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如何避免因為幫助別人而傷害到自己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我想很多人都會有這種經驗:明明你是出於好意幫助某些人,之後卻感受到他們的冷淡、迴避、不愉快、背後說閒話、或甚至敵意攻擊、暗中破壞。為什麼會這樣?如果當初不要幫助他們是不是比較好?

沒錯,心理學家在好幾十年前就已經透過反覆實驗推論,幫助人可以讓自己的心情愉快、有益健康,但接受幫助的人,卻常因此覺得自己不如人,感覺挫折、自我貶抑、憂鬱、負面思考。這些負向的心理能量,有時就會在日後伺機反撲,反而造成助人者的心理創傷。

raw-image

什麼狀況下的助人行為容易引發造成受助者自尊受損、內心反彈?以下列出最常提到的幾項:

一、受助者原本擅長、引以為傲的,如果你協助他,會容易引起負面感覺。比如擅長廚藝的人,你去指點他做菜;擅長音樂的人,你去教他彈琴;擅長經營管理的人,你去協助他管理公司。就算你真的幫上忙,他心裡恐怕也不是滋味。

二、你跟受助者是同類型、同位階、類似專長,外界看起來你們是「差不多」的。這時,你去幫助他,就容易產生「整個被比下去」的感覺,可能會很不自在。

三、相同種族、族群、社經背景,也容易因為自然引發的比較之心傷害自尊。比如美國黑人單親媽媽尋求社會福利補助時,如果負責面談的社工也是黑人單親媽媽,就容易引發負面感覺。

四、同學、同事學業或工作上的幫助,容易呈現出助人者知識、能力上的優越,對受助者帶來威脅感。

五、當助人者擁有傲人的社會資源或財富、權勢時,會比較容易造成受助者能力不足的負面感受。若助人者資源較少,就比較不會讓受助者感受到低下、自卑,此時助人者必須付出相對高的代價來協助受助者,就比較能讓人感受到這是真正關心與照顧。

六、符合上述設定,但迫於情勢,不得不向心裡會介意的人請求協助時,屈辱感也會比較強。

七、還有個有趣的點是,漂亮、英俊、外表吸引人的助人者,會帶給受助者比較高的威脅感。這跟第五點類似。

要如何化解幫助人帶來的負面情緒?以下三點非常重要:

一、如果你們是真正的朋友,就比較不會因為接受幫助導致負面情緒。並不是你幫助別人,你們就是朋友了。這裡說的朋友,是可以互相傾吐心事、把許多秘密都講出來。或許,幫助人可以是成為朋友的契機,這需要一些經營。

