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放映】《淘寶少年》:只能自己長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淘寶少年》講述終日徘徊街上偷拐搶騙維生的少年阿里,與他的死黨們,一日得知某間學校底下藏著寶藏的訊息,因而潛入學校進行尋寶的故事。
此片導演為曾在1998年以《天堂的孩子》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馬吉迪.馬哈德,這次再度以孩子的純真視角探討兒童受教權遭剝奪與嚴重的童工問題,一舉入圍了第77屆威尼斯影展主競賽單元,並獲得了最佳新演員獎,在今年的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獎項也闖入15強短名單。
在學校地道裡挖掘的阿里

要上課還得挖寶:相互牴觸的兒童受教權與童工問題

鏡頭在保時捷、賓士等名車之間快速切換,而後聚焦於三個匍匐於車底的小孩身上,他們嫻熟的操作著各種工具以偷取車體的零件,並不是每次都會成功,擺脫警衛的追捕逃亡是家常便飯。
伊朗底層社會兒童的日常大抵如此,偷竊、苦工、違法兜售,奉命進入學校不是為了學習,而是懷抱著對寶藏的憧憬成日挖掘地道。無論是阿里與死黨們在校內的小心翼翼,莎拉與小販們在地鐵裡緊抓著商品狂奔躲避警察的追捕亦然。在活下去和活得漂亮之間,他們無從選擇,少數人勉強半工半讀,多數人則是被迫放棄教育,事實上缺乏法律的保障,他們根本無受教權可言,只能鎮日徘徊街頭,為生存賣命工作。

兒童為何流落街頭:死刑也無法遏止的吸毒亂象

「你們的爸爸呢?」
「逃走了」
「在監獄裡」
「他死了,我沒有爸爸」
阿里和死黨們填寫註冊資料時與拉菲老師的簡短對話,即直接而殘忍地道出了這些孩童流落街頭的原因:大量吸毒入獄而無法負擔照護責任的爸爸。
身為什葉派,嚴格奉行伊斯蘭教戒律,幾乎滴酒不沾的伊朗,實際上卻充斥著嚴重的毒品濫用問題。由於鄰國阿富汗為全球最大的毒品出口國,導致毒品在伊朗的市面上極容易取得,價格又非常親民,因而大大助長了伊朗的吸毒風氣。伊朗的吸毒人口又以年輕人為主,美國高強度的經濟制裁使伊朗長期經濟不振,許多擁有大學文憑的伊朗年輕人出社會後卻飽受失業之苦,面對未來絕望之際,便讓自己沉淪於毒海以暫時逃離現實。
值得注意的是,伊朗政府對於吸毒、運毒或單純持有毒品者都寄予非常重的刑罰,在2017年以前,無論攜帶的量多或少都極有可能面臨死刑,2017年修法後雖然降低了死刑的比例,卻又羅列了各種與毒品相關的罪名,然而如此嚴峻的刑罰卻仍然無法遏止吸毒歪風。最主要的原因即在於販毒背後的龐大商機早就超越了對於刑罰的恐懼,讓社會底層的人們甘冒風險以求生存、甚至谷底翻身。
電影《緝毒風暴》中伊朗清晰可線的吸毒與販毒問題,在《淘寶少年》中以更隱晦卻也更殘忍的方式被揭露,吸毒與販毒不再只是年輕人的沉淪,更可能葬送許多孩子的未來。
校內的暴動

難以落地的教育:教育人士的力不從心

「我們收容280位受教權遭到剝奪的學童,讓他們接受知識與道德的教育,並發掘各種才能,包括體育和音樂,讓他們脫離街頭事實上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
圍繞著校長阿曼迪與副校長拉菲先生兩個人物,除了地下道挖寶的另一條主線聚焦在募款不足而面臨關閉危機的學校,呈現出伊朗私人教育制度的困境。
電影中的太陽學校並不是一般觀眾認知的公立學校,而是在完全缺乏政府補助的狀況下,依靠私人捐款收容街頭學童的私立學校,一旦失去資金來源,280名兒童便會瞬間失學,必須再度回到街頭從事童工維生。
一幕地主因校長付不出租金而封鎖學校,將師生全員擋在門外的場景,便道盡了教育現場最血淋淋的事實,最難的從來不是知識本身,而是制度不全難以取得的硬體資源,一個星期壞掉兩次的廁所、需要自己修理的校鐘、座位空蕩蕩的募款餐會,再再顯示沒有資金基礎的私人辦學在伊朗有多難以實行。
一週的時間最後沒能挽回頹勢,太陽學校關閉,拉菲先生則因為出手保護學生進了監獄,學生離開後空蕩蕩的教室的情景,彷彿回到了全體師生被擋在門外的那天,孩子們第一次被鼓勵翻牆進入學校,他們站在彼此的肩膀上,把書包丟向天空,再於此起彼落的叫喊聲中與雙腳一同著地,有心的老師或許能陪這些滿懷才能的孩子走一段路,然而面對匱乏的資源與生活困境,他們卻終究得自己落地。
偷車後至百貨公司外的噴水池遊玩的阿里與他的死黨們

什麼才是真正的寶藏?

