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支實付 v. 定額給付?

更新於 2024/12/10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實支實付保險,市場上普遍見於醫療保險,和傷害保險,跟傳統的定額保險不同,不是在訂約時約定保險金額,按照約定金額固定賠償。
例如:癌症住院一天給付2000元,手術一次給付2000元,這就是所謂定額給付型保險。
而係在簽訂契約時,約定保險金額,(保險法72條),所謂保險金額,是指保險人面對保險事故約定最高的賠償責任額。且已約定保險事故內的實際損失為保險人的賠償範圍,
例如:被保人於契約承保範圍內發生醫療損失50000元,若契約約定保險金額60000元,則保險人依約給付50000元,若約定保險金額為40000元,則雖然低於被保人之實際損失,惟依照保險法72條對保險金額的規定,保險人仍只須給付最高40000元。
超過的部分,不在保險法第一條規定保險人的賠償義務,被保人於超過保險金額部分對保險人無請求權!

在105年DRGS上路之後, 所謂DRGS即是所謂診斷關聯群,是全民健康保險所導入的新型給付方式,最大的改變在於將疾病分類為關聯群,給付方式採同病同酬,採以給付之上限,並不會因為採行較多的醫療行為而有較高的點數支出。
這樣的設計目的係為,防止醫療支出的浪費,以及可以將原有的醫療資源,集中於較為重症及需要醫療資源的診斷關聯群。

也因為Drgs的導入使得個別保險人為了更好的醫療品目,而產生更多的自費支出。
實支實付的在Drgs的醫療現場發揮了比傳統定額給付型更多的作用,除了上述的舉例,更重要的是能夠為被保人帶來安定感,不會產生醫療過程的經濟焦慮!
例如,在面對癌症住院時,如果購買一張雜費有20萬的實支商品,比起每天2000的定額給付,更可以讓被保人感覺到保險的覆蓋,和醫療過程的安心。
這是實支實付的價值。

最後,我們聊聊,這兩種商品要如何比較,說實在的不太需要比較,因為實支實付日額其實有日額轉換的功能,也就是發現如果保險給付採定額給付優於實支實付的給付方式,那就可以如此選擇。
所以,採以實支實付商品,有定額的優勢,也有定額沒有的優勢,沒有定額的劣勢。
我想如何選擇,業已不敘自明!



