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從科幻動漫到現實之中:談人與機械之間的共生關係—2018臺北數位藝術節紀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臺北數位藝術節在松山文創園區的數場科技藝術講座,其中一場由藝術節策展人羅禾淋擔任講者。講者從一開始便拋出了幾個關鍵字,首先是──「人的極限」,並提到以機械取代人的身體性以及人類自詡萬物之靈,最後講到了我們一直關心的──AI對於人類的威脅以及生態性的想像,接著帶入重點:「科幻世界對於人體極限的反撲」。
講者羅禾淋(右)
首先他舉例了《七龍珠》談論了科幻中地球人的極限,提到作品的核心概念──只要是地球人都是非常虛弱的,即使有地表最強的地球人克林,但拯救地球的必定是悟空,也提出了一個總結:外星人總是被定義成比地球人還要好。
接著提到:「科幻中的人與超人」以及其分類:內部變異、外部武器。其中外部武器和展覽主題有絕對關係。
內部變異指的是像浩克等天生(或後天)生理產生變異的科幻人,而外部機械則是因為人體力量不夠,所以需要穿戴機械。
但在強度上,內部變異是遠大於外部武器。
講者接著舉例到《假面騎士》,並提到:「昭和與平成的假面騎士之不同」,在昭和時期的假面騎士較為黑暗,並且是以人體改造的方式成為假面騎士,但遭到當時社會抨擊人體改造的部分,認為人體改造不該被這樣汙名化;而平成時代的假面騎士則是靠拿到神器成為假面騎士。
他又深入探討了《假面騎士》系列的一部作品──<鄂門>:以主角和配角得到能力的方式不同進行探討,在<鄂門>之中,主角是拿到了神的腰帶,而配角則是穿戴外部機械,同時也說明了:即使有超能力,仍分為「超能系」與「真實系」。
然而在科幻的脈絡中,即使力量來源是人為的,它可能會失控暴走,跟神給予的力量不同,代表人在科幻故事中,對於科技與電腦是完全不信任的。
後續我們深入探討「外部武器」。講者將此分為兩種:
  • 人體入侵式連結、人體外部操控,也就是改造人:操控機器為連到自身神經
  • 裝甲人:外骨骼的差異,同時他們也沿生出一些名詞,例如:賽伯格、蒸氣龐克等
接著一一談論到此兩種外部武器的問題,入侵式連結的問題便是人體的排斥性,外部操控的問題非常多,有:控制台、遠端命令、自動、半自動、手動等。
要讓聽眾比較好進入的話,講者也提到了知名動畫《鋼彈》,《鋼彈》系列是以駕駛員進入駕駛艙操控機器人為主軸,也就是所謂的控制台原理,但動畫中就是動畫,套用到現實時,會產生機器人搖晃等問題。
於是遠端命令才是主流。
遠端命令又分為三種,並且擁有各自的命題:
  1. 自動:人工智慧,無法擁有人的自主權,但人類會希望自己擁有主動權,產生了人與機器人對於主宰的命題。
  2. 半自動:例如Siri,給機器選項,但讓人做最後的決定權。
  3. 手動:像是駕駛車子,也是最原始的外部機械。
接著也談論到了操作的複雜與人的極限,並提出電腦輔助這件事在未來很重要,又舉了一部關於人工智慧輔助的動畫:《閃電霹靂車》,在此動畫之中提出了一個大命題,究竟人工智慧是該保護人類,還是開放極限?保護人類為主還是達到人的目的為主?
