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風雲-邊緣功臣杜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raw-image


西漢時,經歷過漢武帝的大漢天威,那是一個威震東亞。
但相對的,漢朝國力也受到了很大的損傷。

漢武帝晚年,更有巫蠱之禍。

在這「千古一帝」PART-2版本後,西漢幾乎都要倒下了。

所幸,霍去病的弟弟霍光,扛起了這個搖搖欲墜的王朝。
到漢宣帝時代,終於中興,再現大漢風華。

漢宣帝感念臣子辛勞,於麒麟閣供奉十一名功臣畫像。
以霍光為首,我們所熟知的牧羊大師蘇武為終。

其中,有一位「御史大夫杜延年」。
相關故事可參考【大漢天威-麒麟閣終章:杜延年與梁丘賀】

西漢的麒麟閣十一功臣,東漢光武帝的雲台二十八將,以及唐太宗李世民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都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功臣榜」。
但其中明爭暗鬥,甚至功高震主的情事,也沒有少到哪去。

凌煙閣我不熟啦,可兩漢功臣榜的功課,我也算是做完了。

別的不說,霍光的子孫後來就被以叛亂治罪。
杜延年也受到了牽連。

欲知詳情,還是請去看《大漢天威》吧。

杜延年後來得到平反,子孫在西漢後期也算是富貴有加。
更成為了皇帝的女婿……

以至於完全不可避免的,跟西漢最後一個大權臣王莽幹上了。

沒等到光武中興,杜家就退出了政治舞台。
東漢杜姓名臣雖多,也沒有一支是杜延年之後。

一直到了東漢末年,才在荀彧的推薦下,讓杜延年的後代再次偉大。

荀令書所薦者,名杜畿。
杜延年本身是黃老作派,但又重法家,說穿了就是沒有學術派系的一個人。
加上杜家沒落,傳到杜畿身上,學問怕是半點也沒剩下。

但杜畿有膽,有謀。
讀過三國,你卻也未必認識他。

因為杜畿的出仕,不在曹操軍的任何一個「演義系統主戰場」上。
啊,意思是,他不是跟在曹操身邊,也不是跟孫劉交鋒的將領。

但對於曹魏史來說,杜畿的重要性,只怕不下於關中大將鍾繇。

那一年,曹操打敗袁紹,讓袁紹的外甥高幹統領并州,改牧為史。
而曹操本人,則是繼續追擊袁紹兩個不孝子。

正往遼西而去時,高幹叛變了。
並且說服了河東河內幾個太守大將響應。

這些地方,位在洛陽北方,春秋戰國就是秦晉兩大霸主爭奪不休之處。
幹嘛爭?因為經濟價值極高。

楚漢相爭,蕭何就靠著這裡,源源不絕的支持劉邦前線作戰。
不然還以為從漢中運糧出來啊,木牛流馬都還沒發明呢。

漢光武帝劉秀,也是派出雲台二十八將中的寇恂占領此處,一邊防禦各方進奪,一邊提供糧草兵馬供劉秀大軍支用。
不過寇恂更厲害,還聯合了大樹將軍馮異,一同對洛陽關中的更始政權造成威脅。

在冀州尚未完全平定的情況下,河東一帶叛變,對曹操來講是非常嚴重的事。

孟德立刻修書一封,請人事大主管荀彧支援。
「河東被山帶河,四鄰多變,當今天下之要地也。君為我舉蕭何、寇恂以鎮之。」

荀彧就點了杜畿的檯。

杜畿還小的時候,父母就過世了。
當家的繼母,對杜畿並不友善,但阿杜還是很盡本分的孝順繼母。

兩漢若孝,當官有望。

杜畿二十歲時,當上了京兆尹的功曹,領了一個縣令。
當時縣裡關了很多犯人,杜畿就親自前往審理,雖然不能說都處理得非常妥當,但大家也對於這個少年郎敢作敢當,頗明法理感到驚奇。

驚個屁,他祖上可是《史記酷吏列傳》的主角之一,鄉下人不讀書才會不知道啦。

於是,京兆尹就幫杜畿舉了孝廉,升格為朝廷官員。
這次就不是長安京兆尹分配他了……杜畿領到了新職務,該去漢中上任。

但這時候,估計就是董卓跟李傕之亂期間了。

杜畿認為,這官職不行啊。
時間若沒錯,張魯已經占領漢中,你朝廷官員去那邊,找死嗎?