    保險筆記的書寫初衷很簡單,我曾是保戶,也是保險從業人員。 發現這個市場上流動的資訊或是關於保險的書訊,仍然大多是流於公司的話術,或是商品的介紹。而我相信,保險的意義與規劃絕非僅於此,所以這個專題是基於我個人法律與保險專業的背景,所記錄的保險要事,希望可以提供大家更多的資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保險作為一個契約,指的是要保人和保險人對於保險標的訂定的契約,並且約定保險人要對不可預料,不可抗力的保險事故,負擔財物補償的責任。(見保險法第1條)。 並且規定,被保險人對於保險事故,有向保險人請求保險金給付的賠償請求權(保險法第4條)。 在被保人可以依約請求保險給付時,必須注意一個前提,就是貫
    先回顧一下 上一篇文章,我們試圖去談論近年保險理賠上,常出現的融通理賠破壞保險制度,和違反保險契約法的性格。 然而因為解釋保險的性格,也花了相當篇幅去談論,保險契約和制度的關係,及保險契約的雙務性。還沒有讀過的朋友可以回顧前文。 若要用簡單摘要,就是。 要保人要買對,業務要賣對, 男子漢大丈夫,棋手
    保險,大家聽過,又講不清楚。 重要,大家都有,又不知有啥? 保險,抽象又具體,買的時候用不到,用的時候不知道,但卻存在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 感覺保險實在生動,但又不易理解吧,那我們來聊聊保險是甚麼? 先從微觀一點的角度,保險是契約,屬於法律行為。 依據保險法第一條規定:本法所稱保險,謂當事人約定,
    而如果你本身是經濟弱勢,或因為疫情出現生計上的重大變動,且不確信自己的還款償付的能力,盡量不要去碰保單借款的途徑,因為可以預測的結果是,借款還不出的同時,你也損失掉保險契約的功能,似乎也可謂是人(人身保險)財兩失呀!
    攜手同心,不一定能夠其力斷金,但可以伸出手來,擴大社會的掌心,承接住更多一般商業保險的漏網之魚。
    對於身體質量比較弱的高齡長者,亦或是不容易符合商業保險投保條件的青壯年,也可以考慮投保小額終老保險,彈性且妥善的計劃自己的生命旅程。
    保險作為一個契約,指的是要保人和保險人對於保險標的訂定的契約,並且約定保險人要對不可預料,不可抗力的保險事故,負擔財物補償的責任。(見保險法第1條)。 並且規定,被保險人對於保險事故,有向保險人請求保險金給付的賠償請求權(保險法第4條)。 在被保人可以依約請求保險給付時,必須注意一個前提,就是貫
    先回顧一下 上一篇文章,我們試圖去談論近年保險理賠上,常出現的融通理賠破壞保險制度,和違反保險契約法的性格。 然而因為解釋保險的性格,也花了相當篇幅去談論,保險契約和制度的關係,及保險契約的雙務性。還沒有讀過的朋友可以回顧前文。 若要用簡單摘要,就是。 要保人要買對,業務要賣對, 男子漢大丈夫,棋手
    保險,大家聽過,又講不清楚。 重要,大家都有,又不知有啥? 保險,抽象又具體,買的時候用不到,用的時候不知道,但卻存在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 感覺保險實在生動,但又不易理解吧,那我們來聊聊保險是甚麼? 先從微觀一點的角度,保險是契約,屬於法律行為。 依據保險法第一條規定:本法所稱保險,謂當事人約定,
    而如果你本身是經濟弱勢,或因為疫情出現生計上的重大變動,且不確信自己的還款償付的能力,盡量不要去碰保單借款的途徑,因為可以預測的結果是,借款還不出的同時,你也損失掉保險契約的功能,似乎也可謂是人(人身保險)財兩失呀!
    攜手同心,不一定能夠其力斷金,但可以伸出手來,擴大社會的掌心,承接住更多一般商業保險的漏網之魚。
    對於身體質量比較弱的高齡長者,亦或是不容易符合商業保險投保條件的青壯年,也可以考慮投保小額終老保險,彈性且妥善的計劃自己的生命旅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當我們因病前往醫院、診所需要進術時,若需要比較好的臟架、晶體,要負擔費, 但副作用少、使用期限久...,您要換嗎?  保守估計,國⼈每年花費逾20億元的⼼⾎管⽀架費⽤,對⼀般⼈來說,⼀根塗藥⽀架的差額費⽤可能相當於⼀ 個⽉的⽉薪(4~8萬),⽽且有的病⼈⾎管塞得嚴重,不只安裝⼀根⽀架,家庭負擔更