同樣是為了挖掘寶藏,進入學校之後阿里與死黨們卻似乎走向了截然不同的道路。阿里的死黨雷嘉發掘自己的足球天賦,並因為得到賞識而有機會脫離童工生活,進入國家隊接受訓練,阿里大罵他愚蠢,寶藏都在眼前了還要離開,雷嘉卻告訴他自己不要什麼寶藏,國家隊就是他的寶藏;阿波法札似乎也找到了自己的數學天賦,在課堂上屢屢得到稱讚。然而不是每個人都如此幸運,馬德因為父親的要脅而離開了學校前往港口工作,阿里則成日挖掘地道,醉心於一夜致富,對他而言,寶藏仍是他脫離現在生活的唯一希望。
在進入學校接受正規教育之前,與阿里同樣身處社會底層的孩童們大多以做工、偷竊等方式為生,他們沒有時間與心力,也沒有機會發掘自己的才能,對這些孩子來說,教育是翻身的最佳途徑和機會。
可看著阿里和馬馬德的結局,我們似乎很難說「教育是他們的寶藏」,即使接觸了基礎知識教育,也獲得了拉菲先生的幫助,對於現在與未來的絕望卻讓阿里不得不選擇繼續相信寶藏的存在,現實不會給他時間找到自己的才能與志向,教育終究無法改變的事情,他還是得寄托在虛幻的寶藏上。
對於現實的迷茫和絕望普遍存在於伊朗的各階層,形成了典型的惡性循環。
沒有國民義務教育的狀況下,社會底層的孩子不幸運的仍占多數,或許還有成千上萬個阿里與馬德,他們連進入私人機構的機會也沒有,於是從童工做起,就這樣偷拐搶騙度過一生;像雷嘉、阿布法札那樣少數脫穎而出的孩子似乎也沒有比較幸福,長大後仍面臨著國際經濟制裁造成的蕭條和失業潮,最後只能成日在毒品的煙霧與幻象世界裡渾渾噩噩度日,再度讓孩子陷入與自己相同的困境。
在這樣的迴圈裡,希望是唯一可能的寶藏,唯有抱著有朝一日能翻身、脫離窮困生活的想法和盼望,才能不掉入深淵,在眾多可能性當中,教育或許是一種解答,但伊朗社會風氣的複雜難解,卻不是用教育就能輕易解開的。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閣樓電影節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此電影基於史實改編,但部分仍與事實有出入,角色名字也有更改,先附上角色名、真名與身分的對應關係以助閱讀,正文中的角色皆會以真名稱之。 李秉憲 飾 金規泙 影射 時任中央情報局局長 金載圭 李星民 飾 朴總統 影射 總統 朴正熙 李熙俊 飾 郭尚川 影射 時任護衛室長 車智澈 郭到元 飾 朴勈愨 影
第一次經歷時空迴圈的艾芭 突破時間迴圈、時間旅行一直以來適用於拯救世界、逆轉死亡、達成秘密任務等大格局題材的特性,《倒數第N次分手》卻以愛情關係裡的相處細節、年輕世代的煩惱與憂慮結合時間迴圈的題材,成功打造出另類的愛情小品,也飽含對於迷失自我的年輕人的鼓勵意味。 女主角艾芭是典型的啃老族,與男友帕布
三角康介(志尊淳 飾)與冷川理人(岡田將生 飾)驅魔時的標準姿勢 三角窗外是黑夜改編自同名BL漫畫,在大致了解漫畫劇情後,電影版改編的破綻便可以說是毫無保留的浮現。比起原作新奇的戀愛設定、女性角色細膩的故事人設,電影版在有限的篇幅內,選擇聚焦在三人接受自己的與眾不同,互相療癒最後自我成長的正能量主軸
