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的特徵與演化階段

更新於 2024/12/06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科學,其基礎是相信可觀測的自然現象中具有一個內在的法則,並以好奇心作為原動力,由此建構而成用來產生自然知識的體系。
判定科學體系有效性的四個特徵
  1. 必須符合客觀現實(Objective reality),亦即實際上從在於物質宇宙的事物,例如石頭、泥土、空氣等
  2. 在1.的基礎上,必須具有可證偽性(Falsifiability),亦即允許與論點相斥的實驗結果
  3. 在2.的基礎上,必須具有可重複性(Reproducibility),亦即相同的實驗條件下必須產生相同的結果
  4. 在2.3.的基礎上,歸納出能描述現象本質的法則,且此本質法則能夠預測所有類似的現象的結果,例如牛頓第二運動定律
一個科學理論若是缺乏上述四個特徵,則可視為偽科學或是「不好的」科學。例如客觀現實中無法觀測到弦的存在,客觀現實是可證偽性與可重複性的基礎,導致弦論同時與四個特徵相斥,可以視作為偽科學。而許多生物學相關的實驗,因為不具可重複性,因此其實證有效性下降,可以視為「不好的」科學。種種跡象表明目前的現代科學體系正在緩慢衰竭,而其原因在於現存體系內可以開採的有限自然知識正在耗竭。由此科學家們為了維持「產能」而開始硬將偽科學與不佳的科學當成事實出售,以維持科學永恆的假象。
這也是卡爾.波普一直不能理解為何本質主義的喪失不能逆轉實證主義在科學消逝的現象。因為只有經得起本質歸納測試的科學理論才是好的理論,例如地球是繞太陽轉而不是相反,只專注於可證偽性與可重複性的科學實際上是離真相更遠,而不是更近,而再隨著時間的前進,可證偽性本身也會緩慢的退去,最後變成除了記錄偶然發生的自然現象外甚麼測試都不再是有可能的實證之死時代。
等等,這不就是說雖然可證偽性是好的,但拋棄本質會讓科學更遠離事實?
科學演化的三個階段
  1. 哲學科學,透過特定哲學,將尋常物理現象轉換成科學知識,在這個階段成功的科學理論通常可以同時滿足四個特徵、可以簡化為普通人也能理解的簡單公式。由此而生的技術也大大的提升了技術的發展,使人們可以開發出更強的實驗方法。
  2. 延伸科學,透過哲學科學所構築起來的定律,來解釋各種以存在的自然現象,這個階段的科學理論因為其侷限性,通常只能滿足四特徵的前面三個特徵,得出的結論需要一定的相關知識才能理解。由延伸科學而生的技術在許多情況下對未來相關的實驗有時有助益,有時則沒有幫助。
  3. 現象科學,當理論構築架高到不可證偽的階段後,科學的最後型態,這個階段的科學只能描述現象的相關性,無法整理內部的因果關係,通常只能滿足四特徵的前面第一項,即客觀現實。這個階段的科學理論全是臆測,且幾乎無法實證。基本上也無法產生技術進步。
基本上,希臘羅馬、中東產生的科學體系,皆遵循上述三個階段的軌跡,直到可以採摘的自然知識果實開採完畢,並進入終結。而目前的西方現代科學正在延伸科學過渡到現象科學的階段,哲學科學的階段已經在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後正式結束。
隨著有效性特徵的喪失,實際上導致了新知識的解釋能力下降。舊的知識依然存在,且成為了目前人類科技的基礎;但是新的知識往往不能解釋實驗之外的現象,且有時會與舊知識牴觸。到最後,就連描述新現象的科學也陷入了無法再觀察更多樣本的限制,科學由此進入終結,之後就回到了科學從未存在的時代,知識仍會保留;但是曾經存在的科學組織,用來產出知識的方法論等通通都會消逝,就好像不曾存在一般。
多元宇宙一直是反諷科學的優良例子-完全無視實證主義,一切只為製造更多不可證偽的複雜性
它是簡約的對立面!
