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第三季上銀法說會:中國需求短期趨緩、歐美需求強勁、短期不漲價、海運之亂影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2 分鐘
raw-image

財務報告

第三季營收,75.3億元,比上一季、去年同期都增加,整體市場供不應求,累積訂單量大於產能,第三季產能小幅提升的緣故,所以營收增加。區域別營收,上季到現在變化不大,個地區都有微幅成長。

第三季產品別營收,主力產品的滾珠螺桿、線性滑軌佔比都比上一季成長,但工業機器人微幅下滑,因為單軸機器人剛好碰上第三季,消費性電子產業的拉貨淡季,導致營收減少。

本季營業毛利,比去年成長72%、毛利比上一季成長13%,主因是去年年底、今年年初調漲產品售價,效益顯現,加上產能利用率也提高。毛利率38.2%。

本季營業淨利,年增159%、季增20%。營業費用減少加上毛利上升。

本季匯兌損失2000萬元,來源於歐元貶值。

稅前淨利也是年季雙增;稅後淨利年增47%、季增29%。

三大產品線,滾珠、線性、工業機器人展望?

目前我們看到,第三季營收、毛利、EPS各方面都成長,雖然看起來第三季不錯,但是從今年九月、十月,就有感受到大陸產品稍微有點趨緩,這可能是從今年中,大陸動能有點下來,包括這段時間大陸限電影響。

雖然我們蘇州廠,在限電影響漸漸趨緩,但其他產業在限電還是有影響,也會影響客戶生產。九月、十月可以感覺到接單趨緩。這是大陸部分。

其他國家來看,歐洲、德國部分,上銀德國子公司營收最高是2018年,我們從一到九月出貨資料來看,今年德國出貨金額會比當年更高。包括義大利、瑞士子公司訂單成長都不錯。所以歐洲疫情之後,各產業成長都非常好。

再來是日本、韓國,上週才跟我們子公司談到接單問題,包含從媒體上可以看到,日本工具機廠商,對未來接單都還是持續成長,回饋到子公司的訊息可以知道,日本、韓國不光是半導體,雖然今年汽車產業缺晶片、產出受影響,明年晶片會不會足夠供應,也還值得觀察。但是明年大家普遍對汽車產業還是樂觀的。包含工具機產業,日本國內、出口的需求都不錯;韓國半導體、汽車產業也是。

美國方面,在製造業回歸、推動基礎建設等等,可以看到其他國家這方面都不錯。

雖然這兩個月,大陸動能有些影響,但是前兩天報紙寫,大陸需求仍然存在,所以我們判斷,包含其他國家景氣來說,明年景氣還是比今年持續成長。這是針對第四季以及明年第一季的看法。

但還是有些變數,比如第三季這幾個月出貨,感受到有用到電子晶片的客戶,仍然有受到缺貨影響,包含機器人會用到電控的、工具機廠商會用到控制器的廠商,因為日本控制器交期大概都要六個月以上。所以受到晶片缺料影響,有用到控制器的產業,對我們的產品都會有些變數。

產品供不應求,第四季調漲單價?

價格部分,的確我們調查原物料價格看長,雖然中鋼前兩季平盤,但是未來原料上的走勢還是持續往上成長。但是價格方面,可以看到我們毛利率、盈餘方面,第三季還是持續成長,所以針對產品價格,目前暫時沒有調升準備。

塞港影響?fob佔比?原物料上漲影響?訂單預收訂金比例?

這個問題,的確缺櫃塞港對我們有些影響,包括貨運成本,不只是工具機廠商,對整體毛利有影響。但是針對我們的自動化效率,其實對我們成本雖然影響,但不至於非常大。當然毛利跟2018年的頂峰還是有差。

原物料上漲部分,大部分都有40%以上,所以我們從去年年底第四季、今年第一季,就有想次上漲幅度。這個漲價跟2018年相比,還是沒有到當時頂峰的單價,還是有10至15%的差異。

不過目前毛利率看起來不錯,所以後續暫時也沒有調漲的規劃。當然這也要看未來幾個月到明年第一季,原物料、各個價格上漲情況如何。

包含今年也調升了員工薪資,今年五月、十月,兩次調薪,大概調整了6至8%的薪水。我們也會看,毛利各方面上來,福利待遇都會調升。至於產品價格調漲,我們會去看。

預售訂金比率,會依照客戶訂單、地區別、計價基礎,會做不同調整。不會說大家都是一套標準對待。

公司訂單能見度?稼動率?

