠螺桿、線性滑軌,甚至浙江有上百家大小廠商,我們目標基本上還是中高端物料。很多低端的線性滑軌需求、能動就好,其實也不是我們的目標市場。
所以我們在材料製程上不斷精進,是不斷在走。以現在估算,2018年單價跟現在比起來有10至15%價差,但是,我們實際的產出、數量,已經超過2018年水準。
可是這些人員、員工,比當時頂峰人力少了10%。所以2018年製程改善、效率、品質、自動化的改進,算是有初步成績。未來也朝這個方向持續走。對我們未來產品競爭力一定有幫助。
毛利方面,針對剛剛說的效率提升,如果成本調整上ok的話,也希望毛利率持續往上,但變數很多,材料、接單、產品組合、單價、各國毛利率單價都不同,其實蠻難預估。
毛利率增加2.1個百分點,多少是區域帶動?歐美營收增加,多少是產品組合帶動?例如螺桿營收提升?
我們可以這樣解釋,目前看起來毛利率提升很多面向,才讓毛利率有2.1個百分點提升。雖然剛剛說原料估起來漲了40%,可是我的單價還沒回復到2018年的高點。以區域毛利來看,歐洲會比亞洲來得高,這段時間的確歐洲訂單比例上、毛利上有提升。
我們這段時間的材料、製程、自動化改進,也會對毛利有幫助。但比例是多少,很難區別,只能說各個區域、國家競爭狀況不同,會有差異。
產品組合也有差,比如線性滑軌屬於比較標準型的產品、滾珠螺桿屬於客製化產品,所以相對滾珠螺桿毛利絕對會比線性滑軌來的高,它是客製化,不會接單10支就做10隻,每家客戶需求都不同。客製化產品毛利確實比較高。
原料上漲?價格調漲?
價格部分,的確我們考量價格要不要上漲,因素非常多,原料也看到各國需求以及競爭狀況,是不是要針對價格來變動。所以不只是看到大陸需求,也會看整體需求狀況、原物料供應、各地競爭,來去做價格調整。
所以可以看到,我們同時因為製程、效率、設備更新,可以有效吸收成本上升壓力,所以不會去調整價格的因素。
公司產品毛利率排序?
簡單說,客製化產品像是滾珠螺桿,毛利率比較高;其他產品線,線性滑軌、工業機器人、減速機等,不方便透露細節。但是客製化的產品絕對毛利率比標準型來的高。
至於新產品,看起來毛利率目前還不會比螺桿、線軌來的高。因為新產品量的提升、佔有率提升,像是工業機器人、減速機、醫療產品、智慧螺桿、汽車用滾珠螺桿等等,這些新產品目前是想辦法持續擴展、拉大,是現階段比較重點的方向。
第四季毛利率下滑?
不會針對財務預測說明。
2021年第三季庫存金額水準?
第三季財報存貨金額是75億元台幣,比上一季69億增加6億,製成品增加比較多,其次再製品、原物料也有小幅增加。原因是董事長提到歐美訂單好,所以會增加歐美子公司出貨,但船期需要兩至三個月,庫存比較多。
未來不調價,但原物料薪資又上漲,營利率會下降?
剛剛說到,毛利率不只是原物料、薪資問題,包含剛剛說的產品組合、區域別、毛利都不同,舉例來說,目前亞洲毛利比較低,9、10月看起來需求稍微有調整;但是歐洲需求卻是成長、利潤也比較好,包含各產品毛利率也不同。不會因為單一原物料上漲、薪資上漲,就代表毛利率一定下降。我不認為。
你看第二季到第三季毛利提升,其實我們價格沒調整,所以價格不是唯一影響毛利的因素。涉及因素多。
短期產能擴充計畫?人力短缺限制?自動化解決?
未來廠區擴充規劃不重複說明。人力短缺部分,的確目前少子化影響,像是最近半導體很熱,很多人才都往半導體、其他產業移動,人力或多或少會受限制,至於能不能用自動化解決?
其實我們自己也做機器人,其實沒有不能用自動化解決的問題,因為我們自己也做機器人,現場就有上千台機器人了,所以握什麼不能自動化解決?沒有這個問題,我們一直都用自動化解決人力問題。當然少補份人力短缺問題,還是有影響。
以產出的量來說,跟2018年的量差不多,甚至有些產品還超過,但是人力需求有少了10%,很多都是自動化比較有效率的設備、機器人,來解決人力需求。過去多年來,我們也一直朝這個方向去走、去精進,我相信未來對人力的倚賴,一定不會像現在這麼高。
稼動率波動70至90%,是因為缺工?第三季新增產能,今明年產能增加比例?
