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時代的遠距工作模式】設計你的理想生活x佐伊zoey|好書分享#0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本月的閱讀清單裡,除了上一本西野亮廣的<不改變就無法生存>外,還有另一本性質有一點類似,但是是從實務角度出發的書,那就是理想生活設計的佐伊。

以往大家對「在家工作」停留的印象大多在「接案」性質的工作。從最古早的家庭代工開始、近代的接案性質設計師、工程師,到現在遊牧而生的數位民族(遊電腦而居),打破了以往對於遠距工作的類型限制。

疫情使然,使許多人是「被迫」開始想辦法把工作全部數位化的。

曾經以為不可能以遠距執行的任務也開始通通被實現,比如說運動類:健身瑜伽、陪伴類:保母、顧小孩性質的工作在國外也開始執行數位化。世界各國被迫進行一場「全球性的大實驗」。

生活在台灣很幸運,目前還不需要被迫將所有工作全部數位化,但另一方面也讓人擔憂,在疫情過後,台灣是否能無痛接軌世界的趨勢變化。

許多海外國家如美國,當老闆發現遠距一樣可以完成工作,有時甚至發現效率更高時,那傳統的那些創業花費(如辦公室租賃費、水電、保全、維修費、設備類)的意義也將不存在了,對老闆來說,費用減少了效率增加了,勢必未來在疫情過後,也會以更積極態度投入遠距工作的模式中。而對員工來說,「在家工作」也是一件很嚮往的事,既不用花費通勤時間也不用處理辦公室裡惱人的人際關係,住在大都市裡的必要因素也不見了,不需要再負擔高額的房租。

但,一件事總是一體兩面,在家工作必然的困難點不外乎幾個:

家裡誘惑太多,自制力不夠強的員工反而可能會降低效率。床與辦公桌只有一線之隔,平常「通勤搭車」這件事就是一種提醒我們進入「工作模式」的一種「儀式」,而在家之後少了這種儀式感,我們要如何完美的切換狀態?下列的做法可當作參考:

在家裡穿的自然是很邋遢,這時候為增添儀式感,可以選擇套上一件西裝外套,弄的正式一點,或換成舒適的辦公椅。

有的人喜歡早上來一杯咖啡或熱可可,這也是一種方式,提神的同時也提醒自己該切換狀態,進入「工作模式」了。複製在公司時的習慣可增加正式感,提高專注力。

在家裡同時有許多會干擾工作效率的因素:

比如說外部帶來的噪音、家裡的瑣事、家裡有小孩的人應該更是崩潰,大人還可以約法三章明定工作時間和勿擾時段,但是小孩的話要如何讓他明白並乖乖遵守,讓工作順利進行,無疑是一大挑戰。

為什麼想要「在家工作」?這個問題的答案會影響到自己究竟適不適合投入這樣的新型工作型態中。如同書中所說的,如果只是為了想增加收入多賺點錢,休假時接接個案性質的工作便可以達成,如果想要工作地點自由的話,也可以跟老闆商量不進辦公室的工作方式,只要能讓對方看見成績,在哪裡工作便不是那麼的重要了(雖然,以台灣目前的現況可能還是有困難,如何和雇主建立起良好的溝通將會是個重要的課題)

以我自己來說,因為我太渴望自己安排時間及工作內容,所以選擇了開始在家尋找案源的日子。

我是個自律性很高的人,即便在家我也可以表定好工作時間和休息時間,每天準時地按表操課,工作時間裡隔絕一切社交媒體,並在每天睡前時詳細寫下明天要做的任務清單。

我算是一個工作狂吧,即便在家,每天實際的工時大概也有超過一般8小時上班制的上班族。

其實我也不是那麼排斥進辦公室,只是像我這種不愛打扮、不愛跟人social的魚干女,實在很懶得每天花時間在這些跟工作無關緊要的事情上。有的人如果一天不跟人說上幾句話就會覺得渾身不對勁,這樣的話還是進辦公室比較適合,也能找到歸屬感。

