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話:有了蛆,廚餘也能變炸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本版精神導師,「史上最有梗的男人」,喬治亞理工學院的胡立德教授,近日發表了一篇文章,探討「蟲蟲的流體力學」…
眾所周知(?),貓是一種液體。除了貓以外,一大堆蛆蟲也可以變成液體喔~~~
貓是一種流體。(來源:網路梗圖)
覺得噁心?牠們可是能把「廚餘變炸雞」的寶貝呢!而且嚴格來說也不是蛆啦(前面故意嚇你的),是「虻」而不是「蠅」的幼蟲,雖然我們常常把兩者弄混…
這次我們很榮幸邀請到這篇論文的第一作者,來自台灣,目前正在胡老師團隊攻讀博士學位的柯鴻堂先生,為我們介紹這個研究的內容。鴻堂也是本版創版以來觸擊最高的「黃金炒飯的秘密」這篇論文的第一作者,實在太厲害了!
-------------正文分隔線-------------
食物浪費在全球都是非常嚴重的問題,在台灣,即使厨餘能夠集中回收,但你知道嗎,大部分的收集的厨餘都無法被有效利用,超過八成的厨餘都是被焚化的。
這幾年來生物學家發現黑水虻(black soldier fly,一種飛蟲)的幼蟲,有機會成爲解決處於問題的關鍵英雄。黑水虻可以分解厨餘,吸收這些養分長大的幼蟲富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可以直接拿來餵養家禽讓我們吃。等於我們可以靠黑水虻直接把厨餘轉化變回食物!黑水虻在台灣各地都已經有應用,在中國、韓國、美國等國家也都有新創公司致力于這個通過黑水虻回收廚餘的新興產業。
但這個跟物理學有什麽關係呢?
業界的研究人員發現,黑水虻覓食的時候不能太過聚集。當他們曡在一起覓食的時候,由於他們自身會放熱而又無法散熱,整個黑水虻群會過熱,甚至導致裏面的黑水虻死亡。因此現在餵食黑水虻必須要提供很多的空間讓牠們散熱。最近開始有人提倡在一群黑水虻的下面放很細的網子,然後透過這個網子提供向上吹的氣流,從而達到散熱的效果。這個方法在叫流體化(fluidization),在工業界混合顆粒物質上有很多的應用。這種方法往往可以讓顆粒物質變成和流體一樣,例如讓沙變成流沙。
我們的研究發現,黑水虻其實在沒有氣流幫忙的情況下,本身就會有類似流體一樣的行爲。如果把他們裝在小瓶子裏,隨著瓶子朝不同方向傾斜,黑水虻們會像水一樣自動調整他們的重力位能,讓黑水虻罐的「水面」能夠跟杯子裡的水面一樣維持水平。
一堆黑水虻的幼蟲,也是流體(來源:Frontiers in Physics)
我們進而分析黑水虻在氣流中的群體行爲。隨著氣流的增大和減小,黑水虻堆的高度會跟著上升和降落。死掉的黑水虻跟一般的顆粒物質,像沙礫,都會有所謂的遲滯現象:在氣流減少的時候,沙堆的高度本來應該要因為少了氣流推升的力量而降下來,但實際上往往會比氣流升高的時候要高。這是因爲在落下的過程固體顆粒會卡住(jamming),讓沙堆中間形成很多微小的縫隙,整個沙堆相對來説自然會更高。這就像是你把放咖啡豆的罐子敲一敲,咖啡豆的高度會往下降一些,是一樣的原理。
我們發現活黑水虻堆在氣流中不會有遲滯現象,對於任何一個流速都會有一個一致的高度,和氣流的變化方向(增大或是減小)無關。
爲什麽黑水虻會有這些特別的性質呢?是因爲他們很聰明,對氣流有特別的應對機制嗎?還是他們只是隨機扭動,這些特別的性質完全是他們無意而爲之?