剛剛說的不是稼動率波動,而是依照訂單、產品不同,而有所差異,所以介於此區間。沒有到達100%,主要是因為人力部分,最近董事長有說,台灣電子產業現在也是缺人很嚴重,所以我們人力招募也沒有很順利。的確是人力還無法補足。
再來是說,第三季有一些新產能,主要是第二季疫情嚴峻,所以在整體人員流動是比較停滯的;第三季疫情紓緩,人力招募有增加一些員工人數,有比第二季小幅增加。至於明年產能增加比例,還是要看訂單、接單狀況,我們再去做人員安排,都會隨機應變調整。
蘇州廠產能佔比?
無法說單一廠區產能。不過蘇州廠基本上整個大陸的客戶服務,包括後段加工,會在大陸廠生產。包含當地一些小經銷商,可能庫存、線性滑軌是標準品,經銷商會備一些庫存,但比較小的經銷商,規格、庫存不一定完備。所以蘇州廠都會有一些庫存,彼此互相調貨調整。
多講一些原物料價格和2018年價格比較?
我們原物料供應來源很多,所以相對地,當然價格整體是漲價的,但是我們也可以針對原物料來源作調整、比較靈活調整。現在原物料上漲、海運,至少我生產的部分還沒有缺料,但還是電控、少部分受到晶片影響,比如晶圓機器人、多軸機器人,但是螺桿、線軌沒有這些狀況。
台灣來說,原料供應商就有兩三家,前幾天我們也去拜訪南部的鋼材大廠,包含日本、韓國、歐洲好幾國也都有供應商。所以當海運成本、時間遞延、匯率影響,對我的原料波動時,因為我的供應來源很多,所以比較能彈性調整、該和誰買。
像是前兩年,亞洲鋼材供應商,因為匯率差異、台幣比較高,前兩年需求沒那麼好,我就跟亞洲鋼材廠買比較多。但是今年,亞洲供應商供不應求、開始漲價非常高、包含過運成本,我就跟他買比較少,調整一部分跟國內買。
所以供應來源非常多,所以調漲會有些影響,但是目前不會缺料,因為廖副總也說了,我們整體庫存、很大一部份都在原料方面,我現在買料,可能都要八個月以上,所以原料對我們有比較大困擾。
中國疫情升溫,對訂單影響?
大陸疫情升溫,可是相對去年疫情狀況,現在疫苗施打率、各方面比率都非常高最近看新聞,連印度az都打了十一人,我認為現在疫情不會像去年沒打疫苗,有封城、各方面影響。
所以我認為,雖然大陸疫情升溫,但是應該不會像去年疫情影響那麼大,針對這方面我這麼認為。
上銀光電2022年的獲利展望?
光電方面,每年都是虧損的,但是比較好的消息是,光電過去一直努力在屋瓦,過去屋頂都是外加光電,一方面不好看,但上銀光電有新產品,跟歐洲生產屋瓦的廠商,用他們的規格,我們的光電可以合在歐洲的屋瓦上。
之前已經出貨、量產到歐洲了,因為去年疫情影響,的確這塊受到些許影響。我想後面歐洲也都開始蓋在實績的屋頂上,看起來很類似原本的屋瓦,很好看。他的單價也會比一般發電廠,多出四、五倍以上單價,所以光電這塊,雖然不到損益平衡,但是會往損益平衡方向走。
總裁
第一個問題是光電,光電有好有壞,不好在於,以前只做發電的電池,這很難競爭,所以我們現在把它轉移到磚瓦,這是好消息。因為一瓦的電有一塊多美金,跟現在電池只有0.3幾美金,落差很大。
我們用舊的設備去做磚跟瓦,成本也太高,所已還不可能賺錢,但是新投資、我們自己做設備的話,當初我們會投資光電就是看到設備的機會,我們有能力來自製。按照新的價格,我們有機會做到損益平衡已上,目前看起來也有進度,產能逐漸把電池拿掉、往磚瓦去做,比較有高售價。
但是上銀光電不確定因素是外面產業變遷很大,我們也在看對光電的影響有多大,整體還是朝磚跟瓦的路,除了研發,產能都在這。
滾珠螺桿用在電動汽車?
