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顧爾德】巴哈《郭德堡變奏曲》

更新於 2023/06/28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我大部分時候看書不太能夠同時也聽音樂(但有些人可以),有時候是覺得無法專注於文字,有時候是會太舒服讀到神遊,但在閱讀Mark Kingwell所著的《顧爾德琴鍵上的秘密》時,我一邊聽著Glenn Gould經典的錄音作品:Bach郭德堡變奏曲,發現:文字變得更生動鮮明了。
他一生一共錄製了兩次,1955年一次,1981年第二次。某一週冷氣團來襲,每天都想躲在棉被裡,一天早起發現太陽終於露臉,趕快把床單、棉被都拿去曬,此時床沒了棉被,是無用的床,索性坐到書桌前打開《顧爾德琴鍵上的秘密》閱讀,同時一邊聆聽文中提到的曲子:巴哈郭德堡變奏曲第一首—Aria(詠嘆調),好像冬日的陽光,冷冽明快但有著一絲絲的溫暖,讓人心安。
在寒冷的冬日聽著,我抬頭看著灑落書桌的陽光,Gould的琴聲帶著巴哈的音樂出來,就像一抹一抹的陽光。聽著1955年版本,當時他才23歲,音樂之路蓄勢待發,前面兩個音ㄧ彈奏下去,登~登~如此清澈啊,如同高山溪流的泉水,入口之清涼。
Glenn Gould在1955年出版Bach郭德堡變奏曲專輯,錄製過程中錄了20次,最後一次才從Aria(詠嘆調)開始完整錄完整首曲子。他發現他得完整地談完21遍,而且是21遍都有收錄下來,才能達到他滿意的水準。Mark Kingwell《顧爾德琴鍵上的秘密》
Mark Kingwell引用Gould的話:「錄完前20個版本,是為了要削減掉所有我對這首曲子的多餘詮釋,而再也沒有什麼比這更難做到。」這樣細膩而精準地詮釋,是藝術家對於藝術之美的追求,極盡一切可能後,所留下的錄音,真的是驚嘆到只能一再重複聆聽,一顆一顆的音符都打進心裡,更是大大讚嘆巴哈。
巴哈這首曲子其實具有高度的數學性。32是2的五次方,卡農則是在每逢3的倍速變奏中出現,整部作品結構宛如幾何般精確。數學之於音樂,其高度的攸關性在希臘時代哲學家、數學家、樂理家畢達哥拉斯的思想中,便已被深度闡釋。Mark Kingwell《顧爾德琴鍵上的秘密》
不論是聽Gould年輕時錄製的版本,或是相隔26年,1981年的版本,在鋼琴聲以外,還有他很自然而然地哼唱聲,你可能會覺得這樣錄製出來的作品有點奇特,沒錯,他的琴聲和哼唱的聲音都錄進去了,我們通常期待一張音樂專輯只聽到作曲者譜上的音符被演奏出來,誰知道這個還有演奏者的聲音呢!不過,我聽了越來越多次之後,覺得太喜歡了,完全不違和,甚至在腦中浮現Gould彈奏的畫面!他以本真、做自己的態度在創作音樂,我想像著琴聲、手指、Gould本人、錄音室的空氣分子,所有的事物都一起在演出,聲音也不只是一個層次的展現,有著豐富層次的變化,甚至比較1955和1981這兩個不同時期的錄音版本,也能感受到聲音裡面飽含演奏者不同時期的不同人生體驗,聲音真的不只是聲音。
後來甚至再找出Gould彈奏郭德堡變奏曲的影像,透過眼睛去看,更是清楚地看到他和鋼琴完全容為一體,在一種融合狀態。再經歷聽音樂,也看音樂之後,完全可以想像他一邊彈琴會一邊哼唱,因為他已經處於人琴合一的狀態了,可是他沒有失去自己,他彈奏著一套屬於自己獨特的音樂詮釋。
演奏者招牌「哼唱」,在這裡也變成一種鋼琴擊鍵的和聲對位旋律,而且他這個哼唱不是普通大聲,是清楚到連劣質的播放設備都可以聽得一清二楚,達到人琴合一的演奏境界。Mark Kingwell《顧爾德琴鍵上的秘密》
Gould會去整理出音樂中的結構,找出一首曲子的基架,反應到他的詮釋裡,有時候會被貶抑成散漫,因為對傳統的學院標準而言,這種作法太不尊重曲式了。Mark Kingwell《顧爾德琴鍵上的秘密》