杜畿索性帶了繼母,跟當時主流的逃難方向一同,前往了荊州。
住了幾年,繼母過世,又碰上曹操奉迎天子,荀彧也向荊州的荀攸等親友發起召集令。
識時務的杜畿,就跟著離開荊州,前往許都。

杜畿的人脈不夠高檔,但也想方設法見到了耿紀。
在【魏王國之亂】提過,耿紀是荀彧的好朋友,但論聰明才智,識人之明,那是比不上荀彧的。

杜畿跟耿紀聊了一夜,始終不得要領,只能黯然離去。
哪裡想到,荀彧昨天晚上就睡在他們隔壁,也是在旁邊聽了一晚。

荀令書(因為他是尚書令有的稱呼)滿以為耿紀該來推薦杜畿,哪知道沒消沒息,乾脆自己派人去找耿紀:「有國士你不介紹給我,幹什麼吃的!」
就這樣,打探到了杜畿所在,相邀深談,一見如故。

荀彧二話不說,立刻將杜畿推薦給曹操。

雖然沒有開無雙,荀彧給此人開出了國士評價,曹操哪有不重用的道理?
立刻任命杜畿為自己直屬的監察官。

每次出現都得說一次:兩漢監察官就是武官,這是一個軍警不分的專制時代重要象徵。

曹操稍加考校,就決定任命杜畿為「持節護羌校尉」,並領西平太守。
這可以說是兩漢在失去「西域都護」後,最大的地方軍區武官職。
對北方,則有烏丸校尉。

這就是開頭說到的,杜畿的官職跟重要性,基本上跟關中守護神鍾繇是平級的。
如果不能明白,這兩個人的地位有多高,簡單告訴你。

撇開荀彧不算,曹操手下沒有人比他們兩個更高。
什麼曹仁夏侯惇的,都大概只是他們十分之一的程度而已。
最接近他們等級的,反而應該是鎮守徐州北部的臧霸。

再打個比方,這兩個職務,就像漢中王劉備手下鎮守荊州的關羽跟漢中的魏延。
臧霸則接近江州的趙雲。

如果沒有這三方穩定,曹操也沒那個本事跟袁紹進行官渡決戰。

當河東反亂起……其實這場反亂,某方面來說算是鍾繇要背鍋。
因為他調走了河東太守。

而荀彧表示,只有杜畿能平定河東。

曹操沒什麼廢話,直接改任杜畿為河東太守。
但當杜畿折返欲上任,叛軍已經攻占了黃河渡口。

怎麼辦呢?
荀彧說:「出動大軍,先打通,再平亂。」

曹操向來深信荀彧,就派了夏侯惇領兵前來。

但夏侯惇還未抵達,杜畿已經從黃河南岸的駐紮處消失了。
只留下一封給荀彧的信:「河東人那麼多,不可能全部響應叛軍。你以大軍進攻,原本中立的人也會為了自保,跟叛軍合作團結。」
「叛軍首領衛固,我跟他很熟。他們現在正在尋找新的主君跟賢士,我單身前往,他只能接納我……給我一個月的時間,我自能以計謀牽制住他們!」