這也是出乎我們意料之外。大家會問,為什麼滾珠螺桿會用在電動汽車?過去有沒有?有,但是很少。自從電動車問世,現在ai、自動駕駛,需要很多「自動精準控制」,原來的油壓、氣壓都不行,要很可靠、要智慧控制,這個時候,傳動就逐漸改成滾珠螺桿。
所以電動汽車滾珠螺桿,和傳統工具機、產業機械用途不同,當然,因為我們在這領域耕耘十年,我們從EPS就投入,我們從中累積很多經驗,發現做EPS要做tier1,直接跟汽車廠打交道,但是通路、產品特性不同,所以我們另闢渠道和汽車廠打交道,和我們專長不同。
所以後來變成tier2,專門供應汽車大零件廠,做給他滾珠螺桿、整組供應汽車廠,這是很大改變。現在我們覺得還不錯,歐美、大陸大廠都找我們發展汽車專用滾珠螺桿,當然這發展也超出我們預料之外,以前沒有在用滾珠螺桿,現在也用。
所以,電動汽車滾珠螺桿主要有不同想法,所以我們也因應這個,現在有建立新團隊,專門從事這方面發展,建立我們生產線、專門for電動汽車,他特性和一般產業用、工具機的滾珠螺桿很不一樣,有很大學問。
所以我們跟各位報告,現在電動汽車裡面滾珠螺桿,還在試量產,是產後面,大概會在2022年第三季、第四季逐漸看到有點放量,真正要試量產,大概到2023年、量產2024年,這也是蠻長時間投入,不是炒短線要做就可以。
這個涉及生命安全,所以要求非常高,我想跟一般的工具機、產業機械不同,所以要進入這個領域,要有很強大的可靠度,所以為什麼歐美先進國家找我們做、要我們當第二供應商(有些他們自己做,但他們產能不夠了),所以我們在這塊的發展,將來機會很大。
我相信,我們發展下去、同仁努力的話,我們有機會成為電動車的滾珠螺桿主要生產商,假以時日,我就簡單補充報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03會員
111內容數
嗨,我是羊羽,一名財經文字工作者,主要關注投資研究、自我成長、職場工作議題。過去在財經雜誌任傳產記者三年,有許多拜訪產業的經驗與故事,後來轉入金融業工作,考取高業證照。擅長將複雜議題化繁為簡,期許成為投資與大眾間,說故事的人。工作之餘,寫下觀察投資學習的備忘錄。連絡信箱:devinwang17@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羊羽的財經備忘錄 的其他內容
2021 大銀微系統法說會:目前線性和伺服馬達市占仍不高?大銀要走向最大奈米級半導體定位系統商?展望電動車/半導體設備,訂單好到明年?大銀步向百億營收目標,驅動器和力矩馬達是下個關鍵?
第四季營業收入部分,我們貨運收入佔了91%,為什麼這麼大?就是因為運費高。營業成本部分,大部分變化不大,影響獲利最大的是燃油成本,燃油成本跟運費高低,是影響船公司獲利最大的兩個因素。第四季燃油成本佔13%。油價低、運費又高,我們才能創造第四季這麼好的收益。 (大家還是很關心長賜輪之後會有的影響?)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3月公布最新全球經濟展望報告,預估全球經 濟成長率今年為5.6%,明年為4.0% ,受惠於新冠疫苗在部分國家加速施打 與美國政府紓困法案,全球經濟前景轉趨樂觀,同時呼籲政府加快疫苗生產 與推廣,並視復原狀況來調整財政支持。 2021年整體航運市場供需狀況最新預測:
航運產業概況: 全球經濟展望,光明且漸進式復甦的前景 產業供需,疫情發展為首要下修風險 油價展望,以新加坡市場價格為基準 今(2020)年因COVID-19疫情蔓延導致整體經濟需求減弱,油價走勢較為低迷,但各國對於疫苗研發有望,預計將有助於緩解經濟疲弱的憂慮,縮限了原油價格的下行程度。
捷流閥業 如何產生差異化?其實業界有很多不同標準和規範,不是所有閥門廠能做到,因為要技術也要資金。所以除了生產以外,技術也領先,我們也取得世界各地的技術和認證。 …… 上頁可看到,我們控制閥比重,大家把手動閥改成控制閥比例越來越高,不只單純買手動閥,而是買全套控制閥越來越多。 (台積電?)
所有製成相關的機器很多種,東台專攻鑽孔機、成型機,東台在PCB產業也是大宗。其實PCB製程像毛毛蟲很多,主要是機鑽、成行、雷鑽。 東台今年51歲,東台的使命跟願景還是提供設備、完整結決方案。集團大約2000人。 現在ESG,投資人、歐美客戶都很在意。 股利政策還是依照歷年發展。EPS目前還是負的。
2021 大銀微系統法說會:目前線性和伺服馬達市占仍不高?大銀要走向最大奈米級半導體定位系統商?展望電動車/半導體設備,訂單好到明年?大銀步向百億營收目標,驅動器和力矩馬達是下個關鍵?
