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希望:為愛重生》 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關於電影

  2013年上映的韓國電影《希望:為愛重生》(又譯:《素媛》)改編自令全世界震驚的一起幼童性侵案。2008年12月,8歲女童「素媛」在上學的路上,被時年56歲、有17次前科的強姦犯盯上了。他拐騙素媛進了一間廁所,進行了慘無人道的性侵。「素媛」的大小腸流出體外、鼻子和小腿骨折、內耳炎;最可怕的是,她的性器官與肛門有80%損害,一輩子都必須依賴人工肛門與尿袋生活。
  在電影的開頭描述著這一家忙碌卻又平凡的生活,素媛的母親經營著一家雜貨店同時處理著家中的大小事,素媛的父親在工廠工作回到家後對於孩子的教育並不是特別上心,但相同的是這兩人都愛著他們可愛的女孩,面對現實的壓力,他們仍一起走過。
 在素媛上學前母親說到:「就算繞一點也要走大馬路」,而素媛也懂事的照著做,但依然發生了這樣的悲劇,也因此讓母親十分自責。事發當時成熟的女孩並沒有選擇打電話給父母而是自行打112報警(補充:『112』為行動電話緊急救難號碼,在全球各地有基地台訊號範圍處均可撥打。即使行動電話無SIM卡,只要尚有電力並在信號涵蓋範圍內,均可撥通),因為她明白父母都在為工作而忙碌,多麼貼心卻又讓人感到心痛的孩子,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仍然為對方考慮。而後媒體在警察局及醫院追著心關人員進行採訪,一再想要戳開那剛結痂的傷口,而讓小小的素媛問出「我做錯了什麼?」,是呢?那樣的孩子與他們的家人為何需要受到這樣的眼光與對待。
  孩子在之後接受了身體上及心理上的治療,她的家人也同時進行心理治療,狀況也逐漸好轉,但是那樣的傷痛依然存在我們無法忽視,為了重建生活他們付出了極大的心力,而那僅僅是為了我們都習以為常的生活,將破碎不堪的一切一片片的黏回原樣。
最孤獨的人最親切,最難過的人笑得最燦爛,這是因為他們不想接受別人的自信和共同點。

心得分享

  在看完此部電影後心中的情緒久久無法消散,痛、悲傷、害怕、不解等想法不斷徘徊在腦中,更何況這部作品是改編自真人真事,而臺灣在2020年性侵害事件通報案件就高達18,847件,那些人們需要承受多大的心理陰影、世人眼光以及傷痛來面對接下來的世界。就像在電影中所到的,這樣悲痛的事情對當事人以及他們的家人來說並不是完結,而是一切痛苦的開端,這個世界並非如此善良,人們的閒言閒語所造成的二次傷害甚至會使傷口化膿潰爛,要是我們能夠為他們帶來一絲安慰或陽光就好。
  也因此讓我開始深思,如果我作為那名小女孩,如果那樣黑暗、破碎、喊破喉嚨令人感到絕望世界在我眼前,我能像她一樣如此勇敢的打開房門,睜開雙眼看著熟悉人們的臉龐嗎?如此支離破碎的軀殼和精神能再向前踏出一步嗎?在茫茫人海中為何是我遇到了?我想,我無法回答上述任何一個問題,在這樣的想像中我感受到的只有黑暗和絕望,要回到曾經習以為常的生活該是多麼遙不可及,而此時理性又是多麼無用。