就這樣,曹操取消了進攻。
而杜畿單人匹馬,轉往小渡口,直入河東。

衛固等人也是吃驚,就先給杜畿來了個下馬威,把原本的曹操派任官員殺個精光。
但杜畿一整個波瀾不驚,反倒是衛固等人膽怯,就讓杜畿上他的太守任,反正兵權也還在手裡。

關於并州之亂的前因後果,可參照:【官渡之後,曹操的人生第二次翻船危機】

總之,杜畿說服了原本還在觀望局勢的其他鄉縣,成功以軍事行動牽制住叛軍。
而曹操的大軍也適時到來,搶先收復了河東。

曹操仍在征戰不休,平二袁,定烏丸。
杜畿也老實不客氣,肩負起那治理河東的蕭何寇恂之責。

頗有祖上之風的杜畿,同樣採取了黃老治術。

自王莽獨尊儒術以來,這已經是近乎失傳的學派。
但杜畿也沒打算推廣,反而廣設學宮,培養儒士。

可就在旁邊駐守鄴城的曹丕,或許也注意到了河東的安定,與多產。

之後曹操與馬超戰,河東無一縣叛曹。
潼關大戰前後,更是靠著河東一郡撐起所需軍糧。

曹操征伐漢中,河東派出的五千後勤部隊,更是誓死完成任務,連一個逃兵都沒有。

誰都知道,有寇恂在,大漢的江山,就穩了。
啊說錯,是有杜畿在。

而杜畿對於「大漢」,也是沒什麼感情的。

朝起朝落,誰當皇帝又如何?
而且,杜畿有一條軼事,顯示出他跟「人妻殺手」aka「寡婦救星」曹孟德很有共識。

曹操是個很照顧寡婦的人,自己都照顧到床上去了的那種……呸呸,而且還很照顧寡婦的兒子。
那他也頒布過一條不怎麼有名的政令:「寡婦要改嫁」。

嗯,不說歪的,增加人口對於三國亂世而言,本身就是很重要的事情。
讓寡婦能夠改嫁,孤兒能夠有養,維持穩定人口紅利,不得不說曹操不負「寡婦救星」的美名。

問題是,那世道這麼亂,年代又那麼古早,戶籍登記容易的嗎?
軍籍登記倒是一清二楚。

啥意思呢?