第四季營業收入部分,我們貨運收入佔了91%,為什麼這麼大?就是因為運費高。營業成本部分,大部分變化不大,影響獲利最大的是燃油成本,燃油成本跟運費高低,是影響船公司獲利最大的兩個因素。第四季燃油成本佔13%。油價低、運費又高,我們才能創造第四季這麼好的收益。 (大家還是很關心長賜輪之後會有的影響?)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3月公布最新全球經濟展望報告,預估全球經 濟成長率今年為5.6%,明年為4.0% ,受惠於新冠疫苗在部分國家加速施打 與美國政府紓困法案,全球經濟前景轉趨樂觀,同時呼籲政府加快疫苗生產 與推廣,並視復原狀況來調整財政支持。 2021年整體航運市場供需狀況最新預測:
航運產業概況: 全球經濟展望,光明且漸進式復甦的前景 產業供需,疫情發展為首要下修風險 油價展望,以新加坡市場價格為基準 今(2020)年因COVID-19疫情蔓延導致整體經濟需求減弱,油價走勢較為低迷,但各國對於疫苗研發有望,預計將有助於緩解經濟疲弱的憂慮,縮限了原油價格的下行程度。
捷流閥業 如何產生差異化?其實業界有很多不同標準和規範,不是所有閥門廠能做到,因為要技術也要資金。所以除了生產以外,技術也領先,我們也取得世界各地的技術和認證。 …… 上頁可看到,我們控制閥比重,大家把手動閥改成控制閥比例越來越高,不只單純買手動閥,而是買全套控制閥越來越多。 (台積電?)
所有製成相關的機器很多種,東台專攻鑽孔機、成型機,東台在PCB產業也是大宗。其實PCB製程像毛毛蟲很多,主要是機鑽、成行、雷鑽。 東台今年51歲,東台的使命跟願景還是提供設備、完整結決方案。集團大約2000人。 現在ESG,投資人、歐美客戶都很在意。 股利政策還是依照歷年發展。EPS目前還是負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摘要 (Abstract) 上銀科技 2024 年第三季營收和營業利潤率均低於預期,但管理層預計 2025 年營收將會增長,主要受北美、日本以及東南亞和印度市場的帶動。上銀正積極從零件供應商轉型為整合機械和電子元件的系統整合商,例如半導體晶圓傳輸系統和物流機器人,但市場對這些新業務的貢獻預期可能過
Thumbnail
摘要 上銀科技 2024 年第三季營收為 63.26 億新台幣,季增 2%,年減 4%,符合市場預期。由於年初至今營收年減 5%,預計 2024 全年營收將呈現年減。目前訂單能見度僅 2-3 個月,顯示客戶信心不足,儘管中國政府的刺激政策可能帶來新一波訂單動能,但需求疲軟的根本問題仍待觀察。
Thumbnail
#上銀 跌幅恐慌滿足195~210還在這範圍震盪 突破下降的20周慣性才可以再更積極的增加籌碼,目前下降到222.5還會持續下彎 日圓升值跟機器人題材都會慢慢從恐慌後浮現機會 智慧製造,新產品迴轉工作台可用於高階五軸機和精密加工,而晶圓機器人、晶圓移載系統則已廣泛用於國際半導體大廠,上銀
Thumbnail
台達電 (2308) 為全球最大交換式電源供應器廠商,擁有自有品牌Delta行銷全球。
Thumbnail
崧騰在2024年的主要收入來源仍是電動和手動工具(約60%),主要客戶為日本牧田(Makita),單一客戶占比高,導致營收波動。第二收入來源電動車零部件增長減緩,預計2024年比例不超10%。第三收入來源醫療器材處於基礎階段,2024年少量出貨,實質貢獻預計在116年後。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老爹活利週報(04/15~04/21)   1、本週大事如下: a、市場原本期待18日台積電法說會給個好消息,誰知道法說會變法會,雖然台積電看好第2季營收可望回升6%,下半年逐季成長;但是法說中提到智慧手機、個人電腦復甦力道不如預期,且車用市場恐將衰退,唯獨在AI需求強勁下,今年美元營收仍將成
Thumbnail
看點: ● 工具機類股中,毛利率最高,產品較寡占 ● 日本結束負利率政策,可能帶來日幣升值,有利工具機族群 ● 中國經濟落底,開啟短週期復甦(詳IZAAX 4月智富專欄),公司營收中國佔比3成 ● 預期工具機族群已經進入復甦階段