  當我聽見太一所創作的這首作品《負重一萬斤長大》時,更陷入了情緒之中,就像歌詞中所提到的「人類啊故意的,為什麼不偏不倚,選中我一個。」腦中只剩下這樣的想法,同時又自私的暗自慶幸現實中的我仍完好的坐在電腦前面寫著心得分享,真是令人羞愧卻又安心。我們無法感同身受,唯一能做的就是對身邊的人多釋放出一點善意,讓這個世界多一些希望,即使只是所有人類中的0.0000001%,也能使一切有所改變。

相關作品

歌詞《負重一萬斤長大》
作詞:太一   作曲:太一
披頭散髮很多疤不認得我的話
然而發芽笑著花肚子越來越大
以為所見之人同自己故意傻瓜
終於因我相信的而感到了害怕
有些難過神總說唱歌會好的多
他騙人的不是的生而殘忍的多
裙子又輕舞落寞美麗又不是她錯
喉嚨力竭對世界愛著在意的有誰呢
如果會憐憫我
又何必抓住我
鬼扯原諒惡魔
咬碎牙膽怯和落寞
怎麼不問問我
人類啊故意的
為什麼不偏不倚
選中我一個
是否會摔碎我摔碎我摔碎著我
是否會可憐我可憐我可憐著我
一會就好讓我懦弱悄悄懦弱
好不容易鑽破蛋殼
卻看見更黑暗的傢伙
之後幾年她身邊仍然指指點點
從未想過最難的就是回到從前
以為曾經的玩伴會抱著取暖慰藉
終於因我依賴的而學會了分別
還是難過神又說唱歌會好的多
他騙人的不是的
我已經唱啞了
想開給世界的花你教我怎麼表達
是不是要
對著你
跪下
如果會憐憫我
又何必抓住我
鬼扯原諒惡魔
咬碎牙膽怯和落寞
怎麼不問問我
人類啊故意的
為什麼不偏不倚
選中我一個
如果會貪戀我
又何必傷害我
是呢原諒你呢
負重一萬斤長大著
怎麼不救救我
人類啊可笑的
為什麼凋零了的
不止我一個
是否會
拽著我
掐著我
撕破著我
是否會
勒著我
咬著我
扯亂著我
一會就好讓我躲躲悄悄躲躲
真的有在很懷疑呢
也許世界並不歡迎我
披頭散髮
很多疤
不認得我的話
然而發芽
笑著花
肚子越來越大
以為所見之人同自己故意傻瓜
終於因我相信的而感到了害怕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想我們並沒辦法評判到底誰對誰錯或是有沒有將心比心,畢竟在這兩個不同的立場中,他們都已經付出了最大的努力,都在竭盡他們的生命,都在為這項老天爺開的玩笑善後,這就足夠了,這幅名為生命的畫作已經足夠閃耀,蝴蝶已在其中翱翔。
在文中除了看見友誼的濃厚外還讀到了對於人生有限性的無奈,但我想正是為人生加上了一段期限,才會顯得其中所經歷的一切人事物是如此的有價值,所以當我們面對這段離別時,才會深知其中的無奈並悲從中來。
我們人生中一定會經歷與家人朋友的觀念衝突、遇到不好的人走向錯誤的道路,同時也會有愛我們的人守在我們身旁,陪伴我們一起逐漸成熟。
紀錄片中我看見了以理性無法接受的內容,看到了以感性認同與嚮往的畫面,內心的矛盾讓我思考感受了許久,仍然無法給出完整的答案。
我想我們並沒辦法評判到底誰對誰錯或是有沒有將心比心,畢竟在這兩個不同的立場中,他們都已經付出了最大的努力,都在竭盡他們的生命,都在為這項老天爺開的玩笑善後,這就足夠了,這幅名為生命的畫作已經足夠閃耀,蝴蝶已在其中翱翔。
在文中除了看見友誼的濃厚外還讀到了對於人生有限性的無奈,但我想正是為人生加上了一段期限,才會顯得其中所經歷的一切人事物是如此的有價值,所以當我們面對這段離別時,才會深知其中的無奈並悲從中來。
