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必須對複保險的違法醜態負責!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保險作為一個契約,指的是要保人和保險人對於保險標的訂定的契約,並且約定保險人要對不可預料,不可抗力的保險事故,負擔財物補償的責任。(見保險法第1條)。
並且規定,被保險人對於保險事故,有向保險人請求保險金給付的賠償請求權(保險法第4條)。
在被保人可以依約請求保險給付時,必須注意一個前提,就是貫徹整部保險契約法的核心原則,不當得利的禁止。
禁止當事人透過保險的制度去獲得利益,畢竟保險目的是為了移轉不可抗力的風險,如果允許或默認當事人可以透過保險去獲利,那無異於鼓勵當事人促成保險事故的發生。風險避免不了才需要保險,這種當事人可以主動發生的危險,是危險上的危險,實質的雪上加霜,關於這種人為的危險,學理上稱為道德危險。

只有保險的補償,低於或不超過於被保人的損失,才可以避免當事人意圖發生危險,才可以使當事人對於標的負擔注意的責任,關於不當得利的規定,保險法規定有,超額保險禁止,保險代位權,還有今天要談的,也是市場實務最常出現的複保險。

礙於篇幅跟集中,保險代位諒我不談,超額保險的禁止是指要保人不得和保險人訂定,保險金額大於保險標的價值的契約,所謂保險金額是契約約定保險人負責的最高賠償額度,(保險法73條),保險價值則是標的物於市場的經濟價值。
如果約定的保險金額,高於市場的經濟價值,就會造成保險人的給付大於實際損失,超出的部分就是被保險人的不當得利,保險法當然要禁止。
不過因為市場的透明,跟計算的規則清楚,例如車子的折舊,房屋的實價登錄,在今天要發生超額保險的情況,不是很容易。

反倒是複保險的狀況是越趨嚴重,複保險的基礎是共同保險,指的是多保險人對同一標的承保(一契約),或者是多保險人對同一標的分別承保(多契約)。而保險標的是訂約時無法確定保險價值的,在法律上稱為消極保險,例如責任保險,或是實支實付的人身保險。
複保險跟超額保險的意義不同,後者可以計算保價,所以有利得是當事人事前可知,而複保險是指,共同保險的賠償總額已經超過當事人的實質損失了,超過的部分依照保險法的基本原則,自然是不當得利。

在大法官釋字576解釋,認為人身保險沒有複保險的適用,然而當時的背景是因為,通說認為人身不能定價,所以自然沒有超過價值的保險,至於一個人要保多少保險,那就是契約的自由,沒有利得的可能。

然而,自從2代健保上路後,及105年上路的DRGs診斷關聯群(Diagnosis Related Groups)這是一種住院支付制度,大意是說,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把一些疾病,藉由過去數據,針對病人年齡、性別等其他相關資料統計,把每種疾病不同分類,規定有一個健保給付總額上限,超過部分無法申請健保。

因為健保保戶的個別負擔提升,以及自費醫材和醫療項目的增加,市場發現基於人身不能定價的傳統定額型保險,實在發揮不了太多經濟的作用。
從那時起,以當事人醫療收據作為損失證明的實支實付保險,即是以當事人的實際損失,在保險人約定的保險金額內給付的這類保險商品,成為國內醫療險市場的主流。
現任元大人壽董事長,知名保險法學者江朝國認為實支實付是屬於中間性保險,指雖然係人身保險,但因為其損失是可以經濟計算的數值,因此能有損失補償保險的性質,在法院的相關判決也指出,實支實付型保險,仍有複保險的適用。
然而因為釋字576號解釋的援引,及當時的保險局未對損害保險的性質已經不同576解釋的人身保險為細究
導致大開實支實付之門,沒有限制購買數量的情況下,甚至有聽過持有超過五家保險公司實支保單的例子。