2021年3至4月,美墨邊境之間出現了20年以來最大規模的難民潮,儘管川普下台後拜登已立刻著手進行各種對於移民政策的放寬措施,然而法案目前仍未通過,美國仍缺乏明確的法理依據收容近幾十年來持續湧入的拉美難民,僅部分兒童的處境稍有緩解,卻也因此湧入更多被父母無條件送進美國邊境的兒童難民,不要說進到大城市
與樹木有著神祕連結的研究生在妍;不得志卻罹患罕病的作家智勳,在現實生活中遍體鱗傷的兩人,卻因為一段飽含幻想之影的文字而有了連結… 在妍(文瑾瑩 飾)消失在森林深處前與智勳(金大勛 飾)最後一次見面 「她在森林裡出生,她的骨頭是結實的樹木,肉體是纖維 不知從何時開始,她體內流著綠色的血。」 從霧氣蒸騰
*此電影基於史實改編,但部分仍與事實有出入,角色名字也有更改,先附上角色名、真名與身分的對應關係以助閱讀,正文中的角色皆會以真名稱之。 李秉憲 飾 金規泙 影射 時任中央情報局局長 金載圭 李星民 飾 朴總統 影射 總統 朴正熙 李熙俊 飾 郭尚川 影射 時任護衛室長 車智澈 郭到元 飾 朴勈愨 影
第一次經歷時空迴圈的艾芭 突破時間迴圈、時間旅行一直以來適用於拯救世界、逆轉死亡、達成秘密任務等大格局題材的特性,《倒數第N次分手》卻以愛情關係裡的相處細節、年輕世代的煩惱與憂慮結合時間迴圈的題材,成功打造出另類的愛情小品,也飽含對於迷失自我的年輕人的鼓勵意味。 女主角艾芭是典型的啃老族,與男友帕布
三角康介(志尊淳 飾)與冷川理人(岡田將生 飾)驅魔時的標準姿勢 三角窗外是黑夜改編自同名BL漫畫,在大致了解漫畫劇情後,電影版改編的破綻便可以說是毫無保留的浮現。比起原作新奇的戀愛設定、女性角色細膩的故事人設,電影版在有限的篇幅內,選擇聚焦在三人接受自己的與眾不同,互相療癒最後自我成長的正能量主軸
2021年3至4月,美墨邊境之間出現了20年以來最大規模的難民潮,儘管川普下台後拜登已立刻著手進行各種對於移民政策的放寬措施,然而法案目前仍未通過,美國仍缺乏明確的法理依據收容近幾十年來持續湧入的拉美難民,僅部分兒童的處境稍有緩解,卻也因此湧入更多被父母無條件送進美國邊境的兒童難民,不要說進到大城市
與樹木有著神祕連結的研究生在妍;不得志卻罹患罕病的作家智勳,在現實生活中遍體鱗傷的兩人,卻因為一段飽含幻想之影的文字而有了連結… 在妍(文瑾瑩 飾)消失在森林深處前與智勳(金大勛 飾)最後一次見面 「她在森林裡出生,她的骨頭是結實的樹木,肉體是纖維 不知從何時開始,她體內流著綠色的血。」 從霧氣蒸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讀到【人類大歷史】這一段,突然懂了之前在看這個私校化浪潮時,總感覺哪裡怪怪的原因。當有資力的家長紛紛將小孩送到私校,而政府繼續放任公立學校青少年犯罪中輟等等問題不管,實質上我們的教育跟我們的下一代也形成了社會隔離,分成有錢有資力有地位的跟弱勢邊緣犯罪的。
Thumbnail
《地窖裡的男孩》是一個來自敘利亞的14歲非法移民和來自美國的13歲男孩之間的故事。從敘利亞一路漂流到比利時,阿罕在途中丟失了許多東西,其中也包括最重要的,他的家人。隨後,阿罕躲進了馬克斯家裡的地窖,與男孩相遇,友情便從中萌芽。誰能想到,故事最後,兩個未成年的小孩竟能冒險穿越國家,去見阿罕竟然還活著的