他能在與鋼琴融合與分離中轉換,這是兒童精神分析大師溫尼考特醫師很重視的「遊戲」能力,也是現代許多人失去的能力。我們不太會遊戲了,我們開始執著於己見、或是緊抓著一些僵化的概念,用語言來綁住我們自己,活在滿是規範、一堆符號(sign)之中。某一首曲子只能這樣彈,某一首詩只能這樣解讀,某一幅畫就這樣看就對了,然後你喝下一杯水,那就只是一杯水;你抬頭看了一下天空,沒什麼,那就只是天空;你回頭看看自己,就是那個再也熟悉不過的自己,就是理所當然的那個自己,一成不變的自己。【閱讀.展覽】你多久沒有抬頭看看天空了?閱讀藝術家James Turrel
詮釋的藝術,依Gould自己的見解,相當程度是落在一個即興的、多層次的範疇。一首作品沒有單一正確的詮釋,只有一大群的選擇與參考;因此,每個音樂詮釋都是在對世界說話,也都是在敘述這個世界,而非只是在對樂譜說話或敘述一章樂譜。Mark Kingwell《顧爾德琴鍵上的秘密》

怎麼聽音樂表演?

再來關於聽音樂這件事,在現代太方便了,直接打開手機播放,或買片CD在家聆聽,都是幾秒、幾分鐘就能做到的事,何必出門一趟去到音樂廳聽現場表演?要買花錢買票、要空出休息時間、要出門走出去⋯⋯等諸多不便。我想這問題也類似於看藝術作品,現在照相技術、印刷技術那麼好,看畫冊就好了,有需要進到展場看實體嗎?歡迎參考我的另一篇文章。【閱讀.印象派】看莫內〈睡蓮〉,讀班雅明〈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
書封翻拍
海牛,音樂家的無聊人生頻道的創作者,做了一支相關影片在討論這個議題:音樂可以被「看」見?? 為什麼要聽現場音樂會?我覺得他舉例說明很清楚,為什麼聽錄音和觀賞現場是完全不一樣的經驗。也可以參考焦元溥《樂之本事》,都有大量的例子供大家參考。我這裡簡單提到一個重點,總之,親臨現場你能不只是聽到音樂,更能用眼睛也看到音樂。當許多感官並用的時候,體驗似乎有種加成的作用,大家不妨也回想看看自己從小到大的經驗,比如讀書要自己畫圖做筆記印象更深刻、小孩發展強調手眼並用⋯⋯等,因而我認為現場演出和錄音,兩者都是同等重要。

小結:音樂表演其實是一種舞台藝術,你可以不只用聽的,也可以用看的。

下一篇會繼續分享關於音樂表演的欣賞:不只用聽的,也用看的,更可以用觸覺感受。
avatar-img
40會員
46內容數
你真的知道什麼是閱讀嗎?人類的閱讀行為怎麼出現、數位閱讀時代對人類之影響、如何成為閱讀精熟者進行深度閱、親子共讀、學前幼兒讀寫萌發、學齡兒童學習閱讀與書寫⋯⋯ 從古到今,從老到少,從認知神經科學到兒童文學,讓我這位熱愛閱讀的語言治療師,帶著對閱讀深深著迷的方格子讀者們,一起加入認識「閱讀」的行列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Lîm Uí-thî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近期Youtube 上有不少創作者去詮釋尼采,也引起大眾重新對尼采的關注,我自己則是透過音樂又再度重新連結,重新翻閱《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馬勒(Gustav Mahler )在他的第三號交響曲的第四樂章,安排女低音吟詠查拉圖斯特拉的永恆之歌⋯⋯為什麼馬勒要將尼釆的文字放入音樂?馬勒讀到了什麼⋯⋯
實際在地中美術館看到莫內的畫作時,視覺像是施了被魔法般,在堆疊的色彩丶流動的線條感中感受到情感流動,深深被吸引⋯⋯我看到的一幅圖不只是標題文字所標示的情景,比如陰天丶晴天丶傍晚丶彩霞⋯⋯不只是在這簡單的文字中,所對應的特定畫面,那更像是情感的投射,在顏色與線條中隨之起伏,如同莫內面對自身的人生困境
