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師,真的需要4種勇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在日常生活中,設計師總是扮演著新事物的創造者,解決食衣住行上的不便,但除了本身專業能力以外,心理素質卻很少被提及,足夠的勇氣不但可以面對低潮,更是前進的動力。


有勇氣去面對質疑

設計師在跨部門溝通過程中,往往因為視角的差異,而造成認知上的落差。對於設計師來說,都希望一個需求來的時候,都能很清楚說明整個背景以及到底要做什麼,而不是一直修改來修改去,試圖降低不確定性,這些都是人類天生的本能,希望每件事情都能牢牢的掌握在自己預期的路線下。然而,大多數的時候,需求是浮動的,隨著人事時地物轉換而有所改變。在設計提案來回過程中,遭受到質疑並不代表否定,而是確保在需求傳遞過程中,是否並完整達成認知上的一致性。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質疑反而是一種訓練過程,如果今天沒有人試著去問題時,對你的設計來說,反而獲得不到反饋甚至累積成長的基石。

raw-image

有勇氣去挑戰現狀

跳脫舒適圈一直以來都是口號,說實在,如果沒有利益驅使下,真的不太容易去挑戰現狀。尤其面對到整個體系上問題時,這個反而更加難上加難。但不得不說,真的好的設計,大部分都是跳脫現有框架的思考傑作,例如蘋果手機第一代的問世,至今已經到了十二代,可想而知,當年的蘋果手機真是一個革新時代下的產物,改變人類在處理大小事務上的方法,甚至減少許多時間的浪費,提升工作效率等等。所以,在動筆前,務必好好想想目前的設計到底解決哪些問題,那還有什麼能透過其他五感上的替代方案呢!


有勇氣去爭取

害怕失去的心理,總是存在於每個人的小角落,就彷彿去跟老闆爭取應有的福利和回報,深怕自己講了什麼,而被記錄黑名單等等。然而合理爭取,卻是良性循環的開始,我們總不能在整個生涯都受委屈,或是做出不理性的行為。過去總有老前輩跟我說,工作就開心點,當工作是義務,生活就被奴役了。至此以後心態也有所改變,或許最差就是那樣,說不定會讓自己有個意外的驚喜呢!我們可以做的反而是適時的反饋,以理性的方式說明解釋自己的想法,至少是雙方面的溝通起始點,而非單方面無謂的幻想。