隨著現代西方科學的死亡,一種名為反諷科學(Ironic Science)的科學殘餘開始出現。所謂的反諷科學指的即是完全架構在客觀現實之外,既無法證偽也無法觀測的理論。
科學的實質應該是透過簡化理論的方式讓人更能夠了解自然知識,或是至少能夠描述能夠被證據證明存在的客觀現象;但是這類反諷的科學基本上就是用複雜的理論來解釋簡單的現象,並且無法以目前的手段進行客觀的實證。
一般來講這種科學的泡沫會隨著真正科學的消亡一同消失,最後變成少數人的玩笑或是思想玩具,但是在現代科學中卻正在以越來越大的規模充滿學術界,追根究柢問題就是出在過於重視科學的風氣,導致了把偽科學當科學發表好過於沒科學的可笑現狀。
註定會終結的才叫科學
當一個自然現象被人們發現,因為好奇心的驅使,猜測現象本身後面是否擁有規則;為了證明規則的存在,一個用來製造描述現實知識的體系-科學就這樣出現了。
但是每一種科學,不論是尋找太平洋上某座小島是否有新品種哺乳動物的生物學研究,亦若是假設太空中的某個區域存在未確認星體的天文學觀測,最終都止於發現。發現到理論上的東西,不再理論上的事物,或是根本就沒有任何發現等,通通都會終結好奇心。
也因此每一種科學都必定會走向終結,只有可以證偽的事物才是科學,因為只有可證偽的事物才會消除好奇心,而對此的行動也才是真正能夠讓好奇心有用武之地的行動。在歷史長河中無數的科學因好奇心而產生,也有無數的科學因為發現而終結。科學是註定會走到盡頭的,這並不是什麼好傷心的事情,只有為科學而科學的科學主義者才會為科學的終結而傷心,而他們努力維持科學永恆的手段-創造不可證偽理論來製造不可能被證據消除的好奇心,透過降低科學要素來使科學與非科學的界限模糊化等,只會破壞科學產出知識的能力,更糟的情況就是變成不法分子用來製造邪教聚金的手段。
科學始於好奇心,終結於發現。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9會員
153內容數
本專題目的在於介紹德國歷史哲學家史賓格勒,在二十世紀初提出的一個歷史哲學體系,目的在於讓更多人了解更多看歷史的角度,並破除漢字圈對於啟蒙進步史觀的崇拜。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龜兔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強調一遍,最重要的點在於中國與台灣之間的貿易體系,包括協定到目前每年近千億的貿易額;這些都是必須要切斷的,不切斷滲透只會持續下去,而中國那邊也知道切斷貿易對統戰是極大的傷害,所以也不遲遲切斷。
使用圖文來講解史賓格勒的歷史哲學,使更多人能夠對相關概念有深入的理解。
最近因為東亞局勢的關係,想到要理解造成現今東亞局勢的歷史文化演變因素,將其整理後我認為東亞基本上就是活物想要摧毀化石的殘餘,但是在再造新世界的過程中被遠自於地球另一端的另一個勢力所打斷。
說到現代性許多人就將其當成什麼不可見的真理,或是人類社會必然的方向,甚至是終點;但實際上真要說的話人類歷史中,希臘羅馬、印度與華夏等文明在過去也有屬於自身的現代性,就讓我們來條列式的分析一下每個文明的現代性為何,並分析一下目前的現代性將如何結束。
說一下塔利班在2021年8月重掌阿富汗之後的看法