挑選繪本時,有時會看到書上印有得獎標誌,常見的有「美國凱迪克大獎」、「英國凱特·格林威大獎」、「德國繪本大獎」、「波隆那國際兒童書插畫展最佳選書」丶「國際安徒生大獎」。大家有好奇過凱迪克是誰?格林威又是誰呢?為什麼這兩個大獎要以他們的名字命名?這就要從圖畫書複製印刷的歷史說起,一起來了解吧⋯⋯
10月份的時候,我去了一趟台東,我帶著我的世界,我的習慣,從西部到了東部,但我脫離不了我原有的世界,我習慣便利丶舒適,因而退了最初訂的房間,後來還麻煩民宿主人幫我尋找符合我的世界的那種房間。
前幾天,聽到柯華葳教授逝世的消息,雖然我和她未曾見過面,只在書裡瞥見她對於推動閱讀教學不遺餘力的身影,她將深厚的閱讀研究經驗,轉為淺顯易懂的文字,就是要讓每個大人都能在獲得足夠知識背景下(關於閱讀歷程丶閱讀發展),成為孩子閱讀學習之路上最好的園丁,而不要因錯誤的觀念而揠苗助長,使孩子無法享受閱讀樂趣
每一個曾經出遊旅行丶體驗過異地文化的人,都應該讀一讀人類學家Lévis Strauss寫的這本《憂鬱的熱帶》⋯⋯
近期Youtube 上有不少創作者去詮釋尼采,也引起大眾重新對尼采的關注,我自己則是透過音樂又再度重新連結,重新翻閱《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馬勒(Gustav Mahler )在他的第三號交響曲的第四樂章,安排女低音吟詠查拉圖斯特拉的永恆之歌⋯⋯為什麼馬勒要將尼釆的文字放入音樂?馬勒讀到了什麼⋯⋯
實際在地中美術館看到莫內的畫作時,視覺像是施了被魔法般,在堆疊的色彩丶流動的線條感中感受到情感流動,深深被吸引⋯⋯我看到的一幅圖不只是標題文字所標示的情景,比如陰天丶晴天丶傍晚丶彩霞⋯⋯不只是在這簡單的文字中,所對應的特定畫面,那更像是情感的投射,在顏色與線條中隨之起伏,如同莫內面對自身的人生困境
挑選繪本時,有時會看到書上印有得獎標誌,常見的有「美國凱迪克大獎」、「英國凱特·格林威大獎」、「德國繪本大獎」、「波隆那國際兒童書插畫展最佳選書」丶「國際安徒生大獎」。大家有好奇過凱迪克是誰?格林威又是誰呢?為什麼這兩個大獎要以他們的名字命名?這就要從圖畫書複製印刷的歷史說起,一起來了解吧⋯⋯
10月份的時候,我去了一趟台東,我帶著我的世界,我的習慣,從西部到了東部,但我脫離不了我原有的世界,我習慣便利丶舒適,因而退了最初訂的房間,後來還麻煩民宿主人幫我尋找符合我的世界的那種房間。
前幾天,聽到柯華葳教授逝世的消息,雖然我和她未曾見過面,只在書裡瞥見她對於推動閱讀教學不遺餘力的身影,她將深厚的閱讀研究經驗,轉為淺顯易懂的文字,就是要讓每個大人都能在獲得足夠知識背景下(關於閱讀歷程丶閱讀發展),成為孩子閱讀學習之路上最好的園丁,而不要因錯誤的觀念而揠苗助長,使孩子無法享受閱讀樂趣
每一個曾經出遊旅行丶體驗過異地文化的人,都應該讀一讀人類學家Lévis Strauss寫的這本《憂鬱的熱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去年我不知道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創作者,所以以專注寫作方法和單一領域來嘗試,並試圖達成寫作目標。
Thumbnail
2023 回顧書單分享,包含喜歡的書籍、推薦書、閱讀感想,並歡迎互動交流。
Thumbnail
看到不少人在寫2023年閱讀回顧與年度書單推薦,想說也來寫一下,會想寫的主要原因是2023年這一年,深深感覺終於進化成電子書閱讀者最終型態,這轉換過程也歷經好幾年。
Thumbnail
在今年的最後一天 回顧今年內閱讀的書籍中 有兩本最讓我難以忘懷
Thumbnail
