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

回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利用了一些時間做2021年的回顧,往年我都會在跨年夜或元旦時將這件事完成,但這次,我卻不知從何下筆,有一種似乎做了很多事,又好像沒做什麼事的感覺,或許是因為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都被疫情影響了吧。

身為行政人員的我,工作幾乎有一半被疫苗接種站佔據,一百多場的設站,一萬多支的疫苗,摸了無數張民眾的健保卡,並把它貼得滿滿的,也回答過相同的問題無數次,看著剛開始只有一種疫苗可以選擇,到現在已經要幫忙接種追加劑了。

記得第一次到社區去設站的前兩天,得了腸胃炎,但到了出發日還是早早出門,而且還是個大熱天,穿上悶不透風的隔離衣,不到10分鐘的時間,就可以感受到滿頭大汗,一整天下來,都濕濕黏黏的,回到家時天色已經暗了。

就這樣開始從社區、機構、院內、校園,不斷的循環著,在這期間,我們還曾與確診者搭過同台電梯,辦公室的同事們都臨時被叫回醫院篩檢PCR,那一夜很難入睡,很害怕波及到家人,但結果出來全是陰性,才讓大家放下了心中的大石。

我想,因為2021年過得很不安穩,才能凸顯平安健康的幸福。


avatar-img
小茹子的沙龍
7會員
21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小茹子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本書教你如何在高壓環境中持續前進,找到工作與生活平衡,克服自我懷疑,不與人比較,一步步踏實地走下去。作者分享自身經驗,如何在職場中找到立足之地,並培養心理肌力,以長遠眼光看待目標,適時休息調整步伐。
第一次遇見此本書時,是在書店,我看著這個書名,《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覺得很赤裸,同時也覺得,是阿,為什麼呢?從書中能夠重新思考工作的意義以及其他大家常討論到與工作相關的議題,能夠帶給讀者不同的感受。
上週,跟朋友觀看流星雨後的隔一天,我們一起回到大學走走,再次回到校園裡的感覺好複雜,有回憶、有感慨、也有好奇,看著曾經住過的宿舍,一棟換過另一棟,不同的場景裡,有著曾經生活過的痕跡。
這本書教你如何在高壓環境中持續前進,找到工作與生活平衡,克服自我懷疑,不與人比較,一步步踏實地走下去。作者分享自身經驗,如何在職場中找到立足之地,並培養心理肌力,以長遠眼光看待目標,適時休息調整步伐。
第一次遇見此本書時,是在書店,我看著這個書名,《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覺得很赤裸,同時也覺得,是阿,為什麼呢?從書中能夠重新思考工作的意義以及其他大家常討論到與工作相關的議題,能夠帶給讀者不同的感受。
上週,跟朋友觀看流星雨後的隔一天,我們一起回到大學走走,再次回到校園裡的感覺好複雜,有回憶、有感慨、也有好奇,看著曾經住過的宿舍,一棟換過另一棟,不同的場景裡,有著曾經生活過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