我現在開始試著嘗試在家工作的理由,最大的誘因是

「我想自己安排工作的項目&省略跟人social浪費精力的時光」

在辦公室,完成的會是上頭交代的任務,有時工作結束了,就會不知道該做什麼好,但即便如此又不能做自己的事,這點讓我感到很鬱悶,也不喜歡白拿薪水的感覺。

「有錢拿就好,沒事做不是更好嗎?」許多長輩會這樣質疑。

但是我不是那種喜歡「虛度時光」的人,我喜歡有成長性的工作內容,喜歡每天進步的自己,可惜公司礙於形態之故,有時也實在沒辦法滿足員工的這種需求。大學時代,當大家都在瘋狂玩樂的時候,閒暇之餘,我都在進修自己。

我自學了日文一年後通過N3,兩年後通過N1,畢業後去了日本上班。一切都是因為能熬得起寂寞的書房,足足快兩年幾乎足不出戶所致(除了去學校上課、買東西吃之外),對於大學時光,著實沒有任何值得特別一提的回憶。

我不是功課很好的學生,一直以來成績都很普普,上了在普通不過的大學,但是我在開始自學日文之後,首次確切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當然學習的過程很苦,但是自己摸索技巧,而不是由老師來教你「應該要怎麼做」,培養了我學會自己尋找高效率解決問題的能力。

「原來,我也不是什麼都學不好,只是缺少適合自己的方法」罷了。

你一定有你尚未挖掘出來的天賦存在,只是現在的你還不知道是什麼而已。

離題了,總之,我是一個很愛在閒暇時間鑽研學習技巧、閱讀擴展知識圈的人,所以我實在忍受不了「虛度時光」這件事。

「沒有成長這件事讓我覺得恐懼」

這才是我離開的主因。

再者,也是因為我太有自己的想法,想要自己決定、安排工作內容所致。

這本書裡提到了許多尋找隱藏版「遠距工作」的機會,清楚地將遠距工作畫分為三大類,詳細分析每一類的優缺點,讓讀者自行去判斷自己理想的模式為何,同時讓讀者反思自己是否真的「適合」遠距工作,還是只是「想要」遠距工作而已。

最後有提到了關於現在數位遊牧興起的時代,創建個人品牌的重要性,以另一個角度去看待個人品牌這件事,不一定是想紅,而是對自己的人生負責,透過分享的方式記錄下人生的學習歷程和精彩的篇章,在幫助到人的同時,也是一個好好交代自己人生的方式。

走過的路每一步都算數,有一天會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連成一條線。

從心態的調整,到實質性的解決方針,這本書都能給予讀者很棒的解答,推薦給你們。(順帶一提我好喜歡這本書的封面設計,完全是我的菜 笑)

-----------------------------------------

Yuna線上課程/創作集結:

http://linkby.tw/yunayang/

另類日文線上課程好評販售中🤩

圖解+應用=系統性打造日文世界觀

.