稼動率請廖副總回覆稼動率;我來針對公司訂單能見度回覆。

現在各個產品線訂單數字不同,研磨及滾珠螺桿目前5.5個月的訂單,轉造級滾珠螺桿4.5個月;線性滑軌要看產品系列都不同,滾柱型的線性滑軌差不多5個月,其他規格2至3個月之間,這是針對不同產品能見度。

廖:稼動率產品間都不同。大致上的稼動率跟董事長說的,產品不同交期、訂單數量,都不同,產能利用率介於七成多至九成多之間。

蘇州二期場進度?義大利廠區?

蘇州二期目前都完成了,一期加二期有八公頃大小,我們的後製程,包括線性滑軌,都在蘇州廠來去生產,所以蘇州廠兩期建築都完成了,生產也陸續在投產。

大陸限電問題,也趁這段時間調整。大陸限電,就是台灣後製程繼續往下走。目前看起來限電狀況慢慢有些紓解,過去是一週有兩天限電,但慢慢現在已經是有需要才限電,目前看起來比較緩解。

義大利廠區,原本希望今年動土興建,但是因為申請進度影響,過去兩個月都希望是年底動土,但是現在看起來今年要懂土興建比較難。希望明年初開始動土興建。

除了義大利廠區,今年五月日本場也動土興建,預計工期是一年六個月完工,針對後端製程,會在日本投產。多了日本廠,因為日本不論半導體、工具機以及設備廠商,都在日本市場蠻大,所以多了這個廠區,後端服務、生產上都大有助益。

除了海外擴廠,台灣這邊,我們雲林第17期廠區,在今年七月也動土開始興建,大概兩年內完成,也是給線性滑軌使用的廠區興建。

台中工業區在水土保持整合,包括有15%容積獎勵,通過這塊,時程上稍微延後,但是我們也希望,因為今年景氣非常旺,我們也希望這部分能夠盡快動土興建。所以我們希望,明年中旬之前,看能不能動土興建。

雲科三廠也開始規劃,預計在明年動土。再來是嘉義大埔美廠也開始規劃,我們廠區的挪動需求,未來雲科、嘉義大埔美廠區完成後,會移動部分滾珠螺桿產線到雲林;台中會針對汽車產業的滾珠螺桿,現在已經有一條生產線,明後年廠區完成後,廠區會預留給汽車產業的滾珠螺桿生產。這是針對上銀的建廠進度報告

大陸是否出現取消訂單?價格競爭?

其實不只中國,各地都有價格競爭。但是中國有碰到問題,在於工具機廠商控制器沒來,導致延後出貨,沒有訂單取消。

價格競爭是隨時都有,就算現在需求非常旺、前兩年不景氣,都還是有價格競爭,只是程度有差。現在來說,供不應求、原物料飛漲之下,價格競爭沒那麼嚴重。

線軌訂單能見度下滑?2022?

大概說過了,的確線軌能見度下滑,只侷限在中國訂單。其他歐洲、美國、日本、韓國等,這些訂單需求還是非常旺盛,所以區域不同,需求也不同。

終端應用產業需求展望?

今年半導體產業用的螺桿、線軌、晶圓機器人,從前兩年需求就非常旺盛,過去跟設備商也有談到,未來兩年半導體需求仍然持續旺盛。也可以看到,台灣半導體廠,美國、日本、德國等地,都開始要興建半導體廠。甚至台灣中部、高雄都有擴建需求。看起來非常不錯。

剛剛也談到汽車產業,雖然今年受到晶片影響,但是電動車需求,各個國家都針對2030、2050年不銷售燃油車,乃至美國規定50%要是電動車,這些電動車需求非常大。以燃油車生產來說,40%工具機產業是在生產汽車產業,所以汽車業用到的設備,看起來將來是不錯的。

尤其剛剛說到,這些電動汽車需求,上銀針對汽車產業上,目前會用到滾珠螺桿的產品,像是汽車產業轉向器EPS(Electric power steering),過去用油壓,但是汽車電動化、高級的車款,EPS裡頭都有滾珠螺桿。