我將台灣的歷史分隔為三個時代,史前、開化以及摩登時代每個時代都有對應的技術與器物的發展。儘管物質上成就只是精神與地緣塑造的表象,但是仍然可以透過上述表象的變化來觀察台灣的人文風景。
在強調一遍,最重要的點在於中國與台灣之間的貿易體系,包括協定到目前每年近千億的貿易額;這些都是必須要切斷的,不切斷滲透只會持續下去,而中國那邊也知道切斷貿易對統戰是極大的傷害,所以也不遲遲切斷。
使用圖文來講解史賓格勒的歷史哲學,使更多人能夠對相關概念有深入的理解。
最近因為東亞局勢的關係,想到要理解造成現今東亞局勢的歷史文化演變因素,將其整理後我認為東亞基本上就是活物想要摧毀化石的殘餘,但是在再造新世界的過程中被遠自於地球另一端的另一個勢力所打斷。
說到現代性許多人就將其當成什麼不可見的真理,或是人類社會必然的方向,甚至是終點;但實際上真要說的話人類歷史中,希臘羅馬、印度與華夏等文明在過去也有屬於自身的現代性,就讓我們來條列式的分析一下每個文明的現代性為何,並分析一下目前的現代性將如何結束。
說一下塔利班在2021年8月重掌阿富汗之後的看法
我將台灣的歷史分隔為三個時代,史前、開化以及摩登時代每個時代都有對應的技術與器物的發展。儘管物質上成就只是精神與地緣塑造的表象,但是仍然可以透過上述表象的變化來觀察台灣的人文風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綜觀歷史,在每個時代,都有當代認為理所當然,世人也深信不疑的科學理論。 我們現在看起來可笑的地心說,或是物體燃燒的燃素說。我們現在認為理所當然的愛因斯坦,也無法解釋很多現象。 所以科學是什麼?科學就是當代人類認為理所當然,然後會被未來推翻的東西。 就像非洲的巫術,中國的中醫。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為何要信任科學,及其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性。科學不僅是知識的集合,更是社會活動的結果。透過同儕審查和多元的科學社群,我們才能構建對科學的信任。文章引導讀者思考:科學知識如何在社群共識下形成,以及在面對科學爭議時,我們應如何評估風險與行動。信任科學是提升社會福祉與理性思考的必要步驟。
世界是科學理性的,抑或是非科學感性的,我得不出一個符合所有人期待的答案,對理性主義的朋友們,我想說,的確如今的科學配合全球化,傷害了許多較為弱勢的同胞,遠古的信仰被剝奪,邁向使人不知所措的進步主義,對保守主義的朋友們我想說,人類若沒有科學是無法從史前的山洞中走出來的,會走在遠古時期就走向滅絕,所以雙
Thumbnail
科學家的科學哲學:是科學家以「科學方法」對各種「存在」追根究底,以減除疑惑、使大家更了解這個宇宙的一門學問。換句話說,是以一種嚴謹的態度去解釋這個宇宙的一們學問。
  在自然的精神態度裡面,知識是一個心理學事實,存在於擁有知識的人的心中。但另一方面,胡塞爾認為,知識就其本性是關於對象的知識。在這裡,他指出了一個知識批判的重要問題:「超越性知識如何可能?」
Thumbnail
孔恩在《科學革命的結構》描述了世界觀之所以改變,在於科學典範paradigms)間的移轉。科學隨著典範移轉,產生了新的信念、新的理論、新的方法與新的標準。從亞里斯多德、托勒密系統、牛頓物理學、愛因斯坦物理學及量子力學,世界觀便是隨著這些典範移轉而改變。但是,世界觀難道全權由科學典範所主宰嗎?