人都是有好奇心,而且會想探索世界 台灣也有太單純的富家小孩走上黑社會 為了朋友義氣而踏上江湖的也有 還有為了面子為了威風而走上不歸路 被誘拐被毒品而控制無法脫身也有 曾經十多年前有一個很著名在台中發生耕讀園3死槍擊案 主嫌林明樺出身徵信社,還經營過通訊器材行 ,而因為賺錢後 轉行跟表弟
Thumbnail
分享關於明陽中學體驗參訪活動心得,透過角色體驗,感受到學生在監禁與自由之間的拉扯。該校主要收容犯罪時年齡14歲以上未滿18歲的少年犯,提供技藝課程與輔導幫助學生銜接社會。在文章中,我們分享了學生的日常生活、課程安排和與老師互動的情況。最後也提及了一位優秀學生的故事,引發對教育制度與思想改革的討論。
Thumbnail
這一學期的議題討論,我們主要討論的是SDGs項目,我們深入瞭解了SDGs的17個項目,以及他們對應到的時事議題,像是我們觀看了《小偷家族》這部電影之後,去探討了這部電影背後的議題,像是這部電影牽扯到的SDGs項目分別有,終結貧窮:他們這個家族是非常平窮的。消除飢餓:因為貧窮而讓他們長期飢餓。優質教育
Thumbnail
一個富有的小男孩在寄宿學校中感到孤獨,他發現那裡的競爭激烈,人心不單純。他的家庭環境複雜,父親忙於工作。他渴望得到真正的愛和關懷。
因為父母要時常工作,沒有人管我,小學時代的我根本是個野小子。有慧眼的父母,見到我接近他們的孩子,會把自己的孩子關起來不和我玩。他們的眼神,現在我回想起來,就像問我:你為什麼不讀書?好好學習。 小學時代,我認識了一個朋友、同學,是男孩子,他父親是當警察的,很少華人當警察。他帶我到他家玩,是在警察局裡
Thumbnail
少年愛彌兒的錢在火車上被偷了。到人來人往的柏林,他向街頭少年古斯塔夫請求協助,立刻喚來一票幫手成立少年偵探團。 故事開頭讓人聯想到《巧克力冒險工廠》,有可愛的插圖與人物介紹。愛彌兒的家境清貧雷同,忍不住為他加油
Thumbnail
看过电影《熔炉》的都会被里面学生霸凌事件震惊到令人发指,孤苦伶仃的孩子们就只能活在任由人们宰割的地狱世界里。而在世界上无时无刻都有这种悲剧不断上演。《美国田园下的罪恶》就是这样一部由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 故事发生在1965年美国印地安那州,十六岁的西尔维娅和妹妹珍妮的父母外出打工,她们
Thumbnail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名叫阿里的小男孩。 他住在一個遙遠的村莊,那裡的人們都過著簡單的生活。阿 里的父親是村裡的鐵匠,他的母親則是一位縫紉師。 阿里是一個充滿好奇心的孩子,他總是對世界充滿了問題。 他的父母總是鼓勵他去探索,去學習,去理解這個世界。 有一天,阿里在森林裡發現了一個神秘的石頭。
Thumbnail
讀到【人類大歷史】這一段,突然懂了之前在看這個私校化浪潮時,總感覺哪裡怪怪的原因。當有資力的家長紛紛將小孩送到私校,而政府繼續放任公立學校青少年犯罪中輟等等問題不管,實質上我們的教育跟我們的下一代也形成了社會隔離,分成有錢有資力有地位的跟弱勢邊緣犯罪的。
Thumbnail
