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心禪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0 分鐘
石心禪寂
心磐若堅石 守心謹慎念
無欲貪息寧 有智見虛妄
思惟法義理 禪心入深中
林中霧朦朧 月影疏扶稀
默然口無諍 寂中身心淡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會員
10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lobsang4451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捨 生命中需要放掉自己 把自己捨出去 很多事情 雖然做 但放在每個時間點上 只是活在當下 只是那個時間 做那件事情 心複雜所以感覺事多 單純些 就沒事了
走過 輕輕踏過 生命的路程 無論旁邊發生什麼 還是繼續走在路上 將心放在當下 雖然誘惑力很強 但用一份青山我獨行的瀟灑 活出自由自在的心 不受欲望的牽纏 不被外在所干涉 走出一條自信的光明大道
放任 放任無為 是讓自己的心 隨著環境而安然處之 不去反抗 不去左右 放任那本來的心 任它去 由它走 違反過去習慣 那想掌控 想擁有 就讓它休息 懶得工作 如此平靜穩定 安閒適意 是心中本有的 不用向外尋求 回心轉意 就是了
印痕 歲月走過 記憶深的 會留下痕跡 記憶淺的 會沒有印象 這些都是歲月的殘影 畢竟現在已不復存在當時的氛圍 再深的 再淺的 都只是一盤沙畫 如幻化般 若有若無 變化迅速 想想留住什麼 似乎還是一場空 所以別浪費本來悠閒的生命
清新    法雨滋潤心田  洗去了灰塵   展現出那清新氣息 身心安和  滌除內心執著  蕩盡層層妄想    心開意解  無有罣礙   
寂靜   石頭與水是兩種不同性質的   但放在一起卻很有味道   有另一種平靜  無法言喻   透出一絲絲禪味   那靜謐是寂然的  靜默的   
捨 生命中需要放掉自己 把自己捨出去 很多事情 雖然做 但放在每個時間點上 只是活在當下 只是那個時間 做那件事情 心複雜所以感覺事多 單純些 就沒事了
走過 輕輕踏過 生命的路程 無論旁邊發生什麼 還是繼續走在路上 將心放在當下 雖然誘惑力很強 但用一份青山我獨行的瀟灑 活出自由自在的心 不受欲望的牽纏 不被外在所干涉 走出一條自信的光明大道
放任 放任無為 是讓自己的心 隨著環境而安然處之 不去反抗 不去左右 放任那本來的心 任它去 由它走 違反過去習慣 那想掌控 想擁有 就讓它休息 懶得工作 如此平靜穩定 安閒適意 是心中本有的 不用向外尋求 回心轉意 就是了
印痕 歲月走過 記憶深的 會留下痕跡 記憶淺的 會沒有印象 這些都是歲月的殘影 畢竟現在已不復存在當時的氛圍 再深的 再淺的 都只是一盤沙畫 如幻化般 若有若無 變化迅速 想想留住什麼 似乎還是一場空 所以別浪費本來悠閒的生命
清新    法雨滋潤心田  洗去了灰塵   展現出那清新氣息 身心安和  滌除內心執著  蕩盡層層妄想    心開意解  無有罣礙   
寂靜   石頭與水是兩種不同性質的   但放在一起卻很有味道   有另一種平靜  無法言喻   透出一絲絲禪味   那靜謐是寂然的  靜默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禪定的重點? *菩薩摩訶薩當安住深忍法中。 云何菩薩摩訶薩能安住深忍。 童子。菩薩摩訶薩應當如實觀一切法猶如幻化 如夢如野馬如響如光影如水中月如虛空性。 體性空寂猶如幻 是空亦復非生滅 體性空寂猶如幻 若能安住是法中 謂無眾生無壽命 猶如泡沫及炎電 諸法亦如水中月
當你靜坐修止修觀之後,心很寂靜,然後在寂靜心當中去思惟空性的道理,這個時候再用空性的道理去破除我執,不斷地破除我執,慢慢在你心中就會產生空性的覺受,這個時候人我對待的心自然而然就能夠放下來。這個就是「無諸惱熱」。貪瞋癡的煩惱不斷牽纏羈絆我們的心,就不會再有這個事情。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 這句古話出自《五燈會元》,意在說明真正的修行並非依賴外在的戒律和形式,而是內心的寧靜和平衡。佛教經典中常提到,心靜自然天地寬,一個人內心真正的平靜和清明,便無需刻意持戒,因為他們的行為自然合乎道德和正直。 從這一角度看,人其實並不需要刻意到道場去修持。道場的作用更
Thumbnail
在一個峰石為靠山的長凳上,靜坐片刻,嘗試著沉浸在冥想之中。
止語,是上等智慧; 止心,是上等修行, 人生的修行就是不斷調整自己。 心若浮躁,浮生皆亂; 心若菩提,舉世皆安。 靜,不是耳邊無聲,而是內心無爭。 人生在世,學會沉默是一種高級的智慧, 讓心平靜下來是一種高級的修行, 人生其實就是一個不斷地調整自己的心態和行為的過程
Thumbnail
