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端工作時,在環境、態度以及技能上該有哪些準備?/傅瑞德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對於原本不常在家工作的人而言,疫情升級之後「被迫」學習的技能或許就是透過網路遠端工作、並且逐漸適應將住家和工作融合在一起的的生活方式與態度。這裡就以過去十年遠端工作的經驗,提供一些在態度、環境、以及技能上的建議。

在家工作和在咖啡館工作、在辦公室工作、甚至在馬路邊工作最不一樣的地方,大概是在於來自周邊環境轉換的刺激程度不同。
大多數人在家工作的環境,通常日復一日不會有太大的改變;因為「家」原本就是一個提供穩定、熟悉、以「身心休息」為主要目的的場所。即使在家中有固定的、獨立的工作空間,在空間中的環境與人際互動方式(如果有的話),也多半是可以預測的。

環境因素的刺激

但對於某些工作而言(必須直接與人接觸的店面銷售或服務業,就先不談了),來自互動與環境的刺激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即使是咖啡店的環境噪音,也可能有強制大腦集中精神、過濾雜訊,或是張開天線、吸收額外資訊的兩極效果。
甚至座位的方向、照明、或是舒適度的變化,也可能影響包括皮膚和肌肉在內的感官接收,並轉化成注意力和工作效率的浮動。
此外,身旁走過的人物特色、咖啡的氣味、或是被環境強化的時間感(就算從早坐到晚,也總有必須離開的時候),往往也是改變思考方式與效率的影響因素。
即使是無聊的辦公室,在每天重複的通勤路上,也多少可以接收各種各樣的腦部刺激;在捷運上聽到的八卦、在便利商店買的早餐、突如其來的一場大雨,即使當下令人不快,也都是刺激腦部反應、增加思考元素的機會。
你曾經因為上班途中踩到東西,而靈光一現想到罵老闆的新方式嗎?那就是了。
無論在什麼地方工作,有時候這些外在刺激,正是創造環境和心理因素差異、進而影響效率和產能的因素。
如果你需要這些因素,但家中沒有,那就得自己創造;為了「專心」而將這些因素從家中的工作環境移除,效果可能剛好適得其反。

內在因素的刺激

在過去網路不發達的時代,學富五車的學者往往擁有滿室藏書;這些書不僅是資料的來源,也是刺激頭腦、或是轉換心情的工具。
當感官有些疲累、或是靈感有點卡住時,翻翻書也是個不錯的法子;如果加上一杯好茶、一管好煙,或是走到外頭散散步、坐坐咖啡館,就更理想了。
而對於現在居室空間有限、知識來源也不限於書本的知識工作者而言,網路或許是最主要的、甚至有時是唯一的腦部刺激來源;不僅是資訊匱乏時隨開即有的水龍頭,也是暫時逃離單調環境的桃花源。
然而,用網路當作刺激、或是單一資訊來源的缺點,就是它過於分散、而且雜訊太多(資訊正確性的角度也先不談了);有時候只是想查個資料,卻在YouTube上看了一個鐘頭的影片、或是莫名其妙的被帶到購物網站下單。
雖然網路上有遠超過整座圖書館的資訊,但以時間效率而言,「有用時間」佔「掛網時間」的比例卻往往很低。
家是舒適穩定的地方,但卻是日復一日不變、缺乏刺激元素的環境;再加上活動空間受限(特別是在疫情期間)和網路牽引思路的奇妙組合,就很容易成為工作效率的黑洞。
當然,這些敘述並不見得切合每一種工作、或是每一個人;我自己就陸續在家工作超過十年,早已習慣這種型態、也不太影響產能(但疫情期間不能偶爾轉換環境,還是會多少覺得有些單調。
不過,對於最近一年才開始逐漸習慣在家工作的人而言,這些卻應該是很容易體會、也不難想像的現況。