我們人生中一定會經歷與家人朋友的觀念衝突、遇到不好的人走向錯誤的道路,同時也會有愛我們的人守在我們身旁,陪伴我們一起逐漸成熟。
紀錄片中我看見了以理性無法接受的內容,看到了以感性認同與嚮往的畫面,內心的矛盾讓我思考感受了許久,仍然無法給出完整的答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原文:映画『ラストマイル』ヒット作を量産する塚原あゆ子監督「歯車であり続けたい」 機翻微調,純收藏用 電影《Last Mile》佳作不斷的塚原あゆ子導演:「希望繼續作為齒輪貢獻力量」 上映35天累積觀影人次324萬,票房突破46.3億日圓(截至9月26日),成為大熱作品的
Thumbnail
🍀🍀🍀fumi老師:❤️❤️❤️ 🥰🥰🥰今天的課程讓我深刻感受到學生投入創作時那份專注與熱情,每一盞魔法蠟燭,在過程中更是每個人內心故事的映射,從作品中看到了一個個夢想、一段段努力,以及那份在生活挑戰中不曾放棄的勇氣。 💗💗💗課程剛開始時,我注意到學生們既期待又有些不安,或許是
Thumbnail
《逆風回擊》絕對是年度必看的女性紀錄片,當世界各地的「#MeToo運動」逐漸走向下一階段,警方介入進入司法調查審判的時期,本片可說是完整紀錄下希臘第一場#MeToo法庭審判。《逆風回擊》跟拍兩名被攝者形成了受害女性的保護網,兩名被攝者之間的連結正是奧運帆船運動,一位是2004年的奧運銅牌帆船手索菲亞
Thumbnail
(原文於2015年在《映畫手民》刊登) 早前《筆記電影會》於實現會社舉行電影《愛與希望之街》的放映會,雖然在大島渚眾多作品中,《愛與希望之街》受關注程度遠不及《感官世界》、《日本之夜與霧》等具爭議之作,但在現今香港背景下回顧這齣電影,卻有另下番味道。 大島渚成長的年代,社會出現重大變化,這群生長
Thumbnail
《流浪的月》主要描寫的是被社會視為誘拐犯的十九歲大學生「文」,和被誘拐走的九歲少女「更紗」,在「文」被警察抓走,而「更紗」則被強迫住到育幼院,兩人在十五年後意外重新相遇的故事。 各自被社會認為有缺陷的加害者與被害者,卻只有彼此能夠互相理解。
Thumbnail
那月的陰晴圓缺,因光的反射從各角度看來都有所差異,明明是個圓形球體,卻總無法看見完整的它,即便是在完美無缺的滿月背後,同時仍會有一半的黑暗面存在。那正如《流浪之月》中的每個人,我們都想活的像是個正常人,那背後難以明說的傷口,卻始終讓我們無法成為一個社會眼中「正常」的人,因此我們只能隱藏,只能流浪。
Thumbnail
當子女發生重大事故時,無論是被傷害還是傷害別人,為人父母的在第一時間往往義無反顧的站在孩子這一邊,可置理智、道德、規範於度外,可拿名聲、操守、性命來交換--這種不理性的行為模式,源自於親子間純粹天然的情感,但卻可能走火入魔。最近在Netflix上架的台劇《誰是被害者2》將這個現象發揮得淋漓盡致……
Thumbnail
王瑜欣,在遭受性侵的痛苦與折磨後,被陌生人治癒,最後安詳入眠。
孤兒院長大的男孩,害怕失去,而給予他希望的女孩,成為了他的狩獵目標,唯有得到她並將之禁錮,才有辦法彌補心中的傷口。命運,又會為此帶來什麼樣的安排呢?