raw-image

有勇氣去發表觀點

做的好,但卻說的一塌糊塗,一直以來都是設計師的罩門。小弟也是一直在不斷努力學習中,過去總認為只要設計夠好就可以獲得回報或讚賞,但好的定義往往因人而異,如果沒有好的故事來包裝就難被發現其中的美好,所以設計師在任場所發表自己獨特的觀點和見解就格外重要,透過影響力來建立群體印象,就好像美女放個屁,都是香的一樣。多聽、多說、多讀、多寫學會賣自己設計,找到賣點,自然而然就會獲得不錯的價格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追蹤]小弟,陪你一起長大長肉🙏,想要定期收到有趣的內容,可以查看下面的部落格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Wayne老摳摳UX設計師的沙龍
12會員
15內容數
2022/01/21
一個UX設計師在成長過程中,除了設計思維的提升外,對於細節的掌握也需要特別的注意,尤其交付Wireframe和UI Flow時。一個系統化的自查表可以避免許多曾犯的錯誤ㄧ再發生,減少設計稿來回次數,也不用再穿防彈衣跟開發技術人員討論了。
Thumbnail
2022/01/21
一個UX設計師在成長過程中,除了設計思維的提升外,對於細節的掌握也需要特別的注意,尤其交付Wireframe和UI Flow時。一個系統化的自查表可以避免許多曾犯的錯誤ㄧ再發生,減少設計稿來回次數,也不用再穿防彈衣跟開發技術人員討論了。
Thumbnail
2022/01/20
從Material Design發表至今,Google的設計語言已經7歲了!然而,隨著生活環境的改變,人們的需求也從實用層面轉變到情感價值。因此,Google在2021年5月的開發者大會中推出最新的設計語言Material You,並特別強調其「個人化」使用者體驗。
Thumbnail
2022/01/20
從Material Design發表至今,Google的設計語言已經7歲了!然而,隨著生活環境的改變,人們的需求也從實用層面轉變到情感價值。因此,Google在2021年5月的開發者大會中推出最新的設計語言Material You,並特別強調其「個人化」使用者體驗。
Thumbnail
2022/01/19
在開發產品過程中,不難發現研發和設計團隊時常因各自所處的角度不同,使得在溝通來回上花了不少時間。所以小弟整理些過去常在工作場景下遇到的一些資訊技術的專有名詞,化解那些雞同鴨講的無效溝通。
Thumbnail
2022/01/19
在開發產品過程中,不難發現研發和設計團隊時常因各自所處的角度不同,使得在溝通來回上花了不少時間。所以小弟整理些過去常在工作場景下遇到的一些資訊技術的專有名詞,化解那些雞同鴨講的無效溝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設計師在臺灣面臨著許多挑戰,這篇文章從我個人經驗出發,討論了獨立接案對設計師的影響,包括時間管理、薪水不穩定、自我探索、生存的挑戰等。同時,也探討了獨立接案後自我的提升和成長,以及對客戶需求的更深入瞭解。文章提供了設計師在獨立接案中所面臨的挑戰,並就如何應對這些挑戰的心得建議。
Thumbnail
設計師在臺灣面臨著許多挑戰,這篇文章從我個人經驗出發,討論了獨立接案對設計師的影響,包括時間管理、薪水不穩定、自我探索、生存的挑戰等。同時,也探討了獨立接案後自我的提升和成長,以及對客戶需求的更深入瞭解。文章提供了設計師在獨立接案中所面臨的挑戰,並就如何應對這些挑戰的心得建議。
Thumbnail
引言: 相信各位有興趣於設計的朋友,也會經常苦惱於毫無靈感的時候。但只要運用以下幾種方法,相信會令大家茅塞頓開,靈感湧現。 1. 研究和理解目標受眾: 研究和理解目標受眾是設計師成功的關鍵之一。透過深入了解目標受眾的偏好、需求、價值觀和使用習慣,設計師能夠創建出更具吸引力和有效的設計方案。
Thumbnail
引言: 相信各位有興趣於設計的朋友,也會經常苦惱於毫無靈感的時候。但只要運用以下幾種方法,相信會令大家茅塞頓開,靈感湧現。 1. 研究和理解目標受眾: 研究和理解目標受眾是設計師成功的關鍵之一。透過深入了解目標受眾的偏好、需求、價值觀和使用習慣,設計師能夠創建出更具吸引力和有效的設計方案。
Thumbnail
在現在的環境中,相信很多從事設計師的朋友都有很多的擔憂以及對於未來的茫然。雖然我也不敢說自己對於未來很清楚,但這幾年來接觸的人變多,也對於設計產業和 AI 都有一些接觸,所以有了一些觀察與看法。 希望可以透過這篇文章分享給大家一點我自己的看法。
Thumbnail
在現在的環境中,相信很多從事設計師的朋友都有很多的擔憂以及對於未來的茫然。雖然我也不敢說自己對於未來很清楚,但這幾年來接觸的人變多,也對於設計產業和 AI 都有一些接觸,所以有了一些觀察與看法。 希望可以透過這篇文章分享給大家一點我自己的看法。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討論了行銷人與設計人溝通的重要性,並針對以商業目的為主的設計提出了一些設計風格呈現、視覺重點、露出設計的地點和閱讀者為誰等方面的建議。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討論了行銷人與設計人溝通的重要性,並針對以商業目的為主的設計提出了一些設計風格呈現、視覺重點、露出設計的地點和閱讀者為誰等方面的建議。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設計師進行產品規劃時需要融入商業策略,並深入瞭解用戶需求和使用方式的重要性。同時,透過使用者訪談和對各種競品的研究,設計師可以建立良好的商業策略思維,以實現產品的成長和用戶滿意度。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設計師進行產品規劃時需要融入商業策略,並深入瞭解用戶需求和使用方式的重要性。同時,透過使用者訪談和對各種競品的研究,設計師可以建立良好的商業策略思維,以實現產品的成長和用戶滿意度。
Thumbnail
你覺得自己是具有創造力的人嗎? 你認為「創意」是與生俱來,抑或是可以透過後天的訓練而習得? 或許你會認為「創意」只是從事特定行業的人才需要,其實面對瞬息萬變的時代,若是我們的思維可以更加彈性及多元,將可能帶領我們開創意想不到的改變,而不是侷限於眼前的困境。 若要問我近期看過的哪
Thumbnail
你覺得自己是具有創造力的人嗎? 你認為「創意」是與生俱來,抑或是可以透過後天的訓練而習得? 或許你會認為「創意」只是從事特定行業的人才需要,其實面對瞬息萬變的時代,若是我們的思維可以更加彈性及多元,將可能帶領我們開創意想不到的改變,而不是侷限於眼前的困境。 若要問我近期看過的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