建立理想的在家工作環境

我自己在家工作時,用來集中精神(或者說減少分散精神)、維持產能的方法有這些:
  • 在不變中創造變化
雖然住家環境不會變,但可以透過工作之間的空檔,做一些自己有興趣、或是有療癒效果的事情,像是跟寵物玩、種花草、做模型、或是在狀況許可下出去走走之類,總之就是暫時離開電腦或手機、不在網路上無意義閒晃就行。
  • 為自己訂定紀律
規定自己工作和休息的時間區分清楚、每天要完成哪些事項、以及個事項的大致進度也都規劃好。
不用規劃得太緊,只要在期限之前完成就好;反正如果緊到難以遵守,就跟沒有計畫差不多,也就沒有意義了。
然而如果原本是上班族、有主管規定的工作進度,那麼自己訂的進度最好比上司給的再緊一點;一來可以保留彈性空間、二來自己訂的紀律會比別人給的更容易遵守一點、也比較不會因為經常需要「壓死線」而感到厭倦。
  • 建立自己的遠端工作架構
所謂虛擬工作架構,包括「流程」、「工具組合」、以及「知識整理體系」三件事情。
如果這些都有公司規定的遠端工作架構,那當然只能盡量遵守(原則還是一樣:自己給的進度稍緊一點);但如果公司沒有、或是發現有更好的架構,當然也可以自己建立。
所謂「流程」與「工具組合」,就是透過一系列自己習慣的資訊工具(例如微軟Office、Apple iWorks、Google Docs、或是其他自己慣用的工具組合),建立系統化的流程;例如檔案如何存放、依日期或工作性質命名與分類、需轉檔成PDF(或其他客戶指定的格式)時如何處理、提供大型檔案(如100MB以上)給他人下載的方式,以及雲端工具和儲存空間的租用、預算、管理等等。
至於「知識整理體系」,用比較通俗的說法就是「筆記工具」;當你在工作上需要收集、消化、整理各種資訊時,會將它們以什麼樣的格式、儲存在什麼地方,以利於日後搜尋、彙整、查詢?
最常見的方式,就是在工作過程中產生大量Word、Excel、 PowerPoint之類的檔案,但這些檔案除了依命名或檔案夾分類之外,比較難以跨檔案查詢內容(例如「找出去年下半年A專案的相關檔案」)。如果能預先定義好一套整理系統,日後要查閱整理就簡單得多
此外,也要考慮跟同事或客戶共享或協作檔案、以及跨設備遠端同步的方式;例如在家中電腦上更新好檔案之後,不必等待上傳,就可以直接帶手機出去簡報、或是在咖啡店用平板繼續編修。
舉個實際的例子來說,如果是從事翻譯或文案的自由工作者,就需要建立「文書軟體 + 翻譯輔助軟體 + 雲端儲存同步 + 專業資料查詢 + 跨設備工作 + 轉檔傳送給客戶 + 計費與帳務管理」的工作架構,必要時或許再加上「視訊會議 + 遠端簡報」等等。
有了這些預先設計好、最適合自己使用的工具與流程,一來可以確保轉換環境時的順暢與便利,也不會臨時缺東缺西而無法工作,二來也不會將時間浪費在臨時抱佛腳學工具、或是其他非必要的步驟上。
上面的段落提到了需多功能,如傳檔、轉檔、筆記工具等等,因為種類變化繁多、每個人工作性質也不同,所以無法在文中一一列舉;但歡迎需要建議、或是提供建議的讀者留言討論。或是我之後再以另外一篇文章,具體介紹自己的工作架構。
  • 改造自己的環境
這裡的意思並不是把家改裝成「專業辦公室」或「私人咖啡館」,因為家永遠不會變成這樣的地方:不會有許多俊男美女或同事進出、寵物也不會在茶水間跟你聊八卦。
意思是說,在「家」的基本功能不變的前提下,如前面所提到的,將一些「變化」元素納入住家環境之中;例如:
  1. 實體方面:舒適的桌椅和空間不在話下,但也不妨適度將轉換心情的元素放膽納入周遭環境之中。跟貓狗玩十分鐘的充電效果,會比逛半小時的購物網站好得多(是的,電費之類的支出會變高,但這就不在本文討論範圍了)。
  2. 心態方面:利用「家」這個自己可以支配的環境,將查詢資料和刺激靈感的來源從網路上分散一些出來。書本也好、雜誌也好、甚至藝術品也好,只要能讓你跳脫網路過高的黏性、以及往往過低的時間效益,對你的工作就會有所幫助。
  3. 架構方面:如果你在家工作時,大多數的工作和溝通過程都必須靠網路完成,那麼上述的「流程」、「工具」、「知識整理體系」就是你工作效率比別人高、成果比別人好的三項秘密武器。