家裡的男人去當兵,死的活的,國家立刻一清二楚。
可是有的寡婦自己改嫁了,並不會馬上去戶政事務所登記。

而「寡婦改嫁令」,是把家裡男人死掉的女子登記招募,送到朝廷對各郡人口做一個新的分配。
對地方官而言,送上多少寡婦,跟送上多少士兵一樣,都是業績。

那就經常會出現一個現象是,這個女人明明有老公,但卻被登記上了寡婦名單。
結果徵召時就一堆男人小狗在那邊哭哭啼啼媽媽要去當兵了。

也算是曹操一個好心辦了壞事。

事情就出在這裡了。
杜畿政績斐然,偏偏這個寡婦名單,他送得總是特別少。

一開始,隱藏在他的軍務後勤光芒底下,還不怎麼明顯。
但隨著魏國建立,曹丕稱王稱帝後,杜畿被徵召回朝廷,而代替他的趙儼,送上的寡婦名單突然就爆增了。

曹丕就覺得奇怪,把杜畿叫來一問。
杜畿回答:「我以前送來的,是死人的妻子。現在趙儼送來的,是活人的妻子啊。」

曹丕大驚失色,這才知道原來「寡婦改嫁令」反而產生了這麼不好的影響。

我們也可以說,杜畿是一個真正理解曹操對「寡婦們」用心良苦的太守啊。

回過頭說,曹丕本身是一個推崇黃老之治的皇帝。
這個「用心施政、成果卓越」的杜畿,自然是深得曹丕信愛。

原本召還朝廷,曹丕只是跟曹操一樣任其為尚書台一員,兼司隸校尉。
曹丕當時的都城還是許昌,兼司隸校尉的杜畿,有幾個大作用。

治安是鞭長莫及了,但司法案件,以及洛陽重建事宜,杜畿也是盡在掌中。

待到黃初三年,曹丕征吳,就把杜畿提上來為二號尚書令:尚書僕射。
尚書僕射是「可代行尚書令」職務的類型。
兩漢其實只有皇帝的皇后或太后是同類職務。

並且做為許昌臨時大總管。
就像諸葛亮出征,留蔣琬看家一樣。

最終,杜畿在幫曹丕打造測試最終伐吳樓船時,遇風溺斃。
什麼都會的杜老爺,也跟曹老爺一樣,就是不懂水。

看來他在荊州居住,應該也是南陽限定吧。

杜畿死後,曹丕十分傷心,追封他為九卿之一的太僕。
頗有恨不相逢……嗯,早一點的味道。

杜畿的本領高強,論智論治,在曹魏都是名列前茅的高手。
但不管是演義還是三國志,我們都看得出來,杜畿屬於被「曹操」邊緣化的角色。

這種人曹丕最愛了,典型最知名就是張郃。
司馬懿那個有點穿鑿附會,但也不失為一個例子。

他們不是在曹操時代沒有功勞,但到底擠不進曹操的核心圈。

先秦兩漢,我印象中沒有哪兩個皇帝的交接這麼有趣,又這麼漂亮。
曹丕短短的六年帝皇生涯,體現了「繼往開來」的重要性。

西漢的文景武,東漢的光武明章,都沒有曹魏的武文明三帝來得精采。
或許一直要到清代的康雍乾,才能再現這種「帝皇三連擊」的威力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前的沙龍
297會員
954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阿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08
曹操多疑是藝術形象?還是史實?
Thumbnail
2024/12/08
曹操多疑是藝術形象?還是史實?
Thumbnail
2024/07/12
把所有資訊塞進完結篇,焦先這個人在唐朝也仍然會被提及,了解一下整個東漢魏晉的社會底層。
Thumbnail
2024/07/12
把所有資訊塞進完結篇,焦先這個人在唐朝也仍然會被提及,了解一下整個東漢魏晉的社會底層。
Thumbnail
2024/07/09
管寧傳最後附錄了兩名高士:張臶加減看,胡孔明可是農場文常客,不要錯過。
Thumbnail
2024/07/09
管寧傳最後附錄了兩名高士:張臶加減看,胡孔明可是農場文常客,不要錯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南北朝末年,勢分三國。 南梁屹立不搖,只是後來被人篡掉。 但北魏卻分裂東西。 西魏宇文泰智比孔明,德勝劉備,手下十二大將有勇有謀又有兵。更不要說他們遵奉的,是北魏名義上真正的天子。 東魏憑什麼跟西魏二分北方?賀六渾高歡,除了長得帥,到底又有些什麼籌碼。 比方說賀六渾漢名高歡,是北魏高氏的子孫。
Thumbnail
南北朝末年,勢分三國。 南梁屹立不搖,只是後來被人篡掉。 但北魏卻分裂東西。 西魏宇文泰智比孔明,德勝劉備,手下十二大將有勇有謀又有兵。更不要說他們遵奉的,是北魏名義上真正的天子。 東魏憑什麼跟西魏二分北方?賀六渾高歡,除了長得帥,到底又有些什麼籌碼。 比方說賀六渾漢名高歡,是北魏高氏的子孫。
Thumbnail