講者最後也提出了近年來流行的VR以及AR,能夠解決空間的問題,畢竟身體有物理的限制,舉例的動漫為《刀劍神域》:從腦波進入到虛擬世界,以及《加速世界》:以VR裝置進入VR世界,且被電腦加速,保留感知,進行加速。

總結語:

就算人是造物主,但是當人工智慧有了自己的意識後,它們會誤會人類。人工智慧需要遵守三原則(不得傷害人類、不得違背人類、不違反上述兩原則保護自己),但判斷卻可能出現問題,使得人工智慧發展到現在,許多學者仍持反對立場,因為人是無法預料人工智慧的下一步的。
此次的講座談論到了非常多關於人工智慧的難題,也提到許多耳熟能詳的影視作品,我們渴望在未來世界能看到人工智慧與人類和諧共存並共榮的一天。

臺北數位藝術節參展資訊

時間:2018 / 11 / 22 ~ 12 / 01
地點:松菸文創園區5號倉庫、北向製菸工廠(免費入場)
  • 即日在方格子發表臺北數位藝術節的相關文章,就有機會參加抽獎哦!
    詳情請見:點我
詳細活動資訊請參考: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018第十三屆臺北數位藝術節於11/22-12/1於松山文創園區舉辦,命名為「超機體」(trans-robotics),意謂著機器人科技結合藝術創作而產生的演繹進化及超越,試圖探討在機器人、人工智慧(AI)有著突破性發展的近未來,人們如何與具有智慧或創意能力的機器人共生或互斥的議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當天講座的主題「未來工藝的實踐」將焦點拉近於「工藝」,探討其隨著時代科技的發展所衍生的可能性。什麼是「工藝」?有人將它解釋為「做工的藝術」,由於不同工廠的生產條件不同(例如設備、工人能力及熟練程度等),即使是同樣的產品,生產出來的結果也不同,這正符合了「藝術」的不確定性。
人工智慧始終還是「人工」,機器需要透過人類的訓練,像人類一樣經過學習才能夠進行反饋。但它與人不同的地方則是不會疲憊、可以不斷的進行學習,這也進而加快了應用的時間。而牽涉到聯想及整合的時候,它依舊無法取代人類;人類在聽音樂時產生的觀點,也是人工智慧無法想到的。
在現今社會,因為機器人的勞動能力高於人類,智慧低於人類,所以由機器人擔任生產者,而人類擔任觀測者。但當機器人的智慧超越人類時,人類可能要面臨「普羅米修斯的窘境」。後人類時代的到來是一種「毒」亦是一種「機會」,在面對人機關係改變下的巨大震撼的同時,人與機械的關係亦得到拓展的可能。
2018臺北數位藝術節所舉辦的其中一場數位藝術國際研討會,主題是目前常被熱烈討論的議題—機器人與創意要如何並存?主講者是英國導演奧斯卡‧夏普(Oscar Sharp),他在2016年首度創造了第一位能賺寫電影劇本的人工智能,名為班傑明(Benjamin)。
臺北數位藝術節此次邀請了居住在德國的日本藝術家:ACCI BABA 來談談關於他的作品及想要傳達的意念——人類與科技之間的關係。ACCI BABA擅長以眾所皆知的物理變化和不符合科學的觀點,衝擊人們視覺體驗,並將這種藝術表現與電影及各種裝置結合,以超現實的形式,展現出跨越自然現象與人類意識的藝術。
以《超機體》為主題探討科技與人工智慧和未來藝術與人類互動的第十三屆臺北數位藝術節,邀請韓國白南準藝術中心館長徐真錫(Jinsuk Suh)以《後數位時代,當代藝術的趨勢與可能性》為題,與在場的二十多位來賓深度探討當今處於後網路時代的新生代數位原住民其創作、散佈與欣賞藝術的方式,與類比世代有何不同。
當天講座的主題「未來工藝的實踐」將焦點拉近於「工藝」,探討其隨著時代科技的發展所衍生的可能性。什麼是「工藝」?有人將它解釋為「做工的藝術」,由於不同工廠的生產條件不同(例如設備、工人能力及熟練程度等),即使是同樣的產品,生產出來的結果也不同,這正符合了「藝術」的不確定性。
