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滌這個不正常的人】
作者:廖瞇
出版:遠流出版
以下為內文內容:
/「自學的本事有時比體制性的教育,更能讓人學自己所要的知識。」
/自己就能為自己探究的心理,原來藏在我體內
/諮商不是為了「變好」,而是為了「了解」。
/在聽的過程中,在說的過程中,我又了解了原本我不知道的自己。
/我要寫的這個不正常的人,其實一點都不奇怪。奇怪的是因為不明白。
奇怪是什麼?
/滌不會有今天這些問題,但會有其他的問題
問題無所不在
/人們常說,問題背後的問題,事件背後的原因。人們說這句話的時候,運用這句話的時機,還是意在「解決」,而不是「理解」問題——人們為了解決而去理解。
/那不是一個「目標」要去達到。那是他經歷了那些之後,他發現原來是這麼回事;他不是在告訴我「你要這樣」,而是在告訴我「我是這樣的,你也可以試著了解看看,無條件的接納,是怎麼回事」。
*其實就是人與人之間。
/信賴案主讓他走向他要的方向,這樣的結果會使輔導的過程和進行變得更好些。
/羅斯哲說的「信賴」是漸漸的,「對話」與「關係」是慢慢建立起來的,是來來回回,是前前後後;並不是我這麼想著,我就能馬上做到的。
/聰明的人清楚自己的思考,也能清楚自己的表達,因此,如果想要「正確的理解」聰明的人,有方法可循,不會不清不楚,沒有答案。儘管「理解」這種東西,很難有標準答案。
/滌說的聰明不一定就是智商,而是一個人「想不想要去思考」。
所以關鍵不是「聰不聰明」,而是這個人面對問題的時候,有沒有在思考?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長成一個很想要理解別人的人。但是我就會想,那個人為什麼會這個樣子,為什麼會那個樣子。
/在同理心保持自身的獨立性,而不至於迷失案主的世界中,這是「同理心」和「同情心」最主要的區別。
/人能控制的東西那麼少,真正能控制的可以說是沒有。但人還是想要控制。
*別人對待自己的方式,會影響自己的面貌,自己與這個世界的相處的方式,而這不完全由自己決定。
*羅斯哲說,當一個人本然自己被他人接受了,他就有變化的可能。
/愉快不是快樂,是暢快,是必須一直動腦筋而又不需有所顧慮的,把腦袋裡的東西都丟出來,衝撞、刺激、火花。
*每次跟滌說話,我都能再一次什麼叫做「真」,而什麼是「沒那麼真」;兩個東西擺在一起看的時候,就會知道。
有時候某件事情之所以能夠發生,是因為有「東西」去推它一把。
| 你剛好有這樣的機會和能力,實在沒有不做的道理。
/療是治療,癒是癒合,是兩種不同的狀態。
我攤開我的感受與思考,對他人來說有用嗎?
/我發現,書寫將我帶到一個從未想過的地方。
/完全的理解並不存在,而我們卻在追求那不存在的東西。
我發現原本的「不知道」開始迎刃而解—
///////////////////////////////////////////////////////////////////////////////////////////////
最快讀完的一本書。這本書經過自己許多次,之前都沒有想去讀它的感覺和機會,這次有人推薦略講了點書本內容大概是在講什麼,就有想讀的感覺,即刻到圖書館借,兩天內讀完,讀之前有想過內容是否有很沈重的關於家庭發生的一些憾事,不過自認為沒有那種難以承重的,讀的過程自己也開始對話,像在跟書對話,或跟曾經的自己對話,那些經歷過的事與發生、思考,像是作者在書寫時的顧慮,探討與討論;觀看被觀看;身在其中難以抽離其中。
這本講的關於「人」。