再來是煞車,過去也是用油壓系統,未來電動車時代,過去用液壓系統,未來會用電動伺服控制。電動伺服就會用到滾珠螺桿。未來自駕車、自動煞車,四顆輪子也在開發滾珠螺桿的煞車。傳動系統的變速箱,上面也會用到滾珠螺桿。避震系統過去也是用油壓,未來可以看到滾珠螺桿可以取代液壓。相信未來汽車電動化,滾珠螺桿應用會愈來愈多。

汽車產業目前規劃,看起來明年第四季、後年第一季會有比較大量的拉貨,現在試量產的訂單已經開始交給tier 1的廠商,第一階供應給汽車產業零組件的設備,我們是提供給tier1的、屬於tier2。目前陸續開始交產品給tier2。

除了汽車產業,工具機部分,汽車產業明年預估晶片陸續充足下,展望不錯。工具機這塊可能中國還要觀察,需求還是有。其他歐洲地方,其實工具機需求還是非常旺盛。

其他還有產業機械自動化部分,因為工資提升、人口高齡化,是我們自動化機器人非常好的機會。所以整體看起來明年需求會比今年成長。

缺電影響加劇,產能規劃?電費佔成本比重?

其實大陸限電對我們影響不大,現在陸續緩解,台灣也能針對這些製程調整。台灣方面,電費佔的比重沒有數據說明。

未來esg、節能減碳、新的製程和設備,可以進一步提升效率,所以esg、節能減碳也是我們未來要精進的目標。

2021、2022資本支出?

2021預估會接近當時的低標,前面有說,建廠部分稍微有延宕,包括國外購買設備也受到疫情影響,缺晶片等等問題。所以設備資本支出有delay,但是接近低標。

2022年資本支出,剛剛說很多建廠規劃,相關設備遞延,所以應該比2021年來的高。

市場占比?

亞洲64%,算是比較高,歐洲、美國需求比較旺盛,所以我們未來幾個月,會針對需求比較好的幾個國家,去調整出貨比例

剛剛也說到航運時程,以前到歐洲45天,現在要兩個半月,還要排船期,以前都集中在月底一次出,現在不敢了,每週有貨排的到船就出去,所以我們也會調整歐洲出貨比重,拉的高一些。

針對目標市場加大力道、業務支撐,歐美等其他市場。這是未來會在出貨上的調整,但是不針對單一市場、國家地區、客戶去說明。

電動車零組件滾珠螺桿訂單來自哪些車廠?與鴻海合作?

我們合作的廠商都有保密,無法明確說明。但是這些tier1廠商是我們客戶,他們做像是eps、煞車系統,提供給整車廠,我們是tier2。這些系統製造商的tier1供應商,都是供應給歐美車廠。

至於有沒有跟鴻海集團電動車合作?我們有了解,媒體朋友對我們產品很清楚,剛好有問MIH是不是有用到上銀螺桿,對方有說未來不排除使用上銀滾珠螺桿。

因為對上銀來說,只要各方面條件吻合,所有零組件供應商都可以合作,不單單是鴻海或某一間汽車廠,只要條件符合,未來有需求都會跟車廠去談。

下游產業佔比?

不針對單一客戶、產業的營收百分比透露。不過基本上,只要用到精密傳動定位的設備商,都會用到滾珠螺桿,所以範圍非常廣。包括半導體、光電設備、工具機、產業機械、自動化、醫療設備等等,只要用到精密傳動定位,都會用到我們產品。剛剛也說到,汽車產業電動化,未來佔比會愈來愈多。

線性滑軌和滾珠單價趨勢、庫存水平?出貨?汽車產品?新能源汽車佔比?市場競爭是否感受到新進場骯、日資廠商壓力?原料上漲,明年毛利率?

螺桿、線軌單價說明過了,出貨交期的月數也都說過,目前都還是功不應求,要做庫存也沒什麼時間,因為累積的訂單就5.5個月,出貨都來不及,沒時間庫存。

況且滾珠螺桿式訂製、客製化產品,與不做庫存。不過原料庫存,對我們來說一直比較傷腦筋,未來原料看起來還是會上漲,包含買料方面,過去原料是4至6個月,今年有些甚至要到8個月,所以原料庫存採購上,的確不容易預估。現在買料都買8個月後的預估。