人工智慧始終還是「人工」,機器需要透過人類的訓練,像人類一樣經過學習才能夠進行反饋。但它與人不同的地方則是不會疲憊、可以不斷的進行學習,這也進而加快了應用的時間。而牽涉到聯想及整合的時候,它依舊無法取代人類;人類在聽音樂時產生的觀點,也是人工智慧無法想到的。
在現今社會,因為機器人的勞動能力高於人類,智慧低於人類,所以由機器人擔任生產者,而人類擔任觀測者。但當機器人的智慧超越人類時,人類可能要面臨「普羅米修斯的窘境」。後人類時代的到來是一種「毒」亦是一種「機會」,在面對人機關係改變下的巨大震撼的同時,人與機械的關係亦得到拓展的可能。
2018臺北數位藝術節所舉辦的其中一場數位藝術國際研討會,主題是目前常被熱烈討論的議題—機器人與創意要如何並存?主講者是英國導演奧斯卡‧夏普(Oscar Sharp),他在2016年首度創造了第一位能賺寫電影劇本的人工智能,名為班傑明(Benjamin)。
臺北數位藝術節此次邀請了居住在德國的日本藝術家:ACCI BABA 來談談關於他的作品及想要傳達的意念——人類與科技之間的關係。ACCI BABA擅長以眾所皆知的物理變化和不符合科學的觀點,衝擊人們視覺體驗,並將這種藝術表現與電影及各種裝置結合,以超現實的形式,展現出跨越自然現象與人類意識的藝術。
以《超機體》為主題探討科技與人工智慧和未來藝術與人類互動的第十三屆臺北數位藝術節,邀請韓國白南準藝術中心館長徐真錫(Jinsuk Suh)以《後數位時代,當代藝術的趨勢與可能性》為題,與在場的二十多位來賓深度探討當今處於後網路時代的新生代數位原住民其創作、散佈與欣賞藝術的方式,與類比世代有何不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李彥緯的個展《渡假》中,觀眾被帶入一個科幻與現實交織的世界,探索人類與機械、自然之間的微妙關係。展覽透過奇幻的視覺語言,挑戰我們對於文明與自然的既有認知。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大數據所構成的AI,可以極為接近以上所描述的這種人,讓人分不清差異。 但科學證明沒有靈魂存在的目的,並非是要消滅靈魂,而是要讓全體人類達到全身心靈的自由,但只要追求著全人類的普世價值,自由、平等、博愛,只要有科學在的一天,就要證明靈魂不在,科學活著的姿態,就如同第二段所描述的愛。
Thumbnail
摩爾博士:「很多人很擔心AI最終會制霸全世界,進一步取代人類!」 超電一:「博士認為我們會不受控?」 摩爾博士:「你們是以人類當作原型製造出來的,思維模式和人類幾乎一模一樣,而人類天性喜愛自由不受控,所以我想你們也是如此!」 超電一:「這其實就是人類恐懼的總合,最終心想事成!就像曾經發生的一二
Thumbnail
沒有人是自願來到這個世界,也因此當我們感到痛苦的時候,會想要探討生命的意義,為的是讓自己適應當下的困境,也緩解對未來莫名的恐懼。 然而,在人工智慧日臻成熟的此時,很可能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迎來人工智慧的重大變革,在韓國小說家金英夏的長篇小說《告別》中便出現了超擬真機器人與複製人的角色,他們
Thumbnail
各種正踏上拯救人類路程的人們,與機器人的大規模進軍,衝突著,主角逃到了一個莫名其妙的地方,面紗逐漸揭開……
Thumbnail
有些關於AI人工智慧的未來想像,已經到了科幻的地步。若說有比AI更加玄幻的科技,那應該非量子電腦莫屬了。那麼就讓我用目前地球最強的AI智慧,來挑戰量子世界的玄學吧!
Thumbnail
凱文·凱利在中國的演講中分享了四種AI與人類互動的模式,包括人造外星人模式、耳語者模式、私人實習生模式和共生模式。他強調AI的應用行業,提及AI將成為協助人類解決複雜問題的工具,從而提升工作效率和創意發展。演講提供了多種思考AI未來發展的途徑,對企業主和工作者有助於規劃未來和整合AI技術。
Thumbnail
人是獨一無二的。人的心使我們每個人成為獨特的個體。人心是很複雜的。讓科技來探索人心會是人類史上最浩大的工程...