投保五家實支實付是甚麼概念?
假設某甲因疾病支出五萬,明明跟A公司申請實支就已經彌平損失五萬,但當事人卻可以向其他不要求正本的保險公司申請理賠,再取得20萬元。
一個醫療支出,還可以獲利,這就是目前實支實付型損失保險面臨的問題!
縱使多家實支實付當初設定的初衷,是要處理特殊重大的醫療支出,例如免疫療法或是標靶藥物這種動輒數十萬百萬的金額,需要多實支來支應,然而卻沒有考慮到上述的小病多賠換取經濟利益的情況。
人本來就貪婪,尤其面對自己繳費的保單,有這樣的漏洞可以鑽,也不能怪被保人,但主管機關應該負擔監理之責任,雖然金管會已於2019年,下達行政命令規定每人限買醫療意外實支各3張,縱或限制持有保單的總數,也沒有解決小病多賠,這種道德風險的蔓延,這才是最大的問題!
實務上,保險業務員多以生活準備金的說法,銷售多實支保單,這種招攬方法本身就建築在道德危險跟破壞保險制度的精神上,也可見得因為複保險導致保險業的問題產生,例如今年初停售而且罕見更改舊約費率的,宏泰人壽薰衣草住院醫療附約,當時還鬧得沸沸揚揚上了新聞版面,試問若不是這種利得的心態蔓延,會讓一張持有資本的保險公司甘願承擔金管會的裁處也要大動作更改契約嗎?
從宏泰人壽的事件,已經可以看到複保險的惡向在台灣保險業界蔓延的問題了,當然了,可以把這個問題推給單一公司的精算失敗,最好懲處嚴厲,殺雞儆猴!
然而,本質的問題終究不能逃避,知道多實支且沒有監理的情況下,病小可以賠多,要怎麼去說服當事人不要不當得利。
因此金管會必須負起監督責任,而不是把責任丟給每個被保人良心的自我決斷,保險業作為台灣經濟的命脈,不能夠這樣放任不管!
保險筆記的書寫初衷很簡單,我曾是保戶,也是保險從業人員。 發現這個市場上流動的資訊或是關於保險的書訊,仍然大多是流於公司的話術,或是商品的介紹。而我相信,保險的意義與規劃絕非僅於此,所以這個專題是基於我個人法律與保險專業的背景,所記錄的保險要事,希望可以提供大家更多的資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先回顧一下 上一篇文章,我們試圖去談論近年保險理賠上,常出現的融通理賠破壞保險制度,和違反保險契約法的性格。 然而因為解釋保險的性格,也花了相當篇幅去談論,保險契約和制度的關係,及保險契約的雙務性。還沒有讀過的朋友可以回顧前文。 若要用簡單摘要,就是。 要保人要買對,業務要賣對, 男子漢大丈夫,棋手
保險,大家聽過,又講不清楚。 重要,大家都有,又不知有啥? 保險,抽象又具體,買的時候用不到,用的時候不知道,但卻存在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 感覺保險實在生動,但又不易理解吧,那我們來聊聊保險是甚麼? 先從微觀一點的角度,保險是契約,屬於法律行為。 依據保險法第一條規定:本法所稱保險,謂當事人約定,
而如果你本身是經濟弱勢,或因為疫情出現生計上的重大變動,且不確信自己的還款償付的能力,盡量不要去碰保單借款的途徑,因為可以預測的結果是,借款還不出的同時,你也損失掉保險契約的功能,似乎也可謂是人(人身保險)財兩失呀!
攜手同心,不一定能夠其力斷金,但可以伸出手來,擴大社會的掌心,承接住更多一般商業保險的漏網之魚。
對於身體質量比較弱的高齡長者,亦或是不容易符合商業保險投保條件的青壯年,也可以考慮投保小額終老保險,彈性且妥善的計劃自己的生命旅程。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為什麼要購買疫苗險呢,是不是因為擔心打完之後會出現不適的情況,但對於這個身體不舒服的程度,要到甚麼程度才算疫苗險約定可以成就保險契約約定條款的內容呢?
先回顧一下 上一篇文章,我們試圖去談論近年保險理賠上,常出現的融通理賠破壞保險制度,和違反保險契約法的性格。 然而因為解釋保險的性格,也花了相當篇幅去談論,保險契約和制度的關係,及保險契約的雙務性。還沒有讀過的朋友可以回顧前文。 若要用簡單摘要,就是。 要保人要買對,業務要賣對, 男子漢大丈夫,棋手
保險,大家聽過,又講不清楚。 重要,大家都有,又不知有啥? 保險,抽象又具體,買的時候用不到,用的時候不知道,但卻存在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 感覺保險實在生動,但又不易理解吧,那我們來聊聊保險是甚麼? 先從微觀一點的角度,保險是契約,屬於法律行為。 依據保險法第一條規定:本法所稱保險,謂當事人約定,
而如果你本身是經濟弱勢,或因為疫情出現生計上的重大變動,且不確信自己的還款償付的能力,盡量不要去碰保單借款的途徑,因為可以預測的結果是,借款還不出的同時,你也損失掉保險契約的功能,似乎也可謂是人(人身保險)財兩失呀!
攜手同心,不一定能夠其力斷金,但可以伸出手來,擴大社會的掌心,承接住更多一般商業保險的漏網之魚。
對於身體質量比較弱的高齡長者,亦或是不容易符合商業保險投保條件的青壯年,也可以考慮投保小額終老保險,彈性且妥善的計劃自己的生命旅程。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為什麼要購買疫苗險呢,是不是因為擔心打完之後會出現不適的情況,但對於這個身體不舒服的程度,要到甚麼程度才算疫苗險約定可以成就保險契約約定條款的內容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年金保險契約之生存年金部分,不得有除外責任。 除外責任,是因對被保險人因故意,或不法原因所致的危險,保險法明文規定保險人免除賠償責任。