結語

即使疫情結束,或許有些企業會繼續提供在家工作的選擇,或許你會選擇從此在家工作,當然你也可能重回職場通勤。但無論你選擇哪一條路,到那時候的環境刺激、以及你對這些刺激的感受,必定會跟疫情之前有所不同。
咖啡店的氣味會讓你更振奮、周遭的噪音變得有點美妙、家中的改變也不再讓你只有「桌子」和「床」兩個選擇。
如此一來,你在家中或外面進行遠端工作的技能必定更加熟練;而無論未來在家/遠端工作的趨勢會不會延續(很可能會),至少這些技能在出差或行動工作時都是用得著的,而未來要求員工具備這些技能的雇主也會更多。
你或許已經在家工作了一段時間。如果還沒有作上面這些改變的話,不妨就從現在開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4K會員
2.0K內容數
為您送上頂尖作者的最新管理與科技產業思維。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許多台灣企業都在努力培養人才、也重視終身學習;但受限於規模與資源,很少有企業能提供內部設計的訓練內容,只能仰賴外部的EMBA課程。這不是壞事,但必須瞭解EMBA的誤區,才不會「畫虎不成反類犬」。
在本週的專欄中,讓我們用一個比較簡單好記的工具,來幫助分析企業中的話術,看看一些公司是否已經偏離了原來的定位;同時,我們也可以釐清哪些是真正核心的產品與服務,哪些則是次要的、可有可無的、甚至浪費資源的發展方向。
最近幾年來,Apple把相當程度的重心放在「服務」業務上,也有相當不錯的獲利成績。但這樣的轉變,會讓Apple的商業模式開始轉向、甚至影響它原本以硬體裝置為主的企業文化嗎?
企業主管把「對的人」擺在「對的位置」、賦予「對的任務」,是成功運作的關鍵之一;而從人選自己的角度來看,則要接受跨部門、跨領域的專案,才能夠擴大專業、加強能力,為自己走出更寬廣的路。經驗沒有捷徑,必須自己承擔、挑戰、實踐,才能爭取到職涯的發展機會。
電動車時代已經漸漸來臨,而且除了車子本身的效能和潛力之外,車廠更在疫情和地緣政治導致的晶片短缺之際,展現出了更大的生產彈性。電動車廠的這個特色,能為傳統車廠帶來什麼啟示嗎?
曾經引領世界半導體產業的美國,至今已經慢慢落後於台灣和南韓。重新回鍋Intel的執行長Pat Gelsinger或許已經胸有成竹,計畫讓美國重新站上半導體產業的舞台、成為這個「戰略物資」領域的主宰。
許多台灣企業都在努力培養人才、也重視終身學習;但受限於規模與資源,很少有企業能提供內部設計的訓練內容,只能仰賴外部的EMBA課程。這不是壞事,但必須瞭解EMBA的誤區,才不會「畫虎不成反類犬」。
在本週的專欄中,讓我們用一個比較簡單好記的工具,來幫助分析企業中的話術,看看一些公司是否已經偏離了原來的定位;同時,我們也可以釐清哪些是真正核心的產品與服務,哪些則是次要的、可有可無的、甚至浪費資源的發展方向。
最近幾年來,Apple把相當程度的重心放在「服務」業務上,也有相當不錯的獲利成績。但這樣的轉變,會讓Apple的商業模式開始轉向、甚至影響它原本以硬體裝置為主的企業文化嗎?
企業主管把「對的人」擺在「對的位置」、賦予「對的任務」,是成功運作的關鍵之一;而從人選自己的角度來看,則要接受跨部門、跨領域的專案,才能夠擴大專業、加強能力,為自己走出更寬廣的路。經驗沒有捷徑,必須自己承擔、挑戰、實踐,才能爭取到職涯的發展機會。