Thumbnail
人類其實就是披著肉身的機器人 想像有一個機器人,它所做的任何一舉一動,全部都是由儲存在它晶片裡的電腦程式所控制的,比如說..走路時,遇到前方有障礙物,那麼它就會懂得要閃避,但是要弄明白的一件事情是,這個機器人懂得去閃避障礙物,並不是因為這是機器人知道若是看到前方有障礙物就
Thumbnail
《來自深淵》探討了人與社會環境的關係,以及內在心理需求與社會制度的角力。本文從電影角度探討了社會環境、教育等議題,並以科技元素和動物特效為例,提出了引人深思的觀點。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李彥緯的個展《渡假》中,觀眾被帶入一個科幻與現實交織的世界,探索人類與機械、自然之間的微妙關係。展覽透過奇幻的視覺語言,挑戰我們對於文明與自然的既有認知。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大數據所構成的AI,可以極為接近以上所描述的這種人,讓人分不清差異。 但科學證明沒有靈魂存在的目的,並非是要消滅靈魂,而是要讓全體人類達到全身心靈的自由,但只要追求著全人類的普世價值,自由、平等、博愛,只要有科學在的一天,就要證明靈魂不在,科學活著的姿態,就如同第二段所描述的愛。
Thumbnail
摩爾博士:「很多人很擔心AI最終會制霸全世界,進一步取代人類!」 超電一:「博士認為我們會不受控?」 摩爾博士:「你們是以人類當作原型製造出來的,思維模式和人類幾乎一模一樣,而人類天性喜愛自由不受控,所以我想你們也是如此!」 超電一:「這其實就是人類恐懼的總合,最終心想事成!就像曾經發生的一二
Thumbnail
沒有人是自願來到這個世界,也因此當我們感到痛苦的時候,會想要探討生命的意義,為的是讓自己適應當下的困境,也緩解對未來莫名的恐懼。 然而,在人工智慧日臻成熟的此時,很可能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迎來人工智慧的重大變革,在韓國小說家金英夏的長篇小說《告別》中便出現了超擬真機器人與複製人的角色,他們
Thumbnail
各種正踏上拯救人類路程的人們,與機器人的大規模進軍,衝突著,主角逃到了一個莫名其妙的地方,面紗逐漸揭開……
Thumbnail
有些關於AI人工智慧的未來想像,已經到了科幻的地步。若說有比AI更加玄幻的科技,那應該非量子電腦莫屬了。那麼就讓我用目前地球最強的AI智慧,來挑戰量子世界的玄學吧!
Thumbnail
凱文·凱利在中國的演講中分享了四種AI與人類互動的模式,包括人造外星人模式、耳語者模式、私人實習生模式和共生模式。他強調AI的應用行業,提及AI將成為協助人類解決複雜問題的工具,從而提升工作效率和創意發展。演講提供了多種思考AI未來發展的途徑,對企業主和工作者有助於規劃未來和整合AI技術。
Thumbnail
人是獨一無二的。人的心使我們每個人成為獨特的個體。人心是很複雜的。讓科技來探索人心會是人類史上最浩大的工程...
Thumbnail
人類其實就是披著肉身的機器人 想像有一個機器人,它所做的任何一舉一動,全部都是由儲存在它晶片裡的電腦程式所控制的,比如說..走路時,遇到前方有障礙物,那麼它就會懂得要閃避,但是要弄明白的一件事情是,這個機器人懂得去閃避障礙物,並不是因為這是機器人知道若是看到前方有障礙物就
Thumbnail
《來自深淵》探討了人與社會環境的關係,以及內在心理需求與社會制度的角力。本文從電影角度探討了社會環境、教育等議題,並以科技元素和動物特效為例,提出了引人深思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