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新竹州新竹市鹽水港郡的,靠山裡的牛角仔、阿發、阿旺等人都是務農維生,且還是在同一村庄中一起長大。換句話來說,從出生到往生的時間裡,大家都住附近,快樂時光一起歡熱,痛苦的時間也共同悲傷。
農業社會的男女,結婚年紀普遍都是未滿18歲,除了因為農業沒有機械化及資訊化,農業生產則必須倚靠大量人力與獸力(役用牛隻),更重要是因為恐怖戰爭的殘暴,為了要延續家族香火。
牛角仔、阿發、阿旺等人也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陸續完成人生終身大事。阿發是迎娶家族父母收養的童養媳,牛角仔是傳統受長輩命令"送做堆",阿旺則是在歷經戰後回到家中後,也是傳統受長輩命令"送做堆"。儘管都是沒有任何感情基礎,傳統"無後為大"的觀念與戰火下,也沒有任何人可以確定明天之後仍舊可以活著。這是戰爭年代裡傳統農村社會裡的無奈。由於牛角仔、阿發、阿旺等人都沒有受過教育,直到戰後至享年90歲以上,也一直維持不識字的程度。當時除了阿旺之外,被徵召去到東南亞前牛角仔與阿發都已經有了一個尚未滿週歲的小孩。
新竹火車站就在的兵役列車啟動時,牛角仔與阿發的妻小也淹沒在太陽旗幟的歡送隊伍中。大日本帝國在1944年的局勢中,儘管能夠被徵召入伍出征的台灣男人才是被社會認定是男人中的男人,但農業時代的大家族中的每一個人與眾鄉親,對於牛角仔與阿發可以平安歸來也不抱任何希望了。
由於牛角仔與阿發等人的不識字學歷,無法書寫家書給妻小及家族,再加上軍方的書信管制,因此妻小及家族的人也只能求神問卜。1945年十月份的某日,村莊中的信仰中心朱府王爺的主任委員來到阿發家裡,說明王爺千歲帶來阿發的魂魄,也就是說阿發已經戰死於東南亞訊息,瞬間,阿發的母親昏倒了七十二小時都沒醒來過,阿發的太太每天以淚洗面七七四十九天。
次年的國曆六月,牛角仔與阿發等八千名陸軍輝字部隊在台籍日本軍醫的率領下,搭乘英國運兵船回到台灣基隆港,當晚十一時五十五分所搭乘之列車抵達香山火車站,牛角仔先背同袍骨灰交付其遺孀後,就趕緊回到家中。次日清早,當年尚未滿足歲的兒子竟然已經不認識牛角仔就是父親。阿發回到家中卻產生家族鬧鬼事件,因為千歲王爺說阿發已經戰死於東南亞訊息是錯誤的。後來,牛角仔與阿發等幼年玩伴兼同袍們,也各自有家庭,儘管不懂愛情的真諦,但這段烽火歲月的婚姻也深植在家族的記憶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