我們透過模擬巨觀的隨機物質在氣流中的行爲,發現的確光是靠這種隨機的扭動,整個群體就會有類似流體的行爲,在我們的實驗條件下也就不會有遲滯現象。
雖然這樣的發現對於物理學家來説很神奇,但這種提供氣流的方式的應用價值還需要探討。我們做了這個實驗:在不同的風速下,用X光來偵測食物(加了顯影劑的「果凍」)丟進「黑水虻幼蟲液」之後的分布,以及牠們的「進食效率」,也就是食物隨時間消耗的狀況。結果發現,當氣流速度太快的時候(2 m/s),雖然可以讓黑水虻不會有過熱的問題,但牠們同時也沒有辦法好好進食——畢竟牠們在空中無法接觸食物啊!(又不是小狗咬飛盤)
圖說太長寫不下...
(圖三的圖說:風速與黑水虻幼蟲進食的研究:(A) 實驗儀器中央是放黑水虻幼蟲的筒狀容器,從下面的管子送風進去。(B)「液面」上的四個黑色方塊是食物,灰色部分是黑水虻幼蟲。(C)不同風速下的食物分布狀況,風速越大食物(黑色)分布得越廣越平均。(D)不同風速下食物殘餘量對時間的關係,風速1.4m/s時跟無風時差不多,但是風速大到2m/s時蟲蟲就很難吃到食物了。理論上這個曲線應該是要一路向下,因為食物只會減少不會增加,此圖上下跳動的狀況是來自用圖(C)的X光影像的黑色區域估算出的食物殘餘量,跟真實數值會有點誤差之故。)
或許會有一個適中的流速,既可以防止過熱,又可以不影響黑水虻進食,這個最佳風速,還有待進一步研究。此外,其他熱傳導的方式,像是用金屬導熱,也可以讓黑水虻可以更密集地覓食,增加這個過程的空間使用效率,把廚餘變成雞肉鴨肉…
-------------正文分隔線-------------
這就是「蟲蟲的流體力學」、「蟲蟲的熱力學」、「蟲蟲的凝態物理學」!
這個研究,發表於2021/12/02的「Frontiers in Physics」(物理學前線)期刊。
  • 超中二物理宅雜記
  • 話都給我說就好 其之301
  • 生物力學
  • 流體力學
Frontiers in Physics 論文(2021/12/02):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phy.2021.734447/full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8會員
149內容數
以中二魂介紹最新的科學與科技發展,幫你讀剛出爐的最新學術期刊論文,若宅味過重敬請原諒!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實驗室中製造出了超微小中子星!!! 有多小?四個中子...(有不實廣告之嫌,不過人家慕尼黑科技大學的新聞稿就是寫「a miniature neutron star」啊我也沒辦法)
學測一步一步接近了,你有數學不會算、物理搞不懂的困擾嗎? 來來來來來,教你一個撇步,讓你靈光閃閃,各種難題迎刃而解!這可不是什麼江湖術士的招數,是「發明大王」愛迪生靈感來源的秘訣!
德國的馬克斯‧普朗克人類發展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Human Development)的科學家進行了一項研究,探討「玩暴力遊戲」、「玩非暴力遊戲」、「不玩遊戲」三個群組的受試者的心理狀態,看看是否玩暴力遊戲的人,會因為遊戲而產生較高的暴力傾向。結果是...
匈牙利中歐大學的研究顯示,19個月大的幼兒,已經可以分辨「動畫與現實的不同」了。 所以各位二次控阿宅們請加油,不要輸給19個月大的小朋友喔!
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團隊,利用「分子手銬」,將高分子聚合物「銬」住,變成一種既柔軟又強韌,具有玻璃結構的「超分子網路」(supramolecular network)。這種材料,看起來真的就像一塊果凍一樣,半透明而且軟Q軟Q的,而且含水量也高達80%。不過把它放在地上,可是連大象也踩不壞!
