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獨要聞|毒河、熱海和灰暗的語言流失前景(兼看沉船動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各位俱樂部的朋友大家好,今天繼續由【原獨讀報】為大家摘要上週要聞。本周我們來看三則簡短新聞,外加一則【歷史上的荼毒】,和一段沉船動畫影片。同時不忘記向春天倒數:距離春分還有55天。
  • 巴西巴塔紹人:人禍與天災導致毒水漫溢
  • 火山灰污染水源東加呼求緊急協助
  • 研究預測全球性語言流失前景:很灰暗
  • 歷史上的荼毒:愛斯基摩派問世
  • 人類如何污染海洋:六分鐘動畫一覽沉船深度
raw-image

巴塔紹人:人禍與天災導致毒水漫溢

三年前(2019),居住在巴西東南方巴拉奧畢巴河(Paraopeba)沿岸的巴塔紹人(Pataxó)因為一座水壩倒塌遭到嚴重水災,這水壩屬於巴西的淡水河谷公司(Vale),這是一家從事金屬冶煉的巴西跨國公司,也是全球第二大礦業公司。水壩倒塌不只淹沒巴塔紹人的村莊,有毒金屬也污染巴塔紹人賴以為生的河流,現在巴拉奧畢巴河已經成為一條毒河(上圖)。

由於受到嚴重污染,當地政府禁止巴塔紹回到原先的聚落,三年來他們只能棲身於學校,仰賴外界捐助維生,因為失去土地和河流以後,他們就無法養活自己。

巴塔紹人期望能夠獲得新的、健康的土地,好展開新的生活,但和跨國礦業公司談判非常困難,三年已經過去了,前途在哪裡還不知道。新年剛過,當地連日暴雨導致巴拉奧畢巴河洪水暴漲,沖破堤防,再度淹沒巴塔紹三年來的臨時家園。他們告訴媒體,這是三年來他們第二次泡在毒水裡,「對我們來說實在是非常悲傷的時刻」。

新聞影片:被冶礦金屬毒害的巴拉奧畢巴河和失去家園的巴塔紹人(2020)

火山灰污染水源東加呼求緊急協助

本月中(1 月 14 日)東加海底火山爆發並引發海嘯,火山灰和海水污染東加的淡水水源,導致島國嚴重欠缺民生用水,向國際社會求援。上週第一批援軍已經開到:紐西蘭海軍補給艦奧特羅瓦號(HMNZS Aotearoa)載運 25 萬公升淡水抵達東加,下圖為紐西蘭海軍水文學家為補給艦靠岸預作準備,搭乘小艇前往東加首都努瓜婁發(Nuku'alofa)的情景。

載運救援物資的澳洲海軍也已經啟航前往東加。此外島國因為海底電纜損壞而斷網,正在等待救援。媒體報導 SpaceX 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表示,如果東加人有需要的話,可以透過他的星鏈衛星(Starlink)來連網。

raw-image

研究預測全球性語言流失前景:很灰暗

常見的迷思認為,語言使用者接觸到其他的語言,可能導致其本身語言流失,但去年 12 月發表於權威科學期刊《自然》的一項研究卻得到與此相反的結論,亦即語言接觸的本身不必然會造成語言流失。

該研究就全球 6,511 個語言測量 51 個變量,包括人口、法律承認、社經地位、環境特徵等,結果顯示人口流動會提高語言流失的風險,此外正規學校教育年限會提高語言流失風險,顯示學校教育亟需調整。若是沒有相應的措施,40 年內語言流失的數量可能加倍,到本世紀末全球可能流失超過 1,500 個語言。

這些可能流失的劣勢語言多半是原住民語言。以高語言歧異度的澳洲為例,250 個原住民語言當中,只有 123 個有人使用,其中生命力尚稱強韌且兒童持續學習的只有 12 個。

raw-image

歷史上的荼毒

①⑨②②|⓪①|②④

1922 年 1 月 24 日,美國愛荷華州教師兼糖果店老闆尼爾森(Christian Kent Nelson)獲得愛斯基摩派巧克力脆皮冰淇淋專利(Eskimo Pie, US Patent 1404539)。

愛斯基摩派大受歡迎,報導稱 1922 年每天可賣出一百萬枝。尼爾森因而致富,得以在年輕時早早退休。

「愛斯基摩」是外人對現在加拿大北部和格陵蘭因努特人(Inuit)及阿拉斯加尤皮克人(Yupik)的蔑稱,使用此名的商品自然也受到原住民的批評,但在很長的時間裡始終沒有改名。