所以倉庫裡頭,原料庫存一定要有一些。資產負債表裡面可以看到庫存金額蠻大,是我們比較傷腦筋的;誠品是現在不大能做庫存。

競爭上,其實從上銀座滾珠螺桿、線性滑軌來看,包括很多台灣、大陸的競爭者,從來沒少過。包含日資品牌到大陸設廠,其實以我的螺桿線軌,在大陸還是第一品牌。就算日資來大陸設廠,但我們產品競爭力還是非常多。

當然大陸廠很多,品質參差不齊、仿冒,我們也針對仿冒廠商提告,也關掉一些仿冒廠。對其他大陸的滾珠螺桿、線性滑軌,甚至浙江有上百家大小廠商,我們目標基本上還是中高端物料。很多低端的線性滑軌需求、能動就好,其實也不是我們的目標市場。

所以我們在材料製程上不斷精進,是不斷在走。以現在估算,2018年單價跟現在比起來有10至15%價差,但是,我們實際的產出、數量,已經超過2018年水準。

可是這些人員、員工,比當時頂峰人力少了10%。所以2018年製程改善、效率、品質、自動化的改進,算是有初步成績。未來也朝這個方向持續走。對我們未來產品競爭力一定有幫助。

毛利方面,針對剛剛說的效率提升,如果成本調整上ok的話,也希望毛利率持續往上,但變數很多,材料、接單、產品組合、單價、各國毛利率單價都不同,其實蠻難預估。

毛利率增加2.1個百分點,多少是區域帶動?歐美營收增加,多少是產品組合帶動?例如螺桿營收提升?

我們可以這樣解釋,目前看起來毛利率提升很多面向,才讓毛利率有2.1個百分點提升。雖然剛剛說原料估起來漲了40%,可是我的單價還沒回復到2018年的高點。以區域毛利來看,歐洲會比亞洲來得高,這段時間的確歐洲訂單比例上、毛利上有提升。

我們這段時間的材料、製程、自動化改進,也會對毛利有幫助。但比例是多少,很難區別,只能說各個區域、國家競爭狀況不同,會有差異。

產品組合也有差,比如線性滑軌屬於比較標準型的產品、滾珠螺桿屬於客製化產品,所以相對滾珠螺桿毛利絕對會比線性滑軌來的高,它是客製化,不會接單10支就做10隻,每家客戶需求都不同。客製化產品毛利確實比較高。

原料上漲?價格調漲?

價格部分,的確我們考量價格要不要上漲,因素非常多,原料也看到各國需求以及競爭狀況,是不是要針對價格來變動。所以不只是看到大陸需求,也會看整體需求狀況、原物料供應、各地競爭,來去做價格調整。

所以可以看到,我們同時因為製程、效率、設備更新,可以有效吸收成本上升壓力,所以不會去調整價格的因素。

公司產品毛利率排序?

簡單說,客製化產品像是滾珠螺桿,毛利率比較高;其他產品線,線性滑軌、工業機器人、減速機等,不方便透露細節。但是客製化的產品絕對毛利率比標準型來的高。

至於新產品,看起來毛利率目前還不會比螺桿、線軌來的高。因為新產品量的提升、佔有率提升,像是工業機器人、減速機、醫療產品、智慧螺桿、汽車用滾珠螺桿等等,這些新產品目前是想辦法持續擴展、拉大,是現階段比較重點的方向。

第四季毛利率下滑?

不會針對財務預測說明。

2021年第三季庫存金額水準?

第三季財報存貨金額是75億元台幣,比上一季69億增加6億,製成品增加比較多,其次再製品、原物料也有小幅增加。原因是董事長提到歐美訂單好,所以會增加歐美子公司出貨,但船期需要兩至三個月,庫存比較多。

未來不調價,但原物料薪資又上漲,營利率會下降?

剛剛說到,毛利率不只是原物料、薪資問題,包含剛剛說的產品組合、區域別、毛利都不同,舉例來說,目前亞洲毛利比較低,9、10月看起來需求稍微有調整;但是歐洲需求卻是成長、利潤也比較好,包含各產品毛利率也不同。不會因為單一原物料上漲、薪資上漲,就代表毛利率一定下降。我不認為。

你看第二季到第三季毛利提升,其實我們價格沒調整,所以價格不是唯一影響毛利的因素。涉及因素多。

短期產能擴充計畫?人力短缺限制?自動化解決?