二、如果你幫助他,他也能幫助你,在互助的情境下,就不會傷害自尊心。真正的朋友或事業夥伴,平常你幫我、我幫你,就不會產生疙瘩。

三、如果你們無法成為朋友,也很難互助,嗯,那就設計個場景,讓你也需要他的協助,讓他能有所貢獻,或暴露個自身弱點,讓他能有覺得心理優越的地方。

認真說起來,這些經由心理學家反覆驗證的人類心理常態,在國中階段擁有邏輯思考能力後,就應該要讓青少年知道、討論,可以減少人生許多不必要的衝突與挫折。以上這十點都是整理自心理學期刊與心理學家的專文,值得你分享給家人與好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豐偉的沙龍
1.6K會員
590內容數
【陳豐偉編譯社】的內容會幫助你瞭解自己、瞭解你的伴侶、家人、親友、同事,讓你更能分析為什麼某些人就是會有這樣的行為模式。無論是人際關係、職場用人或危機處理,以及給予你的親友好的建議,從這裡得到的知識,或許有一天會派上用場。
陳豐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3
現在當父母或當阿公阿嬤的人,該如何看待年輕人明明生活富足、資源豐富,陷入壓力、焦慮、憂鬱的比例卻越來越高?
Thumbnail
2025/04/23
現在當父母或當阿公阿嬤的人,該如何看待年輕人明明生活富足、資源豐富,陷入壓力、焦慮、憂鬱的比例卻越來越高?
Thumbnail
2025/04/17
夫妻有個共同帳戶,一起決定家用支出,會比分開支付不同帳單,享有更好的婚姻品質----專家這麼說,你同意嗎?
Thumbnail
2025/04/17
夫妻有個共同帳戶,一起決定家用支出,會比分開支付不同帳單,享有更好的婚姻品質----專家這麼說,你同意嗎?
Thumbnail
2025/04/14
喜歡打掃的人心情會變好?還是心情好的人會更願意打掃?美國有一家清潔用品公司Clorox,會持續發佈跟清潔打掃有關的調查。雖然不如學術研究嚴謹,但可以鼓勵大家多動手打掃,順便讓身體動動,這些數據還是值得看一下。
Thumbnail
2025/04/14
喜歡打掃的人心情會變好?還是心情好的人會更願意打掃?美國有一家清潔用品公司Clorox,會持續發佈跟清潔打掃有關的調查。雖然不如學術研究嚴謹,但可以鼓勵大家多動手打掃,順便讓身體動動,這些數據還是值得看一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當有一位美女出現時,對其抱有好感的男性,若不是主動去獻殷勤,也會想要表現出想要主動幫忙的態度,就算成為工具人也好,但越是這樣做,美女就越是不領情,因為當下她正值巔峰狀態,很多人都會因為她的美麗而被吸引過來,所以她的選擇有很多。可能再怎樣表現,也沒辦法再有更進一步的發展。這樣的闡述,並不是說要去放棄追
Thumbnail
當有一位美女出現時,對其抱有好感的男性,若不是主動去獻殷勤,也會想要表現出想要主動幫忙的態度,就算成為工具人也好,但越是這樣做,美女就越是不領情,因為當下她正值巔峰狀態,很多人都會因為她的美麗而被吸引過來,所以她的選擇有很多。可能再怎樣表現,也沒辦法再有更進一步的發展。這樣的闡述,並不是說要去放棄追
Thumbnail
求助本質上是發起一次協作。我們要卸下「求助=我不行」的心理包袱,把它當作一次拓展自己協作網絡的機會。 向別人請求幫助前,首先要判斷對方是不是幫得了。「幫得了」不僅要看對方能力上能不能做到,還要看這個忙在他的協作邊界里是不是容易啓動。要主動給對方製造最小化的啓動點,讓他覺得自己可以輕易做到。 我們還要
Thumbnail
求助本質上是發起一次協作。我們要卸下「求助=我不行」的心理包袱,把它當作一次拓展自己協作網絡的機會。 向別人請求幫助前,首先要判斷對方是不是幫得了。「幫得了」不僅要看對方能力上能不能做到,還要看這個忙在他的協作邊界里是不是容易啓動。要主動給對方製造最小化的啓動點,讓他覺得自己可以輕易做到。 我們還要
Thumbnail