2023年對作者來說是發生很多變化的一年,首次感覺到自己不再年輕,開始愛上閱讀是作者的一大改變。文章分享了30本書籍對作者的啟發,涵蓋自我成長、職涯發展、愛情觀等多個主題。作者期待與讀者分享心得,並歡迎大家留言交流。
Thumbnail
我們看著女孩們忍受病痛,為求一個合理的對待,為求正義的來臨。而最終,她們等到了正義,真相被揭發,留下卡珊德拉的預言。 這本書,試圖將這些話語能重新延長、擴散。
Thumbnail
以韓國從1978年開始的「零犯罪村運動」為背景,《我殺死的男人回來了》描述了一個連續15年未出現犯罪的小村落,卻在即將創下全國紀錄前夕,發生了離奇的案件。藉由小說的發展,讀者將了解原本應該引以為傲的「美德」,如何成為引人犯罪的枷鎖,而「零犯罪村運動」又為何註定失敗。
Thumbnail
但除此之外,文化還有另一面向:在不公義的受苦情境中,它還有「分析的力量」。透過文化,我們將「敵人」放回他們的歷史脈絡之中觀看,質疑「敵人」對自己的官方論述,但也鬆動我們對他者的既定印象。在現況中,文化有可能與我們一同尋找新的路徑。
Thumbnail
這是一本以個案為中心,期待助人者採取務實立場與用藥者共事的好書。它有別於一般主流高壓式反毒、禁用的防制訴求,也不同於許多專家們強力規範藥癮者應如何生活才較健康的治療策略,減害心理治療是一折衷及綜融取向,接納多元的治療理論,並實踐多種實用的介入方法。 在多年服務藥癮者及其家庭的過程中,我們深刻發覺每位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去年我不知道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創作者,所以以專注寫作方法和單一領域來嘗試,並試圖達成寫作目標。
Thumbnail
2023 回顧書單分享,包含喜歡的書籍、推薦書、閱讀感想,並歡迎互動交流。
Thumbnail
看到不少人在寫2023年閱讀回顧與年度書單推薦,想說也來寫一下,會想寫的主要原因是2023年這一年,深深感覺終於進化成電子書閱讀者最終型態,這轉換過程也歷經好幾年。
Thumbnail
在今年的最後一天 回顧今年內閱讀的書籍中 有兩本最讓我難以忘懷
Thumbnail
2023年對作者來說是發生很多變化的一年,首次感覺到自己不再年輕,開始愛上閱讀是作者的一大改變。文章分享了30本書籍對作者的啟發,涵蓋自我成長、職涯發展、愛情觀等多個主題。作者期待與讀者分享心得,並歡迎大家留言交流。
Thumbnail
我們看著女孩們忍受病痛,為求一個合理的對待,為求正義的來臨。而最終,她們等到了正義,真相被揭發,留下卡珊德拉的預言。 這本書,試圖將這些話語能重新延長、擴散。
Thumbnail
以韓國從1978年開始的「零犯罪村運動」為背景,《我殺死的男人回來了》描述了一個連續15年未出現犯罪的小村落,卻在即將創下全國紀錄前夕,發生了離奇的案件。藉由小說的發展,讀者將了解原本應該引以為傲的「美德」,如何成為引人犯罪的枷鎖,而「零犯罪村運動」又為何註定失敗。
Thumbnail
但除此之外,文化還有另一面向:在不公義的受苦情境中,它還有「分析的力量」。透過文化,我們將「敵人」放回他們的歷史脈絡之中觀看,質疑「敵人」對自己的官方論述,但也鬆動我們對他者的既定印象。在現況中,文化有可能與我們一同尋找新的路徑。
Thumbnail
這是一本以個案為中心,期待助人者採取務實立場與用藥者共事的好書。它有別於一般主流高壓式反毒、禁用的防制訴求,也不同於許多專家們強力規範藥癮者應如何生活才較健康的治療策略,減害心理治療是一折衷及綜融取向,接納多元的治療理論,並實踐多種實用的介入方法。 在多年服務藥癮者及其家庭的過程中,我們深刻發覺每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