未來廠區擴充規劃不重複說明。人力短缺部分,的確目前少子化影響,像是最近半導體很熱,很多人才都往半導體、其他產業移動,人力或多或少會受限制,至於能不能用自動化解決?

其實我們自己也做機器人,其實沒有不能用自動化解決的問題,因為我們自己也做機器人,現場就有上千台機器人了,所以握什麼不能自動化解決?沒有這個問題,我們一直都用自動化解決人力問題。當然少補份人力短缺問題,還是有影響。

以產出的量來說,跟2018年的量差不多,甚至有些產品還超過,但是人力需求有少了10%,很多都是自動化比較有效率的設備、機器人,來解決人力需求。過去多年來,我們也一直朝這個方向去走、去精進,我相信未來對人力的倚賴,一定不會像現在這麼高。

稼動率波動70至90%,是因為缺工?第三季新增產能,今明年產能增加比例?

剛剛說的不是稼動率波動,而是依照訂單、產品不同,而有所差異,所以介於此區間。沒有到達100%,主要是因為人力部分,最近董事長有說,台灣電子產業現在也是缺人很嚴重,所以我們人力招募也沒有很順利。的確是人力還無法補足。


再來是說,第三季有一些新產能,主要是第二季疫情嚴峻,所以在整體人員流動是比較停滯的;第三季疫情紓緩,人力招募有增加一些員工人數,有比第二季小幅增加。至於明年產能增加比例,還是要看訂單、接單狀況,我們再去做人員安排,都會隨機應變調整。


蘇州廠產能佔比?

無法說單一廠區產能。不過蘇州廠基本上整個大陸的客戶服務,包括後段加工,會在大陸廠生產。包含當地一些小經銷商,可能庫存、線性滑軌是標準品,經銷商會備一些庫存,但比較小的經銷商,規格、庫存不一定完備。所以蘇州廠都會有一些庫存,彼此互相調貨調整。


多講一些原物料價格和2018年價格比較?

我們原物料供應來源很多,所以相對地,當然價格整體是漲價的,但是我們也可以針對原物料來源作調整、比較靈活調整。現在原物料上漲、海運,至少我生產的部分還沒有缺料,但還是電控、少部分受到晶片影響,比如晶圓機器人、多軸機器人,但是螺桿、線軌沒有這些狀況。


台灣來說,原料供應商就有兩三家,前幾天我們也去拜訪南部的鋼材大廠,包含日本、韓國、歐洲好幾國也都有供應商。所以當海運成本、時間遞延、匯率影響,對我的原料波動時,因為我的供應來源很多,所以比較能彈性調整、該和誰買。


像是前兩年,亞洲鋼材供應商,因為匯率差異、台幣比較高,前兩年需求沒那麼好,我就跟亞洲鋼材廠買比較多。但是今年,亞洲供應商供不應求、開始漲價非常高、包含過運成本,我就跟他買比較少,調整一部分跟國內買。


所以供應來源非常多,所以調漲會有些影響,但是目前不會缺料,因為廖副總也說了,我們整體庫存、很大一部份都在原料方面,我現在買料,可能都要八個月以上,所以原料對我們有比較大困擾。


中國疫情升溫,對訂單影響?

大陸疫情升溫,可是相對去年疫情狀況,現在疫苗施打率、各方面比率都非常高最近看新聞,連印度az都打了十一人,我認為現在疫情不會像去年沒打疫苗,有封城、各方面影響。


所以我認為,雖然大陸疫情升溫,但是應該不會像去年疫情影響那麼大,針對這方面我這麼認為。


上銀光電2022年的獲利展望?

光電方面,每年都是虧損的,但是比較好的消息是,光電過去一直努力在屋瓦,過去屋頂都是外加光電,一方面不好看,但上銀光電有新產品,跟歐洲生產屋瓦的廠商,用他們的規格,我們的光電可以合在歐洲的屋瓦上。


之前已經出貨、量產到歐洲了,因為去年疫情影響,的確這塊受到些許影響。我想後面歐洲也都開始蓋在實績的屋頂上,看起來很類似原本的屋瓦,很好看。他的單價也會比一般發電廠,多出四、五倍以上單價,所以光電這塊,雖然不到損益平衡,但是會往損益平衡方向走。