樂於助人是很好的信念,但什麼忙該幫?什麼忙不該幫呢? 有時盡心盡力協助對方,但對方卻不領情怎麼辦? 列出三種不應該幫的人 只想抱怨卻不想改變的人 有時真心想要幫助對方,倘若對方不願意接受,就變成自己的錯,對方會有強押我的想法在他身上的感覺。 只想套交情和得到好處的人 在順境時,旁人會想靠近,也許
Thumbnail
樂於助人是很好的信念,但什麼忙該幫?什麼忙不該幫呢? 有時盡心盡力協助對方,但對方卻不領情怎麼辦? 列出三種不應該幫的人 只想抱怨卻不想改變的人 有時真心想要幫助對方,倘若對方不願意接受,就變成自己的錯,對方會有強押我的想法在他身上的感覺。 只想套交情和得到好處的人 在順境時,旁人會想靠近,也許
Thumbnail
在你的生活經驗中,是否會有見義勇為,想拔刀相助的時刻呢?如果答案是「當然」、「很常啊」的話,很開心能在這裡與你相認,因為我們都是助人愛好者。 助人第一要領,就是不要助人⋯⋯
Thumbnail
在你的生活經驗中,是否會有見義勇為,想拔刀相助的時刻呢?如果答案是「當然」、「很常啊」的話,很開心能在這裡與你相認,因為我們都是助人愛好者。 助人第一要領,就是不要助人⋯⋯
Thumbnail
這幾天跟幾個好夥伴個別不約而同聊到一個話題,有時候我們敞開心胸盡心盡力協助別人,結果反而自己需要協助的時候,反而吃了閉門羹,或者被敷衍一波。大多數的人都會忿忿不平吧,覺得這很不公平吧...
Thumbnail
這幾天跟幾個好夥伴個別不約而同聊到一個話題,有時候我們敞開心胸盡心盡力協助別人,結果反而自己需要協助的時候,反而吃了閉門羹,或者被敷衍一波。大多數的人都會忿忿不平吧,覺得這很不公平吧...
Thumbnail
「當個陪伴者,而不是個幫助者」 「當問題襲來之時,我們不解決問題,我們關懷人」
Thumbnail
「當個陪伴者,而不是個幫助者」 「當問題襲來之時,我們不解決問題,我們關懷人」
Thumbnail
我想很多人都會有這種經驗:明明你是出於好意幫助某些人,之後卻感受到他們的冷淡、迴避、不愉快、背後說閒話、或甚至敵意攻擊、暗中破壞。為什麼會這樣?如果當初不要幫助他們是不是比較好? 什麼狀況下的助人行為容易引發造成受助者自尊受損、內心反彈?以下列出最常提到的幾項:
Thumbnail
我想很多人都會有這種經驗:明明你是出於好意幫助某些人,之後卻感受到他們的冷淡、迴避、不愉快、背後說閒話、或甚至敵意攻擊、暗中破壞。為什麼會這樣?如果當初不要幫助他們是不是比較好? 什麼狀況下的助人行為容易引發造成受助者自尊受損、內心反彈?以下列出最常提到的幾項:
Thumbnail
為什麼幫助人的想法有害? 我該如何調整幫助心態?
Thumbnail
為什麼幫助人的想法有害? 我該如何調整幫助心態?
Thumbnail
如果你認為「幫助別人」要以「別人」為重,長久之後自己就匱乏了,那麼這種幫助很可能就會成為一種交易,或甚至成為索取和控制。如果你把「幫助」當作是一種「強弱」之間的互動,強者才能幫助弱者,那麼你就為自己找來了無盡的壓力和比較。如果你因為貪戀「幫助別人」的美好感覺,而把自己的價值建立在這件事上,那麼
Thumbnail
如果你認為「幫助別人」要以「別人」為重,長久之後自己就匱乏了,那麼這種幫助很可能就會成為一種交易,或甚至成為索取和控制。如果你把「幫助」當作是一種「強弱」之間的互動,強者才能幫助弱者,那麼你就為自己找來了無盡的壓力和比較。如果你因為貪戀「幫助別人」的美好感覺,而把自己的價值建立在這件事上,那麼
Thumbnail
只讓別人看見自己好的一面時,在社會心理學中我們可以知道,我們會趨向認知一致,傾向忽略身體的感覺,認為自己就像是相片看起來一般開心。 「但鏡頭底下的人生才是百態,有暴力與挫折、粗魯與醜陋、臭味與辛酸,那些不會端上台面的,才是尋常生活。」
Thumbnail
只讓別人看見自己好的一面時,在社會心理學中我們可以知道,我們會趨向認知一致,傾向忽略身體的感覺,認為自己就像是相片看起來一般開心。 「但鏡頭底下的人生才是百態,有暴力與挫折、粗魯與醜陋、臭味與辛酸,那些不會端上台面的,才是尋常生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