請點擊個人簡介連結🔗

http://linkby.tw/yunayang/

或上 Hahow 平台搜尋🔍《圖解思維x時事引導:實用日文輕鬆玩!》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楊筠 Yuna的沙龍
13會員
34內容數
我們總是習慣被社會的價值觀所束縛 找一份工作安分守己,就這樣度過餘生 沒有人會察覺這一切有什麼不對勁 . 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可能都不曾好好思考過「對自己來說,最重要的到底是什麼?」 是我們值得去深思的人生課題 . 書本是一位作者的人生精華 本專題希望透過閱讀傳遞價值給讀者們 讓讀者在忙碌的生活中,撥出一點時間反思人生
楊筠 Yuna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8/23
:雖然還有很多話可以講,但礙於版面不足只好打住。 建議最好要多涉獵基本的看牙知識,就算不理解專業領域的我們至少還能保有「保護自己」的能力。 雖然實際診療方式會依病患個案狀況不同而無法一語涵蓋,但是遇到讓自己覺得不恰當的處理方式時,多詢問、多打聽是必要的(我們得對自己的身體負責) #騙術無處不在
Thumbnail
2022/08/23
:雖然還有很多話可以講,但礙於版面不足只好打住。 建議最好要多涉獵基本的看牙知識,就算不理解專業領域的我們至少還能保有「保護自己」的能力。 雖然實際診療方式會依病患個案狀況不同而無法一語涵蓋,但是遇到讓自己覺得不恰當的處理方式時,多詢問、多打聽是必要的(我們得對自己的身體負責) #騙術無處不在
Thumbnail
2022/08/01
#Yuna的日本流水回憶錄 #管它什麼美景唸書卡重要 錯過了很多生活美好點滴的我 【機場上班篇】上集 Part.1 日本生活不太華麗,甚至有點狼狽 從原本的公司轉到機場上班的契機,來自前公司的一位客戶,她想就近回到家附近的天王寺一帶上班,不想每日奔波大阪市區與機場,她很明確地把原因跟我說。 / /
Thumbnail
2022/08/01
#Yuna的日本流水回憶錄 #管它什麼美景唸書卡重要 錯過了很多生活美好點滴的我 【機場上班篇】上集 Part.1 日本生活不太華麗,甚至有點狼狽 從原本的公司轉到機場上班的契機,來自前公司的一位客戶,她想就近回到家附近的天王寺一帶上班,不想每日奔波大阪市區與機場,她很明確地把原因跟我說。 / /
Thumbnail
2022/06/23
踏入「極簡主義」的坑之後 覺得內心自由多了 很多人會誤會 那是「縮衣節食」的代表詞彙 但是我卻感到比以前更滿足、快樂 - 終於 不再被這花花世界、玲琅滿目的商品所左右 不被控制、擁有著自主的權利 這樣的感覺,真好 了解到 對於我來說 真正的滿足永遠不是來自外在的物質 而是內在的提升、知識的提升 -
Thumbnail
2022/06/23
踏入「極簡主義」的坑之後 覺得內心自由多了 很多人會誤會 那是「縮衣節食」的代表詞彙 但是我卻感到比以前更滿足、快樂 - 終於 不再被這花花世界、玲琅滿目的商品所左右 不被控制、擁有著自主的權利 這樣的感覺,真好 了解到 對於我來說 真正的滿足永遠不是來自外在的物質 而是內在的提升、知識的提升 -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出處來自FB暢哥-網路公司如何遠距工作 主講者:權自強 從何時開始遠距工作,為什麼? A:十年前初期創業,請第一位員工,發現異常。 主要離職創業目的:工作時間較自由,主要不想進辦公室創業。 註記:該第一位員公在上班時候,沒有認真上班,到後面會為了會變成待在辦公室每天監督,看他認真工作,維持幾天就受
Thumbnail
出處來自FB暢哥-網路公司如何遠距工作 主講者:權自強 從何時開始遠距工作,為什麼? A:十年前初期創業,請第一位員工,發現異常。 主要離職創業目的:工作時間較自由,主要不想進辦公室創業。 註記:該第一位員公在上班時候,沒有認真上班,到後面會為了會變成待在辦公室每天監督,看他認真工作,維持幾天就受
Thumbnail