Thumbnail
科學是一種有系統性的知識體系,而哲學則會持續提問理論命題是否合理、實驗是否能完整說明理論想探討的範圍,而實驗是否可複製。典範的興起與跌落是必然的,而數據只是數據,具有可操弄性,必須用該理論是否合理和實用性來檢驗。
Thumbnail
前言 科學革命是如何發生的呢?從地心說到日心說、從牛頓力學到愛因斯坦相對論與量子力學,是什麼使得科學不斷進步呢?又是什麼使得科學產生出新的信念(commitments)呢?《科學革命的結構》從科學哲學的角度,提出科學革命的核心概念─「典範移轉」;科學隨著典範(paradigms)的移轉
Thumbnail
科學革命是如何發生的呢?從地心說到日心說、從牛頓力學到愛因斯坦相對論與量子力學,是什麼使得科學不斷進步呢?又是什麼使得科學產生出新的信念(commitments)呢?本書從科學哲學的角度,提出科學革命的核心概念─「典範移轉」;科學隨著典範(paradigms)的移轉,而產生新的信念、新的理論
Thumbnail
毀三觀,指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受到顛覆的看法所改變或影響。《世界觀》一書正是一本人類世界觀更迭的演化史。從亞里斯多德的世界觀談起,到後來的牛頓力學的世界觀、愛因斯坦相對論的世界觀、以及當代量子力學的世界觀。說明過去被堅信是鐵一般事實的世界觀,是如何慢慢的受到新的證據、新的儀器、新的理論等的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綜觀歷史,在每個時代,都有當代認為理所當然,世人也深信不疑的科學理論。 我們現在看起來可笑的地心說,或是物體燃燒的燃素說。我們現在認為理所當然的愛因斯坦,也無法解釋很多現象。 所以科學是什麼?科學就是當代人類認為理所當然,然後會被未來推翻的東西。 就像非洲的巫術,中國的中醫。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為何要信任科學,及其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性。科學不僅是知識的集合,更是社會活動的結果。透過同儕審查和多元的科學社群,我們才能構建對科學的信任。文章引導讀者思考:科學知識如何在社群共識下形成,以及在面對科學爭議時,我們應如何評估風險與行動。信任科學是提升社會福祉與理性思考的必要步驟。
世界是科學理性的,抑或是非科學感性的,我得不出一個符合所有人期待的答案,對理性主義的朋友們,我想說,的確如今的科學配合全球化,傷害了許多較為弱勢的同胞,遠古的信仰被剝奪,邁向使人不知所措的進步主義,對保守主義的朋友們我想說,人類若沒有科學是無法從史前的山洞中走出來的,會走在遠古時期就走向滅絕,所以雙
Thumbnail
科學家的科學哲學:是科學家以「科學方法」對各種「存在」追根究底,以減除疑惑、使大家更了解這個宇宙的一門學問。換句話說,是以一種嚴謹的態度去解釋這個宇宙的一們學問。
  在自然的精神態度裡面,知識是一個心理學事實,存在於擁有知識的人的心中。但另一方面,胡塞爾認為,知識就其本性是關於對象的知識。在這裡,他指出了一個知識批判的重要問題:「超越性知識如何可能?」
Thumbnail
孔恩在《科學革命的結構》描述了世界觀之所以改變,在於科學典範paradigms)間的移轉。科學隨著典範移轉,產生了新的信念、新的理論、新的方法與新的標準。從亞里斯多德、托勒密系統、牛頓物理學、愛因斯坦物理學及量子力學,世界觀便是隨著這些典範移轉而改變。但是,世界觀難道全權由科學典範所主宰嗎?
Thumbnail
科學是一種有系統性的知識體系,而哲學則會持續提問理論命題是否合理、實驗是否能完整說明理論想探討的範圍,而實驗是否可複製。典範的興起與跌落是必然的,而數據只是數據,具有可操弄性,必須用該理論是否合理和實用性來檢驗。
Thumbnail
前言 科學革命是如何發生的呢?從地心說到日心說、從牛頓力學到愛因斯坦相對論與量子力學,是什麼使得科學不斷進步呢?又是什麼使得科學產生出新的信念(commitments)呢?《科學革命的結構》從科學哲學的角度,提出科學革命的核心概念─「典範移轉」;科學隨著典範(paradigms)的移轉
Thumbnail
科學革命是如何發生的呢?從地心說到日心說、從牛頓力學到愛因斯坦相對論與量子力學,是什麼使得科學不斷進步呢?又是什麼使得科學產生出新的信念(commitments)呢?本書從科學哲學的角度,提出科學革命的核心概念─「典範移轉」;科學隨著典範(paradigms)的移轉,而產生新的信念、新的理論
Thumbnail
毀三觀,指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受到顛覆的看法所改變或影響。《世界觀》一書正是一本人類世界觀更迭的演化史。從亞里斯多德的世界觀談起,到後來的牛頓力學的世界觀、愛因斯坦相對論的世界觀、以及當代量子力學的世界觀。說明過去被堅信是鐵一般事實的世界觀,是如何慢慢的受到新的證據、新的儀器、新的理論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