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3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行為有目的,目的有原因
原因源自事實,事實源自行為
avatar-img
0會員
23內容數
如果能知道生命剩下多少時間,我將如何選擇? 這是我不斷自問的問題,不斷地思考,不斷反思該如何實現自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宋思賢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家人是需要背負的靠山。
現過去的我想盡辦法活得更好,一再失望放棄。
期待會給人帶來壓力
去探索吧 人生的同路人
想做的事很多
不先付出就沒有動力去討回你該有的
家人是需要背負的靠山。
現過去的我想盡辦法活得更好,一再失望放棄。
期待會給人帶來壓力
去探索吧 人生的同路人
想做的事很多
不先付出就沒有動力去討回你該有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停損」是一個成熟投資人合理選項,避免心理壓力造成更大錯判 循環類股「停損」看技術面,績優成長股,還可以同時考慮基本面,不管你怎麼想,本蛙還是得再度強調,有三個「技術性停損/停利」的機會點: ■高點下跌10% □有效跌破季線 ☆「技術型態」跌破 散戶心態是「賭你千遍也不厭倦」,遲早有天痛不欲生
如果真有,動機是什麼?難道是成為造物主?
2024/05/16 《因果關係的底蘊機能是自性,因果非獨立能存在的法則性質。》 認知在有一個「因果」制定也是著相 就像誤以為國家法律、學校規制是宇宙生成的必然產生 法律與規制都是因人多產生社會結構被動產生再以運行 因果是宇宙自然法則,任何起心動念和行為造作都必然在這個
人類所有行為都是出於「自利祈求」嗎?
Thumbnail
探討歸因理論,說明內在歸因與外在歸因,以及影響歸因的因素,例如:穩定性、特殊性、責任、生理狀態、年齡、角色和期望等。
Thumbnail
2022/01/30 昨天有個人跟我聊天時說,他很想知道自己的前世,想去做催眠,還有想知道自己的靈魂阿、今生有什麼課題阿等等之類的,我聽著,然後說:「嗯,我不想知道欸,因為我光想等下午餐要吃什麼腦袋就不夠用了...。」 其實也還有,我不知道該怎麼繼續這個對話的部份,因為我也曾經對這些事物好奇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停損」是一個成熟投資人合理選項,避免心理壓力造成更大錯判 循環類股「停損」看技術面,績優成長股,還可以同時考慮基本面,不管你怎麼想,本蛙還是得再度強調,有三個「技術性停損/停利」的機會點: ■高點下跌10% □有效跌破季線 ☆「技術型態」跌破 散戶心態是「賭你千遍也不厭倦」,遲早有天痛不欲生
如果真有,動機是什麼?難道是成為造物主?
2024/05/16 《因果關係的底蘊機能是自性,因果非獨立能存在的法則性質。》 認知在有一個「因果」制定也是著相 就像誤以為國家法律、學校規制是宇宙生成的必然產生 法律與規制都是因人多產生社會結構被動產生再以運行 因果是宇宙自然法則,任何起心動念和行為造作都必然在這個
人類所有行為都是出於「自利祈求」嗎?
Thumbnail
探討歸因理論,說明內在歸因與外在歸因,以及影響歸因的因素,例如:穩定性、特殊性、責任、生理狀態、年齡、角色和期望等。
Thumbnail
2022/01/30 昨天有個人跟我聊天時說,他很想知道自己的前世,想去做催眠,還有想知道自己的靈魂阿、今生有什麼課題阿等等之類的,我聽著,然後說:「嗯,我不想知道欸,因為我光想等下午餐要吃什麼腦袋就不夠用了...。」 其實也還有,我不知道該怎麼繼續這個對話的部份,因為我也曾經對這些事物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