讀時想起兩三年前,遇到蔡康永出的情商的書,當時他同時做了錄音版,每一集會談論小主題或是對話中發生的碰撞內容和情況,也是從情商納格著作第一次聽到 「高敏感」,可能以旁觀者去探討,或像是本書有提到的,《成為一個人》作者羅哲斯說的諮商(治療者)我越是能夠向我自己以及他人內在的真實而展開時,我越發現自己不會急忙地想鑽進「固守的據點」中。得到許多困惑的回應,就是能有些啟發去思考,原來是這樣子,有時自己怎麼想都無法想出他人的反應與心理和行為究竟為何,不過有些常有的情境或是在不論社會關係、親情、友情、愛情,因為常發生而可能在作者的自身經歷的觀看思考,還有他身邊許多人的故事,寫成關於「情商」是什麼的書,除了喜怒哀樂之外,還有許多心情和無法言喻的感受。更久之前讀的「被討厭的勇氣」,當時讀完那本書,有一點豁然開朗,好像是原本承載了一些重量,不該承接的也在身上,而讀完的那刻,那些不該承接的在那時傾洩而下,作者說 人 的煩惱都來自「人際關係」。雖然讀完後會有種原來是這麼回事阿,覺得讀的時候的明白讓人覺得原本難到沒解的事變容易了,好像有股力量可以應對所有困難的感覺,但現實當然不是這樣的,光是面對「人」,無法只憑讀了一本書或幾本書就擁有了 經驗值,如同我們從可能五六歲開始到學校念書到二十多歲,但學的可能都是理論,多是制式或架構起的部分內容,「應對、彈性、靈活、獨立思考」,重要於那些教材。
在[滌]這本提到心理學的宋教授,他說在所有學歷中,他只承認自己是中學畢業的,因爲,自茲所有的書都是自己讀的。心理治療這種事情,並不是目前精神科/心理師制度可以充分代表的。你說的「講話」(對話)才是重點所在。那個「自己就能爲自己去探究」的心理。
想起大學休學後的好幾年至今,許多書也都是自己讀的,許多東西自己學的,還有許多不同體驗和經歷,而關於沒有擁有學歷上的頭銜,自己在完成的學業程度上會有個問號,很清楚的是在休學當時,真的不清楚在學校這樣的場域學到了什麼?書中微提到「自學生」,在現實生活經歷也有遇到,當時發現「自學」這樣的事,忘記有什麼確切的感覺,不過看到自學生的應對生活能力,會的東西及他給我在體制內少見到的成熟的態度,覺得這個「方式」滿好的,或許也適合自己,雖然不見得每個人都適合,不管在什麼樣的事上,每個人都需要找適合自己的,而非他人因為選擇了什麼,所以有那樣的結果,然後跟從。
在序談到關於社會上的隨機殺人事件中,這樣的駭人事件,一般人或是新聞媒體對犯案者多是表相與基本的背景去敘述和標籤。
曾經看到中國的一位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在網路的一些演講節目談論與這些犯案者的接觸和了解研究,她說到的很重要的是,我們需要做的是去防範,而不是責怪,在許多也是駭人的殺人事件中,她去「了解」與「對話」也是在[滌]這本書說的,因為不了解,所以我們就評論爲「不正常」,李玫瑾教授也在演講分享說到教育這件事,在中國可能有許多人無法就學或隔代教養等等問題,不過不管在哪都存在最根本的是,一個年齡到達所謂成年的人並不代表成熟或意味他便是健全等可以負責與教養小孩,而新到世界的孩子是隨著與他最有關聯的「親情」關係開始他的人生的,有聽眾問教授該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她回答該教育的是大人(成年人),榜樣和行為是不用教,孩子自然是依著身邊的人學習的,所以從自身做起重要於煩思如何「教育他人」。
我們對於不熟悉了解的人,慣常可能是我們對於「人」的框架。
我們想要在生活裡有新鮮有趣,不過我們會對異己沒有想了解的動力。
「滌」之所以不正常,是因為「常人」不了解不熟悉,而常人都被帶往什麼「正常的」地方呢?如同體制,社會要運作,若沒有架構起的「體制」就無法正常運作,所以人們需要這樣走,關於「獨處」、「個人化」、等等是不被鼓勵與支持,或說可能也不允許,資本主義龐大的體制下,人們「社會化」才是應有的常態。「滌」是更少有社會化的,無法讓「常人」理解。
去年初讀到《才不是魯蛇》是一位日本間繭居青年所寫的書,寫的內容是自己為自己定義幸福生活的樣子,自己的價值觀和如何安排時間及生活與工作的選擇,不使用手機不社交的過上自己感到舒適的日子,有意識的把「有限」的時間'和'心力'用在自己在意的地方真的滿重要的,這才是讓自己過得開心很實際的方法。
「溝通」,之所以有難度是因為我們都是不同的人,不會有「絕對」制式方法適用在任何人。我們可以同過閱讀、旅行、嘗試體驗許多不同事、真實的面對人與人交流相處,每認識一個人就能看見一種樣子,不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