摘要 保單保額300萬部分,屬於人壽保險的定額保險部分,免計入遺產總額,免繳遺產稅,增值保額598萬,係按照保險年度以單利或複利計算逐年增加保額,具有儲蓄型保險的特性,應該與其他具儲蓄性質之遺產,如銀行定期存款為相同,皆列入遺產總額課徵遺產稅。 正文 父母過世留下的保單,當心大筆遺產稅
Thumbnail
撤銷詐害債權及債權人之代位權,應該算是民法債編保全章節中,最重要的兩個法條了。108年度台抗大字第897號裁定,統一見解認為「執行法院於必要時,得核發執行命令終止債務人為要保人之人壽保險契約,命第三人保險公司償付解約金」,於上述大法庭裁定統一見解後,在保險專業學習上,更不能忽略上開兩個法條之運用。
Thumbnail
金管會近日對保險法提出修正草案,起因在於最高法院民事大法庭108年度台抗大字第897號裁定,明確肯定「保單價值準備金」得為強制執行標的,導致不少債務人的人壽保險契約遭受法院終止。來看看這號裁定為何引起重視?
Thumbnail
修法後,最多僅能領回實際醫療支出 2023/12/27實支實付的調整新聞上了保險版面,起因於保險局副局長指出,「實際醫療費用的支出,應該是對應到他當時有效的實支實付醫療險,由這些有效的醫療保單做損失分攤,原則上是不能夠超過實際支出的醫療費用。」白話文講,就是實支實付醫療險未來調整的方向,是保戶
Thumbnail
本文探討保險法第105條對於由第三人訂定的死亡保險契約的規定,並以法院判決做出解釋和結論。
Thumbnail
Q:部分保險公司之 「實支實付醫療保險」理賠文件需要醫療費用收據「正本」是否合理? A: 一、甲說:合理。 二、乙說:不合理。 三、預防之方法。
Thumbnail
保險是幾乎每個人都會規畫購買的商品,長年累積下來的保額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大約每人一年2~3萬元,都可以快閃日本一趟了,但大家往往對於保障內容不甚了解,甚至要申請理賠時,才知道不在保單範圍之內。只有你才會最在意自己的錢,讓家庭的收入發揮最大的價值,下面列舉了九項保險概念,讓你不再被動接收保險業務員
Thumbnail
以現行法規,可以重複投保實支實付,買 2 家規劃雙實支實付也沒問題,只要符合保單條款就會有理賠。 不過,因 2023 年底實支實付改革新聞,各家保險業者紛紛調整實支實付商品停壽或改版,未來可能朝向只規劃得到單一家實支(只收正本理賠)。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年金保險契約之生存年金部分,不得有除外責任。 除外責任,是因對被保險人因故意,或不法原因所致的危險,保險法明文規定保險人免除賠償責任。
摘要 保單保額300萬部分,屬於人壽保險的定額保險部分,免計入遺產總額,免繳遺產稅,增值保額598萬,係按照保險年度以單利或複利計算逐年增加保額,具有儲蓄型保險的特性,應該與其他具儲蓄性質之遺產,如銀行定期存款為相同,皆列入遺產總額課徵遺產稅。 正文 父母過世留下的保單,當心大筆遺產稅
Thumbnail
撤銷詐害債權及債權人之代位權,應該算是民法債編保全章節中,最重要的兩個法條了。108年度台抗大字第897號裁定,統一見解認為「執行法院於必要時,得核發執行命令終止債務人為要保人之人壽保險契約,命第三人保險公司償付解約金」,於上述大法庭裁定統一見解後,在保險專業學習上,更不能忽略上開兩個法條之運用。
Thumbnail
金管會近日對保險法提出修正草案,起因在於最高法院民事大法庭108年度台抗大字第897號裁定,明確肯定「保單價值準備金」得為強制執行標的,導致不少債務人的人壽保險契約遭受法院終止。來看看這號裁定為何引起重視?
Thumbnail
修法後,最多僅能領回實際醫療支出 2023/12/27實支實付的調整新聞上了保險版面,起因於保險局副局長指出,「實際醫療費用的支出,應該是對應到他當時有效的實支實付醫療險,由這些有效的醫療保單做損失分攤,原則上是不能夠超過實際支出的醫療費用。」白話文講,就是實支實付醫療險未來調整的方向,是保戶
Thumbnail
本文探討保險法第105條對於由第三人訂定的死亡保險契約的規定,並以法院判決做出解釋和結論。
Thumbnail
Q:部分保險公司之 「實支實付醫療保險」理賠文件需要醫療費用收據「正本」是否合理? A: 一、甲說:合理。 二、乙說:不合理。 三、預防之方法。
Thumbnail
保險是幾乎每個人都會規畫購買的商品,長年累積下來的保額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大約每人一年2~3萬元,都可以快閃日本一趟了,但大家往往對於保障內容不甚了解,甚至要申請理賠時,才知道不在保單範圍之內。只有你才會最在意自己的錢,讓家庭的收入發揮最大的價值,下面列舉了九項保險概念,讓你不再被動接收保險業務員
Thumbnail
以現行法規,可以重複投保實支實付,買 2 家規劃雙實支實付也沒問題,只要符合保單條款就會有理賠。 不過,因 2023 年底實支實付改革新聞,各家保險業者紛紛調整實支實付商品停壽或改版,未來可能朝向只規劃得到單一家實支(只收正本理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