在家工作,一直視上班族夢寐以求的目標,但家裡有太多干擾因素會中斷你的工作步調,換個角度來說,在辦公室的環境其實比較容易完成工作進度,雖然我們都想逃離辦公室,但偏偏大多數的工作都是在辦公室裡完成的。 為了達到我們理想中的工作環境,長久以來一直與工作在適應彼此,而我把這種行為擴大到不僅是在家工作,咖啡店
Thumbnail
在家工作,一直視上班族夢寐以求的目標,但家裡有太多干擾因素會中斷你的工作步調,換個角度來說,在辦公室的環境其實比較容易完成工作進度,雖然我們都想逃離辦公室,但偏偏大多數的工作都是在辦公室裡完成的。 為了達到我們理想中的工作環境,長久以來一直與工作在適應彼此,而我把這種行為擴大到不僅是在家工作,咖啡店
Thumbnail
本月的閱讀清單裡,除了上一本西野亮廣的<不改變就無法生存>外,還有另一本性質有一點類似,但是是從實務角度出發的書,那就是理想生活設計的佐伊。 疫情使然,使許多人是「被迫」開始想辦法把工作全部數位化的。 但,一件事總是一體兩面,在家工作必然的困難點不外乎幾個: 在家裡同時有許多會干擾工作效率的因素:
Thumbnail
本月的閱讀清單裡,除了上一本西野亮廣的<不改變就無法生存>外,還有另一本性質有一點類似,但是是從實務角度出發的書,那就是理想生活設計的佐伊。 疫情使然,使許多人是「被迫」開始想辦法把工作全部數位化的。 但,一件事總是一體兩面,在家工作必然的困難點不外乎幾個: 在家裡同時有許多會干擾工作效率的因素:
Thumbnail
對於原本不常在家工作的人而言,疫情升級之後「被迫」學習的技能或許就是透過網路遠端工作、並且逐漸適應將住家和工作融合在一起的的生活方式與態度。這裡就以過去十年遠端工作的經驗,提供一些在態度、環境、以及技能上的建議。
Thumbnail
對於原本不常在家工作的人而言,疫情升級之後「被迫」學習的技能或許就是透過網路遠端工作、並且逐漸適應將住家和工作融合在一起的的生活方式與態度。這裡就以過去十年遠端工作的經驗,提供一些在態度、環境、以及技能上的建議。
Thumbnail
最近疫情又爆發一波,大家又接到遠距在家工作的指令了。而我已經在家工作一年多了,所以完全無感。 聊到在家工作這個心態轉變,我在幾年前就有認真想過,因為我是一個很不喜歡被限制工作地點、時間的人;但我也不喜歡像業務到處跑來跑去。 我就只是想在一個舒服的、可以專注的地方,符合自己生活作息的時間工作。
Thumbnail
最近疫情又爆發一波,大家又接到遠距在家工作的指令了。而我已經在家工作一年多了,所以完全無感。 聊到在家工作這個心態轉變,我在幾年前就有認真想過,因為我是一個很不喜歡被限制工作地點、時間的人;但我也不喜歡像業務到處跑來跑去。 我就只是想在一個舒服的、可以專注的地方,符合自己生活作息的時間工作。
Thumbnail
無法下班的人生,很多人以為我甘之如飴或覺得我厭惡不已。練劍、磨劍、出劍,會有多種情緒的轉折變化。我不想要回到年收入百萬的那種焦慮和壓迫裡,但我也不想要日日擔心收入沒有、存款歸零這些憂慮。
Thumbnail
無法下班的人生,很多人以為我甘之如飴或覺得我厭惡不已。練劍、磨劍、出劍,會有多種情緒的轉折變化。我不想要回到年收入百萬的那種焦慮和壓迫裡,但我也不想要日日擔心收入沒有、存款歸零這些憂慮。
Thumbnail
2020年上半年,全球許多企業受到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採取讓員工居家辦公(Work from home)、遠距工作的模式,當時我有不少上班族朋友覺得這樣挺棒的,因為天高皇帝遠、老闆看不到,可以在家開著電視追劇或做自己想做的事,等需要線上會議和在LINE群組中被cue到再出聲就好。
Thumbnail
2020年上半年,全球許多企業受到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採取讓員工居家辦公(Work from home)、遠距工作的模式,當時我有不少上班族朋友覺得這樣挺棒的,因為天高皇帝遠、老闆看不到,可以在家開著電視追劇或做自己想做的事,等需要線上會議和在LINE群組中被cue到再出聲就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