總裁

第一個問題是光電,光電有好有壞,不好在於,以前只做發電的電池,這很難競爭,所以我們現在把它轉移到磚瓦,這是好消息。因為一瓦的電有一塊多美金,跟現在電池只有0.3幾美金,落差很大。


我們用舊的設備去做磚跟瓦,成本也太高,所已還不可能賺錢,但是新投資、我們自己做設備的話,當初我們會投資光電就是看到設備的機會,我們有能力來自製。按照新的價格,我們有機會做到損益平衡已上,目前看起來也有進度,產能逐漸把電池拿掉、往磚瓦去做,比較有高售價。


但是上銀光電不確定因素是外面產業變遷很大,我們也在看對光電的影響有多大,整體還是朝磚跟瓦的路,除了研發,產能都在這。


滾珠螺桿用在電動汽車?

這也是出乎我們意料之外。大家會問,為什麼滾珠螺桿會用在電動汽車?過去有沒有?有,但是很少。自從電動車問世,現在ai、自動駕駛,需要很多「自動精準控制」,原來的油壓、氣壓都不行,要很可靠、要智慧控制,這個時候,傳動就逐漸改成滾珠螺桿。


所以電動汽車滾珠螺桿,和傳統工具機、產業機械用途不同,當然,因為我們在這領域耕耘十年,我們從EPS就投入,我們從中累積很多經驗,發現做EPS要做tier1,直接跟汽車廠打交道,但是通路、產品特性不同,所以我們另闢渠道和汽車廠打交道,和我們專長不同。


所以後來變成tier2,專門供應汽車大零件廠,做給他滾珠螺桿、整組供應汽車廠,這是很大改變。現在我們覺得還不錯,歐美、大陸大廠都找我們發展汽車專用滾珠螺桿,當然這發展也超出我們預料之外,以前沒有在用滾珠螺桿,現在也用。


所以,電動汽車滾珠螺桿主要有不同想法,所以我們也因應這個,現在有建立新團隊,專門從事這方面發展,建立我們生產線、專門for電動汽車,他特性和一般產業用、工具機的滾珠螺桿很不一樣,有很大學問。


所以我們跟各位報告,現在電動汽車裡面滾珠螺桿,還在試量產,是產後面,大概會在2022年第三季、第四季逐漸看到有點放量,真正要試量產,大概到2023年、量產2024年,這也是蠻長時間投入,不是炒短線要做就可以。


這個涉及生命安全,所以要求非常高,我想跟一般的工具機、產業機械不同,所以要進入這個領域,要有很強大的可靠度,所以為什麼歐美先進國家找我們做、要我們當第二供應商(有些他們自己做,但他們產能不夠了),所以我們在這塊的發展,將來機會很大。