證得清淨的自性,禪宗講「明心見性」。「明心」如何?明心本淨,明白自己心的實相,知道心本來是清淨無染著的。「見性」如何?見性本空,親見自己的自性,知道它與佛性無二,裡面是空性,空性而具證見,雖然是真空但含藏一切妙有。所以,不管修什麼法門,著重在慈善、禪修、苦行、繞塔經行、誦經......著
Thumbnail
《題 李凝 幽居》唐  賈島 閒居少鄰並,草逕入荒園uan5(un5)。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bun5。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kun(kin)。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gian5 。 (註解:雲根:古人 認為「雲觸石而生」,故稱 石為雲根。這裡指 石根雲氣。) 此詩押十三元韻部,包
Thumbnail
「禪」在古印度翻譯過來叫「靜思惟」,當靜思惟到相當寂靜,會有定境。一念不生的時候,不起妄念,它就入定。當然後面還有它的次第和領域。在密宗呢?它也稱「禪修」。但是禪修以後所證悟的境界給它的名稱就不大一樣,有的叫做「證得空正見」證悟空性,或者是講「證大手印」,或者「證大圓滿」。
Thumbnail
諸佛菩薩降凡塵,隨緣渡化現禪機; 山青水綠依舊在,靈光不昧復本來。   現在請你閉上眼睛,全身放鬆。 靜靜的聆聽生命的呼喊!   人世塵勞,憂苦身心,進入佛門,塵緣放下,聽一曲佛門妙音,飲一首般若妙酒,醉了吧!心如虛空,一念不起!   今逢三曹普渡,幸得明師一指,點破了,六萬年的烏雲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禪定的重點? *菩薩摩訶薩當安住深忍法中。 云何菩薩摩訶薩能安住深忍。 童子。菩薩摩訶薩應當如實觀一切法猶如幻化 如夢如野馬如響如光影如水中月如虛空性。 體性空寂猶如幻 是空亦復非生滅 體性空寂猶如幻 若能安住是法中 謂無眾生無壽命 猶如泡沫及炎電 諸法亦如水中月
當你靜坐修止修觀之後,心很寂靜,然後在寂靜心當中去思惟空性的道理,這個時候再用空性的道理去破除我執,不斷地破除我執,慢慢在你心中就會產生空性的覺受,這個時候人我對待的心自然而然就能夠放下來。這個就是「無諸惱熱」。貪瞋癡的煩惱不斷牽纏羈絆我們的心,就不會再有這個事情。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 這句古話出自《五燈會元》,意在說明真正的修行並非依賴外在的戒律和形式,而是內心的寧靜和平衡。佛教經典中常提到,心靜自然天地寬,一個人內心真正的平靜和清明,便無需刻意持戒,因為他們的行為自然合乎道德和正直。 從這一角度看,人其實並不需要刻意到道場去修持。道場的作用更
Thumbnail
在一個峰石為靠山的長凳上,靜坐片刻,嘗試著沉浸在冥想之中。
止語,是上等智慧; 止心,是上等修行, 人生的修行就是不斷調整自己。 心若浮躁,浮生皆亂; 心若菩提,舉世皆安。 靜,不是耳邊無聲,而是內心無爭。 人生在世,學會沉默是一種高級的智慧, 讓心平靜下來是一種高級的修行, 人生其實就是一個不斷地調整自己的心態和行為的過程
Thumbnail
證得清淨的自性,禪宗講「明心見性」。「明心」如何?明心本淨,明白自己心的實相,知道心本來是清淨無染著的。「見性」如何?見性本空,親見自己的自性,知道它與佛性無二,裡面是空性,空性而具證見,雖然是真空但含藏一切妙有。所以,不管修什麼法門,著重在慈善、禪修、苦行、繞塔經行、誦經......著
Thumbnail
《題 李凝 幽居》唐  賈島 閒居少鄰並,草逕入荒園uan5(un5)。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bun5。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kun(kin)。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gian5 。 (註解:雲根:古人 認為「雲觸石而生」,故稱 石為雲根。這裡指 石根雲氣。) 此詩押十三元韻部,包
Thumbnail
「禪」在古印度翻譯過來叫「靜思惟」,當靜思惟到相當寂靜,會有定境。一念不生的時候,不起妄念,它就入定。當然後面還有它的次第和領域。在密宗呢?它也稱「禪修」。但是禪修以後所證悟的境界給它的名稱就不大一樣,有的叫做「證得空正見」證悟空性,或者是講「證大手印」,或者「證大圓滿」。
Thumbnail
諸佛菩薩降凡塵,隨緣渡化現禪機; 山青水綠依舊在,靈光不昧復本來。   現在請你閉上眼睛,全身放鬆。 靜靜的聆聽生命的呼喊!   人世塵勞,憂苦身心,進入佛門,塵緣放下,聽一曲佛門妙音,飲一首般若妙酒,醉了吧!心如虛空,一念不起!   今逢三曹普渡,幸得明師一指,點破了,六萬年的烏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