倫敦大學學院眼科學研究所的研究團隊發現,用波長 670 nm 的深紅色光,在上午8:00~9:00之間照射眼睛三分鐘,可以提高受試者的「辨色力」達17%,對於年紀較大的族群,效果可以達20%以上,而且效力可以持續長達一週。這是以紅光對眼睛進行「無線充電」嗎?
實驗室中製造出了超微小中子星!!! 有多小?四個中子...(有不實廣告之嫌,不過人家慕尼黑科技大學的新聞稿就是寫「a miniature neutron star」啊我也沒辦法)
學測一步一步接近了,你有數學不會算、物理搞不懂的困擾嗎? 來來來來來,教你一個撇步,讓你靈光閃閃,各種難題迎刃而解!這可不是什麼江湖術士的招數,是「發明大王」愛迪生靈感來源的秘訣!
德國的馬克斯‧普朗克人類發展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Human Development)的科學家進行了一項研究,探討「玩暴力遊戲」、「玩非暴力遊戲」、「不玩遊戲」三個群組的受試者的心理狀態,看看是否玩暴力遊戲的人,會因為遊戲而產生較高的暴力傾向。結果是...
匈牙利中歐大學的研究顯示,19個月大的幼兒,已經可以分辨「動畫與現實的不同」了。 所以各位二次控阿宅們請加油,不要輸給19個月大的小朋友喔!
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團隊,利用「分子手銬」,將高分子聚合物「銬」住,變成一種既柔軟又強韌,具有玻璃結構的「超分子網路」(supramolecular network)。這種材料,看起來真的就像一塊果凍一樣,半透明而且軟Q軟Q的,而且含水量也高達80%。不過把它放在地上,可是連大象也踩不壞!
倫敦大學學院眼科學研究所的研究團隊發現,用波長 670 nm 的深紅色光,在上午8:00~9:00之間照射眼睛三分鐘,可以提高受試者的「辨色力」達17%,對於年紀較大的族群,效果可以達20%以上,而且效力可以持續長達一週。這是以紅光對眼睛進行「無線充電」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回到家時他常常覺得自己是根潰散開的黑輪,那一整天養精蓄銳的蟲,能輕鬆撕爛他。不想回家,開始對人資部的萬年空轉,還有主管丟過來好幾頁等待上架的商品升起感激之情。
隨著天氣轉炎熱,蚊蟲越來越多,喇牙跟壁虎也因為食物大豐收(?)跟著活躍起來,然後我就發現了自家洗手槽住了一隻小壁虎。
Thumbnail
2024.04.14 首圖是每天熱到變成一條貓的情勒仔。 今天蟲哥說要拿蟲蟲的攪碎機把罐罐裡面的肉攪得更細一點,因為太粗的話情勒仔進食會痛,就會不想吃飯。 巔峰這款高級罐罐雖然產品照上看起來好像是滿細的肉泥,但是實際上還挺多肉渣渣的,還有大小不均的雞肝骨頭還是貝殼啥的,補充營養素用
Thumbnail
童三心得_2 @ 2024 4/29 〔泥巴工廠 北極熊班〕
Thumbnail
深海中有一種神祕的生物-吸血鬼魷魚,外觀特殊,像吸血鬼一樣惹人聯想,但其實牠們是活化石,具有獨特的生理特徵以適應深海生活。文章介紹了牠們的外貌、食性和生理構造的變化。
Thumbnail
[微心世界]解答大家最常遇到的問題: 1、4、7、12、15、18、22、24、31、42、51、52、59、63、65、70、77。 1. (1) 有關小黑蚊敘述下列何者為非? ①無論雄性或雌性皆會吸食哺乳類動物血液 ②小黑蚊的幼蟲以腐植質、青苔和藻類為食 ③活動時間以中午十二點到下午三點為活動高
Thumbnail
本故事描述了一位實驗室研究人員在實驗進行中遇到的問題,以及他與火山蟲之間奇幻互動的故事。
Thumbnail
眾所皆知,貓為流體/軟體動物,有千變萬化之妙,能適應萬千生活環境。然而,除非是「虎類」,不然對於貓貓來說,水域恐怖而不可征服......