我相信,我們發展下去、同仁努力的話,我們有機會成為電動車的滾珠螺桿主要生產商,假以時日,我就簡單補充報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羊羽的財經備忘錄
218會員
117內容數
嗨,我是羊羽,一名財經文字工作者,主要關注投資研究、自我成長、職場工作議題。過去在財經雜誌任傳產記者三年,有許多拜訪產業的經驗與故事,後來轉入金融業工作,考取高業證照。擅長將複雜議題化繁為簡,期許成為投資與大眾間,說故事的人。工作之餘,寫下觀察投資學習的備忘錄。連絡信箱:devinwang17@gmail.com
2024/03/12
營運概況:今年累計前 2 月營收更出現 +31.3% 年增率。 產品組合:公司 63% 船舶來自於指數連結長約,貢獻七成營收。 船舶換約:2024 年船舶換約較少,有 25 艘皆為固定約換新;1 艘固定換指數。 產業需求:中國原物料補貨潮,紅海危機,聯準會降息。 產業供給:目前新船訂單占比上升。
Thumbnail
2024/03/12
營運概況:今年累計前 2 月營收更出現 +31.3% 年增率。 產品組合:公司 63% 船舶來自於指數連結長約,貢獻七成營收。 船舶換約:2024 年船舶換約較少,有 25 艘皆為固定約換新;1 艘固定換指數。 產業需求:中國原物料補貨潮,紅海危機,聯準會降息。 產業供給:目前新船訂單占比上升。
Thumbnail
2024/02/28
23Q3 EPS 超越 2022 全年,來到 4.07 元(年增 +509%)。 毛利率回升其一存貨管理,預期 2024 年若鋼價反彈可賺價差、提升毛利率。其二產品組合改善,如再生能源,離岸風電、太陽能。 在手訂單 70 ~ 80 億元,預計未來 2 ~ 3 年陸續完工。 預期 5% 以上殖利率。
Thumbnail
2024/02/28
23Q3 EPS 超越 2022 全年,來到 4.07 元(年增 +509%)。 毛利率回升其一存貨管理,預期 2024 年若鋼價反彈可賺價差、提升毛利率。其二產品組合改善,如再生能源,離岸風電、太陽能。 在手訂單 70 ~ 80 億元,預計未來 2 ~ 3 年陸續完工。 預期 5% 以上殖利率。
Thumbnail
2024/02/19
2023 年 11 月年增首度翻正。公司認為,紡織業景氣已自 23Q3 落底回升,2024 年將緩步復甦。 產能稼動率方面,目前纖維已恢復至九成;塑膠酯粒稼動率 100%;工程塑膠六成 目前終端品牌客戶庫存有效去化,各品牌訂單也逐漸回溫,但從長大單,轉為短急單。若美國聯準會降息,將有利服飾消費復甦。
Thumbnail
2024/02/19
2023 年 11 月年增首度翻正。公司認為,紡織業景氣已自 23Q3 落底回升,2024 年將緩步復甦。 產能稼動率方面,目前纖維已恢復至九成;塑膠酯粒稼動率 100%;工程塑膠六成 目前終端品牌客戶庫存有效去化,各品牌訂單也逐漸回溫,但從長大單,轉為短急單。若美國聯準會降息,將有利服飾消費復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今天,工具機族群,包括滾珠螺桿與線性滑軌大廠上銀、國內最大 PCB 鑽孔機製造商東台、上銀旗下子公司大銀微系統皆亮燈漲停。工具機是真的有族群性復甦,還是短線題材與籌碼帶動漲停? 一、中國復甦了嗎?
Thumbnail
今天,工具機族群,包括滾珠螺桿與線性滑軌大廠上銀、國內最大 PCB 鑽孔機製造商東台、上銀旗下子公司大銀微系統皆亮燈漲停。工具機是真的有族群性復甦,還是短線題材與籌碼帶動漲停? 一、中國復甦了嗎?
Thumbnail
TL;DR Q4大概也跟Q3差不多,明年產業景氣大概不會再差,日幣貶值影響不大。
Thumbnail
TL;DR Q4大概也跟Q3差不多,明年產業景氣大概不會再差,日幣貶值影響不大。
Thumbnail
庫存彙總對帳單 2023/7/5 這是篇系列文章,每週一、三會固定更新,大俠會用實際的庫存對帳單來分享如何佈局出兼顧市值成長 & 波動防禦的存股配置。 此系列從 Day 1 開始,讀者可以一篇一篇仔細觀察選股邏輯、資金佈局策略以及調節時機。
Thumbnail
庫存彙總對帳單 2023/7/5 這是篇系列文章,每週一、三會固定更新,大俠會用實際的庫存對帳單來分享如何佈局出兼顧市值成長 & 波動防禦的存股配置。 此系列從 Day 1 開始,讀者可以一篇一篇仔細觀察選股邏輯、資金佈局策略以及調節時機。
Thumbnail