東漢開始,中國史不再只是中國史。 我們都知道西漢武帝武功鼎盛,四夷來朝。 以世界史的角度來說,其實就象徵了中國地區的國家,正式進入了下一個階段。 東亞爭霸。 來到東漢,班超一統西域,竇憲與北方民族合作消滅匈奴,再度將中國地區的東漢朝,推上了風口浪尖。 而東漢的政體,也隨著時局波動,進入了新世代……
Thumbnail
東漢開始,中國史不再只是中國史。 我們都知道西漢武帝武功鼎盛,四夷來朝。 以世界史的角度來說,其實就象徵了中國地區的國家,正式進入了下一個階段。 東亞爭霸。 來到東漢,班超一統西域,竇憲與北方民族合作消滅匈奴,再度將中國地區的東漢朝,推上了風口浪尖。 而東漢的政體,也隨著時局波動,進入了新世代……
Thumbnail
外戚大將軍。 是兩漢最重要的權臣職位,由漢武帝打開的大門。 更影響了西漢的覆亡。 在劉秀統一天下後,自然要記取教訓。 再加上天下太平無事,何需設置大將軍? 然而,隨著時間過去,東漢朝威震匈奴的大將軍,再次登場了……很多時候,政治的變化,不是皇帝想要。 東漢為我們帶來的,就是「皇帝擺設時代」。
Thumbnail
外戚大將軍。 是兩漢最重要的權臣職位,由漢武帝打開的大門。 更影響了西漢的覆亡。 在劉秀統一天下後,自然要記取教訓。 再加上天下太平無事,何需設置大將軍? 然而,隨著時間過去,東漢朝威震匈奴的大將軍,再次登場了……很多時候,政治的變化,不是皇帝想要。 東漢為我們帶來的,就是「皇帝擺設時代」。
Thumbnail
漢元帝,西漢第十一位皇帝。 也是公認讓西漢轉入衰敗甚至走向滅亡之路的皇帝。 對,不是漢武帝,不要再叫劉徹背鍋了。 一個皇帝在位的期間,通常是10~30年,漢武帝劉徹特別「長壽」,當了近六十年。 所以,能夠成為三代老重臣,不管是良臣還是佞臣,這個人的才能肯定都是優秀的。 馮奉世,也再一次登場了。
Thumbnail
漢元帝,西漢第十一位皇帝。 也是公認讓西漢轉入衰敗甚至走向滅亡之路的皇帝。 對,不是漢武帝,不要再叫劉徹背鍋了。 一個皇帝在位的期間,通常是10~30年,漢武帝劉徹特別「長壽」,當了近六十年。 所以,能夠成為三代老重臣,不管是良臣還是佞臣,這個人的才能肯定都是優秀的。 馮奉世,也再一次登場了。
Thumbnail
麒麟閣功臣的部分,到這裡就要結束了。 這些「治世之能臣」,是不是感覺總少了那麼一點足以被選為國手的決定性事蹟呢? 事實上,麒麟閣功臣的最大共通點就是:幫助王孫劉病已成為皇帝。 當天子,從來就是萬中選一,好比樂透中獎的事。從來不是「我爸皇帝,我嫡長子」就沒問題了。 漢宣帝比誰都清楚「得來不易」啊。
Thumbnail
麒麟閣功臣的部分,到這裡就要結束了。 這些「治世之能臣」,是不是感覺總少了那麼一點足以被選為國手的決定性事蹟呢? 事實上,麒麟閣功臣的最大共通點就是:幫助王孫劉病已成為皇帝。 當天子,從來就是萬中選一,好比樂透中獎的事。從來不是「我爸皇帝,我嫡長子」就沒問題了。 漢宣帝比誰都清楚「得來不易」啊。
Thumbnail
丙吉,原本只是一個小官員。 即使在西漢第一的白色恐怖事件中,試圖保護無辜的小生命,那其實也不會影響到他的升遷。 漢宣帝成為漢宣帝,還在很多年之後。 但丙吉究竟接觸到了皇家的機密。是漢武帝一直到死,都要三君子查個水落石出的機密。 檯面上,霍光透過鬥爭中興漢室。 檯面下,丙吉的戰鬥,正要開始。
Thumbnail
丙吉,原本只是一個小官員。 即使在西漢第一的白色恐怖事件中,試圖保護無辜的小生命,那其實也不會影響到他的升遷。 漢宣帝成為漢宣帝,還在很多年之後。 但丙吉究竟接觸到了皇家的機密。是漢武帝一直到死,都要三君子查個水落石出的機密。 檯面上,霍光透過鬥爭中興漢室。 檯面下,丙吉的戰鬥,正要開始。
Thumbnail
漢宣帝消滅霍家之後,終於真正重新掌握了政權,改年元康。經過一番勵精圖治,中興漢朝,之後使用的年號為:神爵、五鳳、甘露、黃龍。 甘露三年,匈奴呼韓邪單于來到長安歸順,是漢室自古未有的重大勝利。 漢宣帝很開心,畫下了十一名大臣的樣貌,標註官爵姓名,掛在麒麟閣中。 後世稱為「麒麟閣十一功臣」。
Thumbnail
漢宣帝消滅霍家之後,終於真正重新掌握了政權,改年元康。經過一番勵精圖治,中興漢朝,之後使用的年號為:神爵、五鳳、甘露、黃龍。 甘露三年,匈奴呼韓邪單于來到長安歸順,是漢室自古未有的重大勝利。 漢宣帝很開心,畫下了十一名大臣的樣貌,標註官爵姓名,掛在麒麟閣中。 後世稱為「麒麟閣十一功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