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img

阿君在工作:放射腫瘤科的小角落

22公開內容

分享放射腫瘤科工作內容。分享癌症科醫師觀點。

全部內容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優先
最近跟風追了一下公視的《暴走女外科》電視劇,看到評鑑的橋段,不得不心有戚戚焉,因為本院最近也準備開始進行一些大小評鑑。 雖然說起來都是評鑑,但其實評鑑也是有分規模大小的。有針對特定疾病的照護品質、有針對住院醫師教育訓練,也有針對(如電視劇中)醫院等級的評鑑。
Thumbnail
avatar-avatar
許傑
總是要對醫療品質做一些管理。有管理才能寫出指標來追蹤,才能找到方法進步。只是管理方法錯誤且管理成本龐大,這些最基本的問題都假評鑑之名故意不提。可笑。來做一個醫院評鑑的評鑑保證這些評鑑通通死當全部不及格
醫療環境是一個很封閉的領域,假如親友沒有人在醫院上班,應該很難一窺醫護人員的工作型態。當然,每個科別、每家醫院的工作內容和文化可以天差地遠,在此分享自己作為放射腫瘤科醫師的個人經驗與觀察,分享給好奇的讀者:
Thumbnail
首先要給非醫療從業人員的讀者一個觀念: 早期篩檢的重要性不在於防止癌症發生,而是在癌症變得更嚴重之前進行早期治療。
Thumbnail
答案是完全不會! 然而當下雖然無感,但並不代表放療沒有對身體造成任何損傷。
Thumbnail
臨床病人進入治療階段後會馬上遇到的、最現實的問題(和其他任何生活上會遇到的情況一樣),就是有沒有錢。
Thumbnail
說起這個問題,身為醫師我也是百般無奈(嘆氣)。看診時間究竟如何拿捏,對每位醫師來說衡量點都不同。以我在職的醫院為例,私立醫院的本質仍是營利,對於醫師的門診量就會有一定要求(例如一個門診的掛號量沒有上限,或是設定破百號的上限);健保制度又使看診費用低廉,各私立醫院只能以量取勝。
Thumbnail
首先簡單給讀者一個大概念:放射治療就是用高能放射線進行治療,而高能放射線的來源可以是光子或是粒子,而粒子又可以分為質子和重粒子。
Thumbnail
今年一月份(距離現在剛好一個月)我發生了一個身份轉換:從癌症科醫師變成了癌症病患家屬。 對身為醫師的病患家屬我來說,最難熬的並不是家人的治療過程,而是安排檢查等待診斷的過程。
Thumbnail
明明一位病人身上只有一個癌症,為什麼要在這麼多科別之間跑來跑去呢?分這麼細幹嘛,不能由一位醫師從頭看到尾嗎?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