《地窖裡的男孩》是一個來自敘利亞的14歲非法移民和來自美國的13歲男孩之間的故事。從敘利亞一路漂流到比利時,阿罕在途中丟失了許多東西,其中也包括最重要的,他的家人。隨後,阿罕躲進了馬克斯家裡的地窖,與男孩相遇,友情便從中萌芽。誰能想到,故事最後,兩個未成年的小孩竟能冒險穿越國家,去見阿罕竟然還活著的
人都是有好奇心,而且會想探索世界 台灣也有太單純的富家小孩走上黑社會 為了朋友義氣而踏上江湖的也有 還有為了面子為了威風而走上不歸路 被誘拐被毒品而控制無法脫身也有 曾經十多年前有一個很著名在台中發生耕讀園3死槍擊案 主嫌林明樺出身徵信社,還經營過通訊器材行 ,而因為賺錢後 轉行跟表弟
Thumbnail
分享關於明陽中學體驗參訪活動心得,透過角色體驗,感受到學生在監禁與自由之間的拉扯。該校主要收容犯罪時年齡14歲以上未滿18歲的少年犯,提供技藝課程與輔導幫助學生銜接社會。在文章中,我們分享了學生的日常生活、課程安排和與老師互動的情況。最後也提及了一位優秀學生的故事,引發對教育制度與思想改革的討論。
Thumbnail
這一學期的議題討論,我們主要討論的是SDGs項目,我們深入瞭解了SDGs的17個項目,以及他們對應到的時事議題,像是我們觀看了《小偷家族》這部電影之後,去探討了這部電影背後的議題,像是這部電影牽扯到的SDGs項目分別有,終結貧窮:他們這個家族是非常平窮的。消除飢餓:因為貧窮而讓他們長期飢餓。優質教育
Thumbnail
一個富有的小男孩在寄宿學校中感到孤獨,他發現那裡的競爭激烈,人心不單純。他的家庭環境複雜,父親忙於工作。他渴望得到真正的愛和關懷。
因為父母要時常工作,沒有人管我,小學時代的我根本是個野小子。有慧眼的父母,見到我接近他們的孩子,會把自己的孩子關起來不和我玩。他們的眼神,現在我回想起來,就像問我:你為什麼不讀書?好好學習。 小學時代,我認識了一個朋友、同學,是男孩子,他父親是當警察的,很少華人當警察。他帶我到他家玩,是在警察局裡
Thumbnail
少年愛彌兒的錢在火車上被偷了。到人來人往的柏林,他向街頭少年古斯塔夫請求協助,立刻喚來一票幫手成立少年偵探團。 故事開頭讓人聯想到《巧克力冒險工廠》,有可愛的插圖與人物介紹。愛彌兒的家境清貧雷同,忍不住為他加油
Thumbnail
看过电影《熔炉》的都会被里面学生霸凌事件震惊到令人发指,孤苦伶仃的孩子们就只能活在任由人们宰割的地狱世界里。而在世界上无时无刻都有这种悲剧不断上演。《美国田园下的罪恶》就是这样一部由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 故事发生在1965年美国印地安那州,十六岁的西尔维娅和妹妹珍妮的父母外出打工,她们
Thumbnail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名叫阿里的小男孩。 他住在一個遙遠的村莊,那裡的人們都過著簡單的生活。阿 里的父親是村裡的鐵匠,他的母親則是一位縫紉師。 阿里是一個充滿好奇心的孩子,他總是對世界充滿了問題。 他的父母總是鼓勵他去探索,去學習,去理解這個世界。 有一天,阿里在森林裡發現了一個神秘的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