2006 年,知名的冰淇淋製造商醉爾思為雀巢公司收購,隔年雀巢醉爾思購入愛斯基摩派,愛斯基摩派於是成為雀巢公司產品。2020 年,雀巢公司決定擺脫備受批評的「愛斯基摩」之名,將產品以醉爾思共同創始人艾迪(Joseph Edy)重新命名為「艾迪派」(Edy's Pie)。

▼ 左圖是雀巢愛斯基摩派的外包裝,右圖是 2021 年起的新包裝艾迪派。
raw-image

趣聞影片:六分鐘動畫一覽沉船深度

人類如何污染海洋?從數公尺到數千公尺,沒有麻煩到不了的地方。



▍參考資料

孟加被保育新聞|巴西巴塔紹原住民三年內兩度被毒水淹沒。

路透社|火山灰與海嘯污染水源,東加急缺民生用水,紐澳海軍赴援。

自然|科學家就全球 6,511 個語言進行調查,並預測到本世紀結束時,約有超過 1,500 語言會滅絕。

澳洲廣播公司|澳洲超過兩百五十個本土語言中,只有不到半數還有人使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原獨俱樂部的沙龍
116會員
283內容數
多元不是言語,而是實踐,若你不得其門而入,且讓我們充作你的領路人,踏進原住民族的世界,遇見不同的世界觀與價值觀,學習不同的知識和邏輯。
2023/10/08
上個月,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發布一項保護區管理計畫草案,丘馬什人主張的,北起坎布里亞南到莫洛灣約 33 公里的海岸線,竟然被排除在保護區外。理由是:全美最大離岸風電開發案將以莫洛灣為中心,而離岸風電與海洋保護區不相容。
Thumbnail
2023/10/08
上個月,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發布一項保護區管理計畫草案,丘馬什人主張的,北起坎布里亞南到莫洛灣約 33 公里的海岸線,竟然被排除在保護區外。理由是:全美最大離岸風電開發案將以莫洛灣為中心,而離岸風電與海洋保護區不相容。
Thumbnail
2023/10/01
布里布里原住民說,哥斯大黎加沒有告訴民眾原住民的存在。把原住民變成隱形的,這是一種歧視。
Thumbnail
2023/10/01
布里布里原住民說,哥斯大黎加沒有告訴民眾原住民的存在。把原住民變成隱形的,這是一種歧視。
Thumbnail
2023/09/17
澳洲反對黨原住民國會議員普萊斯批評原住民運動組織「將殖民妖魔化」,養成澳洲原住民「自我厭惡」,並說她不認為殖民對原住民有負面影響。被問到殖民對原住民是否有正面影響,她的回答是:「絕對有。現在我們有自來水,有現成的食物。」
Thumbnail
2023/09/17
澳洲反對黨原住民國會議員普萊斯批評原住民運動組織「將殖民妖魔化」,養成澳洲原住民「自我厭惡」,並說她不認為殖民對原住民有負面影響。被問到殖民對原住民是否有正面影響,她的回答是:「絕對有。現在我們有自來水,有現成的食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最近我們去了一趟位於蘇祿海的南圖巴達哈環礁,每天都潛在潛水員最幸福的雙30裡, 水溫30度、能見度30米, 陽光燦爛、萬里無雲、舒爽微涼的海風, 光線好到可以直射17米的海底.七彩繽紛的珊瑚礁全都一覽無遺 讓人忘記深度
Thumbnail
最近我們去了一趟位於蘇祿海的南圖巴達哈環礁,每天都潛在潛水員最幸福的雙30裡, 水溫30度、能見度30米, 陽光燦爛、萬里無雲、舒爽微涼的海風, 光線好到可以直射17米的海底.七彩繽紛的珊瑚礁全都一覽無遺 讓人忘記深度
Thumbnail
散裝航族群在上週暴漲之後,股價皆已回落,之後還有戲嗎? BCI暴漲主要來自於巴拿馬運河缺水及中國年末提前拉貨鋼鐵及冬季煤炭需求, 巴拿馬運河缺水問題,可以觀察巴拿馬運河主要的供水來源-加通湖水位, 目前看起來水位持續保持低位, 依照運河管理局的預估,時間越往後走,進入旱季,水位只會越來越低,
Thumbnail
