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
Top 5
1
[書齋] 帶傷行走的禮物。摘自《生命的禮物》給心理治療師的85則備忘錄
2
[聽憂] 如何發揮「同理心」(二):自我訓練與激發他人的方法
3
給憂鬱症求職者的9個建議:如何在求職期間安頓身心
4
[聽憂] 如何發揮「同理心」(一):從三種觀點介紹
5
[聽憂] 用藝術治療探索情緒。介紹《修復情緒的100個創作練習》下篇
1
[書齋] 帶傷行走的禮物。摘自《生命的禮物》給心理治療師的85則備忘錄
2
[聽憂] 如何發揮「同理心」(二):自我訓練與激發他人的方法
3
給憂鬱症求職者的9個建議:如何在求職期間安頓身心
4
[聽憂] 如何發揮「同理心」(一):從三種觀點介紹
5
[聽憂] 用藝術治療探索情緒。介紹《修復情緒的100個創作練習》下篇
傾聽憂鬱說說話
覺察妳/你的自我批判,停止苛責自己!
有憂鬱傾向或憂鬱症的朋友們,很容易自我批判、自我攻擊,覺得自己狀況不佳造成他人困擾,感到內疚自責。這篇簡單分享一個練習:用友善的眼光看待自己。我們需要養成新習慣,取代舊習慣,而習慣的養成需要一段時間,我們需要準備一本筆記本,從三個點練習重新看待自己的方式。 像我常常忙完一天工作,回家後明明應該休
2024/01/01
5
給憂鬱症求職者的9個建議:如何在求職期間安頓身心
我在求職碰壁的日子,搜尋網路的資訊沒有看到有人分享憂鬱症患者如何在求職期間安頓身心度過這段難捱的時期。因此我決定認真寫作這篇給憂鬱症求職者的9個建議,從生理、心理、社會支持網絡三大面向分享,希望能幫助病友順利度過求職的挫折,找到適合的工作。
2022/11/06
13
當我陷入憂鬱的雪地裡,感謝主動關懷的友情
這是2021年最後一篇的文章。我回憶起生命中第一次見到雪景,我伸手接住落下的雪花,感受那美麗的冰晶落在掌心的冷冽。接著講述當我陷入憂鬱的雪地裡,感謝主動關懷的友情。
2021/12/31
8
你有摸過親人的遺體嗎?
死亡的議題總是能啟發人對於人生的思考。先知道怎麼死,才知道怎麼活。深思我們要怎麼邁向人生終點的方式,都取決於我們怎麼活自己的人生。
2021/12/30
6
2021Matters年度問卷:Writing & Love matters.
我在另一個創作空間Matters填了他們官方發佈的年度問卷,我覺得這個問卷題目很好,讓人為2021做回顧紀錄,所以也將我填好的問卷文發佈到方格子的空間留紀錄。
2021/12/29
5
分享應對「焦慮」的筆記段落
分享這篇關於治療與應對「焦慮」的筆記段落。一、絕不能忽略「治療焦慮」。二、如何去除病人的焦慮。並分享我對於自己焦慮源頭的探索。
2021/11/21
32
大疫時代,你的心情如何?回顧2020-2021年的情緒健康議題深度報導
本文是對精神健康議題深度報導的回顧,反映我在大疫時代中,對人們精神健康的關注。我選擇2020年7月到2021年10月間對精神健康相關議題的精彩深度報導,包括獨立媒體報導者、聯合報願景工程、康健雜誌、公視等媒體的專題報導。我不希望用心的專題被讀者忽略,因此我將這四個專題整合成一篇介紹文,給讀者們參考。
2021/11/13
5
2
「支持」和「讚美」他人,你知道怎麼做嗎?