上銀主要業務為精密滾珠螺桿與線性傳動元件製者,以自有品牌『HIWIN』行銷全球,其線性滑軌全球市佔率排名第二,僅次於日本的THK。2022年累積前三季產品組合為,滾珠螺桿22%、線性滑軌65%、工業機器人7%、其他6%。
Thumbnail
上銀主要業務為精密滾珠螺桿與線性傳動元件製者,以自有品牌『HIWIN』行銷全球,其線性滑軌全球市佔率排名第二,僅次於日本的THK。2022年累積前三季產品組合為,滾珠螺桿22%、線性滑軌65%、工業機器人7%、其他6%。
Thumbnail
【快速結論】​ ​🎯看好上銀 Q2 受惠於產品漲價與訂單下,營運仍保持在高位,加上疫情影響對全球生產自動化產業趨勢有加分機會。擬定條件如下:​ ​✅Q1 營收比重:滾珠螺桿佔比 20%、線性滑軌佔比 64%、工業機器人佔比 8%,其他包括上銀光電、陸聯精密等,佔營收比重 8%。 ..​ ​ ​
Thumbnail
【快速結論】​ ​🎯看好上銀 Q2 受惠於產品漲價與訂單下,營運仍保持在高位,加上疫情影響對全球生產自動化產業趨勢有加分機會。擬定條件如下:​ ​✅Q1 營收比重:滾珠螺桿佔比 20%、線性滑軌佔比 64%、工業機器人佔比 8%,其他包括上銀光電、陸聯精密等,佔營收比重 8%。 ..​ ​ ​
Thumbnail
去年外銷訂單在供應鏈料況改善下,大幅優於預期,展望未來,經濟部統計處處長黃于玲今 (20) 日表示,根據廠商回饋,由於電子科技產品進入傳統淡季,加上高基期影響,估 1 月訂單金額將呈現月減,但在混合生活趨勢發展下,仍將連二十三紅,維持年增正成長,首季接單也可望淡季不淡。
Thumbnail
去年外銷訂單在供應鏈料況改善下,大幅優於預期,展望未來,經濟部統計處處長黃于玲今 (20) 日表示,根據廠商回饋,由於電子科技產品進入傳統淡季,加上高基期影響,估 1 月訂單金額將呈現月減,但在混合生活趨勢發展下,仍將連二十三紅,維持年增正成長,首季接單也可望淡季不淡。
Thumbnail
大銀微系統第三季法說會: 目前產品依舊供不應求,且明年景氣依舊看好? 配合半導體大客戶特例生產整機商品,但這非大銀主力,非必要不會做。 目前半導體產業是大銀的最主力客戶群,未來積極發展控制系統、驅動器,以跨足更多產業。 未來兩三年發展後,力矩馬達將成大銀主力。
Thumbnail
大銀微系統第三季法說會: 目前產品依舊供不應求,且明年景氣依舊看好? 配合半導體大客戶特例生產整機商品,但這非大銀主力,非必要不會做。 目前半導體產業是大銀的最主力客戶群,未來積極發展控制系統、驅動器,以跨足更多產業。 未來兩三年發展後,力矩馬達將成大銀主力。
Thumbnail
2021第三季 上銀法說會 逐字:中國需求短期為何趨緩?歐美需求依舊強勁,上銀表示短期不漲價?海運之亂已造成原物料、庫存、出貨困擾?究竟工具機產業接下來怎麼看?
Thumbnail
2021第三季 上銀法說會 逐字:中國需求短期為何趨緩?歐美需求依舊強勁,上銀表示短期不漲價?海運之亂已造成原物料、庫存、出貨困擾?究竟工具機產業接下來怎麼看?
Thumbnail
  近期雖然電子指數成交比例逐漸拉高,但是仍處在資金轉換期(震盪),然而傳產航運部分雖然下降,並不代表就會從此跌回起漲點,頂多就是在山腰的附近逐漸整理,但人去逐漸退去已成事實(重點也是要退才更有機會沈澱籌碼,但能不能再起都是主力說得算),其實我很喜歡上週五理財達人秀(沒有要推薦的意思,但我欣賞各種看
Thumbnail
  近期雖然電子指數成交比例逐漸拉高,但是仍處在資金轉換期(震盪),然而傳產航運部分雖然下降,並不代表就會從此跌回起漲點,頂多就是在山腰的附近逐漸整理,但人去逐漸退去已成事實(重點也是要退才更有機會沈澱籌碼,但能不能再起都是主力說得算),其實我很喜歡上週五理財達人秀(沒有要推薦的意思,但我欣賞各種看
Thumbnail
【董事長卓文恆】 第一季上銀也是在谷底,陸續看到第二季,我們第二季財務表現比第一季持續回升,包含新產品也陸陸續續推出。我們會繼續努力,做更好表現。 【資深經理江賀笙】 第二季法說會,第二季營收是56.29億、較上季增加56%。主因是第一季傳統農曆春節淡季,訂單增加主要來自5G、半導體、醫療、自
Thumbnail
【董事長卓文恆】 第一季上銀也是在谷底,陸續看到第二季,我們第二季財務表現比第一季持續回升,包含新產品也陸陸續續推出。我們會繼續努力,做更好表現。 【資深經理江賀笙】 第二季法說會,第二季營收是56.29億、較上季增加56%。主因是第一季傳統農曆春節淡季,訂單增加主要來自5G、半導體、醫療、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