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所以具體來說,在治療室裡面做放療的當下,會有什麼感覺嗎?」

病人:「所以具體來說,在治療室裡面做放療的當下,會有什麼感覺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答案是完全不會

不少病人在門診第一次接觸到放療時總會問:「照射的時候會不會有被燙到的感覺?會不會有熱熱的、灼燒的感覺?」

進行放療的當下,就像是一瞬間照了幾千張X光片,進行照射的當下是完全不會有任何感覺的;而放射治療儀器雖然都叫做各種「刀」(例如光子刀、電腦刀、螺旋刀等等),但實際上跟真正用來開刀的手術刀一點關係也沒有

然而當下雖然無感,但並不代表放療沒有對身體造成任何損傷

raw-image

放射治療的療程一旦開始,身體的腫瘤與正常組織就已經開始受損了。正常組織中最敏感的細胞就是幫助身體組織修復的幹細胞,而幹細胞一旦開始損失,身體的修復能力就會大幅降低。以放射性皮膚炎為例,只要身體開始接受照射,皮膚的基底幹細胞數量就會減少,所以皮膚就會變得特別脆弱;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都會向病人衛教,治療期間減少皮膚的摩擦、盡量保護好皮膚表面,以免皮膚上的小傷口難以癒合。

放療的副作用是堆疊累積的,在診間我們經常舉這樣的例子:放療就像是曬太陽,偶爾曬一下不會怎樣,曬太陽的當下也不會有什麼感覺,但是如果每天曬、曬太久,回家後過一段時間就會發現皮膚曬傷了──這個機轉和放射性皮膚炎可以說是相同的。

所以說,治療期間如果想盡量避免副作用,最好的方式只有減少損傷──畢竟自癒能力變差這件事,在放療期間恐怕是難以避免的。
avatar-img
阿君的沙龍
43會員
35內容數
分享放射腫瘤科工作內容。分享癌症科醫師觀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阿君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臨床病人進入治療階段後會馬上遇到的、最現實的問題(和其他任何生活上會遇到的情況一樣),就是有沒有錢。
說起這個問題,身為醫師我也是百般無奈(嘆氣)。看診時間究竟如何拿捏,對每位醫師來說衡量點都不同。以我在職的醫院為例,私立醫院的本質仍是營利,對於醫師的門診量就會有一定要求(例如一個門診的掛號量沒有上限,或是設定破百號的上限);健保制度又使看診費用低廉,各私立醫院只能以量取勝。
首先簡單給讀者一個大概念:放射治療就是用高能放射線進行治療,而高能放射線的來源可以是光子或是粒子,而粒子又可以分為質子和重粒子。
我的回答是「癌症治療的副作用一定會發生,只是嚴重程度因人而異」。
今年一月份(距離現在剛好一個月)我發生了一個身份轉換:從癌症科醫師變成了癌症病患家屬。 對身為醫師的病患家屬我來說,最難熬的並不是家人的治療過程,而是安排檢查等待診斷的過程。
明明一位病人身上只有一個癌症,為什麼要在這麼多科別之間跑來跑去呢?分這麼細幹嘛,不能由一位醫師從頭看到尾嗎?
臨床病人進入治療階段後會馬上遇到的、最現實的問題(和其他任何生活上會遇到的情況一樣),就是有沒有錢。
說起這個問題,身為醫師我也是百般無奈(嘆氣)。看診時間究竟如何拿捏,對每位醫師來說衡量點都不同。以我在職的醫院為例,私立醫院的本質仍是營利,對於醫師的門診量就會有一定要求(例如一個門診的掛號量沒有上限,或是設定破百號的上限);健保制度又使看診費用低廉,各私立醫院只能以量取勝。
首先簡單給讀者一個大概念:放射治療就是用高能放射線進行治療,而高能放射線的來源可以是光子或是粒子,而粒子又可以分為質子和重粒子。
我的回答是「癌症治療的副作用一定會發生,只是嚴重程度因人而異」。
今年一月份(距離現在剛好一個月)我發生了一個身份轉換:從癌症科醫師變成了癌症病患家屬。 對身為醫師的病患家屬我來說,最難熬的並不是家人的治療過程,而是安排檢查等待診斷的過程。
明明一位病人身上只有一個癌症,為什麼要在這麼多科別之間跑來跑去呢?分這麼細幹嘛,不能由一位醫師從頭看到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