今天這則文章談如何支持他人,以及如何讚美。我們渴望收到別人正向的支持,但我們常忽略了自身先給出正向支持的話語。回想一下,上次我們說出肯定、支持、讚美他人的話語是什麼時候?是什麼樣的內容?怎麼區別空泛的讚美?具體的讚美?本文從治療師的經驗談來聊聊「支持」和「讚美」他人的方法。
2021/10/23
9
最常見的謊言:「我很好」
(內文有新增)看到國外網站製作的英文新解梗圖"I'm fine.The most common lie." 這揭穿日常虛偽互動的新解,我很讚賞。也是在我偽裝「正常人」時,常發生的情況。本文指出此日常謊言的產生困境外,也提醒讀者邁入秋冬季節,容易引發人心情不好,甚或季節性憂鬱症,請大家多關心身邊的人。
2021/10/16
11
5
談個人心理的人際支持網絡如何建立?
本文從我的經驗來談談個人如何建立心理的人際支持網絡。一些長期關心心理健康議題的讀者常會看到專業工作者撰文中提及,人平時得要建立起心理的人際支持網絡,找出哪些人在你遇到困難、情緒問題困擾時,願意陪伴你聊聊,給出支持和鼓勵。本文也會提到如何選擇值得信任的人進支持網絡的人格特質,給讀者參考。
2021/10/06
7
查看更多
覺察妳/你的自我批判,停止苛責自己!
有憂鬱傾向或憂鬱症的朋友們,很容易自我批判、自我攻擊,覺得自己狀況不佳造成他人困擾,感到內疚自責。這篇簡單分享一個練習:用友善的眼光看待自己。我們需要養成新習慣,取代舊習慣,而習慣的養成需要一段時間,我們需要準備一本筆記本,從三個點練習重新看待自己的方式。 像我常常忙完一天工作,回家後明明應該休
2024/01/01
5
給憂鬱症求職者的9個建議:如何在求職期間安頓身心
我在求職碰壁的日子,搜尋網路的資訊沒有看到有人分享憂鬱症患者如何在求職期間安頓身心度過這段難捱的時期。因此我決定認真寫作這篇給憂鬱症求職者的9個建議,從生理、心理、社會支持網絡三大面向分享,希望能幫助病友順利度過求職的挫折,找到適合的工作。
2022/11/06
13
當我陷入憂鬱的雪地裡,感謝主動關懷的友情
這是2021年最後一篇的文章。我回憶起生命中第一次見到雪景,我伸手接住落下的雪花,感受那美麗的冰晶落在掌心的冷冽。接著講述當我陷入憂鬱的雪地裡,感謝主動關懷的友情。
2021/12/31
8
你有摸過親人的遺體嗎?
死亡的議題總是能啟發人對於人生的思考。先知道怎麼死,才知道怎麼活。深思我們要怎麼邁向人生終點的方式,都取決於我們怎麼活自己的人生。
2021/12/30
6
2021Matters年度問卷:Writing & Love matters.
我在另一個創作空間Matters填了他們官方發佈的年度問卷,我覺得這個問卷題目很好,讓人為2021做回顧紀錄,所以也將我填好的問卷文發佈到方格子的空間留紀錄。
2021/12/29
5
分享應對「焦慮」的筆記段落
分享這篇關於治療與應對「焦慮」的筆記段落。一、絕不能忽略「治療焦慮」。二、如何去除病人的焦慮。並分享我對於自己焦慮源頭的探索。
2021/11/21
32
大疫時代,你的心情如何?回顧2020-2021年的情緒健康議題深度報導
本文是對精神健康議題深度報導的回顧,反映我在大疫時代中,對人們精神健康的關注。我選擇2020年7月到2021年10月間對精神健康相關議題的精彩深度報導,包括獨立媒體報導者、聯合報願景工程、康健雜誌、公視等媒體的專題報導。我不希望用心的專題被讀者忽略,因此我將這四個專題整合成一篇介紹文,給讀者們參考。
2021/11/13
5
2
「支持」和「讚美」他人,你知道怎麼做嗎?