散裝航族群在上週暴漲之後,股價皆已回落,之後還有戲嗎? BCI暴漲主要來自於巴拿馬運河缺水及中國年末提前拉貨鋼鐵及冬季煤炭需求, 巴拿馬運河缺水問題,可以觀察巴拿馬運河主要的供水來源-加通湖水位, 目前看起來水位持續保持低位, 依照運河管理局的預估,時間越往後走,進入旱季,水位只會越來越低,
Thumbnail
巴拿馬運河區的乾濕季分明,適逢百年枯水期進行運能減班措施 很多新聞來自不懂航運的門外漢,即使巴拿馬運河未來再降載,到美東可以用蘇伊士運河取代,因為巴拿馬運河費超過40萬美元,繞行不見得不划算 蘇伊士運河是海水,不需要淡水水壩調節,而巴拿馬運河調節水庫的困境,因同時供應民生用水,不能用海水補充水位
Thumbnail
巴拿馬運河區的乾濕季分明,適逢百年枯水期進行運能減班措施 很多新聞來自不懂航運的門外漢,即使巴拿馬運河未來再降載,到美東可以用蘇伊士運河取代,因為巴拿馬運河費超過40萬美元,繞行不見得不划算 蘇伊士運河是海水,不需要淡水水壩調節,而巴拿馬運河調節水庫的困境,因同時供應民生用水,不能用海水補充水位
Thumbnail
本月中東加海底火山爆發並引發海嘯,火山灰和海水污染東加的淡水水源,導致島國嚴重欠缺民生用水,向國際社會求援。上週第一批援軍已經開到:紐西蘭海軍補給艦奧特羅瓦號載運 25 萬公升淡水抵達東加,圖為紐西蘭海軍水文學家為補給艦靠岸預作準備,搭乘小艇前往東加首都的情景。
Thumbnail
本月中東加海底火山爆發並引發海嘯,火山灰和海水污染東加的淡水水源,導致島國嚴重欠缺民生用水,向國際社會求援。上週第一批援軍已經開到:紐西蘭海軍補給艦奧特羅瓦號載運 25 萬公升淡水抵達東加,圖為紐西蘭海軍水文學家為補給艦靠岸預作準備,搭乘小艇前往東加首都的情景。
Thumbnail
全球氣候變遷肇因於歐美工業國家對自然環境的剝削,這些國家的財富也建立在自然環境的衰敗上,如今科學界大聲疾呼氣候變遷對全人類造成衝擊,富裕的工業國家​卻沒有真正負起責任。工業國家稱氣候變遷為(將會發生的)威脅,但對帛琉等島國來說,氣候變遷的惡果就是他們現在每天必須面對的現實。
Thumbnail
全球氣候變遷肇因於歐美工業國家對自然環境的剝削,這些國家的財富也建立在自然環境的衰敗上,如今科學界大聲疾呼氣候變遷對全人類造成衝擊,富裕的工業國家​卻沒有真正負起責任。工業國家稱氣候變遷為(將會發生的)威脅,但對帛琉等島國來說,氣候變遷的惡果就是他們現在每天必須面對的現實。
Thumbnail
《海洋科學前線》期刊的一篇論文指出,海洋保育能否奏效,很大程度上與兩個人群有關,那就是原住民族和保育區的當地居民。然而許多海洋保育計畫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其保育計畫往往傷害這兩個人群,保育結果造成他們的糧食危機,讓他們生計陷入困難。
Thumbnail
《海洋科學前線》期刊的一篇論文指出,海洋保育能否奏效,很大程度上與兩個人群有關,那就是原住民族和保育區的當地居民。然而許多海洋保育計畫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其保育計畫往往傷害這兩個人群,保育結果造成他們的糧食危機,讓他們生計陷入困難。
Thumbnail
俄羅斯領土有高達 65% 是極區內的永凍土,如今因為氣候變遷而開始融化,原先鎖在冰層中的大量二氧化碳被釋入大氣,將會進一步在全球尺度上加速氣候變遷。首先關心這個現象的是科學家,不過俄羅斯政府現在也意識到永凍土融化會導致重大工安問題,著手設立早期預警系統,預計新的監控系統可以在明年開始運作。
Thumbnail
俄羅斯領土有高達 65% 是極區內的永凍土,如今因為氣候變遷而開始融化,原先鎖在冰層中的大量二氧化碳被釋入大氣,將會進一步在全球尺度上加速氣候變遷。首先關心這個現象的是科學家,不過俄羅斯政府現在也意識到永凍土融化會導致重大工安問題,著手設立早期預警系統,預計新的監控系統可以在明年開始運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