Thumbnail
一台相機竟拍下了窗外人物的醜態,電影開場就以一張張相片幻燈片,道出英國杜倫郡礦區小鎮的「排外」心理,他們對這群剛抵達的敘利亞難民表示不歡迎。當主角提傑向難民女孩雅拉釋出善意,他提議把自己叔叔的相機賣掉,就有錢去修雅拉摔壞的鏡頭,自此雅拉便開始收到各方拍照的邀請,先是從理髮廳裡的婦女拍起,再到大街上路
原文:映画『ラストマイル』ヒット作を量産する塚原あゆ子監督「歯車であり続けたい」 機翻微調,純收藏用 電影《Last Mile》佳作不斷的塚原あゆ子導演:「希望繼續作為齒輪貢獻力量」 上映35天累積觀影人次324萬,票房突破46.3億日圓(截至9月26日),成為大熱作品的
Thumbnail
🍀🍀🍀fumi老師:❤️❤️❤️ 🥰🥰🥰今天的課程讓我深刻感受到學生投入創作時那份專注與熱情,每一盞魔法蠟燭,在過程中更是每個人內心故事的映射,從作品中看到了一個個夢想、一段段努力,以及那份在生活挑戰中不曾放棄的勇氣。 💗💗💗課程剛開始時,我注意到學生們既期待又有些不安,或許是
Thumbnail
《逆風回擊》絕對是年度必看的女性紀錄片,當世界各地的「#MeToo運動」逐漸走向下一階段,警方介入進入司法調查審判的時期,本片可說是完整紀錄下希臘第一場#MeToo法庭審判。《逆風回擊》跟拍兩名被攝者形成了受害女性的保護網,兩名被攝者之間的連結正是奧運帆船運動,一位是2004年的奧運銅牌帆船手索菲亞
Thumbnail
(原文於2015年在《映畫手民》刊登) 早前《筆記電影會》於實現會社舉行電影《愛與希望之街》的放映會,雖然在大島渚眾多作品中,《愛與希望之街》受關注程度遠不及《感官世界》、《日本之夜與霧》等具爭議之作,但在現今香港背景下回顧這齣電影,卻有另下番味道。 大島渚成長的年代,社會出現重大變化,這群生長
Thumbnail
《流浪的月》主要描寫的是被社會視為誘拐犯的十九歲大學生「文」,和被誘拐走的九歲少女「更紗」,在「文」被警察抓走,而「更紗」則被強迫住到育幼院,兩人在十五年後意外重新相遇的故事。 各自被社會認為有缺陷的加害者與被害者,卻只有彼此能夠互相理解。
Thumbnail
那月的陰晴圓缺,因光的反射從各角度看來都有所差異,明明是個圓形球體,卻總無法看見完整的它,即便是在完美無缺的滿月背後,同時仍會有一半的黑暗面存在。那正如《流浪之月》中的每個人,我們都想活的像是個正常人,那背後難以明說的傷口,卻始終讓我們無法成為一個社會眼中「正常」的人,因此我們只能隱藏,只能流浪。
Thumbnail
當子女發生重大事故時,無論是被傷害還是傷害別人,為人父母的在第一時間往往義無反顧的站在孩子這一邊,可置理智、道德、規範於度外,可拿名聲、操守、性命來交換--這種不理性的行為模式,源自於親子間純粹天然的情感,但卻可能走火入魔。最近在Netflix上架的台劇《誰是被害者2》將這個現象發揮得淋漓盡致……
Thumbnail
王瑜欣,在遭受性侵的痛苦與折磨後,被陌生人治癒,最後安詳入眠。
孤兒院長大的男孩,害怕失去,而給予他希望的女孩,成為了他的狩獵目標,唯有得到她並將之禁錮,才有辦法彌補心中的傷口。命運,又會為此帶來什麼樣的安排呢?
Thumbnail
一台相機竟拍下了窗外人物的醜態,電影開場就以一張張相片幻燈片,道出英國杜倫郡礦區小鎮的「排外」心理,他們對這群剛抵達的敘利亞難民表示不歡迎。當主角提傑向難民女孩雅拉釋出善意,他提議把自己叔叔的相機賣掉,就有錢去修雅拉摔壞的鏡頭,自此雅拉便開始收到各方拍照的邀請,先是從理髮廳裡的婦女拍起,再到大街上路