Thumbnail
雖然魚缸裝了方便的自動餵魚器,但是螞蟻可能因爲聞香而至,開始從自動餵魚器的飼料出口爬進去搬食,只見一顆顆橘紅色的小飼料球在螞蟻的搬動下在魚缸上下和在茶几桌面移動,謂爲奇觀。是故思考在自動餵魚器的飼料出口外製作安裝一個防蟻搬食的自動開闔保護蓋。……
Thumbnail
從小我常在路上撿一些被路殺的鳥、被壓扁的鼠餅、或是冷死掉下來的蝙蝠,不管是內臟外露還是滿是鮮血,我都會把他們包起來埋進土裡。 直到後來我養了魚,因為我不懂魚,當初從水族館帶回家的時候老闆說可以養一起,某天回家發現有一隻只剩半隻,我嚇傻的把他撈起來,但我突然猶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回到家時他常常覺得自己是根潰散開的黑輪,那一整天養精蓄銳的蟲,能輕鬆撕爛他。不想回家,開始對人資部的萬年空轉,還有主管丟過來好幾頁等待上架的商品升起感激之情。
隨著天氣轉炎熱,蚊蟲越來越多,喇牙跟壁虎也因為食物大豐收(?)跟著活躍起來,然後我就發現了自家洗手槽住了一隻小壁虎。
Thumbnail
2024.04.14 首圖是每天熱到變成一條貓的情勒仔。 今天蟲哥說要拿蟲蟲的攪碎機把罐罐裡面的肉攪得更細一點,因為太粗的話情勒仔進食會痛,就會不想吃飯。 巔峰這款高級罐罐雖然產品照上看起來好像是滿細的肉泥,但是實際上還挺多肉渣渣的,還有大小不均的雞肝骨頭還是貝殼啥的,補充營養素用
Thumbnail
童三心得_2 @ 2024 4/29 〔泥巴工廠 北極熊班〕
Thumbnail
深海中有一種神祕的生物-吸血鬼魷魚,外觀特殊,像吸血鬼一樣惹人聯想,但其實牠們是活化石,具有獨特的生理特徵以適應深海生活。文章介紹了牠們的外貌、食性和生理構造的變化。
Thumbnail
[微心世界]解答大家最常遇到的問題: 1、4、7、12、15、18、22、24、31、42、51、52、59、63、65、70、77。 1. (1) 有關小黑蚊敘述下列何者為非? ①無論雄性或雌性皆會吸食哺乳類動物血液 ②小黑蚊的幼蟲以腐植質、青苔和藻類為食 ③活動時間以中午十二點到下午三點為活動高
Thumbnail
本故事描述了一位實驗室研究人員在實驗進行中遇到的問題,以及他與火山蟲之間奇幻互動的故事。
Thumbnail
眾所皆知,貓為流體/軟體動物,有千變萬化之妙,能適應萬千生活環境。然而,除非是「虎類」,不然對於貓貓來說,水域恐怖而不可征服......
Thumbnail
雖然魚缸裝了方便的自動餵魚器,但是螞蟻可能因爲聞香而至,開始從自動餵魚器的飼料出口爬進去搬食,只見一顆顆橘紅色的小飼料球在螞蟻的搬動下在魚缸上下和在茶几桌面移動,謂爲奇觀。是故思考在自動餵魚器的飼料出口外製作安裝一個防蟻搬食的自動開闔保護蓋。……
Thumbnail
從小我常在路上撿一些被路殺的鳥、被壓扁的鼠餅、或是冷死掉下來的蝙蝠,不管是內臟外露還是滿是鮮血,我都會把他們包起來埋進土裡。 直到後來我養了魚,因為我不懂魚,當初從水族館帶回家的時候老闆說可以養一起,某天回家發現有一隻只剩半隻,我嚇傻的把他撈起來,但我突然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