今天這則文章談如何支持他人,以及如何讚美。我們渴望收到別人正向的支持,但我們常忽略了自身先給出正向支持的話語。回想一下,上次我們說出肯定、支持、讚美他人的話語是什麼時候?是什麼樣的內容?怎麼區別空泛的讚美?具體的讚美?本文從治療師的經驗談來聊聊「支持」和「讚美」他人的方法。
2021/10/23
9
最常見的謊言:「我很好」
(內文有新增)看到國外網站製作的英文新解梗圖"I'm fine.The most common lie." 這揭穿日常虛偽互動的新解,我很讚賞。也是在我偽裝「正常人」時,常發生的情況。本文指出此日常謊言的產生困境外,也提醒讀者邁入秋冬季節,容易引發人心情不好,甚或季節性憂鬱症,請大家多關心身邊的人。
2021/10/16
11
5
談個人心理的人際支持網絡如何建立?
本文從我的經驗來談談個人如何建立心理的人際支持網絡。一些長期關心心理健康議題的讀者常會看到專業工作者撰文中提及,人平時得要建立起心理的人際支持網絡,找出哪些人在你遇到困難、情緒問題困擾時,願意陪伴你聊聊,給出支持和鼓勵。本文也會提到如何選擇值得信任的人進支持網絡的人格特質,給讀者參考。
2021/10/06
7
查看更多
摘書的書齋
[書齋] 放下那手機!《觀察的藝術》讀書心得02
本篇續分享Rob Walker《觀察的藝術》書中的練習。作者從五個面向說明觀察的練習:觀看、感知、去各種地方、與他人連結、獨處。作者提供131種小練習,展現人的感官與思考可以跳脫日常框架的慣性模式,重新發現世界的趣味與驚喜。本文先分享六個我覺得滿有意思,且容易實行的小練習。
2021/07/09
1
[書齋] 寫作者的自我激勵——《寫作課:一隻鳥接著一隻鳥寫就對了!》
介紹一本我喜歡的小書《寫作課:一隻鳥接著一隻鳥寫就對了!》。作者Anne Lamott集結她多年教授寫作班,協助學生克服寫作障礙的經驗,用她生命中最啟發性的小故事作為書名,呈現給我們這本親切的寫作指引書。
2021/07/08
4
[書齋] 放下那手機!《觀察的藝術》讀書心得01
現今當「注意力」成為稀缺的資源,除了各種商業競爭外,也成為自我內在成長與外在分心誘惑的嚴重角力。本篇我分享一本有趣的小書,Rob Walker《觀察的藝術》。作者強調「深度注意力對靈魂有益」。每星期挪出一小時就好,刻意改變自己的注意力。觀察可以帶你逃脫現代人對於生產力與效率的膜拜。
2021/07/07
6
[書齋] 放下那手機!《觀察的藝術》讀書心得02
本篇續分享Rob Walker《觀察的藝術》書中的練習。作者從五個面向說明觀察的練習:觀看、感知、去各種地方、與他人連結、獨處。作者提供131種小練習,展現人的感官與思考可以跳脫日常框架的慣性模式,重新發現世界的趣味與驚喜。本文先分享六個我覺得滿有意思,且容易實行的小練習。
2021/07/09
1
[書齋] 寫作者的自我激勵——《寫作課:一隻鳥接著一隻鳥寫就對了!》
介紹一本我喜歡的小書《寫作課:一隻鳥接著一隻鳥寫就對了!》。作者Anne Lamott集結她多年教授寫作班,協助學生克服寫作障礙的經驗,用她生命中最啟發性的小故事作為書名,呈現給我們這本親切的寫作指引書。
2021/07/08
4
[書齋] 放下那手機!《觀察的藝術》讀書心得01
現今當「注意力」成為稀缺的資源,除了各種商業競爭外,也成為自我內在成長與外在分心誘惑的嚴重角力。本篇我分享一本有趣的小書,Rob Walker《觀察的藝術》。作者強調「深度注意力對靈魂有益」。每星期挪出一小時就好,刻意改變自己的注意力。觀察可以帶你逃脫現代人對於生產力與效率的膜拜。
2021/07/07
6
加入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