目前因景氣不確定因素客戶都下急單比較多,比較不願意下一年以上的長期訂單。 台林切入電動機車市場以台灣市場為主。 在熊本半導體設備展接洽的日本設備商可能有新契機,四月會與客戶進行合作計畫洽談。 2023年毛利率成長動能來自於製程自動化、客戶技術服務及ODM製造。 庫存水位顯著下降,若客戶持續下
庫存從22Q3開始降低,降了5季,23Q4重新增加,推估主要是施耐德的財報貢獻,21年施耐德工業感測器營收約3.3億美元(約新台幣105億元),新增20億台幣的庫存(國巨約1000億營收、270億庫存)可能合理,總經理王淡如預估,客戶端庫存調整將於24Q2結束,23年去庫存壓力強加上被動元件成本指數
Thumbnail
JMTBA訂單 仍未翻正,目前下降週期已經連續16M,依歷史經驗下降週期約會持續16~21M,故如果這次也一樣的話,訂單YOY將會在5M內轉正;相關產業的股票在訂單YOY由負轉正之後,都會有驚人的表現。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摘要 (Abstract) 上銀科技 2024 年第三季營收和營業利潤率均低於預期,但管理層預計 2025 年營收將會增長,主要受北美、日本以及東南亞和印度市場的帶動。上銀正積極從零件供應商轉型為整合機械和電子元件的系統整合商,例如半導體晶圓傳輸系統和物流機器人,但市場對這些新業務的貢獻預期可能過
Thumbnail
摘要 上銀科技 2024 年第三季營收為 63.26 億新台幣,季增 2%,年減 4%,符合市場預期。由於年初至今營收年減 5%,預計 2024 全年營收將呈現年減。目前訂單能見度僅 2-3 個月,顯示客戶信心不足,儘管中國政府的刺激政策可能帶來新一波訂單動能,但需求疲軟的根本問題仍待觀察。
Thumbnail
#上銀 跌幅恐慌滿足195~210還在這範圍震盪 突破下降的20周慣性才可以再更積極的增加籌碼,目前下降到222.5還會持續下彎 日圓升值跟機器人題材都會慢慢從恐慌後浮現機會 智慧製造,新產品迴轉工作台可用於高階五軸機和精密加工,而晶圓機器人、晶圓移載系統則已廣泛用於國際半導體大廠,上銀
Thumbnail
台達電 (2308) 為全球最大交換式電源供應器廠商,擁有自有品牌Delta行銷全球。
Thumbnail
崧騰在2024年的主要收入來源仍是電動和手動工具(約60%),主要客戶為日本牧田(Makita),單一客戶占比高,導致營收波動。第二收入來源電動車零部件增長減緩,預計2024年比例不超10%。第三收入來源醫療器材處於基礎階段,2024年少量出貨,實質貢獻預計在116年後。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老爹活利週報(04/15~04/21)   1、本週大事如下: a、市場原本期待18日台積電法說會給個好消息,誰知道法說會變法會,雖然台積電看好第2季營收可望回升6%,下半年逐季成長;但是法說中提到智慧手機、個人電腦復甦力道不如預期,且車用市場恐將衰退,唯獨在AI需求強勁下,今年美元營收仍將成
Thumbnail
看點: ● 工具機類股中,毛利率最高,產品較寡占 ● 日本結束負利率政策,可能帶來日幣升值,有利工具機族群 ● 中國經濟落底,開啟短週期復甦(詳IZAAX 4月智富專欄),公司營收中國佔比3成 ● 預期工具機族群已經進入復甦階段
目前因景氣不確定因素客戶都下急單比較多,比較不願意下一年以上的長期訂單。 台林切入電動機車市場以台灣市場為主。 在熊本半導體設備展接洽的日本設備商可能有新契機,四月會與客戶進行合作計畫洽談。 2023年毛利率成長動能來自於製程自動化、客戶技術服務及ODM製造。 庫存水位顯著下降,若客戶持續下
庫存從22Q3開始降低,降了5季,23Q4重新增加,推估主要是施耐德的財報貢獻,21年施耐德工業感測器營收約3.3億美元(約新台幣105億元),新增20億台幣的庫存(國巨約1000億營收、270億庫存)可能合理,總經理王淡如預估,客戶端庫存調整將於24Q2結束,23年去庫存壓力強加上被動元件成本指數
Thumbnail
JMTBA訂單 仍未翻正,目前下降週期已經連續16M,依歷史經驗下降週期約會持續16~21M,故如果這次也一樣的話,訂單YOY將會在5M內轉正;相關產業的股票在訂單YOY由負轉正之後,都會有驚人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