電動車時代已經漸漸來臨,而且除了車子本身的效能和潛力之外,車廠更在疫情和地緣政治導致的晶片短缺之際,展現出了更大的生產彈性。電動車廠的這個特色,能為傳統車廠帶來什麼啟示嗎?
曾經引領世界半導體產業的美國,至今已經慢慢落後於台灣和南韓。重新回鍋Intel的執行長Pat Gelsinger或許已經胸有成竹,計畫讓美國重新站上半導體產業的舞台、成為這個「戰略物資」領域的主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有些影城的路真的複雜啊!別說觀眾,菜鳥也是有可能會迷路的!(;゚;Д;゚;) 注意:漫畫內容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Thumbnail
  大家好,歡迎各位來收聽創新有眉角(勉覺)。本節目定位為提供職場人士創意、創新與創業的相關眉角。預計每週一發刊。這一集我們要分享的題目是,如何改善工作環境,來提升員工的創意。    在第二集的節目中,我們提到可以從「打造安全的環境」及「強化創意能力」的角度出發,強化部屬的創意,然而,在實體工作環境
Thumbnail
大小型企業陸續裁員、實施無薪假,上班族的潛在恐慌持續發酵 現在許多上班族不論是待在大企業或是個人工作室,心理與現實層面都面臨著最嚴峻的考驗,擔心接下來的收入可能會被影響到,再加上坊間各個產業像是餐飲、科技、零售通路、實體店家、娛樂產業等被迫暫停服務,造成多個國家進入鎖國局面。 替自己增加多元收入
Thumbnail
近日疫症來襲,不少即使有辦公室的團隊也採取遙距工作方式,變成Remote團隊。筆者團隊(PeraPera)由成立第一天開始以全Remote運作,成員來自星港台,加上世界各地的翻譯協助者絕大部分工作以為線上協助。以下以30人內的團隊經驗為準分享,希望有助更多團隊適應Remote。各工具詳細的教學在網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有些影城的路真的複雜啊!別說觀眾,菜鳥也是有可能會迷路的!(;゚;Д;゚;) 注意:漫畫內容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Thumbnail
  大家好,歡迎各位來收聽創新有眉角(勉覺)。本節目定位為提供職場人士創意、創新與創業的相關眉角。預計每週一發刊。這一集我們要分享的題目是,如何改善工作環境,來提升員工的創意。    在第二集的節目中,我們提到可以從「打造安全的環境」及「強化創意能力」的角度出發,強化部屬的創意,然而,在實體工作環境
Thumbnail
大小型企業陸續裁員、實施無薪假,上班族的潛在恐慌持續發酵 現在許多上班族不論是待在大企業或是個人工作室,心理與現實層面都面臨著最嚴峻的考驗,擔心接下來的收入可能會被影響到,再加上坊間各個產業像是餐飲、科技、零售通路、實體店家、娛樂產業等被迫暫停服務,造成多個國家進入鎖國局面。 替自己增加多元收入
Thumbnail
近日疫症來襲,不少即使有辦公室的團隊也採取遙距工作方式,變成Remote團隊。筆者團隊(PeraPera)由成立第一天開始以全Remote運作,成員來自星港台,加上世界各地的翻譯協助者絕大部分工作以為線上協助。以下以30人內的團隊經驗為準分享,希望有助更多團隊適應Remote。各工具詳細的教學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