    台灣人壽開了第一槍,將規則改為,一年一約,且不保證續保,至於其它公司是否會跟進,還需觀望, 但若走向是如此,不但保險業務更難生存了,對保戶也是相當不利。 在事故發生之後,更需保險的時候,保險公司有絕對權力拒保。 例如罹癌後,也許就不續保,之後可能的癌症復發、移轉,就沒了保險保障 (這邊指的是實
    Thumbnail
    此次實支實付三大變革重點! 1.法不溯及既往原則 2.落實損害填補原則 3.總理賠金額不超過醫療費用總支出 7/1前投保完成的保單,不受新規定影響 落實『損害填補』,實際花費多少醫藥費。就理賠多少。 保單理賠總金額,不會超過就醫總花費。 馬克認為落實損害填補立意良善,但就目前醫
    Thumbnail
    明明醫療實支實付限額還夠用,保險公司卻說:因為醫院收據費用都開在「醫療費用」項目,所以無法採用手術費限額給付...但我明明是動手術的花費啊,為什麼不能用手術費理賠????
    很多專有名詞~大家講得很習慣~但到底內容是什麼? 記得剛上研究所的第一次跟教授會談, 教授大方的說~什麼都可以聊...任何問題都可以問~ 剛開始大家都很害羞的不敢談... 直到一個德國男生說~What is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人際溝通)?
    Thumbnail
    修法後,最多僅能領回實際醫療支出 2023/12/27實支實付的調整新聞上了保險版面,起因於保險局副局長指出,「實際醫療費用的支出,應該是對應到他當時有效的實支實付醫療險,由這些有效的醫療保單做損失分攤,原則上是不能夠超過實際支出的醫療費用。」白話文講,就是實支實付醫療險未來調整的方向,是保戶
    Thumbnail
    以現行法規,可以重複投保實支實付,買 2 家規劃雙實支實付也沒問題,只要符合保單條款就會有理賠。 不過,因 2023 年底實支實付改革新聞,各家保險業者紛紛調整實支實付商品停壽或改版,未來可能朝向只規劃得到單一家實支(只收正本理賠)。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當我們因病前往醫院、診所需要進術時,若需要比較好的臟架、晶體,要負擔費, 但副作用少、使用期限久...,您要換嗎?  保守估計,國⼈每年花費逾20億元的⼼⾎管⽀架費⽤,對⼀般⼈來說,⼀根塗藥⽀架的差額費⽤可能相當於⼀ 個⽉的⽉薪(4~8萬),⽽且有的病⼈⾎管塞得嚴重,不只安裝⼀根⽀架,家庭負擔更
    台灣人壽開了第一槍,將規則改為,一年一約,且不保證續保,至於其它公司是否會跟進,還需觀望, 但若走向是如此,不但保險業務更難生存了,對保戶也是相當不利。 在事故發生之後,更需保險的時候,保險公司有絕對權力拒保。 例如罹癌後,也許就不續保,之後可能的癌症復發、移轉,就沒了保險保障 (這邊指的是實
    Thumbnail
    此次實支實付三大變革重點! 1.法不溯及既往原則 2.落實損害填補原則 3.總理賠金額不超過醫療費用總支出 7/1前投保完成的保單,不受新規定影響 落實『損害填補』,實際花費多少醫藥費。就理賠多少。 保單理賠總金額,不會超過就醫總花費。 馬克認為落實損害填補立意良善,但就目前醫
    Thumbnail
    明明醫療實支實付限額還夠用,保險公司卻說:因為醫院收據費用都開在「醫療費用」項目,所以無法採用手術費限額給付...但我明明是動手術的花費啊,為什麼不能用手術費理賠????
    很多專有名詞~大家講得很習慣~但到底內容是什麼? 記得剛上研究所的第一次跟教授會談, 教授大方的說~什麼都可以聊...任何問題都可以問~ 剛開始大家都很害羞的不敢談... 直到一個德國男生說~What is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人際溝通)?
    Thumbnail
    修法後,最多僅能領回實際醫療支出 2023/12/27實支實付的調整新聞上了保險版面,起因於保險局副局長指出,「實際醫療費用的支出,應該是對應到他當時有效的實支實付醫療險,由這些有效的醫療保單做損失分攤,原則上是不能夠超過實際支出的醫療費用。」白話文講,就是實支實付醫療險未來調整的方向,是保戶
    Thumbnail
    以現行法規,可以重複投保實支實付,買 2 家規劃雙實支實付也沒問題,只要符合保單條款就會有理賠。 不過,因 2023 年底實支實付改革新聞,各家保險業者紛紛調整實支實付商品停壽或改版,未來可能朝向只規劃得到單一家實支(只收正本理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